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浅谈古代文学的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8:5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古代文学的论文

  古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学教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演变的重要载体,清楚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浅谈古代文学的论文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篇一

  《 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渗透 》

  摘要: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时代进程的记录。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汲取其中的精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人生。

  本期就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进行探讨,提出教师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教师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含义,更要理解其中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领略古典文学的底蕴,让古代文学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起到渗透作用。

  关键词:古代文学 ;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渗透作用

  谈到古代文学我们就不得不说到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演变的重要载体,清楚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讲,在讲授古代文学知识时,教师要先了解其中的意境,把握好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总的来说,学好古代文学与教学实践密不可分,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渗透。

  一、领悟古代文学的语言美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文言文是很难学的一种体裁,不仅难读,还有生字,也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理解了之后会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美是无可比拟的。

  学生通过不断朗读,了解文章的大概含义,对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以解释,把握文章内涵,更能体会古代文学的价值。

  古代诗歌又是一种新体裁。

  它要求押韵,对称不对称均可。

  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描写的景物与情感细致入微,在让学生体验语言美的同时,还需让学生在教学中体会到诗歌所表现的豁达情境,体会到文章的灵魂,这尤为重要。

  二、体会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要益吸之,弊除之,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

  要学习文章的内涵,更要看文章的价值所在。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能提高自身认识,丰富自己人生。

  三、增加古代文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古代文学博大高深,意境广阔,但不可否认文章的难理解。

  如何让学生喜欢文章,理解文章,感受文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

  在教学中可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古文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用于比喻人生的世事无常,在当代也同样可以借鉴。

  学生对课本上的古文不感兴趣,不够理解,我们可以把它编成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学生主动学习;可播放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与精髓。

  切记,教学实践不能枯燥乏力,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对教师,对学生,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样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

  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很多时候,学习文言文第一遍读不通,第二遍读不懂,第三遍也不理解文章的意思,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抗拒学习文言文。

  想要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先要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感染作用,让学生对文章感兴趣,从而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

  教师在教学引导过程中,重点要教会学生怎样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要培养学生的见知能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当然也一样。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正确引导与鼓励,让学生自由发挥,尊重学生的理解思维,尊重学生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的见解是为了丰富自己,增长见识,了解五千年的悠悠文化,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此,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鼓励学生加强对古代文学的鉴赏

  古代文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需要细细品。

  它就像茶一样,细细品才能发现它的甜与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去喜欢,去鉴赏,去品味文章。

  让学生在理解古代文学的过程中,了解是否对自身有良好的借鉴作用;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人物特点以及所知所想;让学生品味历史,品味文化,提升自己。

  六、小结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兴衰,也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

  古代文学又在历史文化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一页。

  学生要去学习它,要去品味它。

  中职教学,这一过程是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最重要的过程。

  教师作为媒介,要去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在教学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感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中华文化,什么是古代文学,什么是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齐晓娟.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2).

  [2]宋秋敏.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篇二

  《 古代文学作品中梧桐意象研究 》

  摘要:关于梧桐的描绘,最早可见于先秦文献《诗经》中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

  梧桐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意象,在历代文人反复使用和沿袭不衰的过程中,与其他意象组合,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复合意象群,用来渲染气氛、营造意境,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梧桐意象

  意象是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意念情感而选取的能够引起某种联想的具体物象的语言艺术形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

  其源头可追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意以尽意。

  ”而梧桐作为我国诗文记载的最早的著名树种之一,常常会作为意象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具有丰富的含义。

  梧桐作为一种植物,不仅仅是季节的象征,而且在历代文人书豪的笔下寄托了其丰富的情感。

  所以,在我们阅读历代作家的作品时,要把其中的景象特征和作者当时的心境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全面分析,以求准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梧桐作为意象所代表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在经过不同作家的手,其含义在不断重复中加入作者新的情感体验和再创造,从而赋予了梧桐意象不同的含义。

  一、高洁品格

  古人常借某些植物来表达自己的品格,历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例如:“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

