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07 20:28:30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1】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

  摘要: 本文具体分析了建国以来现代文学的教学现状,紧扣学生培养目标,突破传统思路,既依据市场经济需要,又按照现代文学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改革,并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现代文学教改措施。

  关键词: 传统 政治 艺术规律 市场经济

  现当代文学是中文系的基础课程,各高等院校开课的实际情况可能不尽相同,但可能面临一些共同问题。

  现在,我就现代文学面临的问题,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改革措施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现代文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课时逐渐减少。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所谓厚今薄古,要为革命“立史”,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现代文学课的地位很高,课时很多,普遍都有200课时以上,甚至和古代文学不相上下。

  到八十年代,一些高等学校从现代文学教研室分出一个当代文学教研室,现代与当代是2门课,现代部分减少,当代部分单独出来,加起来也还有200多课时。

  那是真正当成“史”来讲的,可以讲得很细。

  这些年来,各种公共课、通识课增加,加上双休日等因素,基础课的课时不断递减。

  目前现代文学课只剩下86课时,加上当代86课时,共172课时,约等于过去的三分之二。

  课时的减少,整个课程的格局和内容、讲法当然也要随之改变。

  2.学生情况的变化。

  八十年代以前中文系是热门系,一般报考的考生都喜欢文学,中学阶段就已经读过不少作品与专业方面的书籍,有较好的语言基础,到了大学接触现代文学课,就马上接得上去。

  现在情况变了,考上中文系的学生大多数不再是第一志愿,而且受应试教育的约束,中学阶段阅读的作品不多,甚至语言还不大能过关,踏进大学第一年就要学现代文学,学习起来自然会比较困难。

  而且为了今后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许多学生要选修其它院系的课程,甚至是第二学位的辅修专业,学校也鼓励这样做。

  有些学生还要考“托福”、考这个“级”那个“本”的,精力分散,“专业意识”不像以前那样明确。

  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也不那么专心读书。

  现代文学课显然没有比以前好上了。

  要改革,就要充分考虑到现在学生普遍的知识结构与水平,要想办法吸引他们,让学生有兴趣,这就得花上更多力气。

  3.本科定位的调整。

  以前大学本科就是培养专门人才,现在不同了,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本科强调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到研究生阶段才突出专业。

  中文系以前专业划分比较细,大学生一上来就分文学、汉语两个专业,不同专业的现代文学课时与讲法有区别,文学专业的这门课比较细一点,深一些,课时也多一点。

  这两年又改革了。

  中文系招生不再分专业,一、二年级的课程全部打通,而且加上许多“专业导读”课,诸如论语、孟子之类,三年级才分专业,许多专业课就都挪到高年级阶段去了。

  据我所知,很多兄弟院校中文系就不分专业了。

  这样,在低年级开设的现代文学课程,就不能不适应这种变化需求,适当淡化专业性,多往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方面靠拢。

  在整个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现当代文学课程如何适应当前中文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这门课的功能是否应当有所调整,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4.学理论资源的变化。

  以前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所依据的理论很是单一,现在则非常丰富,也就是要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按照市场需要,又要依据文学发展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各种合格人才。

  这固然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使课程增加活力,用什么方法理论进入似乎都可以,但也可能消解作为基础性课程所必要的知识稳定性。

  这种情况在当代文学教学中还可能更突出一些。

  相对于中文系其他一些基础课程,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古代文学、文献学等,现当代文学学术规范就显得不够。

  这当然跟课程性质有关,但如何既借鉴和利用新的理论资源,把那些比较能得到学术界认可的研究成果转化、融会到现代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又遵循必要的学术规范,保持教学内容相对的稳定,也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而且,这里还涉及一个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的问题。

  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普及与提高兼顾,即教学要有一定的广度,也要兼具一定的深度,这是我们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完善。

  二、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所述情况,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在教学内容与方式方面进行改革。

