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科技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30 17:14:10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科技工作总结(通用12篇)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过去这段时间的辛苦拼搏,一定让你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提升!来为这一年的工作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技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技工作总结(通用12篇)

  科技工作总结 篇1

  为了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xx年我到关累镇任职后,在全镇农业科技工作方面,坚持以科技发展观指导全镇农业科技工作,围绕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这条主线,广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努力提升我镇粮、胶、茶传统产业,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组织实施了上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去年,我在科技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重视农业科技工作

  关累镇是一个山区乡镇,由于受制于地理、环境方面等原因,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率相对滞后发达乡镇和坝区,农民劳动力素质低,全面组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任务十分艰巨和困难。我到关累镇任职后,身感责任重大,工作上从不敢丝毫懈怠。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思想上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务实科技兴农战略组织实施,把科技工作列入我镇重要日程,加强科技组织机构建立和领导,为全镇农业科技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开展科技宣传活动,提高社会科技意识

  科普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工作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经常组织农业、文化、卫生教育、水利、林业等工作人员,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群众性科普活动,提高全镇各族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协调县科技局开展科技下乡活动。xx年6月中旬,根据县科技局科技下乡活动的日程安排。为了开展好这次科技下乡活动,切实落实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到农村,增强农民群众对科技致富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民众的传统思想观念,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科技的'实惠。我站在全局的高度,在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的选点方面,结合全镇实际,作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并对全镇五个村委会的科技下乡活动放到藤篾山和坝荷两个村委会,举办了两场科技下乡活动。主要是开展科普挂图展、赠送科普书籍、科普咨询等活动。

  (二)协调农场,举办民营橡胶技术培训班,增强农民科技管理水平。关累镇民营橡胶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全镇种植面积10万余亩,每年割胶面积递增很快。但由于我镇部分胶农不尊重科学管理,不懂运用科技知识,在全镇民营橡胶栽培、管理和割胶等方面,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劳动成本,而且,胶产量不如农场,并造成了极大橡胶资源浪费。针对,当前全镇民营橡胶科技管弱的问题,为了提升民营橡胶产业,依托农场技术加快民营橡胶健康发展。xx年上半年,我本人多方协调农场和县乡镇企业局,举办了期橡胶技术培训班,授教育人数达2500余人,主要培训了栽培、施肥、管理、割胶等新技术。通过以点带面的培训,辐身到周边农民提高橡胶新技术管理的认识。

  三、精心组织,认真抓好一批科技项目推广工作

  (一)是科技工作的重心放在农民种植、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掌握上。

  (二)是生产技术、设施农业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为主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技进村入户行动,使全镇农民群众真正得到科技的实惠。xx年在农田水利改造方面投入资金达76万元。

  (三)是加大优质农作物推广工作,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认真作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鼓励引导农民购买农机具,提倡农业生产半机械化,降低生产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全镇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08台,农用犁耙机械160部。

  (五)是抓好农村良种禽畜推广工作。

  (六)是加强科技组织机构的建设和领导。

  (七)是积极开展科普卫生知识宣传工作,特别注重做好传染病、与日常生活有关病症预防。

  (八)是举办勐腊县民营橡胶割胶技术职比武大会。

  (九)是“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工作方针,加强禽流感和橡胶蚧壳虫害防治工作。

  (十)是关累镇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立。

  xx年全镇科技工作计划

  一、建立和完善全镇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主要是充分利用我镇现有微机电脑,定期向农民群众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千方百计地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部分村民小组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化示范工作。

  二、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积极探索政府科学引导,市场高效运作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建设,认真落实国家星火计划,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充分调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技术力量,相适应推广动植新品种造育,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健康养殖技术,优质茶叶技术,农业半机械化、无化害产品、优良禽畜高产、优质、高效养殖技术等农业关键性增产、增效技术。

  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时机,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能够很好地服务三农,满足全镇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强烈愿望,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关累镇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三、加大对科技工作经费上的投入,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科普活动和农业科技技能培训。

  四、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科技示范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xx年结合各村委会的实际情况,优化产业结构,在勐远建立水稻生产、科作物科技示范基地,在藤篾山建立无公害茶叶科技基地。在曼岗建立橡胶科技示范基地。在勐远建立水稻生产半机械化示范基地。

  五、进一步加快农民的科技普及和培训力度,深入实施科技工作,提高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为全镇科技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科技工作总结 篇2

  一、20XX年工作概况(包括经济指标、指令性任务、精神文明等完成情况)

  今年1-10月份,全中心总收入达到了600万与去年相比有了较大增长,预计全年可达到780万元。各种指令性任务也按局所的要求圆满完成。

  1、努力拓宽检测领域,确保了检测收入的稳步增长。

  温度方面:努力拓宽检测领域,积极拓展市外业务。今年,我中心到市外检测的城市包含有贵州、成都、泸州、广安、绵阳等地,虽然业务收入只有几万元,但是我们和用户达成了友好桥梁,为我们今后业务的开拓打好了基础。积极开拓新业务如辐射温度计的检定,确保业务量的增长。积极响应总局号召,继续到进出口岸、交通枢纽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红外体温计、体温筛选仪等测温仪表的检测工作,保障这些地方的体温测试仪测量的准确可靠。

  医疗方面:首先要保住旧业务的不流失,我们注意研究市场动向,及时制定合理的方案,通过不断改进、更新服务手段来巩固中心客户群体。如针对客户的不同,采取重点攻击的手段,对医疗、眼镜等强检项目组我们采取主动出击、宣传造势的方法,保证强检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主动联系新建的医疗单位开展检定工作,今年已完成十余家新的医疗卫生单位的强检工作。

  化学方面:在区域中心大部分项目已建标的情况下。我中心积极开展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的检定工作。通过与市化工协会、市局及各区县局的协调,已对紫光化工、天原化工、氯碱化工、长寿化工等大型企业的气体报警器进行了检测,增加收入数十万元。

