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学欣赏广播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欣赏的广播稿,欢迎大家阅读!
春天里的绵绵细雨,夏日里的干爽清风,秋季中的温暖阳光,冬季里的霓虹火烛,文学欣赏,一年四季为您守候。
欢迎收听今天的文学欣赏,我是播音。。。我是播音。。。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我想没有人会讨厌花的吧,如果一朵花只摆在花盆中,那么她只是一种植物而已,假使放在人的心中,那么他就拥有动人心魄的分量。花的世界蕴藉着无数或嘘唏,或灿烂,或嗟叹。本期的佳作有约为您带来的是《四月芳菲尽》,好书在线为您推荐安意如的作品《陌上花缓缓归》,文学之旅为您讲述一朵开在唐朝的友谊之花。
我们的声音很好听,我们的节目正流行。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文学欣赏之佳作有约--------
四月芳菲尽
此时的农大校园所有的花,大概都谢完了吧。曾经姹紫嫣红的色调,现在只能下铺天盖地的绿,充满生机的绿。
记得走过图书馆时,转角看到怒放的海棠,瞬间吸引我的目光,留住我匆匆脚步,为他驻足观赏。
四月的微风轻似梦,拨弄着薄如蝉翼的花瓣,那在风中婆娑摇曳的海棠,释放生命全部的力量,忘我而又唯我的绽放着,极尽灿烂之势,像阳光一般耀眼,是如此的浓烈,如此的张扬,仿佛全世界只剩下它自己。
不禁伤春悲秋的我会想,如此张扬的海棠,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结束他的花期呢,是否会在谢幕时甚是惨烈呢,会不会在某个夜里,在凄风苦雨中结束他的生命历程,上演一幕“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烂熟的苦情戏。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从西门通向图书馆的甬道上,街道上零星散落着粉红的花瓣,愈是靠近图书馆花瓣愈多,当走进图书馆只见里面铺了一层花瓣,遥望这粉红的地毯仿佛通往幸福的出口。我想此时的海棠定时乱了姿色,失了颜色,可是当我抬起头时引入眼帘的还是依然在盛开的海棠,依然的灿烂,这不禁让我怀疑这地上散落的花瓣和这依然盛开的海棠还是出自同一个母体吗?而海棠依用旧灿烂的绽放回应着我。
所谓的“生如夏花之灿烂”就是指的是海棠吧,只是这种灿烂从生命诞生之初,到终结之时,贯穿这条生命的长线。也同样是这种灿烂拉扯生命的弧度,感染每一个人。我们不过都是红尘一过客,何必纠结与一切都是未知数的未来。活在当下,珍视现在的分分秒秒,为了让我们的青春了无遗憾,就像山岗上那轮静静的明月。
海棠在凋零的时候况且能灿烂面对,那又有什么是我们不能面对的呢?
印象中家乡的春天是不能没有杨花飞絮的。今年保定的杨花终究还是没能飘起。
所有花中,我最喜欢的当数杨花,或许有人很是不屑“杨花可以算作花吗?”
的确苏东坡也称其为“似花还似飞花”杨絮苍茫,随风万里,即使抛家旁路,也无人为他惋惜吧,甚好,也绝非我一人喜爱杨花,还有一代文豪东坡作陪,否者定会有人把我当作异类吧!
喜欢杨花,喜欢杨花的纯洁,尤其是故乡的杨花。素雅的杨花随风而逝,装饰着整个城市,为城市平添了纯情,浪漫。每次看到杨花时总能想到旧日的人和事,脑海中总是会浮现那些在飞中追逐杨花的身影,回忆起杨花落在地面时,然后大步的踩上去,惊起杨絮飞舞。
旧时陪伴我踩杨花,逐柳絮的人,现在都已各分东西,仅留
下我一个人留在这个飞絮的城市在此赏飞花,总让人不禁头涔涔,泪潸潸。
回忆总会让人沉迷不能自拔,可是谁也无法让时光静止,谁也无法停留在昨天,喜欢一句话,如果我们拥抱过去太紧,我们怎能腾出手拥抱未来。
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过去,我们又怎么会为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回忆呢。何不把对往昔的追忆转化为对明天的期待,把回忆尘封起来锁在心中,等到我们到了耄耋之年再打开,细细品鉴呢!
又是一年风飘絮,满城飞雪满城春。
春色未减人未在,杨花无情盈衫袖。
可怜相思不相见,只愿飞花寄相思,
又恐飞花载不动,唯见飞花不见情。
儿时的玩伴,旧事的朋友,你们那里杨花飘絮了吗?你们的身边有陪和你们一起赏花的人吗?
