工作计划

学科工作计划

时间:2023-04-17 09:11:45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学科工作计划模板锦集9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科工作计划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学科工作计划模板锦集9篇

学科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市教研室有关精神和区教研室制定的学期工作要点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把工作重点放到一线教学研究上,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生为本,务实教学。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工作要点

  (一)抓好规范化教学管理,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研究与实施,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二)提倡自我理论学习(美术教育、学科知识、专业发展);明确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本质,明确美术教师的`职能和作用;自我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修订版),在领会新课标精神下,重新审视教材、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三)培养特长生,抓好美术兴趣班、培优班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绘画比赛,并选拔优秀作品向有关组织部门投稿。

  (四)根据中海康城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艺术类绘画、书法项目的评价标准及实施办法。(见附件1、附件2)

  (四)倡导教师教学专业性、绘画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学有所长,用有所长;即培养“综合型”美术教师又培养“专业型”美术教师、倡导美术老师向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发展。

  三、每月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抓好学生课堂教学常规。

  2、配合学校做好橱窗更新工作。

  3、内容:参观XX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时间: XX年9月14日 周五全天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主持:秦元

  4、专题讲座《从问题开始——中外当代艺术概览》

  地点:先烈东小学分校 主讲吴伟鹏;

  5、全市中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6、市活动XX国际和平海报设计评选活动启动仪式及专题培训(培正中学,执教初一,五、六年级的美术教师参加);

  7、区教研活动 异地示范教学观摩课 地点待定 授课人 陈瑶;

  8、科组研讨并制定本学期专科工作计划。

  10月份:

  1、加强常规教学研究与实施。

  2、提前备课,写好教案及边教边悟,做好批注。

  3、全区中小学教研活动 专题讲座 《论古琴作为一种意义模式在中国画中的功能》 地点:广州市南国学校 主讲 邓野茅;

  4、专科备课组教师集备、听课。

  5、区小学调研:珠村小学/科组建设验收

  6、区小学调研: 冼村小学/科组建设验收

  7、小学美术学科基地开放日 地点:体育东路小学 主持:陈瑶

  8、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专项工作现场会(荔湾区)

  9、30日前各区交“XX~XX和平海报评选”作品到各分区服务队

  10、全市义务教育艺术教研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待定)

  11月份:

  1、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与听课的教研活动。

  2、区小学调研:先烈东小学珠江新城校区/科组建设验收

  区小学调研:体育东路小学花城校区/科组建设验收

  3、参与学校宣传栏、班级文化、黑板报评比活动。

  4、准备学校艺术节方案及相关工作。

  5、做好美术兴趣班培优工作。

  6、全区中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专题讲座 《 》(题目待定)地点89中学 主讲:温友新

  12月份:

  1、区教研活动 专题讲座 《漫谈漫画》 地点第十八中学 主讲:蔡联。

  2、科组内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3、继续准备学校艺术节相关工作

  4、美术兴趣班考试与总结。

  1月份:

  1、参加区美术教研活动,做好科组和个人学期总结工作。

  2、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学科期末考试及成绩认定工作。

  3、整理上交资料,做好学期末总结。

学科工作计划 篇2

  本学期,认真贯彻XX年《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大信息技术教育教研为理念,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特点,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研究,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一、建立一个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机制。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有的学校甚至只学不考,这种评价或不评价的方式极不合理,更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这学年我准备组织小学信息技术考试及制定评估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分类推进,督导检查。通过这些工作,提高学校和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视程度,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二、继续加强培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班班通等现有设备,与电教馆联合组织研训活动。积极组织引导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活动,形成基层信息教研网络。建立并完善动漫学科教学资源,以加强教材研究,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发现和培养信息技术学科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充分利用“示范学校作示范”活动,带动综合实践发展。在本学期,充分利用“示范学校作示范行动”活动,积极参与综合实践的听课、磨课、研课。并大力推进网络教研,实现观课、议课、研课、磨课多位一体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而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四、继续管理和维护好教研网络平台,进一步推动整体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五、加强农村信息技术教研工作。消除“数字鸿沟”,切实提高 (文章转自实用文档频道XX09) 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六、推动信息技术教研与综合实践课互相融通,有机整合,互相促进。

