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护理论文目录

时间:2023-04-01 09:13:27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护理论文目录

  护理专业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护理论文怎么写吗?护理论文目录是什么呢?以下是关于护理论文目录,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护理论文目录

  护理论文目录【1】

  【摘要】 目的 探讨 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

  方法 利用心理护理的原理结合临床实践深入细致地做好ICU病人的心理护理,从而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赖理解和配合,促进病人的康复,以保证病人的安全感。

  结论 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和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

  【关键词】 ICU综合征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预防

  ICU 医疗环境、设备、管理要求与普通病房有着明显的不同。

  ICU 的病人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1],病人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治疗与护理的同时,又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加之无家属的陪护,

  纷繁复杂的仪器,工作人员紧张的工作场面,使用仪器时发出的声光报警,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对病人都是不良的心理刺激,从而导致ICU 综合征的发生。

  因此,加强对ICU 病人的心理护理,以达到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

  1 ICU综合征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ICU 综合征指监护综合征:在ICU 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可加重病人的现有疾患,造成不良预后[2]。

  谵妄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言语错乱、幻听或幻视,思维紊乱,情感障碍、意识混乱、行为动作异常、如乱喊乱叫、打人骂人等、注意力不集中、疲倦、嗜睡、意志消沉等。

  2发生ICU综合征的原因

  2.1 病人因素 心境欠佳、急躁,呼吸机使用的痛苦[3] ,病人对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变换体位后的不适,

  肢体被约束或活动相对受限制以及失去语言沟通能力,自我形象的紊乱,身体结构、外观、功能的改变、在感受、认知、信念及价值观方面都出现的各种不适应。

  以及心灵的疾苦无法用语言表达,病人肢体语言表达的意思又得不到恰当的理解。

  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严肃的表情和各种监护治疗仪的使用,使病人感到生活的绝望,从而自制力下降,产生愤怒,从而对医护人员发泄,表现出暴躁、易怒等。

  2.2 环境因素 焦虑和恐惧,ICU特殊环境的不适应,各种监护仪器设备的报警声音,各种不舒适的有创及干扰性的定时操作,持续性的灯光照射,

  使病人失去了对日、夜的定向感干扰了病人的休息和睡眠[4],邻近床病人的治疗带来的影响,医护人员对病人抢救,讨论时的言语刺激及匆忙的身影,

  个别医护人员的冷淡、漠不关心,以及处在一个无隐蔽性的环境中,操作时身体各部位的暴露,[5]也易让病人产生不安、恐惧、紧张、焦虑和羞涩感。

  2.3 家属对病人的影响 孤独,无助的心理,由于ICU有别于普通病房,限制家属探视,加之病人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不能用语言来表达,ICU 护士通常忙于治疗和护理,而缺乏跟病人沟通[5]。

  病人极易产生恐惧及缺乏安全感、被遗弃感。

  病人只能与亲友在每天短暂的时间内交谈和相处,不能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术情况,使病人处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下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

  加之家属对ICU特殊环境的不了解,有些家属在探视时间内表现出的焦虑和不安,会给病人造成不良心理影响。

  使其极易产生孤单、害怕、烦躁不安、恐惧等心理。

  2.4 治疗因素 紧张和羞涩,由于病人处在一个无隐蔽性的环境中,医疗及护理操作时病人身体各部位的暴露,给予气管插管及留置鼻饲管、导尿管、

  各种引流管,持续静脉注射等[6],都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使病人产生不安、恐惧、紧张、焦虑和羞涩感。

  2.5 手术后的反应 手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会使患者产生各种新的焦虑[7]。

  如手术后出现的发热反应、手术后带来的各种不适及创伤、治疗、各种引流管牵制所致的疼痛,担心疾病的愈后及治疗时所带来的疼痛和治疗疾病所花的费用。

  3 预防和护理 可以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来划分护理

  3.1 生里需要 改善ICU的环境,降低设备及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噪音,有利于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心理[8] 。

  采用隔帘遮掩病人,维持病人的隐私空间,将不必要的仪器移至病人的视野之外,更不要让病人看到其他病人的抢救场面,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

  在病人处于正常睡眠状态时,尽量避免影响病人,保持体位的舒适,给予合适的卧位,适当的垫衬,必要的翻身按摩并肢体活动,减少病人的不适、烦躁。

  加强治疗的计划性,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要敏捷、轻柔,并做好解释工作。

  妥善安排治疗操作时间,尽量保持病人白天清醒,夜间睡眠,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9]。