  就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的实际情况而言,现在中文系已经制订有统一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但是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因此每位教师的讲法可能不太相同,但都在努力适应社会变迁和市场的需要。

  这些年来,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在院系领导关怀指导下,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

  主要做了下面一些尝试:

  1.本科基础课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

  从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门课很注重“史”的勾勒,强调所谓文学史“规律”的掌握及对文学性质的判定,文学思潮、文学论争讲得较多。

  那时思想观念的灌输远比对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更要受到重视。

  现在则把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到为较突出的位置。

  这可能比较适合低年级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更适应时代的需要。

  在八十年代中期讲现代文学史课,大概三分之一的课时讲文学思潮、文学论争和文学史知识,三分之一讲文学流派与各种创作文体的发展变化,三分之一讲重点作家。

  现在我们则变为用一半课程讲代表性作家,其中有10位作家专章讲述,即分别用2个以上的课时,他们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赵树理等。

  另外还有大约15位比较著名的作家也分别用1个课时左右来讲述,如周作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戴望舒、艾青、张恨水、孙犁等。

  这样,作家作品的讲授就用了全部课时的一半。

  剩下的课时中又还有一小半讲文学流派和作品文体,也还离不开作家作品分析。

  除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左翼文学思潮和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等内容用几个专门的课时讲述,其他文学史现象和知识大都穿插结合到各个作家作品的讲析中。

  这样,虽然课时大为减少,但内容比较集中,重点突出,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主要作家的特色、贡献和历史地位就有了比较清晰和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把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嬗变的线索大致串起来,获得一个“史”的印象。

  当代文学的情况则稍有不同。

  因为当代文学史距离当下太近,本来“史”的线索就不突出,评论的成份自然会比较重。

  我们的当代文学课程有意稍微强调“史”的份量,特别是对五十年代文学现象的历史分析,近来得到重视和加强。

  2.把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与文学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

  我们在这方面的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多数教师上课都会强调要求学生阅读作品和分析作品。

  现在的社会“诱惑”大多,学生都很忙,现当代文学作品是越读越少。

  我们给学生上课之前,都会为学生开一份必读书目,其中大部分是作品,少量是研究论作。

  这几年开出的书单篇目还不及八十年代篇目数量的一半。

  但事实上学生还是读不完。

  所以我们有必要把阅读量再适当减少一些,突出重点,严格要求,并把是否读过主要作品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讲解,注重结合学生阅读印象和所产生的问题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和分析评判能力,并把它作为现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另外,过去沿用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要改变。

  我们曾在课堂上增加学生主讲或者讲座的方式,效果不错,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比如讲到茅盾《子夜》时,我就曾经布置学生在精读作品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一个似乎很难有现成的确切答案,却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独立思考的问题:“《子夜》的主人公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评价?”要求学生们预先写好发言稿,选出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在班上发表,然后讨论,最后逐步引导学生得出较合理的答案。

  又如,在讲到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有关“精神胜利法”时,给学生布置课堂讨论:谈谈你对“精神胜利法”的理解。

  并告诉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对“精神胜利法”有不同理解,应对“精神胜利法”有一种辩证的认识和理解。

  大家都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发表各种不同意见,学生既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又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分析作品,而且有助于学生毕业后的人际交往。

  我认为现当代文学课还是要立足于“文学”。

  这个领域虽然不像古典文学那样,有大量经过历史沉淀的非常精美耐读的精品,但也不能因此而不重视文本分析,特别是对现代派艺术的审美分析。

  现在学术研究界有“文化热”趋向,要特别注意不能把现当代文学史讲成文化史、思想史。

  3.强化写作锻炼,把前面所说的能力培养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中。

  这样,现当代文学这门基础课程就可以更扎实一些、更实用一些。

  我们一般在开课之初就布置一次小论文,以从中弄清学生的写作水平,然后有针对性地转变学生中学阶段那种应试式的学习方式,逐步向文学课及论文训练的方面转变。

  学期中间还要写一两篇小论文,并且都有一些讲评,期末考试的题目也都类似小论文。

  这样,就能够培养发挥多数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水平,力图把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近年来我们还强调所有基础课都要更多地布置学生写小论文,并努力把平时上课的小论文、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这几个环节尽量贯穿起来。