  2、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高检测质量

  今年,在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证书合格率的总体要求下,我中心专门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全面梳理了各个环节和内容,落实责任到人,如对各种证书格式进行了梳理,专门请技术较强的人员按规程或规范的要求对证书重新进行了排版、调整,同样名称的仪器出具的证书内容、格式要一致,由专门的打字员负责证书输入和打印。每一个标准档案由固定的人员负责管理,及时更新。仪器设备互传、自传以及三色标识管理由专人负责,质量监督员的工作要大胆、尽职、不怕得罪人,耗材等物资购买、领用严格按体系程序操作,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修理落实责任人,严格按制度执行等等,目的是通过责任人的管理,让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证书合格率达到要求。按院2个月抽查一次的情况来看,我中心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每次的证书合格率都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并且顺利通过了实验室认证、考核、标准复查等一系列考核工作。

  3、大力支持人员学习、培训、开展科研项目,提高自身的检测能力。

  积极提倡我们的人员走出去,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了解本专业前沿的内容。今年,我中心到市外培训、学习达15人次。如气体报警器、光谱仪的检定等新项目。

  积极鼓励我中心参加各种能力比对工作,通过比对,了解我中心硬件、人员技术水平等所处同行的位置,弥补自己的不足。今年,我中心参加了医用激光源的全国比对工作,以及验光镜片的全市比对工作,均取得了满意结果。

  9月中旬,在计量院、质监局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温度医化中心组织开展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医学诊疗设备计量标准及溯源体系研究》项的申报工作。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温度医化中心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合力、积极行动,在大约1周的`时间内,完成了项目的背景调研、选题、合作单位及专家的联系选定、研究内容和研发思路的设计、申报材料的撰写工作。虽然该项目最终未能完成申报,但是通过本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实施,我们在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研究思路、人员培养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锤炼和提高,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收获,为温度医化中心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局级项目申报中,我中心人员积极参与了《农药残留检测仪》、《数字式温度计》、《薄层扫描仪》三部地方检定规程的项目申报,并完成了前期调研和查新工作。本年度中心发表论文4篇。

  科研计划

  1、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中心业务相关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相关标准的项目开发,建立国家或市级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相关标准3-5项。

  2、20xx年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过程中,我们搜集得到了较完备的医学视觉电生理系统相关研究资料和产业信息,和重邮等单位合作,形成了该方面较稳定的研发小组。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合作,20xx年申报xx市科委及其他单位的项目1-2项。

  3、20xx年,我们奉行主动出击,寻求合作的方针,派出人员1-2名,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实力较强的兄弟单位取经,争取开发xx市级以上温度、化学或医疗计量项目1项以上。

  4、寻求和xx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开展化学、环境、生物、医学等方面的科研合作,争取开展省部级项目1-2项。

  5、科研方面争取完成直接效益50万元以上,发表核心论文3-5篇,培养科研骨干1-2人。

  科技工作总结 篇3

  斗转星移,时间飞逝,我文新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科技部在过去的这一学年里,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在团总支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本学年度我部门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部门积极配合我院团总支学生会的工作,不断创新,积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的不足。现将工作及得失总结如下:

  一、系列工作:

  1.迎新工作

  在本学年伊始,我部门在我院领导和学生会的带领下,参加到了迎接大一入学新生的工作中。在迎新工作的三天中,我部门与个兄弟部门通力配合,成功的完成了这一任务。

  2.军训工作

  作为大学生学习科目的一部分,军训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周就正式开始。我部门接受了在军训期间与各兄弟部门共同值班的任务,为我院的大一新生提供药品及饮用水。

  3.招新工作

  大一新生入学后,为补充我部门的工作力量,我部门在领导的统一安排下有秩序的开展了招新工作。经过筛选,我部门共选出11名干事,完成了招新目标。

  4.迎新晚会

  为欢迎大一的新生入学,我院举办了“迎新晚会”,我部门作为后勤组,对晚会的座次进行了安排并维持现场的纪律,很好的配合各兄弟部门的工作,保证了晚会的顺利进行。

  5.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各位领导的支持和监督下,我部门配合学习部、女工部、文娱部开展了此次比赛。并共同商议制订了详细的初赛、复赛、决赛方案,在我们四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成功的举行了此次比赛。

  6.廉政文化科研项目

  为响应校纪委和校团委的号召,我部门在我院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鼓励同学们参加。在校领导的审核下共通过五个项目,现已结题。

  7.运动会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我部门所负责的`是配合体育部的工作、啦啦队的安排和运动会大本营的值班任务。在为期三天的运动会中,我部门在其他兄弟部门的配合下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8.文科论文大赛

  作为科技活动月的一部分,我部门担任起了由政法与历史学院承办的文科论文大赛文新学院参赛申报和作品收集工作。在此次文科论文大赛中我部门共收集并上交作品197份。

  9.“中国梦”演讲大赛

  作为科技活动月的一部分,我部门担任起了由我院承办的“中国梦”演讲大赛的决赛的举办与观众组织和安排工作,并很好的配合了学习部和团总支办公室的工作,出色的完成了此次演讲大赛。

  10.道德讲堂

  我部门负责和参加,由我院承办学校“道德讲堂”首场讲座暨开讲仪式。我部门作为主要工作人员,进行多媒体使用、会场管理、签名活动等工作,并成功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11.专家学者学术讲座

  在本学年中我部门承办著名书法家段瑞明先生、宜宾晚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庄剑先生等专家学者学术讲座共计十一场。

  12.大学生科研立项

  在本学年的大学生科研立项的工作中,我部门共完成了十四个项目的结题工作。

  13.观众安排

  在本学年中我部门在“三下乡”成果汇报会、“十八大”观摩会、球类运动会等多项活动的观众安排工作。

  二、工作缺漏及经验

  工作中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宣传不仅限于事前宣传,事后成果也要及时予以通告。部门交流略显不足,应做到活动前,职能分工明确,各部员对活动内容全面了解;活动后,及时交流经验,总结和吸收教训,找到问题的症结。

  这一年来,科技部工作的突出表现离不开每个成员的辛勤付出和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同时,我们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同心协力解决困难。我们在探索在努力,我们共同在为科技部的未来添砖加瓦。很感谢科技部同仁们,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科技部必然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上就是我们科技部本学年的工作总结,其中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科技工作总结 篇4

  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以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培训民生工程,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推动了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协调,形成科技培训工作合力。