  逐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组工作计划。

  2、组织小学信息技术课标及教材培训。

  3、对各学校教学业务工作进行调研。

  4、确立信息技术课题。

  5、组织学习信息技术业务题的1—3题。

  十月份

  1、乡校教学工作调研、听课指导、案例研究。

  2、“示范学校作示范行动”第二十次课堂教学开放日(逸夫片区)活动(具体安排随后见通知)。

  3、 校际联手乡校互动交流活动。

  4、 召开学科教学研讨会及课题研讨会。

  5、组织学习信息技术业务题的4—6题。

  十一月份

  1、乡校教学工作调研、听课指导、案例研究。

  2.各乡校期中组织信息技术质量检测(11月13日)

  3.校际联手乡校互动交流活动。

  4.组织参与乡校教学开放日活动。

  5、组织学习信息技术业务题的7—9题。

  十二月份

  1、乡校教学工作调研、听课指导、案例研究。

  2.组织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

  3、组织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及课题研讨活动。

  4、组织参与乡校教学开放日活动,并进行听课磨课。

  5、组织学习信息技术业务题的10—12题。

  一月份

  1、组织学习信息技术业务题的13—15题。

  2、组织信息技术期末质量检测。

  3、总结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榆次教育局教研室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组

  20xx年8月

学科工作计划 篇3

  指导思想:

  本学期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继续突出有效教学,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认真作好学科教研组建设,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针对学科特点,开展专题研究与探讨活动,关注教学一线典型的新课程案例,积极发现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逐渐丰富课程资源。将教研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加强教材研究、努力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各种特色活动为平台,通过不同的手段以研促教,实现教学的全面提升。

  工作要点:

  一、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1.进一步健全教研网络。

  根据教育局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学科中心组建设。目前市、片两级学科中心组已组建,为使教研网络进一步健全,使活动进一步走向规范和有效,本学期将继续充分发挥中心组骨干教师的带头和辐射作用,以示范课、教学讲座等多种研讨形式做好引领和带头作用,同时,中心组教师也必须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进取,向更高层次努力。

  2.进一步规范学校教研组建设。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根据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要求,本学期,各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根据品德学科的师资现状,形成专、兼职骨干教师组成的队伍,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教研组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校本教研制度,提高教学实效性。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学个性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要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积极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各校可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为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1.加强教材解读与研究

  按照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教材,实现了教材功能上的突破,它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语言,能与儿童进行对话。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教室中的儿童通过自主建构,生成一个新的意义世界。它能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是调动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手段,是引发学生进行活动的一种工具。在大市、吴江市级教材培训的基础上通过校本培训,加强对品德与生活(社会)新教材的解读与分析,把握课程性质、特点、理念、设计思路等,从而真正使教材为己使用、有效使用。

  2.倡导个性化备课,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课改实验中应培养有个性的教师。个性鲜明的教师会思想、会创新、会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注重倡导教师备课的个性化。在备课中要突出三个体现、四个注重:体现课堂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体现学生的差异性,体现教案使用的灵活性和实效性;注重学法归纳与指导,注重科研目标的生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与课后访问及分析,注重课堂教学的改进措施。让教师根据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所教学生及所喜欢的形式进行创新备课研究,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作用,实现教学个性化。

  3.重视集体备课制度,构建同伴互助平台

  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进行集体备课,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同伴互助的有效途径。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在集体备课中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会有冲突,因为只有经过激烈的交锋,才能促进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在备课中可以两方面入手:1、吃透教材,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指以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采的教学资源,“教材”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汇集,教材作为一定学科的载体具有两种基本特质:其一是“典型性”,学生是通过教材习得学科内容的,教材必须是学科内容的全面、稳定、序列、准确的载体;其二是“具体性”,教材必须确凿、具体,并有助于引导学生展开智力活动。传统的教材观把教材仅仅局限于事实性知识或者原理性知识,而忽略了能力体系以及思考方式、伦理道德信念。新的教材观突出了方法论知识和伦理性知识。单纯围绕“知识点”的说教式的教材设计是片面的,是背离“素质教育”要求的。我们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不足,不迷信书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2、备学生,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各方面潜能等。