  白天可采用自然光线,夜间宜采用柔和的灯光。

  病人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或抢救时,应把布帘拉开或用屏风遮挡,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既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又避免对旁边病人的影响。

  ICU的环境要力求温馨,减缓病人的紧张情绪。

  医务人员避免在病人的床旁谈论病情,避免大声喧哗,走路时避免拖沓,工作人员的手机应调至震动,避免在病区内接、打电话。

  接、打工作电话时声音应轻,医护人员在病室内要保持安静做到四轻。

  3.2 安全需要 注重与病人的交流和沟通,护理人员要了解病人的手势、表情,切忌只注意监护仪器而忽视对病人的体验,可根据病人的病情、

  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语言交流方式,准确判断病人所要表达的意图,及时给予解答,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和疾病痛苦[10]。

  在进行各种操作前,应用病人能懂的语言,说明病情、治疗的过程与方式使病人配合。

  护士应以熟练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可消除病人心理的疑虑,给病人以安全、信任感。

  护士能够在危、急、重症病人面前表现出勇敢、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无疑能使病人的情绪由恐惧、焦虑到平静、稳定。

  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11]。

  对神志清楚但不能进行语言表述的病人,可给病人写字板或用纸笔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对神志清楚无语言表述及书写能力者,可给予护患沟通卡通过卡上的图解来与其沟通,

  及时给予解释,使病人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对手术后的病人,可应用镇痛药及一些镇静药,使病人可以感觉不到或忘记手术治疗后带来的疼痛和不适,避免恐惧、害怕、焦虑,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12]。

  3.3 爱与归属的需要 建立参与型护患关系,医护人员应与家属及时沟通患者的情况,与其家人沟通了解病人日常生活习惯及喜好。

  结合现在病人的病情需要给与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多陪伴在病人身边与病人交流,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13]。

  让病人知道虽然现在家人不能陪在身边照顾自己,但在ICU住院期间有护士像家人一样的照顾护理使病人减轻心理焦虑。

  与患者沟通,并鼓励和安慰患者,也可让家属写充满温馨与鼓励的小卡片带给病人,使病人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心与支持和生活的美好

  每天下午让家属探视20分钟,让病人与家属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从而减轻由于亲人不能陪伴而产生的孤独感,减轻焦虑和对分离的恐惧[14]。

  让家属了解病人的病情与医护人员配合使病人早日康复。

  3.4 自尊的需要 维护病人的自尊,采用隔帘遮掩病人,维持病人的隐私空间,尽可能减少病人裸露的次数和时间,给病人翻身、换药、

  协助排尿排便及其他护理操作时,要注意遮挡,保护病人的隐私、注意保暖,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均要合理解释[15]。

  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对清醒的病人要了解其心理状况,满足病人合理的健康需求。

  3.5 自我实现的需要 根据病人的病情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护士应向病人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避免恐惧、焦虑,

  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使其懂得进入ICU 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护理,身边的仪器设备是为了帮助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使病人在对ICU 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压力[16]。

  在病人身体情况许可的范围内,鼓励病人参加个人日常生活照护活动,使原来的被动接受治疗变为主动参与治疗,逐渐摆脱认为自己是重病病人身份的心理,

  病人活动后肌肉和心理的放松状态抑制了焦虑情绪的发生,也减少了ICU 综合征的发生[17],增加了自己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4 小结

  ICU综合征是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表现包括谵妄、意识混乱、烦躁不安、言语错乱、幻听或幻视、思维紊乱、情感障碍、行为动作异常、

  定向力障碍、判断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会出现疲倦、嗜睡、意志消沉、焦虑、失眠、头痛、腰背痛、皮肤异样感等。

  护理人员应通过有效的针对措施来预防,全面促进病人的康复通过改善ICU的环境,给病人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轻病人的不适,

  并消除影响病人及家属的环境刺激,以减少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加强相互沟通的过程能够减少病人的焦虑和忧郁。

  提高ICU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ICU 护士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高尚的医德之外,还应具备敏锐的感知观察力、准确快速的记忆力、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捷独立的思维、稳定的情绪、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语言修养、温柔的性格以及工作要有灵活性和健康的身体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服务于ICU 病人[18]。

  ICU病房是以病人生命需求为中心的特殊单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服务理念,,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提升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为病人早日康复提供条件。

  [19]多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了解发生ICU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和诱发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消除或减轻这些不利因素。

  对已发生ICU综合征的病人,应分析其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仁爱之心,为病人营造一个和谐、舒适、充满信任和关爱的就医环境,预防和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20]。

  [参考文献]

  [1] 张隆群.ICU病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护士,20xxxx,5:44.

