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从2005年起我们对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重点是对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对教学计划重新设计,将实训由半年改为一年,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经过四年多的教学检验,效果显著,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长期以来是以学历教育为主,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其培养目标及市场定位与现实相脱离。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并依据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安排课程结构。我们对会计专业教学计划重新设计,将实训由半年改为一年,减少基础课,增加实践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科学的安排两年的理论教学和一年的实践教学(简称2+1教学模式),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2+1”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理论依据
200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在江苏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绝不是中职升高职,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专业实训时间应为半年至一年。这种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和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指示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办学模式和观念,也是我们推行“2+1”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可行性分析
第一,“2+1”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训时间,强化了职业技能的培养,符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目标的要求;第二,“2+1”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培养,减少了理论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的特点,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第三,我校会计专业已连续招生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办学经验,有一支善于改革的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和校内外实训条件完备,完全能满足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第四,按“2+1”教学模式的理念,可将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演化为“1+2”模式、“1+1”模式等。它是一种可以根据定单要求进行调整的教学模式,必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三)推行方略
第一,要求专业系部依据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制定出新的科学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及学时分配、实践教学设计及实行学分制等内容。第二,学校对系部提交的专业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研讨,制定出实施性教学计划。第三,各科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根据新的教学设计认真组织教学,把教改的精神落实到实处。第四,强化实践教学,各专业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进一步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二、“2+1”教学模式设计
会计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之一,本专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及学时分配、实践教学设计及实行学分制等内容。
(一)招收对象与学制
:初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既具有会计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会计专业技能,适应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具体要求是:
学生应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学生应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各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及健全的心理。
(三)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
1、知识结构。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应用文写作、经济数学、计算机应用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税与金融、经济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会计、财务、审计及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通过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公关能力;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及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分析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
(6)具有较强的企业财务管理、分析与决策能力,筹资、投资分析与决策能力,盈利分析能力以及计划编制能力。
3、就业岗位。根据劳动力市场战略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及本专业的特点,本专业就业岗位主要有:
(1)企事业单位的出纳人员;
(2)系统管理员;
(3)系统操作员;
(4)数据审核员;
(5)专职会计员;
(6)系统维护员;
(7)企业内审、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之审计人员;
(8)其他行业经济管理人员等。
(四)课程设置、学分及时间分配
根据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的要求,本专业的课程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训课几部分组成。
1、必开基础课。主要包括:计算技术、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体育、思想品德修养等。
2、必开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法、财税与金融、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统计学原理等。
3、选修课。包括: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公共关系概论、小企业会计、思想品德修养、市场经济概论、财务会计法规、商品学、电子商务基础、管理会计、商品经营、商务礼仪、商业心理学、创业与就业、生理卫生与健康等。
4、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见习、教学过程的课堂实践、专业模拟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课程实践教学反映在相关课程的教学进程中,专业实践教学有以下内容:
(1)社会见习:第一、二学期各安排一周。教学见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情况,了解企、事业单位各业务部门的性质和任务,了解会计人员应有的业务素质及业务工作范围。
(2)会计电算化培训及考核:应在第四(或第五)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集中培训,并参加财政部门的会计电算化考核,毕业生应获取会计电算化等级证书。
(3)珠算等级证书培训:在第一、二学期应组织学生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珠算练习,直至达到普通五级以上水平,毕业生应获取珠算普通五级以上证书;
(4)专业模拟实习:时间第五学期。主要任务是对会计核算进行模拟操作,可安排在校内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或教室分别进行,其主要内容有:
①会计基础模拟训练 ,包括数码字的书写,原始凭证的填制等;
②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包括出纳岗位模拟训练、债权债务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存货会计岗位模拟训练、费用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工资岗位会计模拟训练、成本会计岗位模拟训练、投资会计岗位模拟训练、收入和利润会计岗位模拟训练、会计报表岗位模拟训练等; ③综合会计模拟训练,可设计一套综合模拟习题,以原始凭证的方式给出经济业务,让学生按规定的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建账、结账、对账)、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整理装订、会计报表分析等。
④会计电算化模拟训练,可利用手工综合模拟习题,在电算化实验室采用不同的会计软件进行上机模拟,并把模拟的结果与手工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5)毕业实习与论文: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实习期间,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就某方面的问题联系实际撰写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
