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智慧课堂观后感

时间:2024-08-27 09:19:17 淼荣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智慧课堂观后感(精选10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智慧课堂观后感(精选10篇)

  智慧课堂观后感 1

  郑老师的这一课,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是最鼓舞人心的,也是最基本的,我有听了还想听、还想听的感觉,并且每一次聆听总能从中又有新的体会、新的感受。所以,要写夫妻观看《从自然型父母向智慧型家长转变》光盘的学习心得,我想把我们已经改变的、懂得的理念写下来作为我们的学习体会。

  1、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在听课之前,如果你问我们,我们真不会回答,因为我们考虑过但没找到很好的我们认为对的答案。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培养孩子是为了她能一生幸福。在这个知识点上,郑老师坐标图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我也是从那天起知道原来自己一直把成功当幸福,所以很多时候自己觉得我如果有一天的幸福那肯定是要花十天半个月的不幸福换来的。通过学习,我们要努力把自己转到幸福第一象限,也为女儿价值观形成、为一生幸福目标而改变。

  2、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是好孩子?)在这个知识点上我们知道有德就一定有才,现在很多家长知道德比才重要,但在实际培养孩子时却往往把才或者说是才能放在首位。我想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家长害怕有德不一定有才,还有一个就是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下更多的家长是盲目地更从主流。通过学习我们坚信有德就一定有才,并从现在起时刻在自己内心形成自律:不论做什么事不伤害、不妨碍他人,要做一个德者。

  3、怎样培养好孩子?

  在培养孩子漫长的.过程中我们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出现再多的问题也没关系,关键在于我面对这些问题会不会很好解决。这里郑老师告诉我们面对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智慧。智慧=找原因+想办法。行动五步法:闭上嘴——动动脑——找原因——想办法——迈开腿:去行动,去帮助孩子。主张少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多评价。

  在这堂课中,郑老师带给我们最关键的三个观念转变:

  1、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

  2、姻缘关系重于血缘关系。

  3、“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我们通过学习,已经改变了这三个观念。

  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继续学习,学习正确观念,用智慧帮助孩子,愿我们的孩子、我们全家幸福一生。

  智慧课堂观后感 2

  今天,我去茌平振兴小学听《智慧父母,引领孩子未来》的讲座,这个讲座时讲给孩子听得,给是讲给大人听的,听后使我大开眼界。

  人有八大智能,分别是语言修辞技能,数学逻辑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个人内生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视觉空间技能,自然观察技能。语言修词能力强的人:适合做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和新闻播音员;数理逻辑强的人适合做: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和电脑程序员;肢体运动强的人适合做:运动员,舞蹈家,和手艺人;音乐能力强的人适合做: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适合做:成功的教师,社会工作者和政治员;视觉空间能力强的人适合作: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自然观察能力强的人适合做:农夫,植物学家,猎人,生态学家和庭院设计师。

  我认为加德纳的观点是对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分完美的人,八种智力成分都强的.人几乎没有,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或几种智力成分比较强。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变短为长。每个人都有八杯水,每个杯子里的水不可能都是满的,我们应该取长补短,让每种智能的成分都提高,这样才算“可追求卓越,不可追求完美。”其实良好的亲子关系,才算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听了这个讲桌,使我明白了家长给孩子的爱和鼓励才是内在动力的源泉。

  智慧课堂观后感 3

  20xx年4月23日,鞋蒲市小学举办了第五届教科节系列活动之二--“成长智慧课堂”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数学教学观摩会。

  作为东道主学校,我们年轻有为的政教处副主任夏明艳老师率先给在座的老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植树问题》。在整节课中,夏老师围绕“画图--找规律--推理”,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培养和运用。

