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前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xx年12月16日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组织下来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第二幼儿园进行一天的教育见习。我见习的班级是大三班,因为之前在小班实习过但没有深入了解过大班的孩子,带着兴奋与好奇的心情我开始了一天的见习学习。一天的见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还是有很多收获,我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想。
一、区角设置和区域活动的安排
这个班级的区角设置主要体现了一下几个特点:区角安排比较合理,区角活动丰富多样,区域活动时间比较充足,每个区都有区域活动的提示标志等。具体来说就是这个班的建构区,操作区,美工区都是安排在教室南边靠墙的地方,而且三个区是互相靠在一起的,在节省教室场地的同时又给孩子们安排了在区域活动的小桌子和小椅子。并且每一个区域老师都投放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供孩子们选择,如在建构区除了幼儿园购置的插塑玩具外更多的是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塑料瓶盖子,雪糕棍,王老吉的易拉罐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这些结构不完整的物品启发孩子动手动脑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在操作区也有丰富的材料如五子棋,纸牌等。幷且每一个区都有区域活动的提示标志,以文字和图画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孩子们知道每个区域都有一定的要求,从小养成按规则行事的好习惯。图书区是与其他活动区分开的,安排在教室的前方,有桌子和小椅子并且书架上有各种各样供孩子们选择的图书。
我们从副园长和老师那里了解到,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之一,我从她们的周计划表上也看到每天孩子们入园吃完早点以后都有一定的时间在区角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真正的把孩子当作主体,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操作,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除了每天早上的时间并且每周三下午她们都会组织孩子们的区域活动,因为我们去的时候是星期二,没能看到她们周三下午的区域活动感觉到很遗憾。
二、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
通过一天的细心观察,我发现大三班的老师很有心,教室各个地方的布置都是有老师的想法的,如我在教室门口看到的挂历,上面有年月日,星期几,老师每天都让孩子自己去翻那个日期,让孩子在不经意间就掌握年月日,星期几这些知识。我们知道时间概念的掌握是大班孩子数学领域的重要内容,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渗透让孩子轻松掌握数学知识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一举两得。
三、常规要从小班开始培养
本次教育见习带给我最大震撼的就是大三班孩子的常规,孩子每一个细节的表现都会引起我的关注。从老师发给孩子们操作材料,在老师没说话之前,每一个孩子都是小手背后,没有一个孩子去动操作材料,到中午吃饭时非常安静,吃完饭自己把碗里残留的食物道进垃圾桶,然后整齐的摆放在盆里,然后自己放小椅子,脱衣服,叠衣服,上床睡觉这一系列的过程,不用老师提醒。每个孩子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教室里非常安静。这让我想起自己实习的时候,因为是小班的孩子,很多常规还没有养成,再加上孩子们还小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去做,每天下了班的感觉就是好累,耳边都是孩子的哭声或者吵闹声,后来这样的情况才好转了很多。大三班孩子的表现让我开始相信孩子真的是可教的,大三班的老师告诉我们她们一直从小班把这些孩子带到大班,常规一定要从小班抓起,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是必须的,但尊重是有理智的尊重,尊重不代表放纵孩子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在什么时间就该做什么事。
虽然教育见习只有短短的一天,但还是收获很多,很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样实践参观学习的机会。希望之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老师能够带领我们去到好的幼儿园参观见习。
【学前观后感】相关文章:
论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10-26
学前资助简报11-27
学前实习证明10-05
学前实习证明12-22
学前论文题目10-01
学前工作总结11-12
学前班评语12-19
学前教育教案12-30
学前工作计划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