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管理毕业论文

会计信息真实性论文

时间:2022-10-09 03:38:31 会计信息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会计信息真实性论文

  会计信息真实性论文【1】

会计信息真实性论文

  【文章摘要】

  会计,就是一个能够向管理的主体或者管理部门提供财务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

  由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自从会计产生以来,给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但是,近年来会计行业发生了很多诸如“银广夏”事件、“安然”事件等等丑闻,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社会对于会计的评价也渐渐偏向“作假”,会计的社会信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我们看来,会计资料具有真实性,也具有客观性。

  本文将针对会计的信息真实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

  会计信息;真实性

  0 引言

  在会计的核算中,必须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和发生业务的凭证作为依据,这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叫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它要求会计对财务和经营的状况进行真实的反馈,在会计工作中,做到有凭有据,有据可查。

  根据真实的财务信息对账簿进行编辑,绝对不能凭空制造数据,而且账簿和财务系统所记录的数据也必须符合。

  在会计系统中,信息的真实性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国家、单位和个人,都能通过会计信息,了解经济情况并进行经济方面的决策。

  如果会计反映了虚假的经济信息,那么单位的真实情况就无法被真实的表现出来,这样也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的产生。

  对于会计,如果没有了真实性,那么会计行业、公众和国家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

  1 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的表现

  一些单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隐瞒真实的收入情况,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转移真正的财产收入。

  而有的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上的了台面,夸大自己的收入,虚报自己的成本和花费。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逃避数额巨大的税收,通过各种方法扩大自己企业的成本数据,缩减自己的收入情况,将自己的真实收入隐匿起来。

  或者是利用一些尚待处理的项目来操纵会计的利润数据。

  上述这些情况都能够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

  作为发生问题最多的领域,收入确认在实际的工作中已经发生了很多与这个领域有关的案例。

  有些企业和单位在进行收入的确认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按照标准来进行,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提前确认收入和推迟确认收入是这些企业和单位操纵收入的两种主要手段。

  第一种能够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这样在发奖金和配股的时候就能获得很大的便利;而第二种,就是在前期将一部分收入隐匿起来,如果在公司、企业运营的后期发生利润不足的情况,那么这部分隐匿起来的收入就能作为利润来填补空缺。

  而且运用这两种方法,企业还能够逃避一些税务责任。

  公司或者企业如果要操纵成本和费用,主要有下面几个方法:第一,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低估费用价值,高估资产价值;第二,提供不真实的利润数据,阻碍管理者的管理,高估费用的同时低估资本价值;第三,在进行费用分配和计算成本的时候,随意使用不同的方法,这样就能扭曲成本的数据。

  上面这三种方法,都是法律严令禁止的行为。

  在一些企业的会计系统中,员工不依照法律法规来进行会计工作,法律意识淡薄,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象。

  而在法律法规方面,关于会计的条目并不是很健全,有的方面无法顾及,造成出现了会计问题的时候,执法困难的现象,也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某些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思想道德觉悟不高,职业素养也很低。

  一旦受到了利益的驱使或者权利的鞭策,为了自身利益和迎合领导的想法,就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为虎作伥。

  而有些会计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开始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

  这些人员对财务的知识掌握的不好,业务不精,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真实。

  2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如果会计信息不真实,就会造成会计质量低下,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

  如果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加强执法的饿力度、不断的完善关于会计的法律法规是两个主要的因素。

  政府是会计系统运行所需要的一个大环境,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规范和标准也主要依靠政府来制定,这样才能够使得跨及系统稳定发展,社会的经济秩序协调统一。

  在这个方面,政府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制定有法可依,对会计系统进行强制的监管。

  这样才能够对造假者的利益造成重大的伤害,从根本上杜绝会计信息造假现象的发生。

  在国家制定的关于会计的法律法规方面,政府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和贯彻,对造假的单位、企业、公司和主要人员进行严格的惩罚,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处理,并让这些情况公布在群众的面前,对其他造假的单位和造假人员起到威慑的作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如果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工作人员的素质很低的话,在进行会计工作的时候,就会出现对程序和数据处理不当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

  而有的员工刻意违反规章制度,故意造假,这些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道德觉悟低下。