  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全国特级老师朱乐平给大家带来的两节根据不同理念设计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商场里的衣服琳琅满目千变万化,而我们的.《分数基本性》的教学设计虽然能够在网络上查找到上千个教学设计版本,每个版本却总是有着类似教学处理方式。因此对于同一节课,要研究不同的教学设计。”这是朱乐平老师做提倡的教学研究。朱老师能把同样的一节《分数的基本性质》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展示出来,真是令人由衷地佩服。这不是一般上公开课的老师能做到的,也是他们根本不敢尝试的。我觉得朱老师的前后这两节课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能给学生提供具有探究意义的练习题。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觉得有趣,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就是为我们服务的。

  在朱老师的课里还有一个亮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倾听习惯的培养。在每次学生回答以后,朱老师总会问全班的学生:“你们听到了吗?你们听明白了吗?你们听懂了吗?”然后让其余学生有充分的回想、思考、再回答的时间。我听过很多公开课,能这样反复的问学生是否已经听明白的老师实在不多。课堂上朱老师的问题设计的简练、用词准确,让学生一目了然,他非常尊重学生的回答,哪怕是学生答错了,也从不打断,而是通过让其余学生之间多次的回答之后再说明理由。这样的好老师,学生能不喜欢吗?

  “成长﹒智慧﹒课堂”全国特级教师观摩会通过此次的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示范,课后研究分析,使我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一次洗礼,今后让智慧唤醒课堂,让课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智慧课堂观后感 4

  上午去邗江启智学校参加了在那里举办的扬州市第二届“培智专业信息技术与智慧课堂”研讨活动。会议由扬州市教科院特教教研员王琦老师牵头,邗江启智学校具体承办,全大市设有培智类别的六所学校都派了青年老师进行课堂展示。整个活动简洁明了,主题突出,就是为了搭建交流展示平台,让各兄弟学校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发展。我是临时起意去实地看看,结果宾主寒暄几方招呼后,王琦老师通知我点评一下高邮李霞校长的公开课,有些措手不及。不过想到这是领导给机会,稍加推辞后,还是赶紧“恭敬不如从命”。

  李霞校长的课在上午第二节。实际上我一个上午听了三节课,还包括了第一节我们学校赵族老师的生活语文二上第五课《不挑食》(选材于人教社培智教材《生活语文》),第三节江都特校张泽芝老师的生活数学《认识梯形》(选材于上海卢湾区培智教材《实用数学》)。总体看来,三位老师的课各有巧妙不同,赵老师沉稳大方,信息技术运用自然娴熟;李校长专业出身,年轻有为,此番上课引领意义突出;张老师另辟蹊径,采用flash动画制成的课件视听效果俱佳,令人耳目一新。

  为着点评任务,听课时思量最多的还是李校长的课,三年级生活语文《手》。这课教学内容好像取材于李校长他们学校的自编教材,教学目标单从课堂效果上看到至少有三点:认识“手”,学会说“我用手拍球”这句话,继而引导学生实际应用,促进泛化。整节课下来给予我深刻印象的地方不少,简单归纳为四点。

  其一为教者语言体现独特素养,我以为有三个特点:一是规范性,课上李校长会不时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一看就是语文老师的素养使然;二是文化味,“手”字形的由来及演变,小视频大文化,从古至今,娓娓道来;三是儿童化,“手”字竖笔的`勾,教师联想到翘起的大拇指,学生碰倒的椅子响声大会说成“小椅子哭了”,童趣十足。

  其二为课堂活动贯穿教学始终,我以为有两个特点:一是游戏化,课的导入运用了儿歌《小手拍起来》,很好地顺应了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孩子们个个都愿意动起来;二是体验性,在教学“我用手拍球”前,教师组织学生个个都来拍一拍皮球,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继而再提升为语言文字的准确表达。

  其三为设计理念契合活动主题。这节课与本次活动力推的“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契合度很高,感觉其他两位老师的课也是如此。但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李校长没有像“小猴子下山”那般喜新厌旧,而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具运用相结合,比如课上她结合课件演示用到了板书、词条、手绘、贴图、实物等传统方式,巧妙搭配,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其四为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及时多元。众所周知,培智学校很强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李校长做的很到位,黑板上贴有各个学生的照片,伴随学生表现跟进评价。形式也很多元,有精神层面的语言鼓励,有物质层面的实物奖励,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代币“大拇指”。

