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辛弃疾农村词
辛弃疾农村词
【摘 要】辛弃疾历来被人们称赞的是他的爱国抗战词,但他描绘农村风光、反映农村生活的农村词在其众多的词作中也是别具特色的。
他的农村词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和巧妙独特的章法结构,描绘了一幅幅生动丰富的农村画面,塑造了淳朴忙碌的农民形象,向人们展示了恬静优美的农村田园风光。
本文就辛弃疾农村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探索分析,以求对辛词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辛弃疾;农村词;农民形象;田园风光
纵观辛弃疾一生的文学创作,他的农村词在其全部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然而这些词作所反映和揭示的生活深度却是宋代其他词人的作品无法比拟的。
辛弃疾的这些农村词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向人们展示了宋代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宋代农村的风土人情、田园风光。
这些风格朴素自然,题材丰富多彩的农村词,固然与辛弃疾过人的才华分不开,但更深刻的原因是由于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和农村的风土人情有真切的感受。
他在这些农村词中表达了自己对农村田园风光的赞美,对农民淳朴勤劳品格的敬爱。
一、淳朴忙碌的农民形象
白发老翁、青年农民、采桑姑娘、浣纱少妇以及村野顽童等生动可亲的农民形象都是辛弃疾在其农村词中展现给读者的。
辛弃疾的农村词使农民第一次成为文学中的主人翁,不同于以往词人的大方自然之风、绮罗香泽之态,辛弃疾以饱含深情地笔墨尽情的描绘了农民群像,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丰满的农民形象,他们的淳朴、悠闲、劳作、乐趣都成为辛弃疾农村词中动人的一笔。
如他脍炙人口的《清平乐・茅檐低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
栩栩如生的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农家乐的温馨画面:低小的茅屋,溪旁是大片的青草,白发的老翁、老妪喝了点酒,微醺中喋喋私语、情深意长,身强力壮的大儿子正在溪边锄豆子,心灵手巧的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年少贪嘴的小儿子则正憨态可掬的睡卧在溪边剥莲蓬。
一家人和睦温馨,平淡却不失情趣的生活实在令人羡慕。
整首词淳朴清新,画面生动自然,一家五口老少各异、各具形象,诗人读词如观画,无论是老翁、老妪还是他们的三个儿子都栩栩如生,尤其是微醺软语的老人和憨态可掬卧剥莲蓬的小儿,词人从他们各自的年龄特点出发,写的尤为传神。
辛弃疾另一首描写浣纱少妇的词作也颇为动人:
《清平乐・柳边飞�》:柳边飞�,露湿征衣重。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1】
词的上片写词人信步夜行所见到的景物:在一片宁静中,宿鹭在摇动着身体打盹,不时向沙面窥探,词人暗想:也许是有鱼虾进入了它们的梦中吧。
了了几笔就描绘出了衣服生动逗趣的乡村夜景图。
词的下片,词人先是看到在朦胧的月空下,年轻的妇女在溪边浣纱,月光下她美丽的身影映在水中。
宁静的屋舍前突然传来孩子的啼哭声,浣纱的母亲急忙起身回家,路遇陌生的行人,羞涩的低头一笑,背转身匆匆离去。
风韵悠然的人物与清雅秀杰的景物生动的勾勒出一幅乡村静夜的优美画面。
二、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
除了塑造农村群像,辛弃疾还在他的农村词中为人们描绘出了农村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无论是幽雅恬静的农村夜景,还是清新秀丽的农村雨景,抑或是热闹喜悦的农村丰收之景,都充分表达了淳朴农民对安定生活的追求和满足,以及词人对朴素安定的农村生活的讴歌。【2】如他在《鹊桥仙・松冈避暑》中描述的: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
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村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1】
这首词描写的是山野间行走时所见所感,整首词表面上看来上下片各成一体,实则是融会贯通,别有蕴藉。
除了写词人的自我感触和心态,还描写了农民生活情态。
词的上片写词人自己在山间行走的闲情逸趣,其中景物描写更烘托了词人的潇洒情趣,“闲去闲来几度”显然表明了这个地方自己常来游玩,其中前三句中的“避”、“来”、“去”等动词更是灵动巧妙的表达出了词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词的下片则主要写农村的风情,在精挑细选的吉祥日子里“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碰到了一起,所以就更加的热闹非凡,俩家的门前都是亲友齐聚,欢声笑语连成一片。
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一幅农村嫁娶图景。
末句“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更是让人禁不住想象热闹的丰收场景,田野间稻香千顷随着柔风漫天飘洒,让人心生向往。
由前两句的嫁娶喜悦发展到丰收的热闹欢愉,欣喜之情更进一步。
再来看辛弃疾的另一篇代表作《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清新俊逸的写景词主要描写了词人夏夜行走在田间小路上的见闻,“月”、“风”、“蝉”、“鹊”这些稀松平常的景物,经过辛弃疾的巧妙组合就显出了别样的趣味和风韵。
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枝头的鹊儿,惊飞的鹊儿则盘旋在横逸斜出的枝干上方,夜间的蝉鸣也不似日间的那样喧闹,在徐徐的清风中,让人感到别样的清幽。
以动显静的“惊鹊”、“鸣蝉”将“明月”、“清风”等景物也衬托的更加令人神往。
而接下来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人别具匠心的用蛙声作为诉说丰年的主体,同时也将人们的视野从长空转移到了田野间,喧嚣的蛙声在此人听来犹如一片说丰年的争论声。
下片“路转”、“忽见”既表现了词人忽然见到旧屋时的欢悦,又道出了词人沉浸于稻花香中,以至于忘了道途远近的陶醉程度。
与上片相互辉映,令人回味无穷。
这种由远忽近、文笔跌宕的描摹也显示了此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三、巧妙独特的章法结构
辛弃疾的农村词之所以历来被人们称颂,除了由于其内容的丰富多彩,还因为他在词的艺术形式、章法结构上自出机杼,有所开拓。
“辛弃疾一变传统小令仅以绘景言情为长的表现手法,大胆而熟练地将诗、文的创作手法引入词中,成功地、巧妙地创造出一种触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独特技巧,以其清丽的活泼的笔触,恬淡秀美的风姿,给词坛带来新的气息,也为田园词的创作,另辟一佳境。”【3】辛词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篇幅有限的小令中加入了较多的叙事成分,进一步推动了词的发展和完善。
这一特征在其农村词中普遍存在,如他的《玉楼春》: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春光明媚的季节里,一群天真可爱的女子出门沽酒,她们陶醉于这鸟语花香的情境而忘记了返回,词人这是就借用鸟鸣声打趣姑娘们,提醒她们出门提壶沽酒太久,要提防婆饼焦了,须得早些回去。
下片则承接上片的沽酒,描写了姑娘们的醉态,喝醉了酒竟连回家的路都忘记了,只得向行人询问。
整首词没有一句是直接抒情的,只是采用神态描绘和对话问路等衬托人物的心情,从姑娘们雀跃的神态中,不难想象其轻松愉悦的心情。
【参考文献】
[1]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 邵之茜.略论辛弃疾农村词的艺术特色[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2).
[3] 沈义父.乐府指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辛弃疾农村词】相关文章: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词四首》教案范文10-08
语文课演讲《辛弃疾》04-04
农村淘宝广告词10-26
辛弃疾,我想对你说高中作文11-20
农村结婚喜宴祝酒词11-15
在农村婚礼的主持词10-10
农村结婚主持词05-02
农村婚礼主持词07-30
农村司仪主持词06-08
农村冬季婚礼主持词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