  所以,在会计信息真实性方面的工作中,要严格筛选合适的从业人员,并且对工作人员实施定期培训和思想道德的教育。

  严格实行持证上岗,遇过发现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不高,要尽早调离工作岗位,以免造成后续的更大的损失。

  在单位和企业方面,由于在公司内部,调控制度是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一个主要条件,所以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要建立起完善的治理系统,让财务和会计方面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负责人的肩膀上。

  在进行财务和会计工作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责任制度,处分违规的企业,让每个经营者和会计人员都能遵纪守法,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 总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发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企业和单位的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企业中关于财务的决策和管理就会混乱,最终会导致企业的灭亡。

  所以,要进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工作,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共同配合和努力,这样,企业的财务和会计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不仅仅从企业和公司入手,抓住每个关键的方面,从法制法规、国民素质和国家的经济共同入手,财务信息真实性的现状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谭劲松,丘步晖,林静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13

  [2]王世定.会计的真实性与<会计法>[J].财务与会计,2013

  [3]王宝庆.国民素质、政府行为、经济体制与会计信息[J].财务与会计,2013

  会计信息真实性论文【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充分、有效的信息交流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会计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削弱,损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主要讨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1会计信息真实的概念

  会计的真实性是指生产会计信息的程序要符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法定规范标准,并且所提供的资料能够如实的反映客观实际,对会计记录、计算、直到编制会计报表都应当以核实的凭证为依据,从而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它能够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中,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遵循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能够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并不乐观,会计失真越来越严重,并且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严重影响了会计的信息质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1会计凭证失真

  有些单位利用不完整、不规范的原始凭证或者造假的原始凭证等方法进行营业,看似“合法”的收入其实是非法收支。

  凭证作假又分为原始凭证失真和记账凭证失真,原始凭证失真有三种情况:第一,是不如实填写、伪造、篡改原始凭证;第二,打白条、以收据代替发票、不按发票规定用途使用发票、不按发票规定要求等;第三,是使用虚假的发票。

  记账凭证失真有两种情况:第一,是没有任何原始凭证情况下编制虚假记账凭证,如某单位在期末发现主营业务收入未达标,于是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授意下,编造了一份销售产品的记账凭证,从而使主营业务收入达标,日后再以销售退回或销售折扣等方式冲账。

  第二,是记账凭证要素一项或者多项原始凭证不符,如某会计挪用一笔公款数月后归还,在其编制的记账凭证上的日期与原始凭证的日期就相差数月。

  2.2缺乏完善的财务账目管理,造成账目混乱

  在设置会计账簿和使用会计科目时,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2.3制作虚假会计报表

  人为调整报表数字,脱离账簿,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从而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4收入、成本、费用、资产造假

  主要表现在收入上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费用上是多列或少列成本和费用,甚至人为调整损益;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真实资产,资产管理混乱。

  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3.1会计体系与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会计体系的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在实际运用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现行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同的法规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立法前瞻性不足;与虚假会计信息有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有差距。

  (2)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对于一些重要新会计准则吸纳了国际投资者所熟悉的会计原则,注重强化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使资产和交易得到更为公允的反映,但是不可能完全堵住财务报表上所有的漏洞,不可能杜绝某些公司高管操纵利润的冲动和意图。

  以新会计准则引入的“公允价值”为例,“公允价值”计量在交易双方自愿达成的金额,更多地采用了市场化方法。

  但是,在实际运用当中,人为操纵因素容易干扰公允价值的实现。

  3.2行政领导、经营者等造成的信息失真

  有些行政领导为了自己的利益,为突出业绩,就向下级下达指令,要其完成任务,所以就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从而多计收入,少记成本,造成虚拟成本。

  然后用虚假的政绩去争名夺利。

  而一些企业经营者就为了取悦上级,就会指使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对会计资料进行修改,以获得贷款,逃避税收,化公为私,损害了公司及其他人的利益。

