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时间:2022-12-12 10:25:4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

  真没想到,一部文物题材的纪录片成了“网红”。最近,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站收获超过百万次点击,豆瓣评分高达9.4,甚至高过《舌尖上的中国》。“慕名而来舔屏”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要说之前,文物纪录片给人的常是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关于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所以,不少作品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内香”,顶多能赚圈儿外人的`几眼好奇。

  有网友说,当别人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以为拍的是故宫,没啥特别的兴趣,没想到却讲的是故宫里一群人的故事,而这一群人,实在可爱又可敬。于是一口气看了三遍。

  我想起上学那会儿,同学们经常一起嘀咕:真不明白博物馆里的老古董有啥看头?我不认识它,它更不认识我,冷冰冰的有意思吗?尔后,逐渐有一些机会听到收藏家回忆他们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关于因缘际会,或充满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坚守,交织着个人的情感,也打捞起历史的点滴。我便开始对文物有了新鲜的认识,似乎还感受到老物件的温度。原来“文”是中心,“物”只是载体。正如纪录片里的木雕佛像修复师屈峰说的,“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吗?文物的目的就是让它传播文化,而不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钟表修复师王津说,以往大家看到的文物都是静态的,这部片子让很多观众看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2

  因为微信上的某个公众号的推送,偶然之下得知这个记录片,大概也是因为好奇心驱使,我索性利用闲暇时间看起来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名字听起来也很随意,整个片子拍得真心不错。既讲述了一位位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场景,也讲述了一个个美丽的文物在文物修复工作者手下经历的历程。

  一口气看完,看完还颇为感动。甚至一遍一遍向同事推荐,但是不感兴趣的人依然是不感兴趣,这一点我也无法强求。不过怕是正是因为如此,工作一年多,我依然觉得很孤单,因为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所关注的不过是钱,普通的日子。尽管这些是需要被关注,但是平凡的简单的日子里,绝对也是有诗意的生活。偶尔好奇心驱使之下的美丽发现,亦是生活中最好的点缀。

  对这部纪录片中最喜欢的人物莫非是王津师傅。之所以喜欢,是因为他身上那种大智若愚的气质。明明就是一个技艺很高超的钟表修复师,但是说起话来,那种平和,那种对钟表的痴迷,真是让人印象深刻。我想这可能就是大师的一个典型形象吧。因为热爱,所以总是感觉自己的无知,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这个领域中最厉害的人物,可是凭着这股热爱的`情感,让自己在技艺这条道上,走得越来越远,对后辈出现的些许不如意,都能心里上给予认可,甚至理解。

  我是个很喜欢历史文物的家伙,因为喜欢,所以一次一次地徜徉在博物馆中,流连忘返。当然我更多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冲着文物美丽的外观,对于文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我有时是知道的,有时是不知道的。因为自己的无知,因为自己的太多太多的不懂得。但是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开始对文物背后所藏着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兴趣,我甚至想了解每一件文物背后所藏着的故事。我为这些伟大的历史而感动。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相关文章: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2-10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后感范文03-14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范文模板01-31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700字12-10

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范文05-18

发现文物的报告范文12-05

保护文物倡议书05-04

文物自查报告04-14

文物普查工作总结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