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守岛人》观后感

时间:2024-11-06 10:11:4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守岛人》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守岛人》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守岛人》观后感

《守岛人》观后感1

  “一件事,一辈子。一句承诺,一生守候。”电影《守岛人》是以感动中国人物王继才夫妇坚守祖国海岛32年的真实故事为原型改编。电影情节紧凑,内容完整,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26岁的王继才在正值青春年华时放弃民兵营营长的职务,凭借着一腔热血不顾母亲的阻拦毅然登岛,应下了守开山岛的任务。那是一个荒无人烟且物资缺乏的岛,就连淡水和电都没有。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却是相当重要的战略位置。

  在夜晚只有满地的老鼠作伴,在白天只有耳旁的风声相依。就这么过了48天,一船只停在了岛前,可下来的却是他不敢面对的人。他的妻子王仕花抱着女儿探望,看着丈夫蓬头垢面站在风雨中的样子,王仕花心疼的劝王继才同她回家,可却遭王继才的毅然拒绝,于是王仕花愤然登上了补给船离开了岛。在离去后的晚上,丈夫那憔悴的面孔一直在她脑海中环绕,于是王仕花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决定上岛陪伴着她的丈夫。

  就这样一座岛,两个人,三只狗,一辈子。像是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描述,可谁曾想到,真实的样子确是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如此残酷的现实生活。但这对貌似寻常的夫妇,岛上守了整整32个寒暑,与之相伴的只有三只狗和雾中若隐若现的航标灯,还有那一本本日志和几百年挥舞过的国旗。他们后背上那一个个伤疤,记载的不仅仅是守岛的日日夜夜,而是为国守岛的光荣。

  黑夜里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有座孤岛,孤岛上有两束光,一束光是灯塔照亮每搜渔船的航线,一束光是他们夜以继日坚守的.哨所那温暖的光芒,照亮的不仅是岛,是家,也是国家。

  苏联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心中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那么即使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也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岛屿,都有属于自己的暴风雨,让我们敬仰他们,学习他们,我们也能成为生命的强者!

《守岛人》观后感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根据“人民楷模”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感人事迹创拍的电影《守岛人》选取王继才夫妇守岛生涯的经典片段和闪光瞬间,在守与走、得与失、苦与乐的矛盾纠结中,展现戏剧冲突、传递情感精神、刻画人物性格。

  从主人公登岛初期的犹豫彷徨,到勇救落水青年、打击走私商贩以及暴风雨中接生、战友临终送别、岛上家庭春晚等情节故事,一组组充满质感的镜头细致表达了夫妻情、父子情、战友情,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王继才夫妇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守岛就是守国”的家国情怀。该片不仅还原了王继才夫妇32年与恶劣自然环境顽强抗争的经历,更将主人公爱国奉献的价值追求贯穿影片始终,对于激励各行各业坚守平凡、创造非凡,都深具心灵观照和精神滋养。荒岛本身好像并无多大的价值,但是从国家领土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寸领土都是神圣的,都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任何形式的敷衍、不尽心尽力,都是对国家的背叛。这是王继才同志所有坚持还存在意义的`出发点。抛开这一点所有的坚持都没有意义。

  由民兵来守岛,是时代变迁留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同样王继才同志坚持的方式,对妻子、家人的态度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坚持守岛,王继才并不是对家庭完全置之不理,应该是以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家庭作出了安排,只不过这样的安排在家庭其他成员来说,担子更重了。可喜的是,在王继才的影响下,其他家庭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也都取得了进步。

  中国式父亲的爱,特点就是不善于表达,将对子女的爱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能出席女儿的婚礼,在王继才的心里也许想到更多的是奉献,在自己还能克服困难坚守岗位的情况下,不会去想其他的融通办法。那个夜晚,女儿结婚,他一个人在守岛。他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呢?也许是充满了对女儿的欠疚,以及希望女儿能理解他的苦衷。

  如果我们能理解他那一刻的难,就能理解王继才同志的守岛初心,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

《守岛人》观后感3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王继才放弃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与妻子在没水没电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数十年如一日。支撑王继才的精神支柱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王继才精神,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王继才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王继才用自己的担当精神默默值守,忘我工作,不辱使命,务实做好本职工作。学习王继才精神,就要做到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王继才舍生忘死,拼命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奋力工作,体现了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时代精神和艰苦朴素、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学习王继才精神,就要学习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时代精神,不计个人得失,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完成好本职工作。

  丹心一片国家情,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孤岛,王继才夫妇夫妻二人抱定“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宁”的坚定信念,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国防和海防事业。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我为中国军人感到自豪,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和精神,王继才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守卫过的万里海疆会永远传颂着这位平凡守岛人的故事,相信王继才夫妇等典型,会像一束光照耀灵魂,能发挥强大的感召效应,激励热心公益,汇聚强大正能量。

  守岛人观后感,王继才先进事迹感受

《守岛人》观后感4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守岛人》。进电影院后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只到电影结束也只有我们一家三口人,算得上是一次包场了。

  “王继才”想必大家都认识吧,对,没错,他就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他数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着这座小岛。

  王继才上岛时,岛上只有一间小小的破屋,一座灯塔。岛上天气十分恶劣,经常遇到暴风雨毫不留情地袭击,夜里还可能被“狐仙”敲门。他每天早晨都会把五星红旗高高的升起,再到灯塔上瞭望并提醒过路船只。他的食物最多的是泡面,但是相对于食物溃乏来说,我认为更难的是面对无尽的孤独。

  妻子王世花理解丈夫的'心情,辞掉了老师的工作上岛帮丈夫。这一次还带来三包种子,夫妻二人在岛上开垦播种,不久地里就长出了绿油油的幼苗,两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王世花在岛上怀上了二宝,临近生产遇上了暴风雨不能去医院,王继才心急如焚打电话给部长王长杰,让他找人想办法,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一个叫王志国的小男孩呱呱坠地。

  志国出生以后,变成了一家三口人守岛。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小志国给守卫海岛的王继才夫妇带来了许多乐趣,跟他们一起升旗,一起种菜,一起在岛上散步。

  只到志国长大,该去上学了,全家人都为他欢呼。由于家里没有多少钱,为了弟弟能更好地上学,姐姐果断退学打工。王世花腿脚不好,丈夫让她到岸上治病同时带孩子上学,然而就在这一天,王继才旧病复发永远地离开了他一生守护着的宝岛。

  优秀的共产党员,王继才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宝岛,我佩服他。

【《守岛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守岛人观后感10-11

《守岛人》观后感(精选23篇)09-23

守岛人观后感2篇(优秀)01-30

《守岛人》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07-14

守优秀作文01-20

守规则作文01-06

守规则作文15篇01-21

守文明倡议书12-02

守规则作文(13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