  3.3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所需的会计人员也供不应求了,各行各企业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会计这个行业出现了非专业化的普遍现象,许多素质低下的人员也都进入了会计这个行业,他们对会计的基本准则及法律法规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常会出现一些错账,或审核错误等,从而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还有一些由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较低,容易受到他人或金钱的诱惑,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假账,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3.4会计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1)从企业内部监督看,由于企业的会计人员都是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的,其行为会受控于企业管理当局,反映管理当局的意图和目的,体现管理当局的意志,故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造假是非常容易的,而这种现象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会计监督“名存实亡”,这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会计人员受管理者领导,其监督权力也由管理者授予,被领导者监督领导者,不符合管理学原理;同时,由于监督是一种外来约束力,它不可能从机体内产生,会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不可能实现对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2)从企业外部看,许多要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各个部门,没有行使它的义务,造成外部监督如同虚设。

  一些上级主管部门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偏袒自己的下属单位,监督缺乏力度。

  此外,还有一些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

  注册会计师常常被称为“经济警察”,其职责在于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

  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许多人缺乏职业道德和管理部门监督不力等原因,并没有能真正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相反有些甚至与企业勾结在一起,向有关部门出具虚假报告。

  同时一些企业的领导由于不懂《会计法》,为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弄虚作假,逃避国家有关法规和纪律的监督。

  4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项正确的会计信息,会给信息使用者带来帮助,从而增加收益;但是一项错误的会计信息,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造成经济损失。

  所以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会影响到企业与投资者的决策,还会使得会计报告的数据不具有可靠性、真实性、有用性,企业的财务报告不能正确反映经济活动,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预算执行情况,甚至还会影响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4.1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运作者,它可以是企业直接投资者。

  企业的会计信息一旦失灵,不但会导致国家宏观调控的紊乱,也导致国家的投资的流失。

  4.2为各类违法乱纪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会计信息的失真会导致账务管理混乱,企业通过设立小金库、虚列成本费用、少列收入等方式,导致国有资产和税收的大量流失,给那些不法分子提供了获取不法利益的机会。

  长期以往,就可能助长了那些违法行为,为那些违法行为提供了温床,最后危害了国家以及企业。

  4.3损害企业形象,丧失信任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会使企业形象受到损害,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该企业的信任,如果消费者对企业丧失了信任,那么他们就会到该项企业的竞争对手哪里去购买产品,这就会造成企业的商品没有了销路,企业资金不能正常的运转,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4减弱了投资者的信任度

  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可能造成投资者的决策失误,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4.5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会计人员如实提供会计信息,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新《会计法》第四十三条、四十四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 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 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5会计失真的治理对策

  5.1加强对会计法律体系的完善,细化会计准则与制度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加大实施“新会计法”的力度,使财务会计法规尽可能地全面、配套、及时,并且有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漏洞。

  其次,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树立学法、懂法、执法的良好环境,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严格执行国家法规;确保企业经营者、财务会计人员等自觉遵纪守法,维护《会计法》的权威,保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再次,要严格会计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局面,对那些虚假的会计凭证、提供虚假资料的会计人员以及强迫诱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企业负责人,要严格执法,必要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局面。

  5.2加强社会与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在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要想其机构对所有的事务都达到公平、公正、合法,我们首先得对其中介机构中的人员进行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教育,且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专业性社会公证和监督作用。

  争取以后让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都要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才能发挥其效力,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了保障。

  让其投资者能够放心的进行投资决策。

  5.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不断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和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各项制度,有效维护会计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有效性,建立基层单位对会计信息质量全面负责的良性机制;企业的各项职责要明确分工到具体某人,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形式要确定,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建立并完善单位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内审制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及时发现错误并于以纠正错误,防阯造假,尽可能的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5.4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高低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一个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很低,那么他可能会经不住金钱或者他人的诱惑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相反,假如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较高,那么他就会以诚信的道德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坚持不做假账,不违反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以此约束自己的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对上顶住权力的压力,对上挡住金钱的诱惑,做一个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郑诗旭,王巧丽.会计政策选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J].财会通讯,2005.

  [2]张久茹,王笑蕾.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3]宋建华.新时期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J].理论观察,2007.

  [4]夏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继续教育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6.

  [5]徐哲.会计失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

  [6]宾雪玲等.浅谈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与对策[J].消费导刊,2007.

【会计信息真实性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论文10-09

会计论文:浅谈会计信息的真实性10-08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10-01

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探讨10-01

对于会计信息真实性思考10-04

论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其变异10-06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10-01

会计信息类论文10-08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