  三、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学科教学研究。

  1.把握学科教学研究重点。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在教材内容上的简单更新,它更多的呈现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的是生活化,要求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的是活动化,通过活动化教学使教学内容动态化、教学时空的开放化、学习方式的探究化;在教学效果的呈现上注重内化。本学期将以此“三化”为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加强调研和研讨,发现典型,适时推广。

  2.加强教研活动的专题化、系列化。

  开展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优化研究方式,积累典型案例。变常规研究为“教学案例研究”、“教学行为研究”, 变“一次性教学研究”为“持续性教学研究”,工作方式由过去重横向的“点” 上的点拨为重纵向的“线”上的跟踪指导,最后,通过“教育教学随笔”的形式促进教师从理性的视角、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成为善于理性思考的教育者。

  3.加强教学评价研究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开展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本学期将积极开展小学品德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探索合理有效的品德课程评价体系,关注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

  四、加大科研力度,不断丰富品德课程内涵

  本学期继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新课程规范实施、科学发展。通过课题出成果、出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寻求新的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

  课题组教师将继续围绕小学品德活动化教学这一主题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丰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组织课题组研究人员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关于课堂教学的理论,使全体课题组研究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和实验,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2.加强专题研讨。

  课题组将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共同探讨,以使各子课题的研究在相对独立的格局中兼顾整体性,并使各子课题研究进度得以平衡,质量得以保证。并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如对活动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活动化方法途径的探索等,对原有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又具有理论含量的教学经验。并通过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展示活动化教学成功课例,加强教学研讨。

  3.加强阶段性成果总结。

  要求课题组教师及时总结课题研究成果,积极撰写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推出研究成果。利用学科论坛、《吴江教育》杂志等平台,积极推广各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及时作好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资料积累工作。

  具体工作:

  1. 苏州市小学品德与社会五(上)新教材培训。

  2. 吴江市小学品德与社会五(上)新教材培训。

  3. 苏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带头人展示活动。

  4. 苏州市小学思想品德评优活动。

  5. 吴江市小学品德中心组活动。

学科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切实掌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结合县、校级艺术节活动,掌握音乐工作重心及部署,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要研究音乐教材,分析每个单元的重难点,为安排教学进度打下基础。分析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基础。做到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的内容:

  1、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3、能够背唱3—5首歌曲。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三、重难点

  重点: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难点: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歌曲,要正确引导。学生们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五、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每单元有歌唱、欣赏、实践创造等内容。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多地补充延伸的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3、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及时进行教正。

  4、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学科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品德优良的学生。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包含着这一层意思,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行实施的,而素质教育又是把德育放在一个很大的位置上加以考量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新课程下的一个崭新的话题。德育渗透是基于科学课程标准的育人因素。《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就体现初德育方面的目标,在“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两大目标中也有具体的体现。在进行科学教学时,我们要发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不要在科学教学中带上沉重的“镣铐”,偏离教学的根本。要处理好教学和德育教育的问题关系,这也是科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一门艺术。

  二、具体措施

  1、利用教材文本渗透德育教育

  就目前的科学教材而言,如果牵强附会的话,每一课都可以挖掘德育教育内容。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那种挖掘很容易让课堂的情感付之东流。因此,在这里强调应该是“科学的利用”而并非是“努力的利用”文本来

  实施德育教育。要上好一堂科学课,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教材,把握好教材文本,寻找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可以这样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所以,教师要研究教材文本的依托性、前瞻性和德育的渗透性。我们要钻研教材,寻找文本的德育切入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更应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科学课程的德育价值就蕴藏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之中。把握好每一个蕴含的教育契机,并扑捉到它,使它成为最有效的德育教育资源。