  而梧桐同样也被赋予高洁的品格,被历代文人所赞颂。

  梧桐的外表疏、秀、高,而内在又孤、直、虚。

  梧桐不但可以作为观赏植物,还可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的材料。

  像梧桐这种既有才,又有德,既可以观赏,又能可以作为实用的树木便被诗人比作君子的德才。

  梧桐是我国多种民族乐器制作的主要材料,君子常以梧桐制琴作为其修身养性的伴侣,最典型的莫过于古琴。

  而良琴必以梧桐为材,《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

  ”由此可见梧桐质美而高洁,为造琴之良材。

  在我国古代,琴瑟是一个人身份高贵的象征,演奏者通常通过弹奏琴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上的悲欢离合。

  例如:“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李白《长相思<其二>》)“堂客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顾况《游子吟》)梧桐常与其他意象组合象征君子的高洁。

  例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凤凰的栖息之地乃高贵睿智之所,作者用凤凰和鸣,其歌声飞过山岗。

  梧桐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的生长,来象征品格的高洁。

  又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通过托物言志,蝉以高大,茂密,挺拔的梧桐作为它的栖身之所,写出了蝉的高洁,以此来暗喻自己的品格的高洁。

  庄子在《秋水》中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这里的“鹓鶵”就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之类的大鸟。

  鹓鶵生在南海,要飞往北海,只有见到了梧桐树才会休息。

  这里的梧桐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所以,我国古代有“栽桐引凤”的说法。

  除此之外,杜甫的一句名诗“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秋兴八首<其八>》)被认为是最具艺术魅力的一句名诗。

  凤凰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誉为百鸟之王,是祥瑞之兆,是真善美的化身。

  而梧桐作为凤凰的唯一栖身之地,同样也被赋予了祥瑞树之称,象征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所以,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广泛种植梧桐树,借此来寄托人们的美好希冀。

  二、忠贞爱情

  爱情,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笔下久盛不衰的主题。

  中华民族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爱情。

  在表达爱情时,往往借助一些其他事物,久而久之,这些事物便具有了爱情的意义。

  古人常用一些意象表达爱情,如:鸳鸯、红豆、蝴蝶、梧桐等。

  梧桐作为其中之一,究其原因大致归为三个:其一,传说梧桐是雌雄异株,梧为雄树,桐为雌树。

  两树相协,同生共死。

  两树枝叶相交,象征着缠绵、纠结、至死不渝的爱情。

  其二,舜南巡时“驾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

  ”后来二妃“溺于湘江”,成为了湘水之神。

  “苍梧之野”此后便成为一个爱情悲剧之地。

  其三,“梧”与“吾”音同,“桐”与“同”音同。

  中国人擅长使用谐音表达情感。

  例如:《乐府诗集》:“仰头看桐花,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

  ”“上树摘桐花,何梧枝枯燥。

  迢迢空中落,遂为吾子道。

  ”在南朝乐府民歌中使用“梧子”谐音“吾子”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借用梧桐来描写爱情。

  但梧桐常常带有悲剧色彩。

  例如:“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孟郊《烈女操》)强劲有力的表现了烈女的坚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对待爱情的坚贞不渝的品德。

  再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文中通过描写松柏梧桐枝叶的交相覆盖,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

  他们两人勇敢的追求纯真的爱情,勇敢的和封建礼教作斗争。

  即使他们在生前被迫分离,但他们在死后必定合葬九泉,这是多么的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啊!

  在唐诗中,梧桐也常和鸳鸯并举,如:“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

  ”(李白《效古二首》)梧桐自身也常常成双成对,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双桐”、“双梧”的意象,暗示爱人之间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如:“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生。