  [2] 王志红,周兰姝主编. 危重症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165 - 179.

  [3] 刘化侠.机械通气病人的不适与痛苦[J].实用护理杂志,2006,17(4):52.

  [4] 李静,刘玉馥. ICU 的噪声污染与防治[J] . 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xx ,22 (6) :53

  [5] 李书品,马海龙,刘晓梅.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减少使用约束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7,21(11):520.

  [6] 杨凤鸣. ICU 患者情感改变因素分析[J] . 医药论坛杂志,2006 ,27 (2) :35 – 37

  [7] 李杰,周慧芬,邓卫萍,等.ICU 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 (5) :15 – 16

  [8]  张科萍,易丽鹏. ICU 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 (12) :33 – 35

  [9] 李奇,朱力. ICU 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8 ,14 (6) :719 – 721

  [10] 方海珍,王亚丽,方晶晶. ICU 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J] .华北国防医药,20xxxx ,16 (4) :292-294

  [11]汪颖,姜亚芳.ICU 综合征发生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J].首都医药,20xxxx ,12 (23) :20-21.

  [12]姜琳.ICU 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及人文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xxxx ,11 (12):2724-27xxxx.

  [13]陈玉红.ICU 综合征的心理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xxxx,4 (6) :20-21.

  [14]纪婕.心理护理在预防ICU 综合征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xxxx ,9 (4) :49 – 50

  [15]安丽慧.心理护理在ICU 的实施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18 (3) :42

  [16]刘喜梅.ICU 综台征的发生原因及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13 (1) :15-16.

  [17]杜鹏,姚梅芳.ICU 综合征的防治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xx ,19 (1) :27-29.

  [18]刘海莹.多元文化护理用于ICU 综合征的预防[J].护理学杂志,2008,13 (5) :278-279.

  [19] 肖韶玲,李春雨,肖灵芝. 多元文化护理在ICU 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 . 护理研究,2006,20(4):1113-1114.

  [20]曹广云.加强人性化护理预防ICU 综合征[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 ,4 (7) :82-83.

  护理论文目录【2】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方法 对近年来我科12例糖尿病足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结果 12例中除2例患者截肢外,其余10例水泡、溃疡者基本痊愈,3例干性坏疽者不同程度的好转。

  总结 加强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正确护理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足 预防 护理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是糖尿病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很强的致死性和致残性,即糖尿病足病的三部曲:溃疡、截肢、死亡。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1]。

  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糖尿病足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近年收治糖尿病足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40~72岁,创面2cm×1cm 到5cm×3cm不等。

  我们对12例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和治疗,除2例患者入院时已经截肢外其他10例均得到了治愈,而且由于加强了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力度,10例患者出院后至今没有因复发而再次入院。

  2 方法

  (1) 糖尿病知识教育。

  (2)戒烟。

  (3)每天检查足,看足底有无大疱,割伤或跛足,尤其是要注意足趾之间。

  (4)每天洗足,仔细擦足,特别是足趾之间。

  (5)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洗澡前手试水温。

  (6)不要赤足。

  (7)不要使用化学制剂。

  (8)不使用足操作的一些工具。

  (9)经常检查鞋内有无异物。

  (10)对干燥的足,可以在洗澡后稍擦护肤油。

  (11)经常修剪趾甲。

  (12)确保每次就诊时均检查足。

  (13)足皮肤有大疱或溃疡时均看医生。

  3 糖尿病足的预防

  3.1加强危险因素的筛查

  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应坚持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足部检查。

  (1)询问。

  了解患者有无吸烟史、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糖控制情况;有无足部麻木、发凉、发痛、蚁行感;有无足部溃疡史;有无失明或视力下降、肾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2)目测。

  观察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颜色;足部和足趾之间有无皮肤破损、溃疡及溃疡部位和深度;有无脚气、胼胝、鸡眼、足部畸形(爪形指、夏科氏足等)。

  (3)测定下肢血液循环,确定溃疡类型指导治疗,如应多普勒听器,可发现动脉搏动降低或消失。

  根据其记录仪上显示的病变动脉血流波形变化,能了解病变部位和缺血的严重程度。

  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还可以测定踝肱指数(正常值>1.0),能判断肢端血循环状况,指导选择治疗方法。