  我县积极组织协调科技、农业、科协、农技等涉农单位,按照密切协作,各司其职的工作原则,切实抓好科技培训工作的`落实。同时,我们将科技培训纳入整个培训工作年度计划,通盘考虑,制订方案,明确目标,使农民科技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二、搞好宣传发动,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为使科技培训深入人心,深得人心,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搞好宣传发动。首先是讲清“大道理”,让农民“认”培训。其次是算明白帐,让农民“想”培训。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把近几年农业受灾情况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一堂生动教育课,通过算帐对比的方法,让农民体会到科技对增加收入的重要性。再是选准着眼点,让农民“参与”培训。我们根据我县农业发展实际和农民的现实愿望,确定了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和创新机制的原则,让农民从中找到自己渴求的培训项目后,都自觉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三、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增加科技投入。

  为促进全县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县在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以来,坚持多渠道筹措、分级负担、量力而行的原则实行向上级科技管理、业务指导部门争取培训项目经费与各业务部门自筹相结合,落实好培训经费,保证培训计划顺利实施。我县领导经常到重点村进行检查督促科技工作,及时了解重点乡、村情况,帮助乡、村干部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责任到人,进一步强化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投入力度,有效地促进重点乡、村经济迅速的提高。

  四、主要成效

  全年共举办培训班五期,主要培训内容有旱地西红柿栽培技术培训,农作物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新品种推介、新技术、新农药等实用技术,知识产权宣传,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特种养殖等。主要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青壮年农民、农村妇女、后备干部以及农村实用人才、星火带头人、科技计生户、推广能手等作为培训对象,参训人数达15000余人次。大力宣传和营造了全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扬,在社会上造成良好影响。

  五、存在的问题

  1、培训工作引导、宣传力度不够。今年个别乡镇由于人事调整,工作缺乏连续性,培训力度不够。

  2、培训典型材料的收集还有待加强。缺乏可展示的培训效果,对典型材料的收集整理不够,未突出特点、亮点。

  3、培训工作还存在措施不得力,培训匹配资金安排不到位,培训工作组织不力等现象,培训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强。

  六、对策与打算

  我县科技培训工作,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主线,围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这个重点,重抓以下几点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把科技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下达培训任务;

  2、实行分片指导,落实责任制;

  3、培训工作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各项科技项目开展,强调效果,抓典型、树亮点,注重示范带动;

  4、召开现场会,总结经验,建立我县农业科技发展与科技培训的数据库。

  科技工作总结 篇5

  xxxx年,在建委党组的领导下,在兄弟处室和相关部门以及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下,科技处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各项职责:

  一、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保证科技处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指导行业工作。

  建设行业,正在经历由多层到高层,由毛坯房到成品住宅,由传统建筑到智能建筑、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由传统能源到可再生能源转变的过程中,保持科教处先进性,是我们指导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科教处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科学发展观,及时了解掌握行业最新动态,用科学全新的理念指导建设科技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科教处努力解放思想,开放眼界,用勤奋工作促进了建筑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二、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解决行业实际问题

  深入科研院所,了解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协助建设科技项目与建工企业联姻,组织科技成果进行试点示范,走访开发施工企业,了解行业需求,指导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帅选,防止重复低层次研究,提倡科技人员研究国内外最新科技,解决行业难题,一些科研院所和建工企业的产学研一体化使整个行业技术水平每年都有亮点和提高。

  三、适应新形势,建章立制,深化改革

  出台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规章制度,找到了农民工培训新路子,实操培训和工位鉴定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立了绿色建筑领导小组,编制了绿色建筑实施方案,争取到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审资格。完善了科技项目评审方法,形成了专家积极参与,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四、建设科技研究成果丰硕

  1.组织科研院所申报省部级科技计划15项,部分项目陆续通过建设部评审。组织大连市建设科技项目31项,落实科技项目20项,正在着手组织一些高端项目参与有关部委的评审。

  2.结合建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协调开展工作,在建筑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各技术中心正在着手组织科技项目、建设工法的选题、立项工作。

  3.针对建筑质量通病引进建筑防水、建筑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开展硅树脂防水涂料等研究,以科技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4.完成了北方科学示范城市生态建筑研究工作,开始了十二五规划研究,形成了生态城市规划纲要,对有意向从事绿色生态建筑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初步摸底调查。

  5.2个项目申报了国家光伏电池建筑应用示范工程。

  科技工作总结 篇6

  根据学校党委和行政工作部署,在吴校长领导下,在洪鹏志处长带领下,科技处和全校教职员工一道,经过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完成了学校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许多不足,从而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现就20XX年我处科研管理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项目及经费

  到目前为止,20XX年全校在研科研项目共656项,新增项目256项,其中国家级30项,省部级96项,其余为市厅级及横向课题。现到账经费4769万元,还有省海洋与渔业局约1500万元、农业厅约300万元、教育厅约200万元将陆续到账,预计总经费约6000万元。

  二、科研成果

  1、奖项:20XX年我校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3项。自然科学类: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含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创新奖);市厅级奖9项(含3个农推奖)。人文社科类:市厅级奖17项。

  2、鉴定、验收

  共鉴定科技成果9项,有2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4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共验收结题项目11项。

  3、专利(知识产权)

  20XX年我校申报各类知识产权共98项,授权31项。其中申报发明专利80项,授权13项;申请实用新型11项,授权11项;计算机软件登记7项。目前我校累计申请知识产权总数415项,已授权105项。20XX年进入实审的有191项,预计未来几年我校将出现专利获授权高峰期。我校作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经过三年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并获得优秀。

  4、论文、著作

  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我校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885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86篇,著作(编著)10余部。

  三、学术交流

  20XX年我校举办各类学术报告会共297场,其中包括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院士等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另外,我校还积极参与协办20XX年水产科技论坛,成功承办了首届广东省海洋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在省内外引起了积极影响。

  四、成果及推广

  我校多次参加大型科技成果推介会,如广东省农业博览会,首届全国科技兴海成果展览交易会,玉林博览会,首届广东省海洋博览会等,推介我校科研成果。另外,我校还与省内外地市局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参与产业联盟,签订多项成果转让协议。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我省科技下乡活动。目前我校拥有农村科技特派员138人,企业科技厅特派员101人,为我校科研成果直接或间接转化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科研实验室建设