  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

  ”(李白《赠崔秋浦》)晋代崔豹编撰的《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

  枝叶繁,互相交接。

  ”这里所说的“合欢树”好似梧桐树。

  梧桐树代表着思念,爱情从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

  在元杂剧《梧桐雨》中,梧桐贯穿全剧,作者白朴将梧桐作为李杨的爱情见证者,与唐玄宗、杨贵妃爱情中的悲欢离合紧密结合起来。

  唐玄宗站在梧桐树下,回忆道:“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它惊觉了。

  ”杨贵妃死后,秋雨拍打梧桐的声音一声声传入唐玄宗的耳朵,敲在他的心上,秋雨一点一点冰冷他的心,这份寒冷蔓延全身,慢慢吞噬着这个老人内心的最后一丝温暖。

  贺铸也在他的妻子死后写下“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半死桐》)梧桐衰败,爱情也随着爱人的离去而遭受打击,犹如失去伴侣的鸳鸯,不禁惹人心伤。

  三、孤独忧愁

  每当秋天,梧桐树是落叶最早的。

  《广群芳谱•木谱六桐》中便有记载:“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宋玉《九辩》有“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虞秋。

  白露既下白草兮,奄离披此梧木揪”,因而秋天与梧桐便很自然的联系到了一起。

  且我国历代文人大多悲秋,所以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作者的描写平淡细腻,透露出丝丝忧愁。

  柳永曾用梧叶渲染出秋天的凋零、萧索:“梧叶飘黄,遣情伤。

  ”(《玉蝴蝶》)但是将梧桐与秋联系的最好的要数李煜,他曾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秋的韵味,秋的落寞,和无穷的艺术美完美显示出来。

  古人还曾用“桐影”来表现文人的孤独清寂:“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

  ”(苏轼《贺新郎•夏景》)“庭户沉沉,满地梧桐影。

  ”(李之仪《蝶恋花》)“愁立梧桐影下,月转回廓曲。

  ”(陈允平《六么灵》)“又是立尽,梧桐碎影。

  ”(柳永《大石调•倾杯》)桐影本无声,只是一种受光照影响的自然现象。

  桐影原本只会随着光线慢慢移动,但到了作者笔下,桐影的移动仿若有声,更加反衬出庭院中的空虚寂静。

  在我国古代,古人有不许许多多的“闺怨”之作,绝大部分是描写少女青春的孤独,寂寞以及少妇的相思和离别之情。

  在唐代宫怨诗中,诗人大多用梧桐来表达宫女的寂寞感伤与无奈。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

  作者以含蓄委婉的口吻,以景托情,描写了一个身处寂寞凄凉的深宫中的,失去了青春和自由的少女,形单影孤,卧听宫漏的情景。

  写出了宫女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失却千行更万行。

  ”(刘媛《长门怨》)“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

  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

  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

  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

  ”(薛奇童《怨诗》)“君恩”无常,即使曾经拥有过,但留给她们的更多的是孤独寂寞。

  更不幸的是她们终其一生都要被困在那高墙之内,这些深宫中的宫女不能拥有普通人的爱情生活。

  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空守寂寞,美好的青春在等待中消耗殆尽,只有深宫中的梧桐明白她们内心的苦楚,理解她们对爱情的向往。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首词借用秋景衬托,书写了词人经过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孤独与哀愁。

  词人将自己的愁情比作细雨,落在梧桐叶上,那样悠长、悠远、耐人寻味。

  四、离情别绪

  梧桐树干直、枝疏、叶阔、色碧,且梧桐是大叶植物,繁枝茂叶既可遮阴挡阳又可美化环境,所以在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以及井边种植梧桐,在宋词中就有大量的描写:“对梧桐,清阴满院,夏初天气。

  ”(刘学箕《贺新郎》)“前庭梧竹,后园桃李,无限春风。

  ”(洪咨夔《眼儿媚》)等等。

  于是梧桐也成了家乡的象征。

  古时交通不便,人们因仕途或谋生等原因长年出门在外,远离亲朋好友。

  少则几月,多则几年。

  因而古人的作品中常常表现离情别绪,思乡怀人的情感。

  他们往往借用梧桐等相关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绪。

  在唐宋诗词中,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最多的便是梧桐树。

  比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往日的繁盛和眼前的萧索进行了强烈的对比,写出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回到皇宫,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不禁思念美人,往日美人今何在?作者通过描写春秋两季,不同季节,所产生的不同景物进行对比,暗讽了这位因长时间与杨玉环缠绵而荒废朝政所带来的终生悔恨。