书中你我相遇,书中你我相知。好书相伴,一生无憾。接下来您将听到的是文学欣赏之好书时光---
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语言通俗、贴近生活,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故事情节较为完整,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时间犹如一面巨大的墙壁,阻挡了我们情感的交流,艰涩难懂的文字来自遥远的古代,精致珍贵却又那么模糊遥远,在成堆枯燥无味的注释帮助下,终于可以把它翻译成现代的文字,可是那距离,似乎未曾拉近一点点。但是,在安意如细腻的文字中,乐府,已经不仅仅是乐府,她用猛虎轻嗅蔷薇的姿态,小心的将它们从心中释放出来,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直到这本《陌上花开缓缓归》,
在安意如的作品中,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古典与现代也是可以找到契合点的,几千年来什么都翻天覆地的变了,但是只有人心的变化是缓慢的。安意如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结合宏观的历史环境和细腻真挚的人类情感,用现代的视角阐述了她独特的想法,当读者用心去体会,去理解,去阅读的时候,顿时,有种跨越时代的心心相印之感。安意如说:要去看隐藏在诗词后面的故事,要写一些真的情感、真的人,仔细描述出那些跨越历史时空的真性情,不因人废文,亦不因文废人。”正是在这个想法的支持下,她动笔写出了一系列古诗词赏析的文章。而《陌上花开缓缓归》,无疑是将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动和思考。本书在追寻古典诗词的浪漫足迹,沉醉唯美爱情的旷世韵味。在历史中游历,有如行走在蔷薇园。你可看到那些华美的诗句,一如正放的花般鲜艳,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又要分辨那蔷薇下的刺,不被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坎坷所刺伤刺痛。
让我们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向那些古人讨一些情爱暖暖身。 南北朝的历史光怪陆离,大一统之前的年代荒诞华美不可尽言。那些简单的歌章,在历史的游历中一如绽放的花般鲜艳,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本书注定要以史来绎情。 用猛虎细嗅蔷薇的姿态,小心将它们从心中释放出来,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我们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插着文学的翅膀,迎着文学的新风,你,和我,自由翱翔在文学的国度。欢迎来到文学欣赏之文学之旅。——-
桃花总是诗里最艳的词,读到有关桃花的诗词时,那书上总宛若见到滟出的一朵绯红。
那时候《诗经》里的桃花意象不似后来的桃花蘸水般的浅,光有着“岸夹桃花锦浪生”的艳,而是暗暗地带着“桃花春浸一篙深”的深,是用来居家过日子的。艳的深度,恰在这种一心一意地居家过日子的淡泊里。美人的美,是要蓦地轻寒一阵,才能上得了桃花的颜色。不是一层胭脂一层胭脂地覆盖就做出了桃花色。
在唐朝同样有个痴爱桃花的男子,他便是刘禹锡。
刘禹锡大半辈子总是被贬,第一次被贬后重回长安,已经是离开长安十年风光,那长安的桃花开得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
那一日,他约好友柳宗元一起去玄都观看桃花。
柳宗元十年前,就跟他一起被贬,十年后,亦是跟他一起被召回长安。他们是共进退的鳜鱼和桃花浪。回来后刘禹锡写了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有些人看到这诗,心里很不爽,所以跟皇帝说刘禹锡“挟邪乱政,不宜在朝”。所以刘禹锡再次被贬,被贬到了更远更苦的播州也就是现在的遵义一带。柳宗元也被贬到了柳州。
柳宗元得知自己被贬至柳州,而刘禹锡远谪播州时,不禁大哭起来……他哭不是为了自己再次被贬,只是因为:“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说刘梦得应该好好去照顾母亲。于是,柳宗元向朝廷请示,希望跟刘禹锡换一换:“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总算后来有人帮着说话,刘禹锡才得以改贬到连州。柳宗元虽比刘禹锡小一岁,但他却是这样地勇于担待。这件事,是韩愈为柳宗元写《柳子厚墓志铭》时被提起来的。柳宗元和刘禹锡,是桃花浪暖春风的相亲相扶。
所以,柳宗元是刘禹锡的桃花。
他们一起离开了长安,一直相送,送到了衡阳。衡阳一别,刘禹锡越过五岭,南下连州,而柳宗元沿湘江而上,到达柳州。
从此,柳宗元和刘禹锡只能凭窗遥望,以书信往来聊寄相思——才明白,原来很多唐诗宋词的相思诗是男人写给男人的。而相思的情调竟也如爱情般婉转婀娜。
柳宗元到达柳州后,身体日趋恶化,临终前,写下遗嘱,要仆人在他死后将书稿交与刘禹锡,信中说:“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
公元819年,柳宗元去世。
而此时的刘禹锡正扶着母亲的灵柩行走在去衡阳的路上。后来刘禹锡给韩愈写信,让韩愈为柳宗元撰写了墓志铭,那件以柳州换播州的事情也就被记在了石碑上。而后的刘禹锡花毕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又全力筹资刊印,使其得以问世。
柳宗元去世后,刘禹锡独自待了24年。其间14年后,他又回到了长安。自上次离开长安后,已经是过了14年。14年,一个女孩已经可以开花,而一个男孩也可以发芽,而刘禹锡却已然失去了最美的颜色。当长安的桃花还在开的时候,他的桃花已经不见了。
刘禹锡再次来到玄都观,发现观中“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中耳,因再题二十八字”,即《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当年种桃花的和与他一起看桃花的人都已经不见了。一首桃花诗,写了14年,一朵桃花,系紧了两个男人的大半生。刘禹锡与柳宗元用这人间最艳的桃花,照亮了唐朝的长安城,朋友之间那相遇相知相恩的桃花逐春水的情谊。
本期的文学欣赏到现在就结束了,播音……代表编辑...,感
谢您的收听。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文学欣赏广播稿】相关文章:
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11-15
文学广播稿件10-26
文学广播稿09-22
文学广播稿12-08
关于文学的广播稿10-26
文学版块广播稿10-26
文学沙龙广播稿10-26
文学星空广播稿07-23
文学星空的广播稿03-30
关于文学的广播稿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