  现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探讨,中文系的学生培养有什么特点?和其他文科专业比较有什么更“强项”的地方?我认为是“语言文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高低,包括文学感受力和对现实事物一些现象的感受能力与评判力,而这一切还要落实到写作的综合能力训练上。

  中文系不一定要培养作家,但应当能培养“写家”。

  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最好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这样做,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4.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的合理设置。

  现当代文学基础课一般都是在低年级开设,那时学生还没有上过文学理论和古典文学一类的课程,如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讲授,让他们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从而获益,又能逐步转变传统应试式学习方法,这是现当代文学基础课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其实本科基础课并不那么容易上好,长期以来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都是请有经验的教师来上现当代文学基础课的。

  其次,我们正在注意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的衔接。

  如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思潮流派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和批评研究以及学术史等等,这几个方面都要开出一些课来。

  中文系的选修课比较丰富,每学年大概都开出几十门,其中现当代文学就十多门。

  但也不是没有问题。

  教师开专题课主要立足于自己的近期的研究,而不一定是根据教学计划的需要,难免因人设课,缺少统筹。

  有些教师的专著出版了,觉得没有必要讲了,这门课就不再开了。

  如何设计一些主要既对本科生的专题选修课和基础课有更密切的衔接,又能够在学习方法与学术眼光上给高年级学生多一些学习指导,我们还应当继续进行探索。

  应当承认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的确有老化、僵化、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包括学风浮泛等现象,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现在,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较多,高校的各种量化指标也“逼”着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争课题、搞科研。

  教学的本职工作反而关注得较少了。

  同一学科不同学校的教师如果能够多一些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会有利于促进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2】

  【摘 要】 本文认为,推进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内心力量胜于记忆书本知识;要点燃火焰,激发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现代文学;教学改革;创新思维;主动学习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系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尤其对汉语言文学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或者说中文的一些传统课程如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普遍存在兴趣减退、学习效果欠佳的情况。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就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教改设想做一梳理、总结。

  一、让学生获得内心力量胜于记忆书本知识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浓厚的兴趣。

  相对于“90后”的学生,之前的中文系学生大都是因为喜欢中文而选择中文,现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是因为喜欢中文而上中文课,所以文学的基础较差,兴趣低。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必须积极努力解决,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学生。

  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减退与社会时代也有一定关系,现在的社会物欲膨胀,很多人认为学中文、文学无用,不如学习一门技术更实用。

  在大学阶段,很多学生因为要考取各种证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证书,占用了大量时间,无暇花时间精力去读文学作品,而在没有学生的大量阅读作品情况下上中国现代文学,必然会造成老师费力地讲,学生不知所云被动而听的局面。

  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学于人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虽然学习文学不容易立马转换成某种物质财富,但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

  它使一个人的精神焕发出生命的光辉,给予人的心灵无穷的根本性力量。

  在学期开课的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意识到文学及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文学即人学”,认真学习本门课程,将文学的力量融汇进自己的人格培养中将受益终生。

  在学习现代文学的过程中,使学生陶冶情操, 更深入的认识、思考社会、人生。

  学习当中,不仅使学生能对现代一些代表性的重要作家的创作个性比较熟悉;更要求学生在较为广泛地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其中代表性作品能进行言之有理的分析与鉴赏,并适当进行训练,能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课程论文。

  鉴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性,本人认为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注重一种文化熏陶。

  用长期的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文学犹如养料滋养学生的心灵并获得人格力量。

  现代社会信息丰富、学生思维活跃,应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在授课中不再像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讲授过程重视知识性,把很多思潮、流派、论争、社团等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讲很长时间,考试的时候也重视这部分记忆性知识。