  (4)足部感觉测试选择糖尿病患者双足背及足底前端敏感的受压大的部位,避开茧子或溃疡处皮肤进行 测试,测试结果阴性,

  提示感觉功能良好;测试结果阳性,提示感觉功能减退或缺血,患者有发生足部溃疡的危险,阳性者应每季度检查一次,并积极治疗,去除危险因素。

  3.2加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适当运动、出院指导,能大大的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病并预防糖尿病足的感染。

  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接受足部护理以及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教育,包括增强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

  现代糖尿病足的治疗手段,不仅仅局限于药物治疗,糖尿病足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受重视,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自身的护理和控制的基础。

  众多机构研究显示,患者教育在糖尿病足护理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老年2型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已成为仅次于冠心病而局第二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健康教育内容除了糖尿病一般知识教育外还应重点包括糖尿病足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足部评估、足部护理、自我保健等。

  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

  3.3加强足部护理

  3.3.1 加强足部检查

  由于足部感觉迟钝或障碍,患者加强自我护理,每天洗脚后要仔细检查双脚,注意有无红肿水泡、小伤口、皮肤有无破裂,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评估发生溃疡的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加以控制。

  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危险因素,并妥善处理[2]。

  3.3.2积极预防足外伤

  减少受压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预防足溃疡发生的根本措施。

  由于糖尿病足病人末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尚不能彻底预防,因此在整个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教育和指导患者主动对足部进行护理。

  重视日常足部护理[3],选择合适鞋袜,避免足部损伤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半数糖尿病患者对预防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知识缺乏,足部护理行为不良;半数糖尿病足患者对选择合适鞋袜的知识了解不足;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未掌握正确修剪趾甲的方法;高危足患者预防糖尿病足护理知识明显缺乏。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反复指导患者穿合适的袜子、鞋子,学会修剪趾甲的正确方法,每天检查足部、仔细清洗趾间;足冷时应穿袜子,不要用热水袋、

  取暖器及电热毯等防烫伤;不要赤脚走路;避免使用不适宜的工具及锻炼设备;选择适宜的鞋袜,应选鞋前部宽大、使脚趾能完全伸直、可稍活动为宜的布鞋及帆布鞋;

  选择对皮肤无刺激、松软、保暖、袜口应宽松的棉线袜[4];如足干燥,在洗干净后涂护肤油;不要剪破或刺破角化组织或胼胝,足皮肤有水泡或溃疡时必须及时治疗。

  4 护理

  4.1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溃疡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影响,特别是面对截肢的危险,对健康和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甚至有恐惧心理。

  及时将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防治知识和护理方法告知患者和家属,可以让患者对糖尿病足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可以:

  ①向患者介绍糖尿病足痊愈病例,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期望,做好心理疏导。

  ③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治疗和护理的疗效,增强治疗信心。

  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多用安慰、鼓励的语句。

  4.2饮食护理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

  在护理过程中,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了解控制饮食对糖尿病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制定相应方案,控制总热量,食谱可多样化,鼓励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并给予低盐、低脂肪、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禁止饱餐,绝对戒烟限酒。

  对创面为湿性坏疽的患者来说,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摄入。

  对有些身体瘦弱,抵抗力低下,创面颜色暗淡,分泌物清稀、无臭,生长速度缓慢,若一味控制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则创面组织生长乏源,自然难以愈合[5]。

  4.3检测血糖,控制血糖

  积极控制血糖 长期的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和神经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故应积极配合医生控制血糖,遵循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的原则,根据医嘱指导患者按时按剂量服用降糖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服药,

  更不允许私自停药;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须在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并教会患者自行注射技术,注意抽吸胰岛素时每毫升所含单位量,确保时间、剂量准确;

  注射部位经常轮换,以免皮下硬结影响吸收;了解胰岛素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每日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6]。

  4.4水泡的护理

  皮肤水泡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

  处理:保持水泡部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大水泡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渗液,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给予无菌纱布包扎,微循环改善后可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利用其保护作用可预防感染,任其自然脱落,切勿剥脱。

  有足癣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泡脚,每天2次,不超过1周。

  4.5创面的护理

  4.5.1皮肤溃疡的护理

  对皮肤溃疡者的局部护理应保持创面清洁,必要时盖无菌纱布,抬高患肢,甚至肢体,避免受压及负重。

  如溃疡面较大,用胰岛素加生理盐水均匀滴于创面,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溃疡面明显缩小后改为每日1次,以加速溃疡的愈合。

