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毕业论文

化学走向社会论文

时间:2022-10-09 01:41:48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化学走向社会论文

  化学走向社会论文是小编为化学专业的同学带来的论文范文,写论文时可以作为参考哦。

化学走向社会论文

  化学走向社会论文【1】

  摘 要: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往往存在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学生生活离自然、社会所需体验越来越远;学生观察和想象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等现状,笔者尝试从“设疑激思,使教学情境生活化;变繁为易,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自主探究、构建新知使课堂活动生活化;寓练于乐、巩固深化,使课后作业生活化。”等方面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化学课堂绽放出生命的火花。

  关键词:生活教育;课堂教学;生活化

  《初三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笔者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下现象:学生生活离自然、社会所需体验越来越远;传统课堂重书本知识,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不关注细节,学习比较浮燥,观察和想象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

  所以我们教师有必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设疑激思,使教学情境生活化;变繁为易,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自主探究、构建新知使课堂活动生活化;寓练于乐、巩固深化,使课后作业生活化。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设疑激思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许多学生对凡事都富有好奇心,接受能力也特别强。

  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反复思考,精心创设生活化情境,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使学生有相见不相识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原动力,还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

  案例一:“烟怎么会跑到空瓶中?”

  在学习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时,教师以小魔术“空瓶生烟”作为课题的引入。

  作为配合表演的道具,嘴上还特意叼了根烟(当然没点着)。

  老师上课时竟然吸烟!学生们窃窃私语,其间坐在前排的女同学还马上捂住鼻子以无声的语言向教师表示强烈的抗议。

  直等教师魔术表演结束,学生们才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马上想一探魔术中蕴藏的奥秘。

  教师趁热打铁,带领学生进入了奇妙的微观世界。

  化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精美的图片,例如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海水制盐、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和图片等,情景交融,帮助学生领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有趣易学。

  教师也可以在相关主题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和图片来创设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变繁为易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下以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而从当下教学实际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老师仍然把教材看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全部,把教学定位为如何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教给学生,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完成”了哪些既定的教学内容上。

  这样的教材观和教学观,必然使得教学不可避免地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被教材束缚。

  案例二:“我们只制取了半瓶氧气。”

  情景一:教师在教授“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时,按照教材先通过演示实验把操作中易出错的地方祥详细细地进行了剖析,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技术把错误操作引发的后果明明白白地展现给了学生,最后由学生在教师一声声清楚的指令和悉心指导下模仿着制取出一瓶瓶O2。

  教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情景二:同一课题,另一名教师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得出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但没有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一说明,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各个学习探究小组组员旁作为一名“平等中的首席”参与了小组的探究活动。

  “老师,我们只制取出了半瓶氧气。”“我们的水槽中出现了紫红色的液体。”“我们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到了试管中了。”“我们......”该教师要求把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记录下来,学习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组内有困难的可以求助其他小组成员,及时调整和修改实验方案,重新进行实验。

  “我知道了,我们刚才原来是因为忘了在试管口放棉花。”最后由小组中的“小小发言人”进行汇报实验现象和可能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最后由学生代表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

  既然教材的案例可能远离某些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材进行处理,使得为实现该教学目标的案例符合学生的实际。

  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三、课堂活动生活化――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首先必须明确:“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资源……但它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全部”。

  教师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通过探究活动、实验活动、调查采访活动、网络操作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使“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主动体验的学习过程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案例三:“实验室碱性废液的检测和处理”

  例如在学习碱的性质时学生实验产生很多碱性废液,主要成分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若把这些废液收集起来,检测其中的成分,并把它处理成适合排放的废液,不仅有效整合了碱的化学性质和废水处理的学科知识,而且使“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环保的意识。

  教学时学生对平时避之不及的废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师,我知道如何检验废液中有无碳酸钠。只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即可。”“老师,碳酸钠溶液存在的情况下好像无法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呀?”“我知道,我知道,只要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将碳酸钠沉淀下来,就可以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了。”“我知道废水处理有好多方法:蒸馏、过滤、活性炭吸附、明矾沉降、分别用酸或碱性溶液将碱性或酸性溶液调节至溶液中性,最好用上次我们实验制取二氧化碳产生的酸性废液刚好把这次碱性废液中和了。”

  课堂上教师选择了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实验废液作为载体,学生通过活动深刻体会到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乐趣,同时也是一次印象深刻的环境教育课。

  四、课后作业生活化――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化学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化学课的作业布置必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如果教师布置作业只重视书面作业,轻视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做作业只是照抄照搬课本知识,一味的纸上谈兵。