  今年我校“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新增为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获得了滚动支持。

  六、修订科研管理文件

  去年三月学校成功的.召开了第四次全校科技大会,修订了七个科研管理文件,新制定了“广东海洋大学学术道德规范”,为我校科研工作顺利走上科学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七、存在的不足

  1、项目获得不够稳定,缺少标志性项目。

  2、各学科发展部平衡,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3、科研管理水平不高,课题实施不够规范。

  4、取得的成果不够丰厚,缺少高水平论文、高层次奖项。

  5、成果转化率太低。

  八、今后努力方向

  1、继续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做好科研规划与布局,培育团队,鼓励学科交叉,重点强化科研管理与创新。

  2、巩固现有科研项目来源渠道,开拓新的科研项目途径,重点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与管理工作。

  3、20XX年力争在国家级项目上、高级别奖项上、高水平论文上获得突破。

  4、加强学术交流,强化成果转化。

  5、利用政策激励,科学引导,积极广泛的调动全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校建博增硕做出贡献。

  科技工作总结 篇7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科技工作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克服疫情持续影响,聚力推进“强基提质”、“高企引领”工程,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20xx年重点工作成效

  1、深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成立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相关部门和各镇、园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科技工作领导班组,全方位推进创新主体培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修订出台《关于争创全省创新型示范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政策惠企力度,其中,产学研合作经费奖补由原先的`10%提高到最高25%。发放《惠企服务手册》800多本,征集企业需求100多项,解决科技创新难题近80个。累计发放“苏科贷”、“高企贷”近1.2亿元。落实企业高企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近5亿元,惠及近600家企业,创历史新高。科技创新政策落实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于今年5月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

  2、持续加大创新主体培育。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定报填报研发费用总额为29.2亿元,同比增长22.68%,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比重为3.4%,位列全市各县(市、区)第一方阵。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1.32%。全年新增爱德福乳胶、新时高温等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实验室等省市级企业研发平台20家。出台“高企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科技企业摸底调查工作,建立健全高企申报库,全年累计申报高企251家,申报数位列全市各县(市、区)第一。制定发放《推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度一览表》,指导督促各镇、重点园区和科技服务机构强化组织引导,动态挖掘源头,跟踪申报进度。预计全年获批500家以上,完成x市目标任务的172%。

  3、大力提升协同创新产出。成功举办2021创新发展暨数字赋能推进大会、院士专家江都行等活动,邀请陈卫院士、李培根院士等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嘉宾400余人,现场达成科技合作与人才类项目签约45项。全面启动“百所高校联百企、千名博士汇龙川”招才引智活动。组织企业赴清华大学、x大学、x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专场10多场次,与x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探索产才融合新模式。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69项,预计完成企业技术合同备案金额35亿元。累计获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0多项,上争资金近4000万元。其中,江佳电子、赛诺格兰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市7家)、华伦化工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市2家)。立德粉末、金鑫电器等9个项目获评“中国好技术”,亚威机床、x石化、x诚德等4家企业获批省科技进步奖。稻源微电子、优佳创生物、奇辉生物获批省“双创”人才计划,获批省“科技副总”46个。

  4、不断夯实创新载体建设。江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并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围绕“一区一战略产业”,编制上报《江都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及《江都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2022-2024)。科创园御龙湾科技综合体建成投运,数字经济运营中心启用、城市大脑项目(一期)上线。科技产业综合体新入驻擎云科技、万徽科技等企业40多家,新增开票销售15亿元。“星创科技”获评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A类(全市2家)。极社源(x江都)数字工业协同创新联合体揭牌运营,传感器创新应用验证中心、有数工业大数据研究院江都中心等项目落地筹建,将招引更多的x及苏南地区“四新”产业项目。由蚂蚁链(x)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开发的“江都区智慧监督平台”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序时推进航空发动机风扇复材叶片实验室项目,完成绩效评价报告。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2022年,我们将紧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科创名城江都板块的部署要求,坚持“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双向发力,在推动区域开放协同、创新园区树标提质、企业科创能力提升等方面重点突破,助力重振江北第一县辉煌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聚焦开放协同,进一步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全面启动“百所高校联百企,千名博士汇龙川”招才引智活动,通过拜访我区在外乡贤所在高校院所,进一步深化与国内985、211重点高校和中科院等重点科研单位合作,大力推动各类科教、人才资源加速向江都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加速向园区和企业集聚。通过访乡贤、走院所、强对接,达成产学研合作150项以上,柔性引进博士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次20名。加快与x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步伐,推进与x大学共建先进机器人技术及智能制造研究院,与x科技大学共建海工装备与先进制造研究院。探索“揭榜挂帅”长效机制,重点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项以上,力争省“双创”团队和国家重大人才专项持续突破。

  2、聚焦二次创业,进一步提升创新园区建设水平。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抓手,以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加快高新区创新核心区“龙川科创中心”建设;推进经开区“一核一园”战略布局。围绕市“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瞄准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推进晶华新能源8.5GW太阳能光伏组件、诚德钢管1422毫米直径大口径无缝钢管等重大项目;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边缘智能应用及制造基地、博创智能制造基地、盈峰材料华东生产基地等“园中园”建设。到2022年,江都高新区高企总数达1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业比重达60%。

  3、聚焦主体培育,进一步壮大创新企业梯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企业分类培育计划,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中集聚,加快形成以行业头部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共生的良好生态。稳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强基提质”行动,引导企业提升研发投入规模和投入水平,规范研发台账和创新管理,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和高企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新增“三站三中心”等省级研发机构10家以上,引进新型研发机构1家以上。持续推进“高企引领”工程,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培育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并举壮大高企集群,全年净增高企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1%以上。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建立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挖掘、培养、扶持机制,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

  4、聚焦整合提升,进一步推进载体提档升级。推进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从扩大增量到提质增效,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共建,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发展,促进产业链升级延伸、加快科技企业和人才集聚、提升土地集约化程度。加快推进与中集集团、万洋集团联合打造的科创园江广科创金融中心、开发区万洋众创城等科创载体建设,探索产城融合新模式。提升“星创科技”、“四新”产业园、御龙湾数字经济运营中心运营质态,推进以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为主线的科技招商,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引领创新、带动转型、支撑发展的“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产业综合体新增入驻企业50家、入驻企业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力争实现国家级孵化器零突破。