  其他亮点还有很多,此处不再赘述,想重点谈一点自己的想法。活动介绍上标注这是一节生活语文课,而实际听下来,我感觉从形式上看,这更像是一节语言训练课。为什么在意这点呢?因为部编教材《生活语文》总主编马红英教授说过,语文课和语训课虽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但两种课型的目标和要求还是有所区别的。语训课因需要达到某种矫正或补偿缺陷的康复目的,多采取有别于教学的训练方式。而语文课作为所有学生都必须修读的基础课程,则兼具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的课程性质。因为是活动交流,我能理解李校长这节课实际上是学校课改理念及实践成果的一个展示。从语训课的角度关照,本课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训练强度到位,是节难得的示范课。但如果是从活动介绍上所标注的“生活语文”角度来看,我则有个小建议,就是希望能加强对“资源”的关注。

  这一节课讲“手”,学“我用手拍皮球”,整节课都围绕于此,资源运用比较单一。这让我想到会不会是借鉴了蒙氏教学具中“孤立性”原则,如粉红塔,因为担心学生受到非中心刺激的干扰?在教师指导学句子的环节,“填词”“乱词重组”等设计太过结构化,逐人逐字规范,螺旋上升,似乎一切尽在老师预设之中。想到布鲁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我心里,培智课堂也当是充满灵性的“教学”,有老师无法预设的生成之趣。刚好前几天在家看到钱守旺老师的一篇文章《留心处处皆资源》,说到他教学中用音乐节拍导入循环小数的学习,用运动员刘翔在雅典获世界冠军的事迹介绍“秒”,用男女生出生比例失调介绍“比”等等,联系到这节课,我想是不是可以丰富一下“手”的资源:手,爸爸妈妈用手机,爷爷奶奶们打牌,同学们玩儿(拍球)、自己劳动、学习……生活中几乎无所不用其“手”。相较于“训练”,教学更具资源的丰富性,它不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仍就“资源”一说,我认为除了再丰富,还要注意资源助力教学的区分度。还是这节课,李校长一直都在强调“我用手拍球”,图片虽在变换,但也仅仅是表达者头像的更迭,内容始终不变。我想如果在此利用“用头顶球”“用脚踢球”,明显与“用手拍球”富有区分度的图片,学生辨识与表达是否会更有兴趣些呢?

  只是胡乱多想了些,其实公开课的设计思路及原由,临场教学时的变化,心知肚明者还是开课老师自己,我是局外人,一孔之见必有偏颇,不当之处还望见谅。

  额外补录一笔,这次活动身兼普特双岗的胡官兴校长全程参与,还一再抱歉自己特教这边要学的还有很多,让我很惊讶,更多的还有感动。我在想有着这样的同道中人保驾护航,培智学校的专业发展一定会再上一层楼!

  智慧课堂观后感 5

  9月,开学之初,我校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分组分层,师生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四年级一班搭建了“智慧课堂”,一场智慧教学盛宴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

  12月20日,古冶区教育局举办的智慧课堂优质课比赛在我校开展,我有幸观摩了四年级英语Let’s go shopping一课,任课教师是我校的巩丽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点名、抢答、拍照、统计、展示、点评等功能巩老师运用的娴熟自如。巩老师的英语课堂充分发挥早上学生智能终端个性化学习的功能,为孩子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巩老师的课堂,让学生成为了学习主体,她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她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去获得知识。同学们用自己的智能终端拍照,把自己的作业,考试答案等上传给老师,老师即时在大屏幕批改,点评,再同步广播给每一位学生,师生共同探索创新。

  在短暂的一节课中,师生互动性强,学生操作智能终端熟练,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学生讨论投入,发言积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互动学习真正解决了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由原来不愿学习而成为主动学习。