(五)教学进程及学时、学分分配表(略)
三、教学实践探索
“2+1”教学模式设计,只是新的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教学计划或教学指导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教学过程检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应把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贯穿到教学之中,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和科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
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理解并具体化 ,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则是关键性的前提,没有合乎时代的教学观念,也就没有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现代教学观念,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因培养目标和学生来源异于其他教育机构,要树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共融的教学观,树立培养职业能力与职业操守相结合的发展教学观,树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启发式教学观。特别是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服务意识,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用自己积极健康向上的言行引导学生,用自己精业敬业的工作精神感染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二)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教学方法种类很多,要根据授课内容及教育对象的不同灵活选用。一位老教师说的好:只要你课讲的活,学生愿意听,且能学的会,就是好方法。这里的“活”主要是教学方法选用得当,驾御课堂能力强,还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这里的“会”是指教学结果,是对教学方法及过程的检验。我们在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教学中 推行“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 和“讨论式教学”;在会计电算化、会计实践课推行“模块教学”、“示范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法,同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方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服从服务于培养目标,包括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的改革。课程设置的优化在教学设计得到体现,即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和选修课。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2以上,实践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已达到总学分的57%。在授课内容上,按照“需要”和“够用”的原则,重点是抓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删减,对不同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科学协调。加强与证书教育的衔接,把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有关考核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多媒体教室、会计模拟实训室、电算化实训室的利用率。
(四)考试方法的改革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废除学好学坏期末看试卷的考试观,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实行教学过程的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开卷考的不闭卷,能考实践的不考理论。以能力考核为重,使学生不畏考、不唯考,通过考试体验成功。
(五)实践教学的组织
会计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和核算方法,最关键的是组织好实践教学,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实践、多媒体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校内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校外基地实习、社会调查等。由于会计专业毕业生数量多,安排顶岗实习难度较大,故校内模拟实训成为各财经类院校的首选,这也是我们增加半年校内实训的原因。但长时间多个班级在校内专业实训,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老师和学生亦会对单调枯燥的操作感到厌烦。为此我们在制定实践性计划时,增加了基础训练、就业指导和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相关课程,用以调整单调的专业训练氛围,排列了课程表,经检验比单纯的专业训练更具科学性。
(六)评价及特色
该模式在2005级和2006级六个会计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召开的师生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来看,满意度达到95%以上,特别是对强化职业能力的一些实践措施给予充分肯定。从检验结果来看,同学们手工处理账务更加规范,对各个会计岗位的业务更加熟练,珠算等级合格率100%,会计电算化证书考取率100%,会计从业资格证考取率95%以上,其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得到任课教师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大家认为新模式具有以下特色:第一,更加强化实践教学。与传统模式相比,增加了一个学期的专业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时数达到授课总时数的56%以上,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第二,有具体的 “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针对一年时间的会计实践,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性实践教学计划,确定了实训项目、实训课时及实训地点,并根据学生在校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就业的实际,增加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的强化训练摸块;第三,专业课前移。因减少基础课,增加实践课,使专业课能够前移,即第一学期就开专业课。专业课前移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又为以后进行会计实践和毕业前的就业活动预留了空间,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既要专业实习、撰写论文,又要考从业证书,还要到处求职的矛盾。第四、注重教学过程的改革。对教师师德建设、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等,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要求。
四、需完善及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我们安排双师型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他们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实际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应加大对师资培训力度,可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或到企业锻炼培养。
(二)组建会计实践公司。虽然,我们为学生发放了真正的“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分类账”等账簿和记账凭证,配置了单位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但虚拟的经济业务很难实现与实际会计实务的零对接。建议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会计实验室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情景化,可组建会计实践公司,聘请有经验的会计专家对会计实践模块进行开发,进行现场指导,使之成为为校内外服务的会计实践培训中心。
(三)重视社会实践。在第一、二学期各安排了一周的社会见习,主要是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岗位设置及业务工作范围。而第六学期的离校实习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个最好机会,在这一个学期中,不能仅局限于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不同的经济岗位上接受磨练,提高自己尽快融入社会的能力,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论文10-09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论文11-06
实施美术教学改革 探索美术教学模式10-26
高职财经类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与探索10-08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论文10-09
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践探讨论文10-08
MBA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论文10-08
学前教育专业模拟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论文10-12
数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