  科技工作总结 篇8

  近几年,我区的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技局的关心支持下,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为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1、以建立科技信息库为目的,全面开展科技普查。

  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社会、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科技信息数据库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区科技工作的基本情况,今年我局先后开展了全区科普工作、全区科技工作和全区农村科普工作三次大调查。全局同志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经费缺乏诸多困难,分工合作,对全区范围内的各类学校、新闻单位、出版单位等几十个单位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经费、场所、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由于调查的单位中许多是省、市属单位,部分单位对调查活动不理解,资料收集极为困难,对于这些单位,我们不辞劳苦,一而再,再而三上门解释,加强沟通,最多的一个单位,我们去了四次,正是这种契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这些单位同志,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这次调查任务。在全区科技工作调查中,我们又对全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民科企业的生存状态,对农村科技工作的状态进行了抽样调查,这三次调查活动使我们进一步摸清了我区科技工作的现状,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思路,为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决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2、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为支撑,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近年来,我们在新材料、化工、机械制造这三大产业中,大力发展培育民营科技型企业,打造我区的产业优势。在抓好原有的中大高科、共创生物、人之源生物工程公司、金源纳米科技公司、金一帆制药设备公司、正洋汽配厂等一批民营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中,共创生物的人工陶瓷骨质材料项目(国家863计划和913攻关计划项目)、中大高科的'贮氢合金材料项目(国家863计划和国家“九五”、“十五”重点攻关项目)、金源纳米的纳米碳酸钙(锶)项目(市高新技术引导资金项目)、凤凰化学制品厂的高纯度砷项目(市科技攻关计划)、人之源公司的紫晶消毒泡腾片项目(市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技术上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我区工业重要增长点。

  3、以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科技工作。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点,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是农村科技工作的重心。我们在继续抓好松木沿107国道花卉苗木示范基地,新建了角山乡五星村矮晚柚种植示范基地、松木友谊村的大雁人工养殖示范基地和朝阳珍稀水果种植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共引进推广百香果、大利枣、86-21高产红薯、矮晚柚、良种板粟、红松、大雁人工养殖等10余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给全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以科技项目为载体,积极为基层单位服务。

  申报省市科技项目不仅可以为项目争取经费,而且能为企业宣传产品,提升企业形象。我们在如何为企业服好务上,突出以项目申报为主要内容,为企业做实事,做好事。在企业申报项目中,我们从项目选项、材料编制、一直到申报后项目的衔接等过程中都是全力以赴,一心一意为企业着想。大部分企业由于不熟悉申报材料的编写,我们就无偿地帮助他们编制材料,在申报的衔接过程中,我们从自己有限的经费中挤出资金多次到省厅衔接项目。正是由于我们的努力,为企业服务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5、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的好坏是关系党和政府生死存亡的大事,我局今年以来,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我局的党风廉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制定了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分解,将各项制度和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同志身上,做到经常对照检查。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为基层服务中,我局全体同志从来没有利用职权对基层索拿卡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我们工作获得了基层单位的一致好评。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还应清醒地看到我区的科技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1、各级、各部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虽有所提高,但与当前科技工作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2、农村农技推广体系基本上陷于瘫痪,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对科技的强烈渴求形成巨大的反差。

  3、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中缺乏龙头企业,产业聚积的程度不高、规模偏小。

  科技工作总结 篇9

  在忙忙碌碌中又度过了一学期,我们科技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按照教导处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研组工作。我们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在认真完成教研组常规工作的同时,继续加强教研组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下面我代表科技教研组从校本研究的安排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两方面作一汇报:

  一、认真做好教研主题化、课题实践化的教研活动

  本学期进行了四次教研活动,分别是本学期计划,导学案的编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学期计划:本学期七八年级生物依据大纲要求认真备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辅助,完成教学任务;八年级物理抓好课前导学案,巩固所学,铺垫新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物理,教师通过学案答案的核对,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不断寻找提升教学质量;九年级的理化:通过扎扎实实的新课程教学,夯实基础知识,通过各类的题型训练,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阶段,备课组通力合作,分组归类,组成题组,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导学案的编写:我们科技组加强教研组备课建设,开展以合作式备课”的校本教研活动,这是整体提高学科组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备课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探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同仁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采用了集体分节备课,,资源共享,每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学情自己的特点、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根据具体情况编写导学案,分散难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当前我国国强民富,经济飞速发展,这一代孩子从小在优越的条件下长大,无忧无虑,没有吃苦精神,对学习没有目标。所以我组结合理化生课程特点,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目标,我们坚持课前备课组个同志团结协作,制作课件,结合教材准备实验器材,把多媒体课件与实验恰当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也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备课组加强了听课评课活动。听课后,全组教师能认真评课。如对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和探讨。在这种广泛的评议中,不论是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其收获已远远超出了对一节课的经验分享、而更多的是一种教学价值的构建过程,加深全组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教法的把握,给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促进了全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对质疑的方法有个初步的拙见。

  二、落实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

  落实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难点在学困生,我们组主要在这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

  1、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采取情感倾斜,坚定学困生的信心和毅力

  3、注重分析调查,指导“学困生”用好科学的学习方法

  4、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成“学困生”努力奋进

  首先我们将在课下单独辅导学困生并教育和引导每个优秀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困助学行动,让他们与学困生结成“对子”,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帮助,使学困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同学对他们的友爱。二是在设计练习作业上,既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尺码的基本作业,又有因人而异的`选做作业。让学习好的学生感到有难度,有意思;让学困生也感到动脑子也能解决,增强他们的信心。随着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难度。这种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也是一种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战胜自我、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激将法”,有些学困生也会自觉地攻一攻难度较大的题目。

  同时我们也抓尖子生,采用分层次教学和习题的方法让他们吃饱。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效率。在抓中间带两头的方法的作用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教研常态的三个改变

  一是改变了过去只订计划不落实的弊病,形成了严格的教研制度,使教研工作切切实实按计划开展。

  二是改变了过去只听课不评课的弊端,形成了听课之后要集中地点,认真评课的好习惯。

  四、存在的不足

  教研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深度不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校本教研还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之上。这方面还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努力使研究与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五、努力方向:

  继续加强教育科研,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继续加强与其他科组的合作,提高综合能力。

  科技工作总结 篇10

  一是举办了20xx年科技活动周。

  活动周期间,全市及各县(区)围绕“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主题,集中开展科技新产品展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展示、专家服务队下乡活动、中国流动科技馆第二轮河南巡展进校园活动、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科普展等一系列示范性科普活动和公益活动。据初步统计,全市共举办重点活动48项,举办科学技术报告10场,举办科普讲座50次,推介新品种、新技术70余项,悬挂科普展板300余块,直接参与群众6万余人次,开放科普基地6个,开展科技下乡70余次,发放资料8万余份。精彩纷呈的活动内容,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全市93个单位及企业在市体育场开展了科技新产品展示与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共展出版面180余块,展示新产品70余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活动周期间,组成9支科技下乡服务队,深入基层乡镇、社区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活动。

  二是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工作。

  上半年共受理申报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8家,其中工业类10家、农业类5家、社发类3家。目前,正在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预计将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是积极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起草了20xx年市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通知,申报工作正在受理中。认真开展实验室调研工作,择优分类进行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指导。力求20xx年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突破。

  四是认真组织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

  一方面大力开展濮阳市科技创新政策宣讲活动。该活动由市科技局主办、市科技情报所具体承办,从20xx年5月起历时3个多月,范围覆盖我市各县区、经开区、工业园区、示范区以及有关单位、企业。宣讲内容涵盖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政策,科技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产学研支持政策和外国专家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及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等科技创新政策。

  科技工作总结 篇11

  20xx年是我公司发展壮大的一年,也是公司飞跃发展的一年,公司成立以来,在全面实施发展战略的同时,领导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工作,深刻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促进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因地制宜地开展科技进步工作,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系,使公司的科技工作不断取得进步。

  一、一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1、围绕公司建设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系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公司首届科教大会和局第六届科技教育大会精神,搞好在建工程的科技创新工作,我公司注重了科技成果总结和申报工作,建立了科技工作机构,完善科技奖励机制;先后下发了《科技成果管理办法》、《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管理办法,从科研立项、中间检查、成果申报、成果奖励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技管理制度体系,使科技管理工作逐步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轨道。

  以公司项目管理部(工程科技)为核心,在各个项目部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担任小组组长,每个技术干部都是小组成员,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不仅要领导大家搞科技创新工作,而且还担任评价工作。对技术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为项目部所作的贡献大小进行评比,评比结果按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与用人机制,重点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a、让重点培养的专业人才承担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从事重要的管理或技术岗位,给他们压担子,让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升华,让他们早日成才。

  b、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科研院校、社会科研力量广泛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科技创新之路。

  c、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按项目总产值的1%提取科教费用,并且把此费用作为专项资金,为取得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为了确保科技工作的必要经费,公司设立专项资金,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拟向局申请科研经费116、5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科研经费的逐步投入,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工作,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有了充足的科研经费作保证,各项目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搞好工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工作;在施工中总结施工经验,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作好科技成果的立项、调研和申报工作。自去年9月份以来,公司各项目部针对技术员普遍年轻,施工经验相对不足的特点,先后邀请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岩土研究所、中铁二十局总工程师、原副总工程师等专家到项目部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解决了技术难题,并给职工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共32次,有效地提高了年轻技术干部的业务和专业水平。

  我公司注重各种人才的培养,曾先后有4人参加了“同望软件”学习;3人参加了水利工程招投标与FIDIC条款学习;2人参加了统计软件操作培训;9人次参加了财务软件学习;5人参加了质量检测上岗证的培训,23人参加了安全生产培训,5人参加了内审员培训,共参加的职工培训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50%以上。参加学习的人员均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3、因地制宜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成果显著

  公司成立以来,科技工作紧贴经济发展的主题,努力为工程建设服务,不唯形式、为科研而科研,形成了课题从生产实践中凝炼,又服务于工程实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汉中桥闸项目部的科技创新课题《高强钢焊材低强组配的实验研究》、《X70管线钢应用于特大型桥梁工程中的调查与研究》、《钢管拱肋低位拼装大节段吊装技术》等科研立项课题都是在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立项的,应用在桥闸项目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桥闸工程节约资金近1000万元,提前工期三个月。宝天项目部立项的《黄土覆盖土、岩接触围岩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关键问题研究》是为了更好更合理的研究黄土与岩石接触条件下软弱围岩复杂的变形规律和破坏形式,弄清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确定及优化分析土、岩接触条件下软弱围岩隧道合适的支护参数、合理的支护对策和支护方案是隧道工程中迫切需要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四川亭子口嘉陵江大桥应用的“悬浇梁挂篮法施工技术”在工程实施中改进以后具有推广价值,目前正在准备材料申报该课题的立项。

  我公司汉中桥闸项目开发的《超长大直径钢管拱肋现场中频煨弯技术》获得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同时获得《中国企业新纪录》,我公司也因此获得新纪录创新单位,《钢管砼拱桥大跨度拱肋低位拼装大节段吊装技术》获局科技成果二等奖。我公司承建的汉中桥闸项目因精湛的施工技术、复杂的施工工艺和精心施工管理而成为我局的优质样板工程,省、市领导和省内外专家多次到桥闸项目参观我们的精品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xx年11月9日由我公司承建的汉中城市景观桥天汉桥闸大桥申报“长安杯”奖已顺利通过初审。这为我们下一步参评“鲁班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土覆盖土、岩接触复杂围岩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关键问题研究》现已完成现场监测工作,同时进行了室内试验,分析了土、岩接触地层的力学特性,提供了初步报告。

  今年共发表论文十八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九篇,局内刊物发表论文九篇,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改进和施工管理方法的改进等。其中雷权有撰写的《汉中桥闸工程施工技术型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获局第六届科技大会优秀论文奖。

  4、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夯实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

  企业之争实际是科技之争,而科技之争的根本是人才之争。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虽然注重人员培训,人才使用,但由于我公司是一支年轻的队伍,造成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公司班子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果断决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地实施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我们抓了二点:

  第一、抓好人才的引进。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的措施,凡是专业对口、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中专学校应往届毕业生,都可以来应聘,对引进的人才为其解决配偶的工作,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来的高兴、干的满意。通过这一措施,我们共引进了十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才、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第二、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好的条件。要让人才发挥出作用,关键是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好的氛围,创造出好的条件,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大胆地支持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走出去开阔视野,考察市场。公司下半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3次技术参观学习,其中11月份由公司领导带队12人到浙江宁波金塘大桥工地参观学习,学习了该工程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为柬埔寨科普奥斯大桥工程的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科技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科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技工作的认识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年轻职工对科技产生的效益认识不够。

  2、要进一步加强科技考核工作,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3、科技工作投入有待于提高。有了经济的保障我们的科技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4、科技奖励力度不够,职工科技创新的热情不高。

  三、我公司下一步科技工作的安排

  1、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重点培育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2、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工作机构,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3、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是我公司承建的主要工程,要尽快建立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和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中注意总结施工经验。

  4、汉中桥闸工程接近尾声,要注意整理收集施工资料,做好竣工文件汇编。申报“长安杯”奖项的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密切关注省建筑业协会在该项工程的工作进程,力争“长安杯”奖申报成功。

  5、宝天项目部要继续开展《黄土覆盖土、岩接触复杂围岩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关键问题研究》课题的研究,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推广和应用工作做好。搞好技术的总结和成果的申报工作。

  6、四川亭子口嘉陵江大桥项目部刚刚开工,要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搞好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公司项目管理部密切联系,搞好在建项目的课题立项工作。

  7、南水北调7标段吴庄南桥项目是我公司对外的形象窗口,搞好该项目的各项工作,为下一步竞争打好基础。

  新的发展形势对公司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科技兴企、建设创新型企业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让我们坚定信心、奋发努力,为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质量型、效益型、和谐型企业而努力奋斗!

  科技工作总结 篇12

  街道近几年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和市农业局的全力技术配合下,紧紧围绕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种子种苗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攻关和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街道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农业效益稳步增长,实现了科技进步与农业增效的“双赢”。土地亩均产出率从XXXX年的2340元提高到20XX年的3887元,农民人均收入从XXXX年的3738元提高到20XX年的6466元,新增大棚栽培面积2XX0余亩(大棚设施栽培总面积已达35XX亩),大棚亩均产出67XX元。同时,通过试验基地建设和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设施齐全,技术到位率高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农业企业,成为整体技术推进和科技示范的领头雁。

  一、紧紧围绕绿色安全蔬菜生产,实施绿色推进计划

  街道是市主要一线蔬菜基地,承担着70%城区蔬菜供应任务,为保障城区安全绿色蔬菜的供应,在无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基础上,自1999年起开始实施“市绿色蔬菜工程建设”课题,经三年努力,建立了“一个模式三个体系”绿色安全蔬菜生产产业体系。组建了腾华农业服务公司、墙里区块、上傅家路区块、石桥头、西洋寺区块等一批按农场化管理的一线蔬菜基地;通过试验研究确立了以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性信息素、黄板粘卡、增施有机肥、安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体技术的技术体系,对防虫网覆盖形式、频振式杀虫灯+诱虫包、植物源诱集技术进行了创新,拓展了绿色蔬菜生产病虫无害化防治手段和病虫测报工作,对全市蔬菜植保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将在创汇农业无害化防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对万亩畈的水质、土壤、大气、农产品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测评价,对蔬菜的农残问题进行了动态系统检测,经综合测定,万亩畈的水质、土壤、大气条件符合国家生产绿色蔬菜生产标准,所生产的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绿色农产品质量要求,20XX年被宁波市菜办认定为全市五个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镇之一,20XX年经宁波市绿办抽检和认定为宁波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管理规范化基础上,自2XXX年起在城区三大农贸市场设立了放心菜专柜,年发放放心菜牌子70块,并由市场所负责对放心菜进行抽检安全把关,近三年来,城区末发生蔬菜类食物中毒事故。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城区蔬菜营销新领域,于20XX年下半年组建了城区蔬菜配送中心,现已向机关食堂和4所学校进行配送,日配送量已达1XX0千克,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拓展至社区净菜配送。通过“市绿色蔬菜工程建设”的实施,不但保证了城区绿色安全蔬菜的供应,而且有力地促进了菜农的.增收,在课题实施期间,共增收1632.5万元,仅防虫网一项年增收142.8万元,土地亩均产出率提高1260元,年递增幅度为18%。同时,通过课题实施,掌握了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操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为街道整体绿色推进计划奠定了扎实基础,如“浒农”牌优质葡萄已通过中国绿证中心审定。今后将有更多的品种进行绿色农产品认定,打响“浒农”绿色农产品品牌。

  二、依托种子种苗开发,拓展技术服务范围

  街道是 市的城关镇,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土地面积遂年减少,同时又是农技人员集聚的地方,如何发挥农技力量优势,提高农业在全市整体农业产业化推进作用,我们在抓好现有耕地城郊型产业化布局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种子种苗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通过种子种苗的辐射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先后承担了“菜椒杂交制种”、“大棚蔬菜主要品种种子种苗繁育与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法国6号番茄的引种与无性繁育体系建设”等种子种苗方面开发课题,不但形成了区域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而且所繁种子种苗以其品种和质量优势,迅速推广至周边乡镇和县市。如“菜椒杂交制种”课题开拓了宁波市内菜椒杂交制种领域,所繁黄壳灯椒比中椒系列增产18.7%,平均亩产达38XX千克,同时黄壳灯椒壳黄绿、色泽好、外形大、四角均匀、糯性足,品质优秀又适于脱水加工,年繁育种子30千克,推广面积2XX0亩,在街道西华头村形成了5XX亩大棚灯椒生产区,成为宁波市著名的菜椒生产专业村;“大棚蔬菜主要品种种子种苗繁育与推广”课题组建了市种子种苗龙头企业之一市德清种子种苗有限公司,经三年建设公司占地面积90亩,固定资产150万元,拥有连栋大棚8XX0平方米,825型管棚1XX套全设施生产基地,建立了品比、杂交制种、常规提纯复壮良种繁育、全年种苗生产技术体系。筛选有 8788大红番茄、988粉红番茄、20XX辣椒等产量高,品质优等品种,在生产上得到了一定面积的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2XX0余亩;形成了年产黄壳灯椒、上海杂交70、90、120天、8788番茄杂交种50千克;提纯复壮繁育常规良种(以宁波藤茄、羊角椒804、宁波绿带)2XX千克;每年冬春二季进行种苗生产,有各类品种35个,年繁育种苗15XX万株。所繁育种苗以其品种和质量优势,在广大种植户中树立了良好信誉,依托各地的科技示范户及农技人员,迅速扩散至周边县市及省外,年推广面积达1万余亩,农民增收480万元。