  2、学生由原来被动学习而激发为自主学习。

  3、学生由原来坐在后排听不清又看不明改变为每人一台OKAY学习专用智能终端实现了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

  4、教师由原来的繁重批改作业改变在课堂内及时批解与及时反馈。

  5、教师由原来的手动收发作业改变为现在一键收发。

  6、教师由原来在课堂内无法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改变为随时查看学生上课的习题情况。

  7、最有价值的功能是让教师通过信息化的.科学技术去研究学习的生命成长而开创新征程。

  智慧课堂比传统的课堂更能吸引孩子,学校教育的确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的课堂是值得推广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老师是充满教育智慧的,用智慧唤醒课堂;同学是智慧的,用智慧激发教育智慧。“智慧课堂”的目标就是要让校园、让课堂、让教师、让学生像沐浴阳光一样沐浴智慧。

  智慧课堂观后感 6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怀着这样的心态,听完四场讲座,收获满满。

  成为老师两年,一直在心里有个疑问,为什么师范大学不是Teaching University,而是Normal University,网上百度了很久,到六月毕业季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分享,直到今天,听完程校长的《智慧课堂》,我终于得到了自己理解的答案。

  我认为,Normal是标准,是模范,是因为,学校用标准的课堂,教授学生,而智慧的课堂,是教学的典范,要培养核心素养,就需要通过课堂来实现。

  记得曾经翻看过老爸书桌上的《毛主席文集》,读到过一篇主席写的文章,叫做《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文章提到,“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固有的吗?都不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且只能是从社会实践中来。”读时还小,不理解毛主席这段话的意思,现在来到北京学习,回到酒店一直在思考,我理解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人的思想首先要从别人的思想中来,其次要从学习过程中来。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感谢程校长深厚而有情怀的思想,让我在台下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在您的思想中学会思想!

  在我今后的课堂中,我要想办法,让孩子们从我的教学中,能够独立思考,具有“活跃的智慧”,创建智慧课堂。

  程校长的演讲,精彩纷呈,他认为,好的课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规范课堂有三个维度:目标适当、内容恰当、方法得当。聚焦学生的行为,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内容恰当,也就是教学内容必须科学正确。讲到这一点,程校长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所重点学校举行模拟考试,题目是:黄花岗起义第一枪是谁开的?第二枪是谁开的?第三枪是谁开的?学生一下蒙了,不知所措,当老师说课文原文是: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这样的题目,这样的教学内容,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

  Sweet Memories

  教学方法得当,就是教师上课要自然、得体,不要做作,想办法和学生拉近距离。台湾学者黄炳煌说:打高尔夫球,只要自己打得好即可;打网球还要留意对方,有来有往;打篮球就要兼顾团队成员的合作。好的老师要会鼓励并注意学生反应,还应鼓励学生团队合作。

  高效课堂有三个要求:目标精确、内容精当、方法精准。一节课你花多少时间让学生做多少事,完成的质量如何,都要有目标要求,老师要目中有人,在备学生方面要比备教材花费更多的时间,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课堂上有自己。

  智慧课堂有三个维度:思维层次更高、开放程度更广、文化意味更浓。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唯一的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

  开放程度更广,就是智慧课堂能进一步把学生思维打开。当讲到这一点,程校长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北京一所学校历史老师教《美国独立战争》一课,首先播放了一段站在美国人立场拍的纪录片,内容是关于美国的历史和独立战争起因,让学生分组讨论,当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与教材说法一致时,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但是这位老师没有马上结束,他又播放了一段反映同样内容的纪录片,不同的是这一段是站在英国立场拍的,同样的历史事件,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涌入学生脑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了!

  课堂需要让学生找答案吗?需要。知识和真理,答案是需要的。但除此之外,还应该给学生一个个问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思考去探索答案,通过开放的课堂打开学生开放的大脑。

  最后一点,文化意味更浓,程校长说的智慧课堂,告诉我,一堂课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要有自己的价值思想。一堂智慧型的好课仅包括教学技巧和课堂方法远远不够,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养,有深刻的理解,而这些修养需要积淀,教师是世界派给儿童的文化使者,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真正的智慧课堂不应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应注重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表达能力、操作技能,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把学习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学生,点燃孩子们的梦想!教育路上,我应更加努力!