  如三年级《我看到了什么》一课,安排了“看图上的大树”、 “回想以前在大树前看到什么”、 “到一棵真正大树前看到什么”、“和同学们交流”等内容,通过经历上述活动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要实事求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到中高年级又转向情感价值的培养上来。在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时,在这方面就落实的好了,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好,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道德素养。教材中不同的课例文本体现出不同的德育价值,不同单元也体现出特有的德育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科学是由一个个有趣的`活动组成,学生在学习的前提就是参与一个个探究活动。小学的科学教育是一个启蒙的教育,也是一个人学习科学知识的开端,它可以让一名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更为可贵的是能培养了学生的

  集体精神,因为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所经历的这些活动以小组出现,或以群体活动出现。学生在活动中必然要和周围的环境和同学相处在一起,互相合作,但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和激励,在教学同时更会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活动展示中就会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就能在德育价值中体现出来。

  如:如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或实地观察之前,我们总要细致的告知学生外出的注意事项,目的是保证学生活动的安全、有效,其中的德育价值是教育学生要保护自身的人生安全、遵守纪律,接受约定规范的约束。同时,我们还要求同学们注意保护周围的环境、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均体现出活动的德育价值。学生参与活动受到情感、意志、兴趣等心理品质的支持,这也为在活动中进行德育带来了契机。

  3、在个体活动中渗透坚持意志品质的德育教育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家中的独生子女,都是父母心中的“掌上明珠”,是家中的“小皇帝”,时常摆出“唯我独尊”的态势。缺乏耐心、坚持、情感等应有的品质,对事物的观察没有毅力,做事常常敷衍了事。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在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有时一节课上完后还是意犹未尽,但这种兴趣由于学生的特

  点维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观察研究活动继续深入。如果此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适时提醒,在放弃时及时鼓励,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积,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

  4、在情感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德育体验

  在科学德育渗透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讲就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当学生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由此可见我们进行德育工作时,强化学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蜗牛》和《蚯蚓》的实践中,让学生观察蜗牛和观察蚯蚓等一些活动。在布置学生去找寻蜗牛的活动中,在没有弄清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的情况下,不可随意伤害小动物。因此,我们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重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让学生体验到遵守规则、遵守公德、与人合作、保护环境、以事实说话、以理服人等方面的重要性,这对他们今后的行为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5、利用科学历史背景进行德育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科学发明成就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科学新教材中插入了一些关于我国古代科学家及古代科学研究的故事,教学时要适时引用之对

  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发明的重大成果,了解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体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程度,感觉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激发学生的受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要努力学习,努力创新,长大后为祖国争光,为祖国争气的雄心壮志。

  科学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构思与传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是,构思与传达的主体科学教师这 “源头水”必须是“活水”常流。也就是说,作为科学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 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的教学中,让他们去领略科学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一幅幅画面!

  

学科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英语教研组工作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教习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业务职能的作用,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英语教研组教研工作水平。

  二.主要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为教学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2)每周组织一次全组人员共同学习的活动,从各类杂志和书籍中找出有价值的文章,共同学习讨论,共同进步,并做好教研记录。

  2.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1)抓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开学初教研组就要积极开展组内听课。通过评课、研讨,促进课堂教学地不断优化。

  2)抓集体备课。 本学期将加强集体备课并作记录,为提高教师研讨课的质量做准备。备课时通过民主讨论,深刻分析,相互比较,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翔实,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3)抓作业批改。 进一步完善作业批改制度,控制作业总量,规范作业批改,按照“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总要求,使作业质量更上一层楼,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4)抓教学质量。 关心潜能生,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辅导工作。认真分析试卷,及时总结和反思,力求在教学中对薄弱处加以改进。

  3.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针对各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的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英语竞赛。并适时地对成绩领先的班级,个人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扬和鼓励。

  2)认真准备英语背诵竞赛,并争取获得好成绩。

  三.教研安排:

  二月份:

  1. 讨论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2. 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

  3. 组内教师互听互评,多反思,多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十月份:

  1. 教研组会议:讨论交流工作中的得失与困惑。并交流各自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开展讨论英语试用“四环节”模式教学。

  2. 认真学习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规,并在组内进行交流,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十一月份:

  1. 做好期中质量监控和质量分析。

  2. 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十二月份:

  1. 组织教师交流使用“四环节”英语教学教研的心得。

  2. 完成新授课内容,准备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一月份:

  1.期末考核期末质量调研分析。

  2.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学科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科学教研组将根据教导处及教科室等相关科室工作计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层次,踏实做好课题研究,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二、本学期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1)鼓励组内教师积极撰写教学随笔和论文,争取在市级以上教育机构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2)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县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利用网络平台提高科学课外探究实效的研究》已经正式开展,本学期将要发挥好“实小科学网”的`优势,积累相关经验。

  2、注重常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做好实验室的点名簿、使用记录、迟到旷课记录本的记载;

  (2)做好学生科学课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项目的平时记载,为期末学生综合评定提供较准确的依据。

  3、抓好第二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举办第三届“拍脑袋猛想”创意活动;

  (2)做好小雏鹰航模社团的组建和训练工作。

  (3)在四年级学生中开展蚕宝宝饲养活动。

  4、继续做好两名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扶工作。

  三、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①制定教研组计划;

  ②科学循环教材的发放和使用。

  三月份

  ①小雏鹰航模社团的选拔和组建;

  ②县级规划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

  ③陈洁老师参加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四月份

  ①四年级养蚕活动;

  ②参与市级教研活动,准备好一节公开课(汪);

  ③第三届“拍脑袋猛想”创意活动。

  五月份

  ① 组内研究课(陈);

  ② 参与“五小”活动;

  ③ 县级规划课题组成员第二次会议。

  六月份

  ①小雏鹰航模社团成果小结;

  ②撰写教研组总结及各项资料上交;

  ③做好县级规划课题的资料搜集和整理。

学科工作计划 篇8

  我校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科教兴校,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的`全面实施,学校特制订科普工作计划。

  一、活动主题

  “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机构

  为了加强我校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成立以校长挂帅,政教处牵头,十二位老师组成的学校科技活动组委会,同时设立一名科技总辅导员,具体负责学校的科普工作。

  三、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为3月至12月

  3月~4月:科技活动准备,宣传发动阶段

  3月~11月:学校相关活动,及参加区、市的各类科普竞赛活动。

  5月:参加青浦区第四届学生科技节开幕式

  五、活动内容

  ㈠学校活动

  ⑴要求“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活动,学校创特色”。学校除了积极参与市、区级活动外,还应当有一项本校的主题活动。

  ⑵力争做到“五个一”,即:阅读一份科技书报。参加一次科普活动,观看一场科技影视,制作一件小发明科技作品,参观一个科普教育基地。使学校90%的学生能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⑶要组建一支青少年科普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面向社区,面向校区开展科普普及及传播活动。

  ㈡区里活动

  ⑴积极参加区“环境保护主题教育”签名活动和科普知识专题讲座。

  ⑵积极参加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三模型制作系列竞赛活动。

  ⑶积极参加区举办的科技老师培训工作和科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

  六、表彰奖励

  校级科普竞赛分等第奖,此外对在科普活动中表现突出、成果显著的老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并在学校橱窗里公布,来促进学校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科工作计划 篇9

  新学年已经开始,根据上学期的教学经验与教训,我认真的分析了自身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的情况,根据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 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从容的面对课堂的各种突发的状况,与学生的相处也更加的融洽,初步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学生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能积极的在课堂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我讨论,形成了比较好的学习氛围,在这学期一定要继续的保持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能有更大的提高。

  上一学期四班学生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下降了,学习好的学生的成绩有很多也是毫无起色,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与态度也不好,没有清楚的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知自己该干什么,这与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不好有很大的关系,尖子生少,两级分化较突出的状况依然存在。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在下一步的教学上要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常见的实力或实验,了解重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b、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4、成绩目标:

  平均分43分,优秀率15%,合格率75%。

  5、个人进修目标

  作为新教师我一定虚心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严格备课并遵照学校要求严格执行二次备课制度,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四、工作进度安排

  略

【学科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学科工作计划02-22

学科工作计划11-05

音乐学科工作计划03-07

英语学科工作计划03-07

体育学科工作计划12-28

小学美术学科工作计划02-10

数学学科工作计划02-19

中学科组工作计划03-22

学科工作计划15篇11-15

学科教研工作计划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