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时间:2022-10-05 19:59:1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最近蛮火的一个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呀?大家看完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一

  一开始真地以为现在喜获古诗词的人凤毛麟角,古诗词大会颠覆了我的这一想法。

  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喜欢古诗词,从全国选出的百人团预备选手里,有退休老人、有几岁的孩童、有初中生、高中生、各行各业的人,有海归,有外国人……而且他们喜欢古诗词已经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在我理解,喜欢古诗词分好几种层次,先是知其音,然后会其意,再后懂其心,最后是能为我所用。

  在这方面我很惭愧,只是肤浅地停留在第二层上。

  在选手中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那就是武亦姝。

  一看到她,感觉就像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美女,眉宇间透着份霸气,眼神是那么淡定从容。

  她说在古代诗人词人中,最喜欢陆游。

  这份喜欢太不简单,里面有熟悉,有解读,有比较。

  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叫侯尤雯,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但她自己透露平常同学们都叫她“小猴”。

  这个精灵古怪的小姑娘,完全靠自学背诵了数千首诗词,在赛场上不但答题自如,而且能说出其中的典故,对诗词理解的非常准确透彻。

  还有一位中年男子,他的职业是翻译,因为工作原因,他经常不能陪伴在女儿身边,曾经三年没有见到女儿。

  说到女儿,他哽咽了。

  他把浓浓的父爱谱入了曲子,那些曲子的歌词就是他教女儿背诵的诗词。

  他这样别出心裁,就是希望女儿再背诵的时候不至于张冠李戴,他这样做,也是希望能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还有一位选手叫王轶隆,他是南开大学的高材生,本可以留在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工作,可因为母亲生病,他因为爱选择了回到老家抚顺。

  也是因为爱,他来到了诗词大会。

  他本来没被选为参赛选手,因为四位选手里有一位得了急性喉炎不能比赛,他才替补上来的。

  按照惯例,大赛节目组工作人员会对每一位选手的家人联系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可用的线索。

  正因为有这样的安排,才得知王轶隆的母亲病重住院,家里一直在瞒着他的。

  赛场上王轶隆不慎折戟沉沙,在他离开之前,主持人告诉了他这一不幸的消息。

  王轶隆当场泪流满面,表示一定要赶回去陪在母亲身边。

  现场很多人都被感动得热泪滚滚,而我在电视机前也是潸然泪下。

  连续观看了数场比赛,让我不由得心生无数感慨。

  自己将这些感慨汇成了两首诗,其一就是赞叹王轶隆:

  赞王轶隆(新韵)

  学成返梓陪亲侧,仁孝敦良举世夸。

  赛场伤别奔病榻,诗词吾爱更及家。

  另一首是: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新韵)

  诗词大会群星灿,中外同侪大聚欢。

  腹内华章逾万首,胸中典故近千篇。

  答题迅猛思如箭,吐字晶莹气盛兰。

  华夏文明发迹久,悠悠古韵永承传。

  今后我会更努力地学习古诗词知识,也希望我们的国学瑰宝——古诗词源远流长。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二

  《中国诗词大会》带动了全民学习、诵读古诗词的潮流,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这个寒假,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

  这个节目主要以打擂台的形式为主,节目组从各地选出了热爱古诗词的达人共一百个,包括外国学子,古稀老人,博士,硕士,大学生等等,还有我们小学生呢!他们组成百人团,挑战选手和百人团同时听题答题,最后以击败百人团的人数为选手分数,从而选出擂主。

  这个节目中真是藏龙卧虎啊!百人团中高手如云,而挑战者更是功底扎实。

  在第三期的节目中,有一位选手是初中一年级的大哥哥,他叫叶飞,今年十三岁,他是本季比赛中到目前为止第一个凭借在百人团的表现,杀出百人团年龄最小的选手。

  他答对了全部的题目,他击败了许多百人团的大人选手。

  后面的选手更是越来越厉害,经过激烈的追逐,最终张淼淼成为擂主,评委老师的点评画龙点睛,文采飞扬,让我受益匪浅。

  我努力与台上的选手同步答题,只能偶尔答对几题,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如诗词功底很不扎实,有很多诗词不能很好地理解,有的诗词我还没有背诵过等等,在他们面前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学生”。

  所以,我一定要多背古诗,多积累。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就让我们以诗歌为生活的指航灯,让它点亮我们的人生之路吧!加油!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三

  近来中国诗歌大会这个节目圈粉无数,竟然让我这个从来不关注电视节目的人翻出来重新看,并且一看就放不下了。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诗词大会较其他的三个益智类的节目,我觉得会更有韵味,因为每一段诗词,背后有一个人,有一段故事,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评说的地方,正是这种评说,也给节目增色不少。

