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观后感(精选8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二怒汉观后感(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二怒汉观后感 1
《十二怒汉》这部电影,它是一部黑白电影,虽说它没有斑斓色彩,却深深让我震撼。场景很简单,一个会议室里,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一台开不动的电扇,十二个男人,另加一个看守人,门被反锁,天气闷热,窗外乌云密布,暴风雨即将来临。
电影里98%的场景就是那间会议室,没有华丽辉煌的场面,没有美丽动人的景观,没有年轻帅气的偶像,甚至没有句剩余的废话,只有12个穿着西装衬衣,汗流浃背的男人,当一部杰出的'电影只有这些的时候,那么剩的就是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台词了。没有外部因素干扰,所有推动剧情发展的只是人物性格,经历和观念上的冲突和矛盾了。
十二个男人,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经历,带着不同的性格,怀着不同的理念素不相识,从未谋面,在一个阴沉的下午,聚在一间屋子里,在法律面前决定着一个18岁男孩的生与死,这在其中的是一个人心里,这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证据确凿,只要达成一致,这男孩有罪,便成了。然而8号评审员却举起了反对的手。正是因为有了反对者,这个小男孩才会有重生的机会。
每个人都享有发言的权利,而且有捍卫自己的这种权利。
十二怒汉观后感 2
一个会议可以判决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是这个会议的成员,会怎么表现?
《十二怒汉》是一部场景非常简单的电影,不过传达了很多内容。一个18岁的少年被认为杀害了他的父亲,所有出现的证据对这个孩子都很不利的时候,这场会议可以决定少年的生命,每个人在这场会议中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性格,但美国法律让大家聚在一起,要如何发挥手中的权利与义务。在会议中,有理性负责的人,有只关注个人私事对会议结果无所谓的人,有只想达到个人目的的人,但也有负责任的人,这些负责任的人会试着把会议引导到好的方向。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细节很重要,如果拼凑出足够多的细节,虽然不能完全还原事实,但可以推翻不符合事实的猜测。细节有很多,人的言谈举止,外表特征,语气,行为,更深一层可能是一个人的'环境等,观察的越仔细,我们可能得到的越多。
此外,我还明白要尊重事实,而不是仅仅听一个人说了什么。人是会自我欺骗的,可能我们会说服自己相信某事,然后我们就信以为真的拿出来说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实事求是,语言是廉价的,要学会用脑子。
简单不一定不深刻,不是非要花费多少钱,才能做的好,有资源可以做的更好,但资源不是把事情做好的必要条件。
最后,我觉得这部电影说的是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甚至有不同目的的人,最终怎么讨论出事情结果。十二怒汉,因为大家性格不同,不容易相处,暂时在一起,容易让各自生气吧。
十二怒汉观后感 3
一个出生于贫民窟的18岁少年被指控杀害其父,他的最终生死取决于十二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人的决定。影片一开始提出的一票否决制让我稍感意外,此前我以为像陪审制的最后结果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所以这种必须所有人意见达成一致才可做出最后裁决的方式确实在我意料之外。
影片开始进入主体部分之前是对男孩的特写,他的大眼睛充满对自己生死未知的恐惧,虽说法庭上的各种证人证词无一不表明男孩就是谋杀父亲者,但男孩无助的眼神却仿佛在哭诉着自己的无辜,让人不禁心起同情。
十二位陪审者的讨论本几乎不会发生,只因一位力求通过铁证来做决定的`绅士在第一次投票时投了no guity。这种勇气着实令人钦佩:当别人无一例外凭借一些事实上仍有争议的论据,或被自己的某些偏见左右,抑或为了个人的私利而去断定某些事情时,我们是否能坚持用事实说话?是否能执着于追求正义?特别当那些人一致对我们的坚持表示出不理解,不耐烦甚至强硬的抗拒时,我们是否仍能像戴维斯一样始终保持冷静、坚守内心的原则,并且不倦地通过各种方式去说服感化他们?在从众之风盛行及原则丧失现象普遍的当下,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十二怒汉观后感 4
周六下午窝在床上,看了亨利方达老版的《十二怒汉》。
刚开始影片的气氛很是有点沉闷,有些像《哗变》刚开场的气氛。当第一轮投票后,十一个人判定“有罪”而一个人判定“无罪”,唯一一个存在疑问的人准备放下的时候,紧张的第二轮投票开始了。结果是:有一个人“支持”无罪,而改变意见的那个人也仅仅是存在疑问。