  在学习诸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巴金、曹禺等现代文学大家时不仅仅介绍教材上的内容,而应该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一个作家,并重点让学生知道这个作家身上的某种品格,这种品格能给学生提供他们成长更需要的精神力量。

  比如在讲鲁迅的时候,我会引入鲁迅思想中的“反抗绝望”这一精神内核。

  “反抗绝望”是一种积极的坚韧的生存态度,让学生领会并将这样的生存哲学融入心灵更胜于让学生多知道一些关于鲁迅的知识。

  当学生真正的从学习鲁迅而领悟到“反抗绝望”的人生哲理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时,被动的学习将变成主动,并在学习、生活中都获得力量。

  二、点燃火焰,激发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照本宣科。

  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学生学习的火焰。

  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精神,不完全为教材束缚,阐述自己的学术创新观点,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空间与榜样力量!比如本人在讲授叶圣陶的著名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时,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进行讲授。

  教材中因为时代的原因,认为潘先生是一位“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 琐屑利己的灰色知识分子形象。

  而随着时代发展及从不同视角去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赋予潘先生形象更丰富的内涵。

  潘先生的家庭责任感,对妻子的体贴,幼子的疼爱都是灰色形象中的性格亮点。

  通过不拘泥于教材的全新解读,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潘先生的全面性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意识到教材并不是束缚思维的条框,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创新精神!在讲到张爱玲的《金锁记》时本人大胆提出对《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的新看法,认为因为张爱玲从未生育,没有当母亲的体验,而她自己从小母爱缺失,所以与她塑造这样一位令人震惊的母亲形象有极大关系。

  另外对于《日出》中的陈白露最后走向死亡,本人也有所质疑。

  陈白露不肯抛弃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愿自己吃苦受罪地去生活,让一个连力气都舍不得使的人去舍得失去生命,可能需要更多的探讨。

  尽管有些想法还尚未成熟,但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保持一种质疑、探索的精神非常重要,而这种态度也会使学生活跃思维,不束缚、不僵化地去思考问题,达到点燃火焰,激发创新精神的效果。

  三、学生是学习主体,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

  首先,要分析特点,扬长避短。

  随着时代的发展,告知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

  作为三本院校的学生,他们的缺点是基础较差,普遍阅读量较少,优点是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才能非常突出。

  根据本人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在讲授中国现代文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阅读量较少,造成教师讲课时学生无法投入的状态,更无法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针对这一现状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思考作品内涵,体会作家的思想情感,说出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

  即使学生开始时说的不是太好,也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即思维活跃这一特点,只要言之有理便给与学生鼓励。

  学生受到鼓舞会增强信心,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同时个别同学在文学方面甚至有非凡才华,充分发挥其特点,在班级起到带头作用,引领一个班级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

  比如一个班级的某同学很有文学才华,创作的文学作品非常优秀。

  通过让该同学朗读其作品并谈自己的创作想法,使全班同学深受感染,作为朝夕相处学友的榜样力量胜于教师的长篇说教。

  学生在佩服之余,会暗中增强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整体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在教学方法使用上,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应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辅助材料,如教学片、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影视片等,以深化教学。

  教师应多收集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照片、影视资料。

  通过有形的有声的视听教学,让课本中的作家作品更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比如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做的关于中国现代作家的《人物》节目,学生非常感兴趣,在轻松愉快中也接受到了知识,达到了教学效果。

  将讨论式教学引入课堂。

  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课堂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在课堂中进行一定的讨论。

  犹太人的教学中基本是通过学生与学生的讨论达到教学目标。

  在学生与学生的辩论中,碰撞火花,质疑争论中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从而达到交流――主动学习――再交流的良性循环。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

  在教学的道路上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真正让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使文学的养料犹如涓涓细流,滋养学生心田!

  【参考文献】

  [1] 杨剑龙.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许纪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相关文章:

基于教学改革的现代文学论文10-01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10-08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推荐10-2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10-07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0-26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论文10-08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10-08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10-07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真实性论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