  智慧课堂观后感 7

  昨天听了两节语文智慧课堂公开课,先说说两节课的思路。

  第一节课是《昆虫记》整本书阅读。

  一、导入。播放自然界美妙的昆虫声音视频导入。教师导入语:大自然充满各种声音,或强或弱,或温柔或庄严。松树的细叶被和风吹拂,春天盛开的百花蜜上蜜蜂的窃窃私语,任何一个灵敏感觉的人,都会觉得是那般悦耳。

  二、教学过程。

  任务一:探索声音背后的奥秘

  首先,采用智慧平板的投票功能,直观显示昆虫届“谁是最佳歌手”,并让学生多角度阐述理由。

  其次,学生拍照上传制作的昆虫卡片,并阐述理由,借助昆虫卡片体现对昆虫的多角度观察结果。

  再次,探讨文字背后的深意。大屏幕呈现《昆虫记.蟋蟀》中的文段,其中有一句“只有萌芽的种子和初生的叶子才能够听得懂”,提问:在声音中听懂了什么?还有谁能听懂?

  最后,呈现法布尔研究昆虫的助读资料。

  研究土蜂,用了2年;

  研究地胆,用了25年;

  研究隧道,用了30年;

  研究隧蜂,用了30年;

  研究蜣螂,用了40年。

  4岁,他就对昆虫产生浓厚的兴趣。

  19岁,他立志研究昆虫,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的硕士、博士学位。

  52岁,他远离城市喧嚣,整理旧资料、开展新研究,把20多年的细致观察编成《昆虫记》第一册,往后大约每三年出版一册。

  56岁,他用毕生积蓄购得他的乐园——荒石园,不知疲倦地观察、实验、写作,把劳动成果写成一篇又一篇文章,共计220多篇文章,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触?

  任务二:品读描写声音的文字

  圈点勾画描写这四种昆虫声音的文字,读读你觉得生动的片段,说一说你觉得有趣的片段。

  任务三:向昆虫世界的更深处漫溯

  首先,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昆虫,用上比喻、拟人等手法,准确、细腻地描写它的外形或运动场景。

  最后,学生练笔,交流展示。用讯飞星火,学生语音输入,根据题目的描写现场生成图片。

  第二节课展示的课例是《老王》。

  活动一:读文知意

  1.用智慧课堂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反馈学生掌握不好的'词语。

  2.用拍照讲解功能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导学单。

  活动二:识物解惑

  1.猜一猜哪个是三轮车和平板三轮车?运用抢答功能。

  2.送人:作者眼中,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3.送物:送冰、送香油和大鸡蛋

  活动三:探情明理

  1.送别:愧怍

  讨论:作者为何愧怍?(运用了智慧课堂中的全班讨论功能)

  2.关于老王

  两节课老师都使用了智慧课堂,第一位老师最后运用了讯飞星火现场生成图片的技能让听课的老师叹为观止,感叹科技力量的强大,这也是整堂课的高潮部分,同时这位老师没有忘记这是一堂语文课,其中有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还有结合诗经中对螽斯的描写让学生体会中外作家对昆虫描写角度的不同,老师现场示范读的场景也让人赏心悦目。第二位老师,在整体设计上稍显普通,不过活动三中她运用全班讨论这一功能掀起学生学习的高潮,也值得我们学习。

  两位老师没有在课堂上“炫技”,而是坚守语文阵地,让信息技术服务语文课堂。最后的信息技术专家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未来的信息时代应该是这样的: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那种“出口成章”的能力,因为他们要用自然的口头语言处理工作,指挥机器干活;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因为他们需要读的东西太多了;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的时间很珍贵,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写出他们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写的东西。

  那时候社会上还需要有“低吟长啸”的诗人,“斟词酌句,反复推敲”的作家,或“婉约”或“豪放”或“典雅”或“诙谐”的语言大师,人们还需要文学。不过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

  智慧课堂观后感 8

  今天上午在北京第十二中学聆听了三节弘扬传统文化的语文课,让我感受到十二中语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传承,让我体会到十二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扎扎实实落在行动上,让我领略了十二中师生所展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由衷地为老师们点赞、为孩子们喝彩!