一轮一轮的辩论开始了,好几个陪审员对于这个几乎已经成为了定案不存在什么兴趣,甚至有人开始了游戏。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这个十八岁的贫民窟的不听管教叛逆的男孩子,他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唯一反对的那个人在据理力争,从作案的凶器,从作案时间,从有没有可能记住看过电影的名字,他一个人的争辩显得那么势单力孤。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争论和思维斗争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本案有着诸多的疑点。那个警察想念而又愤恨着自己叛逆的儿子,从而把怒火发泄到了这个孩子身上,新兴贵族本身对贫民窟的孩子有着不可改变固执的.偏见,认为他们天生贫贱,是犯罪的源泉。那个推销员一向心心念念想去看球赛,却因为陪审团的辩论而一再被拖延。而最终,银行家偶然的捏鼻梁的动作让人们发现了最有利的证据。最终透过了各种不同人生观的冲突,各种思维方式的较量,所有的陪审团员都负职责地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
看完了片子,一向在想一个问题,影片向告诉我们什么?公平,正义还是偏见?
片中,一位陪审员最后道出了自己对此的心声:“我们的职责重大,我们拥有伟大的民主。我们被认可和信任为真正无辜的人洗脱嫌疑。我们拥有权力。这是我们强大的原因”。他们最后用牺牲自己那点自由换得了那个年轻人的人身自由。
一个正义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尽可能使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多得好处较少受损的社会,此即照顾弱者原则。我们不明白事实上的真相以及最后那位男孩的最终结局,但是至少在电影中,他得到了他应有的公平和正义,而那十二个陪审员也对自己的职责和关于公平和正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周六晚上,那厮第一次为我准备了晚饭,虽然很简单,只是熬了些粥,但是很欣慰。
十二怒汉观后感 5
这是一部57年的黑白老电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出现这样一个写实社会与哲学论证的片子会引起多大的反响可想而知。导演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整个影片几乎都是在一个密闭的房间内由十二个男人完成,而语言也成为了最重要的表述方式。
这个由十二个男人组成的陪审团,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身份,对于案件他们第一次投票就出现了11:1的局面,唯一一个投“无罪”的男人最初的想法是觉得不应该这么草率的结案,至少还有疑惑需要大家进行讨论和分析。然而这样的举动,却遭到了其他所有人的谴责和质问。剧情由此深入,通过对不同的疑点的质疑和分析,投票的结果很有意思的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原来的“11:1”变成了“10:2”到“9:3”…再到“6:6”,最后变为了相反的`“11:1”,而最后一位坚持者也放弃了自己的固执选择了无罪成为了“12:0”的结局。人们在整个过程中经历了不同人生观的互撞,激烈的言语争吵,互相的鄙视和谩骂,再到最后达成一致后的释然,充满着戏剧性和冷幽默,也让观众更加对社会现实和伦理提出了思考和共鸣。
当一件事情本身有很多证据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对其提出疑问。更多的时候选择的都是少数服从多数,似乎麻痹的人们认为这样做是一件很习以为常的事情。人们思想上的惰性,会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更多的带有感情色彩和个人观点去看待事物,而往往忽略了事物本身可能还存在着“不确定”和“可能性”。所谓的公正,就是在法制的基础上,更理性更客观的去分析,大胆提出你的疑问,并有勇气去坚持。
看完这部影片可能让人更多的想去讨论美国的民主与真理,影片中有一句话“这就是我们国家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其实现在的年轻人都较早的就接触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所以更多的是对中国的制度报以不屑和讥笑,也对外国变的更加的盲目崇拜。这往往是我和父亲经常讨论的政治课题,但是同样父亲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国地广人多,传承的思想自古贪婪自私居多,如果没有一个军权政权控制,那面临的将是内斗和四分五裂,所以中国发展的叫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权管制的体制下最大限度的发展民主,才是现阶段最适合的”。现在回想到同样也让我再次的去思考,在民主下所隐藏的本质。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社会会越来越进步,人类素养会越来越提高,要学会用客观理性的思维去看待一切,真理值得每一个普通人去挖掘!