  前几年种子种苗建设成功经验基础上,为全面提升种子种苗产业层次,于20XX年起开始实施“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和“法国6号番茄无性繁育体系建设”,已形成以穴盘、泥炭系基质和冬季电加温育苗,夏秋避雨遮阳降温为核心的半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已形成年育西瓜嫁接苗1XX万株、绿花菜秧苗2XX万株的生产能力。今年上半年繁育西瓜嫁接苗10万株,应用面积3XX 余亩,基本解决了大棚西瓜连作障碍和西瓜枯萎病的发生,西瓜嫁接苗比常规西瓜苗增产在20%以上;今年下半年繁育夏秋栽培西瓜嫁接苗5万株,栽培面积 1XX亩,在各试验点区试(30亩),取得了明显成功,平均亩产值达3XX0余元,将开创本地西瓜反季栽培新的局面;同海通集团合作进行了绿花菜统一供苗中试,共繁育穴盘苗10万株,布点9个,种植面积50余亩,各地反映较好,缓苗和发棵速度均超过自行床土育苗。我们又针对国外引进的番茄品种生长势强,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加大了国外番茄品种的引进力度,通过品比,法国6号番茄的综合性状较好,适于本地区早春和夏秋反季节栽培,宜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实现番茄品种的更新。但由于进口番茄种子价格昂贵,一般农户难以承受(亩种子成本在12XX元左右),我们在建立采穗圃的前提下,进行了法国6号番茄无性繁育体系的建设,已繁育无性种苗2万余株,在配菜中心基地进行试种,初步以观察无性繁育苗与种子繁育苗无生育特性差异,反而成苗速度大大加快,一般 1个月左右即可定植,比种子繁苗可缩断一半左右时间,也可极大降低种植户的生产成本(种苗亩成本在6XX元左右),明年计划繁苗50万株,可望在生产上得到较大面积推广。

  三、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技术配套,促进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大棚设施栽培是我市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亮点,创汇蔬菜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很大程度是设施栽培技术进步的延伸,如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和喷滴灌技术在创汇蔬菜上的应用。因此,大力进行设施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不但可以促进城郊型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可有力地促进全市农业产业的技术贮备。我们围绕设施栽培开展了系列技术开发,进行了法国6号番茄的引种和特性观察、欧亚种葡萄引种及设施栽培、与市由由农机公司合作进行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与推广及大棚蔬菜种子种苗和无害化防治技术系列课题,极大地促进了城郊型农业的健康发展,大棚设施栽培面积遂年增加,至20XX年,全街道有设施栽培面积35XX亩,占全市设施栽培面积的 25%左右,实现了大棚设施栽培的多样化,开创了大棚西瓜一次栽培全年采收和秋季大棚西甜瓜生产。在园区单独建立了喷滴灌展示区,进行各类型喷滴灌的研究和展示,设计了棚群、单棚和大田灌滴灌系统,开拓了悬挂式微喷头和景观喷头应用领域,是近年来棚群喷滴灌系统发展最快的一年,建设面积达5XX亩。大棚喷滴灌系统具省工、节水、实现肥水一体化管理和减轻大棚次生盐渍化和增产作用,已被广大农业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户接受。

  四、建设区域化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街道针对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发挥城区农技力量强的优势,探索街道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我们集中利用部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在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承担了“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旨在农业综合开发宁波市农业现代化项目实施中,建立区域性、开放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吸纳市内外农业科技力量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于本地区整体农业产业的提升。区域化农业创新基地经二年建设已初具雏形,以市浒农园艺研究所和市德清蔬菜技术研究所为核心,已拥有配置内外遮阳、风机湿帘雾化喷雾降温系统、暖风机加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温湿度环境检测系统高档次温室15280平方米,7430连栋大棚8XX0平方米和825型单体管棚1XX亩及配套喷滴灌系统和农业生产示范设施,道路、渠系完善,建有农残速测实验室,将建设组培实验室和栽培实验室,形成较完善的农业创新基础条件,现基本承担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所有课题,积极吸纳市内外科研力量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已与浙江大学农学院和宁波市农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农波林科所共同进行有鲜食大枣开发课题;市农业局各技术推广部门已以课题组形式深入园区共同参也农业科技创新,如与农技推广中心共同合作进行了西瓜嫁接育苗的开发,市检测中心参与了绿色蔬菜工程的建设。随着农业技术创新中心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以课题形式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开放式办园和利益共享机制,将极大提高科技创新活力,成为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五、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

  街道在抓好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提下,强化农科教的结合,加速实用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我们采用授课、现场会、对来园区咨询的农户针对性辅导和田间巡视直接指导的方式,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每年街道和村级在不同的农时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不小于30次,参与培训人数12XX人次,在培训中强调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的应用,在大棚栽培中,应用优良品种、防虫网、增施有机肥、安全用药基本已成为广大种植户的自觉行动;同时,我们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全面地进行农田基本改造,累计完成标准农田建设13XX0亩,极大地提高了防涝抗旱能力和交通、耕作条件,为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保障,是全市连栋大棚、825型管棚、喷滴灌、大棚耕作机械应用面积最大的乡镇,培养了一批象陈志东、孙国军、黄国桢、潘德清等设备档次高、实用技术到位率高、种植水平高的科技示范户,使广大种植户学有榜样,有力地保进了农业整体技术的进步。

【科技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科技入户工作总结11-17

科技协会工作总结07-05

科技项目工作总结02-15

科技局工作总结08-07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08-19

科技部工作总结01-30

科技节工作总结03-08

科技工作总结11-22

科技辅导工作总结02-07

科技处工作总结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