  又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在一个秋天的雨夜,雨水打在梧桐叶上,一声一声。

  一位深闺独处的少妇,看着眼前的雨打梧桐的景象,不禁思念身在远方的爱人。

  她的心早已脆弱得不堪一击,夜雨仿佛不是打在梧桐叶上,而是打在妇人的心里。

  此情此景,妇人难免幽怨伤怀,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本诗寓情于景,意蕴深厚,让人回味无穷。

  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在夜深人静时,一轮弯月挂在梧桐稀疏的树枝上,月色婆娑,使人倍感孤独寂落。

  此外还有晏殊也在《采桑子》中写到:“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以及周邦彦的《咏秋夜》:“户外井桐飘。

  淡月疏星共寂寥。

  ”另外,尚颜有“梧桐雨畔夜愁吟”(《秋夜吟》)欧阳修有“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

  萧条风物正堪愁。

  ”(《芳草渡》)柳永有“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

  ”(《倾杯》)面对着眼前的萧条景物,游人们无不思乡怀人,寂寥感伤,正如李清照所言“这次第,怎么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再例如:“归情似泛空,飘荡楚波中。

  羽扇扫轻汗,布帆筛细风。

  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

  元舅唱离别,贱生愁不穷。

  ”(孟郊《送从舅端适楚地》)“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

  ”(薛涛《别李郎中》)这些古诗词,都表现了离情别绪,作者借用梧桐来抒发自己与朋友分离时的感伤与不舍的情感,引人伤怀。

  梧桐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的植物意象,其具有的品格与其他植物具有和明显的区别意义。

  以柳树为例,我们在此做一个简单的对比,《采薇》中有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柳树就其本身的特点来说,其较为柔软,充满柔性,遇风摇曳生姿,能够引发人内心深处的那种较为细腻的、柔美的情感;而梧桐,因其本身的特点高、直,往往能引发出人的较为崇高的、高洁的情感,这就是它们在原型意义上的差别。

  本文我们总共研究了梧桐的四个含义:首先,梧桐作为制琴之良材,其具有高洁的品性,以及相关的意象组合都与君子息息相关;其次,梧桐代表着爱情,两相偕老,同生共死,矢志不渝;再次,寂落忧愁,孤独无依时,唯有梧桐相伴;最后,亲友分离,漂泊无依,梧桐便是家的象征。

  梧桐这一物象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梧桐意象进行学习与研究,不仅仅能够学习和了解到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与处境,还可以研究其文学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篇三

  《 古代文学史料与文学研究 》

  摘要:出现史料并对其进行的发掘,其中特别是部分作为陪葬品文物的史料,不仅在极大的程度上拓展并丰富了中国的史料库,还能够修正以及补充,有时甚至是改变以至于推翻以往的研究结论,影响着学术的理念以及研究的方法,推动新学科的产生,有利于评估文学史。

  想要研究文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将文学史料做为基础,但同时文学史研究却不能和文学史料等同起来。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料;古代文学

  通常的情况下,很难保存历史的真相,而同历史实际相比而言,现存的古代史料又是十分片面的,局部的,往往存在个人情感上的偏向。

  而在文学史的研究上,人们一般不仅仅针对古代史料,不自主的介入主观就成为了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对当代而言,现存的史料往往是有限的,而对史料的理解认识却可以是无限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常常能对史料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进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时,应当重视并承认研究者主观作用,能够正确地体悟并分析,评价文学史料,不以文学史料为基础的研究,就可能会陷入相对主义。

  1.古代文学史料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基础

  想要研究真实的中国古代文化,就必须把客观的史料作为研究一切的基础和依据。

  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系统工程。

  从它的结构上来看,可以分成四个基本层次。

  1.1史料确认

  只针对于古代史料的本身的是史料的确认,其内容包含了辨认史料的真伪,辨认史料的年代和作者以及辨认查询史料的存在与否。

  而史料的确认又是一种类似的实证研究,古代地文学研究如果考虑研究方法这一层次,就大致的等同于关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研究的要求是避免主观追求客观,使用的基本上都是逻辑的思维。