十二怒汉观后感 6
美国大陪审团制度,是由法官主持庭审,陪审团成员在旁听席中听取整个审理过程,开完庭后陪审团对有罪与否进行讨论并表决,然后,法官会根据陪审员团的结论,依据法律作出刑罚判决。
《十二怒汉》的剧情是:法庭上,一个18岁的男孩被指控杀父。12名陪审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职业,有年长的,也有年青的,有富家子弟,也有从贫民窟走出来的,有性情暴躁的,也有沉着冷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说话的方式。在陪审员讨论之初,外面下着小雨,天气闷热,唯一的一个风扇还不能运转,一切的证据都显示男孩有罪,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毫无讨论的必要,都预想着在五分钟之内快快结束表决。然而超出大家预料的是,第一轮举手表决,11个人举手有罪,竟然有一个人即8号陪审员举手无罪。按照法律程序,必须是一致意见,也就是12:0的表决结果才会被法庭所采纳。于是11个人怒视着8号陪审员,纷纷要求他给个理由。他顶着大家的压力,严肃的说道:我觉得,我们在送他上电椅之前,应该坐下来好好讨论讨论,我不想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就决定一个男孩的生死。他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敬重,赢得了9号的支持。
9号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由于9号的支持,大家不得不继续讨论,而随着讨论的深入,发现那些支持有罪的人,有的只是随大流,有的`不负责任只想快点结束讨论赶去看球赛,有人因自身父子关系不好就把对自己孩子的恨加到了受审的男孩身上,还有人对生长于贫民窟的人怀有偏见……同时,随着讨论的深入,发现本案的三个关键证据有太多的矛盾和冲突:如本案的物证,刀并不是很独特,男孩买过那种刀并不代表他杀害了父亲;再如两个关键证人,楼下的老头听到…,竟发现他应该是听不到的,路对面的女人隔着前行的列车看到…,竟发现她应该是看不到的,而且,假如路对面女人通过前行的列车看见杀人的一幕,那么在列车的轰隆声中,楼下的老头应该是听不到的。最终,通过各种不同人生观的冲突,各种不同思维方式的较量,赞成无罪的人逐渐增加,表决出现了戏剧性的改变:12个陪审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无罪!
十二怒汉观后感 7
人富有情感,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会有不同的方式与观点,而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中,更会把情感升级到一种矛盾。如《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勇敢、一往无前的硬汉形象与其孤独、苍老的身影;又如蝙蝠侠中白天生活糟糕、感情破碎,夜晚让歹徒闻风丧胆,为哥谭市带来光明与正义的布鲁斯韦恩……一个角色总会有不同的面貌和形象。可在《十二怒汉》中,每一个人都仿佛一张卡牌,有代表善良,有代表秩序,有代表道德……却仿佛没有人有不同的一面,除了三号陪审员。
他是一个愤怒的中年人,可以说,他是一个“反派”。他有着严重的阶级歧视,并且这种想法在他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他表面上十分负责地论述男孩有罪的原因,却因为他的偏见与不顾细节,导致了他对生命的不负责任,他恨不得把那男孩亲手推上电椅。
他的矛盾,首先出现在他的论述上。在讨论中,他慷慨激昂,却只是不断地摆观点,论证就只是表面上的证据,他认为这样的证据再明显不过,却在八号陪审员的步步推导中自相矛盾,变相同意了无罪的观点,闹得一身尴尬。其次,他成为全体同意无罪的最后一堵墙时,在他的陈词再也维护不了,遮盖不了他的傲慢与无礼时,他发怒着,咆哮着,从皮夹中拿出自己与儿子的`合照——一张充满欢声笑语的合照时,他将其撕得粉碎,却又抱头痛哭。在他儿子面前,在他亲生骨肉面前,他终究软了心,同意了无罪的一方。他兼顾了强硬与藏在其之下的柔情与善心,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也是我认为值得深思的一个角色。
再强的偏见与歧视终究抵不过良知与仁慈的拷问,这也是本片的一个主题吧!