  PS.央妈的价值观是否正确不在讨论范围内,只是单纯探讨这次诗词大会我的观感。

  除了诗词之外,节目其他的几个地方引起了我对于生活和教育的思考。

  这里重点提及3个人吧,一个是为了陪伴癌症母亲而毅然返乡工作的南开学子王轶隆;一个是与淋巴癌奋斗多年的大姐白茹云;当然还看了沉稳而睿智冠军得主武亦姝。

  前两个故事,与其他情感类节目所诉说的也没有两样,但也许是诗词大会的活动背景以及自己最近的思考,给我带来了更多的体会。

  首先是王轩隆,注意到他是因为他的故事,让董卿落泪,另外,轶隆也是我的一位校友。

  轶隆的母亲罹患癌症,为了陪伴家人,他毅然放弃了天津的工作机会,当节目录制过程中意外得知母亲住院,小伙子毅然决定放弃后面的所有比赛,选择回家。

  第二个是白茹云大姐,自己罹患淋巴癌,但经过积极的治疗,目前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因为长期的化疗,耳鼻喉口都有功能退化。

  因在家中为老大,照顾有脑瘤的弟弟时与诗词开始结缘,因为弟弟听到她唱念诗词的时候,会得到些许的平静。

  在癌症治疗住院期间,研读了本给初中女儿买的诗词鉴赏,水平提升突飞猛进,是少有的在节目中可以答满9道题的选手。

  这两个故事结合近期在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感慨良多,主要是两点:①如何定义生活,我们总是在说我们不应被世俗所羁绊,需要追随内心,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这些说法固然重要,但上面两位的经历让我看到,也许有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出随心的选择。

  如何过好现有的生活,两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曾经有人说过一个定律,任何一件事做好,你需要投入一万小时,如果我们每天花费3个小时,也需要将近10年的时间,人生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未来还是很短,如果按照100岁来计算,我们最多可以干好10个事情,在无法选择要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将生活给我们安排的事情做好,体会其中的滋味,这也许是更大的智慧吧。

  ②对于情感的思考。

  这几个有血有肉的人,貌似突然唤醒了那个感情丰富的我,这种感觉很久都没有了。

  之前总是被老婆说自己木讷,甚至是冷血,我自己也在反思,为什么经历多了,很少有事情再能打动我,无论好的,坏的,事业的,家庭的等。

  结合对于生活意义的思考,虽感觉经历很多,但人生的经历还是太少,有太多的人帮我去抵消掉了生活的不堪,致使我认为生活本来可以有太多可能——eg.学习,旅游,读书,创业等等。

  这种认知的盲目提高了自己对于感动的定义,但如果将真实的生活无情地展现在你的面前,我们会落地,将本来现在拥有的东西事做美好。

  这个认知的任督二脉打通之后,我更多地想到的是感恩还有感谢,是家人宽容给了我重新认知的时间,当然还有幸福,从今以后,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脚踏实地,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追逐,让生活回归本来的样子,和家人共同体会幸福。

  在这里,突然想到经济之声评价曼德拉先生的一句话,所有人都知道他的伟大,可谁又甘愿承受他的苦难。

  最后我想提两句关于武亦姝的认知,绝对的才女,什么叫做腹中有书气自华我算是领教了。

  她的样子让我想起了中国好歌曲的雷雨心,两个人几乎相同,少年的时候便在某一方面能够达到很深的造诣,雷雨心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深刻,武亦姝的“我与狸奴不出门“的俏皮,让我瞬间为他们倾倒,在倾倒的同时,也在反思中国的教育,以及我希望把女儿教育成什么样子。

  中国总是在强调应试教育,虽然所有人都在说减负,但是我没有从身边看到一点点的动向,反而看到更多的是更早的”军备竞赛“,早教,学前班,各种明目张胆的校中课,让我对于如何教育女儿有了更深的恐惧,看到这两位,我貌似看得到了未来的方向,不压抑的兴趣也许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热爱,其实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审美,一种生活态度,我不希望孩子跟我讲的都是一个赚钱梦,明星梦,更多的我希望是一个真实的,脚踏实地的生活。

  愿女儿健康快乐,爸爸永远爱你。

  简单预告一下,下一期准备做一期,最近看到的关于一个咖啡产地的故事,敬请期待。

【中国诗词大会有感】相关文章:

《中国诗词大会》心得体会03-22

《2023中国诗词大会》心得02-01

《中国诗词大会》心得体会(精选13篇)12-09

诗词大会作文05-15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范文04-03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09-16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06-18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11-09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09-26

于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