  一、传统文化是有温度的。

  上午听到的第一节课是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语文老师牟颖执教的《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孔子》。在这节课她和孩子让听课的老师一同认识了一个走下神坛的圣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平凡无奇的圣人,让我们领略了圣人生活中随和、亲切、感性、浪漫、温和、真性情的一面,在山水之间、在音乐声中与圣人一起欣赏美景、一同聆听音乐。通过老师的圈、点、批、注,学生读、思、研、议,师生的课堂互动、交流分享,犹如穿越了历史和星空,与圣人对话,与圣人交流。这样的课堂温暖了人心,这样的文化浸润着心灵,这样的传统感动着心扉,所以我说,传统文化是有温度的。

  二、传承文化是有深度的。

  第二节课是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康玮玮老师和孩子们带来的《“绢人”申遗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三个问题不但我答不上来,就连现场听课的很多老师也说不明白,可是,就在这节课上通过他们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梳理让我们了解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聆听了孩子们对“绢人”的历史、文化、传统人的介绍,特别是后面学生之间的答辩和“绢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申请,通过现场投票确定“绢人”是否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现场的`老师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他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他们把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口号变成了行动,所以我说这节课体现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有行动,而且有深度。

  三、文化自信是有高度的。

  第三节聆听了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季虹老师和孩子们展示的《论语》论“仁”。课堂上师生的交流分享,处处体现了《论语》的“仁、爱人、孝悌、忠恕······”读论语,学做人倡导人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力量,特别是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下,更是让国人充满了国家的自豪感,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所以说文化自信是有高度的。

  智慧课堂观后感 9

  今天观看了题目为“健康的家庭关系为孩子成长奠基”的家校共育空中微课,结合平时家庭成员之间交流沟通的实际情况,感触颇深。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的问题是家长问题的症状”。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孩子面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选择性的做一些事情,说一些话,从小事做起是很有必要的。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平等相处,不要事事时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上。不同的事情分别对待,务必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不要激化矛盾,使矛盾升级,那样,处理起来更加棘手,负面影响更加深远。

  “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最初是来源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母亲。”这句话总结的`太精辟了,使我们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上升到理论水平,使我们平时的教育活动有了理论指导。

  保持相对平稳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生活学习。剧烈波动的情绪可以影响人体的内分泌水平,甚至紊乱,进而产生一些症状,如:幻想、失眠、心悸、多梦、盗汗、精神失常等,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危及到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良好的家庭关系影响着家庭成员方方面面,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奠基石。

  智慧课堂观后感 10

  听了王丽老师的《健康的家庭关系为孩子成长奠基》后我深有感触。父母都应该参与到教育中,不能缺席。父母为了家中的生计,总是比较忙碌。但是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缺席孩子成长的借口。对孩子来说,最好的便是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榜样作用很重要,要以身作则。对孩子的错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正确批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个性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孩子长期处于一个积极温馨的家庭中,他们就会受到影响,变得快乐有礼貌,积极乐观。

  听了此次讲座受益匪浅,真正领悟到了现代家庭教育丰富内涵和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特别是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从小培养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智慧课堂观后感】相关文章:

智慧课堂培训心得12-13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08-18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05-27

课堂智慧地对话教学教案10-06

智慧课堂建设实施方案05-04

学习智慧课堂心得体会02-11

高效智慧课堂心得体会05-12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范文11-22

智慧课堂培训心得体会03-10

智慧课堂个人心得体会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