十二怒汉观后感 8
《十二怒汉》开篇讲述的是一个从小生长在平民窟的坏孩子被证据确凿地怀疑杀死自己父亲,将接受死刑的事件。12位陪审团成员中仅有1人怀疑这起案件,其余人员坚持判处孩子死刑。在仅有的那一个人的不停举出案件的疑点下,人们渐渐放弃原来的看法,纷纷对案件进行举证质疑,最终陪审团判决孩子无罪。
由于是初次接触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这部电影深深地震撼了我,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
首先是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否存在矛盾的问题。英美国家普遍采用判例法,即将司法权移交给陪审团这一特殊的机构。陪审团的成员从公民中随机直接选取。在听取法庭关于案件的报告后直接判决案件,陪审团成员拥有一票否决权,即案件的最终成功判决需要成员间讨论后全部赞成或反对,否则视为悬案交由下一任陪审团审理。陪审团制度的设立最初是为了对法官的司法裁决权进行限制,即对单独一人拥有的案件最终裁判权分散到多数人手中,保证司法民主。但保证了司法民主之后司法公正是否能得到保证?我们可以看到陪审团成员是从社会各阶层选出的,虽然具有广泛的民主性但是司法公正也仅仅通过成员的投票表决简单地体现。不可否认陪审团成员并没有受到专业的法律知识训练,在进行表决时仍会体现出个人的主观意见,并不能十分客观地做出评判,这直接导致了司法公正的不能达成。这一点在美国近现代的各种法律判决中有所反映,历史上也不乏陪审团判决臭名昭著的'杀人发无罪的事件,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司法公正的不能达成。如何更好的保证司法正义也将是美国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
其次是关于陪审团的个体和整体素质问题,在影片中我们看到,陪审团各成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拥有法律知识和刑侦知识的少之又少。可以想象,若是影片中陪审团成员没有这些专业知识,就不会发现疑云下的真相,最后做出不正确的判决。因此对于案件的审理而言,陪审团的成员免不了跟着法官和律师的节奏走,独立自主的判断无法正常地进行,导致判断的随意性增加,相应的客观性减少,对案件的公正审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是当务之急,是司法公正的基础。
最后一方面是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的探讨。大陆法系采用了法典,能够保证司法公正但是司法民主难以保障,同时,对于某些法律没有健全的国家,难以限制或削弱法官的裁判权,有司法专断的风险。应此,采用大陆法系的国家可以考虑适当推进司法民主的进程。如上所述,英美法系在司法民主相对健全的基础上,应对司法公正有所强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有优点和不足之处,若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可以进一步完善本国的法律体系。
【十二怒汉观后感】相关文章:
《十二怒汉》观后感11-29
《十二怒汉》观后感8篇11-29
十二怒汉观后感9篇12-05
十二怒汉观后感5篇11-13
十二怒汉观后感(通用11篇)11-12
怒海潜将观后感11-10
怒海潜将电影观后感11-17
怒海潜将观后感(5篇)12-09
怒海潜将观后感11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