  这导致学生知识与践行脱钩,分数与能力脱钩。

  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学习化学课的积极性,主动性。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现行沪教版化学教材上有很多现成的作业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例如教材上册P9第二题“谈谈你所知道的污染环境的事例。”P23第六题“家庭小实验:(1)加热一根铜丝,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2)把鸡蛋放入一个装有白醋的玻璃杯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P53第七题“地球有水球之称,但现在水球缺水。

  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些什么想法?”等。

  教材下册P159第八题“举例说明生命现象与溶液由密切的联系。”P184第九题“与同学合作,检测本地区雨水的pH若干次,分析是否出现酸雨。 若出现酸雨,调查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各种危害和损失,提出可能的防治措施。”

  教师通过布置生活化的作业,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引领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融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

  教师通过布置生活化的作业,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通过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学生不再是为学而学,而是师生间、生生间、生本间的互动活动中,情感得到体验、人格得以塑造、个性加以张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我们的课堂将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徐春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课改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03).

  让化学“学困生”也能学好化学【2】

  【摘 要】 在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会有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人们私下里称之为“学困生”或“后进生”。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同样难以避免地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学困生”,很多老师为此付出了很多不懈的努力,但是效果也不很理想。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让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全面发展。

  对学困生进行研究并使之转化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前面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学习困难生;成因;对策

  一、课题背景

  高中化学的学习一直是很多学生的一大难题。

  我校是位于天台县城区的一所普通高中,由于在招生时是县里三所重点高中优先招生,所以从比例上来说,学困生占了相当大的一个比例。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既能顺利完成学业,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兼顾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提高高中教育的质量,因此做好学困生研究和转化的工作,意义重大。

  二、成因分析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且需长期坚持的工作,它的背后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动力体系的支撑,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而我们的学生从高一开始,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初中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原因,化学基础薄弱,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会感觉到学习化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更谈不上对化学产生兴趣,久而久之,对以后的学习就产生巨大的障碍,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学生仅仅是为了高考而学习化学,长期以往的话,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疲惫感,在加上现在的高考体制改革下,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的同学在高考中由于成绩的关系,感觉升学无望,所以对化学等学科就更加不重视,也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会考中都不能过关。

  这个是比较悲哀的一件事情。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化学虽然属于理科,但在学习过程中你应该感觉到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

  需要准确记忆要求记忆的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和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记住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然后经过一定的训练,将所记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能力。

  如果没有相应的学习方法,学习无计划,上课不知重点和难点是哪里,课后也就无从下手。

  这样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化学成绩越来越差,学习上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不足,态度上也就逐渐放弃了化学。

  三、我们该怎么办

  1.和学生讲清楚化学的学科特点,然后和他们一起探究出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

  许多学生其实只知道他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但是却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去想过为什么?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找出原因之所在,例如面对化学没有学好的“学困生”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他这一科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首先检查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有没有没记住,还有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能不能熟练应用,慢慢进行强化。

  在三个星期到一个月的实践内一般会有明显的进步,然后深化,在重复训练,学生渐渐也会认为化学是一门可以接受和学好的学科。

  2.重视实验的力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实验具有鲜明,生动,新奇,有趣等特点,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喜欢实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吸引学困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我们还可以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差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

  3.与现实相结合,利用学生知道的现实常识来触动他们的神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在苏教版中,有很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识,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眼睛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盯着分数,而脱离了教学的真正目标,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忽视了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化学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应以实际为基础,让学困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来对照所要学习的知识理论,再运用知识原理分析,达到学以致用,其乐无穷,触动他们更好的,也更想学好化学。

  这样一来,学困生听课精力就更集中了,学习效果更好,效率也更高了,既轻松学到了有趣的化学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化学应用能力。

  4.课后多和差生交谈,增进和他们的感情,有利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平时课堂教学中多关心这些孩子,课内外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只要发现他一点进步或闪光点就给予表扬、奖励,以建立他们学习信心。

  5.与家长取得联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必要时进行家访或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实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有很多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显著提高。

  这说明只要深入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学困生进行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和方法指导,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引导学困生由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提高成绩,不断促进其转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素质观念的学习概要》.编写组编:《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7月,北京第一版

  [2]孙云晓著.《教育成的秘诀是真爱》.[M].新华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刘京海主编.《成功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4]陈志刚,卞为红.重点中学高三化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2)8-10

  [5]翟远杰.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障碍及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1.(23-24)

  [6]张连涛,王春.从《新课程计划》.的特点谈实施新教材的几点体会[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7-8):38-40

  [7]席位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2);33

【化学走向社会论文】相关文章:

中国化学从论文和产品生产大国走向创新强的论文10-08

法学教育的走向研究的论文10-09

机构化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论文10-08

绿色化学论文07-28

化学与生活论文07-22

化学教育论文10-01

化学论文ppt10-01

化学教学论文09-30

化学论文发表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