  1.2体悟分析

  在通常的情况中,文学史料中常常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自身情感,其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史料。

  而人类生活在被思想和感情填充了的空间中,众所周知,不可能没有独特的,来源于阅历,属于自身的思想情感,而这又在极大程度上使得人们在对文学开展研究时不会也不可能只满足史料的确认的这一浅显的层次就够了,同时,为了总结出某些规律,他们常常要超越这一层面,会不自觉地探讨史料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内涵,并开始分析史料的出现,而不是仅仅把文学看作一种历史的史实可供研究。

  在相同的文学史料中,因为不同的研究者的观点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常常有不同的结论产生。

  史料是丧失生命的遗迹,体悟分析是研究不会自己言说的文学的一个重要路径。

  史料往往是分散和孤立的,存在隐藏不露的联系。

  1.3价值评判的主观性

  社会和个人的思想认识可以保证一系列的价值的评判标准的制定,对于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针对文学研究整体来说,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评价,并对自己接触的史料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地位等做出价值评判。

  而体悟分析以及价值评判的层次与史料确认的层次存在不同,这两个层次不同的文学观和审美情趣是不可避免的,文学现象在历史中被大量评价的命运实现它们存在的意义。

  当研究者们不能满足于仅仅对史料进行分析,在体悟和分析基础上对文学史料作出价值评判。

  ,将自己放在比史料更高一级的位置上,就会产生价值评判。

  人们没有体悟分析以及价值评判,那么文学史料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也就失去了。

  通常这样认为,在两个层次上,文学研究是主观的,由于人们要评判它,体悟它,要分析它,所以史料才如此的重要。

  1.4表述

  文学研究要经历三个层次,分别是史料确认和体悟分析,价值评判,然后依靠表述实现自身价值并广泛传播。

  因为研究者们对史料的确认和体悟分析,价值评判等都是无形的,如果没有表述,那么研究是无法传递给读者的。

  语言文字的表述应当允许,甚至是倡导各种表述风格,表述凭借的必不可少的文字语言是因时和因人而异的。

  而语言最基本,就是要简练明确,无文字障碍。

  2.不能将文学史料与文学史的研究混为一谈

  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提出并强调了文学史学就是文学史料学的看法,因为他们受到实证科学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文学史料和文学史的研究当作等同,虽然说文学史的研究基础就是文学史料。

  仅仅考虑存在并流传的文学史料是有限和局限的。

  变迁给历史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被记载下来的史料是远远少于没有被记载的,或者有些当时有记录,后来却散失了。

  实际上,历史永远是丰富的,繁多的。

  而流传至今的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类史料,即使已经十分庞大了,可也仅仅只是所有文学史料的一小部分,而其它很多的原始文学史料都是没有留下任何实物或记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遗失。

  而且,分析流传下来的文学史料可以发现,它们当中有些是客观的,可靠的,主要体现于个别的史实上。

  此外,为了能够形成可理解的史实,使其可以叙述得简单明确,许多的个别史实往往被记叙者所组合。

  3.结语

  社会历史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人们愈来愈对文学历史的韵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不同于个人经历的历史来使自己的思想,精神生活丰富,提高认识以及审美的情趣,而这些研究论著全部必须以客观史料作为写作的基础,才有阅读的意义。

  文学研究和文学史料的价值相等,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应当把史料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包容研究者的偏爱和侧重。

  笔者在本文重点提出了在文学研究中应该最终客观的文学史料,而文学史料是研究的基础,但它们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尊重,打破无形中构筑的文学壁垒。

  参考文献:

  [1]张可礼.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24.

  [2]侯青静.试论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历史源流与现实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4,(33):20-21.

【浅谈古代文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文化语境中阐释古代文学研究论文10-08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论文10-13

古代文学论文11-14

浅谈古代文学的教学革新10-01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学科分析的论文10-08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11-02

古代文学经典与反经典论文10-08

古代文学的改革论文10-08

古代文学参考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