  4.5.2感染伤口的护理

  对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可采取局部渗液作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一般全身静脉滴注抗生素,

  局部用生理盐水10ml加胰岛素10U加敏感抗生素混合液浸湿敷料敷于创面,每日用注射器抽上述混合液,将纱布滴湿2~3次,在肉芽组织生长并有治愈倾向时停止使用。

  对有感染的伤口首先进行清创处理,清除坏死组织应以不损伤正常组织或不出血为宜。

  对于合并有化脓性感染的创面,可用封闭式全创面持续负压引流,此方法效果好,创面愈合快。

  此外,应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膳食,以增强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7]。

  5总结

  总之,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治疗及糖尿病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的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及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姬.39例糖尿病足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中原医刊,2006,33(1):84-85

  [2]陈巧妃,褚玉珍。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108.

  [3]李志要,张支书.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报,2006,15(3):367

  [4]张秀璞.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190.

  [5] 袁粉定.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1):9-10.

  [6]文 静,刘 敏。

  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6,5(3):59.

  [7]张京慈,黄凤毛,刘新华,等。

  足浴按摩治疗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59.

  护理论文目录【3】

  护理论文-市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

  护理人力资源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也是人类健康和保障生命质量的重要资源。

  其包括人力的数量、质量、人才结构和职称结构以及护理临床、教学、科研等功能发挥和利用的综合管理概念[1]。

  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美国波士顿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表明,护士人力配置与病人住院日、医源性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褥疮发生率和抢救失败率等指标高度相关[2]。

  合理地配置、使用护理人力资源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积极探索的问题。

  为此,本课题组人员对宁波市5家市级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宁波市5家市级医院护理部及注册护士200名。

  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家,三级乙等医院3家。

  1.2 方法

  1.2.1 设计问卷调查表二份。

  一份为护理人力配置调查表:内容包括医院级别、床位数、护理人员总数、医护比、床护比、学历、职称等;另一份为护士工作满意度和职业需求问卷:

  根据mueller和mecloskey[3] 归类的8大因素,设计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根据maslow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设计职业需求调查表。

  1.2.2 采用问卷调查法。

  发放护理人力配置调查表、护士工作满意度及职业需求问卷200份,全部收回, 其中无效问卷6份,有效回收率97%。

  1.2.3 统计学方法:将调查表的数据输入,建立数据库,运用sas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排序。

  2 结果

  2.1 护理人力配置现状 见表1、表2

  表格数据省略......

  2.2 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及职业需求的调查

  结果显示:护士对家人、家庭的平衡协调及护士团队的工作氛围和体现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方面较满意;对护士职业的防护条件、

  职业的劳动力价值以及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满意程度经排序后显示呈递增趋势,而在职业需求方面显示,以护士人身安全保障为首要,其次为获得病人及家属的尊重、科内护士工作之间的协作。

  3 讨论

  3.1 护理人力配置明显不足

  从表1可以看出,床位与护士比、医护比远远达不到卫生部1978年颁发的《综合医院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即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床护比为1:0.58~1:

  0.61;300 ~500张床位的床护比为1:0.50~1:0.52 ;<300张床位的医院床护比为1:0.40~1:0.46 ,且此标准距离至今已整整30年,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

  病人需求的提高,护理服务范围及内涵的扩大,医院因没有新的配置标准可以参考,故临床一线护士短缺现象严重,调查还发现,各医院实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床现象,这无形中又降低了实际的床护比。

  1998年who对各成员国卫生人力资源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每千人口的医生数量已经达到并超过世界许多国家的水平,但护理人员数量则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4]。

  从人才结构上看,本市各医院知识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低学历、低职称,临床一线护士大多数还是以中专毕业、护士及护师为主体,难以承担起护理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护理科研的任务。

  另一方面,长期高强度的压力使护士工作的疲惫感升高,久而久之,将影响护理工作质量[5]。

  3.2 护理岗位存在着能级不对应现象

  现代护理模式要求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次、分级别,金字塔式的管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早已设置护士等级制,如美国采用了护理“临床阶梯”

  clinical ladder的模式[6],将护理人员从新手至护理专家共分六级,其中包括非注册助理员,登记护士和注册护士等[7]。

  英国采用了clinical grading模式[8],将护士分为a至i级。

  加拿大的护理人员分为非注册护理员(unlicensed nursing personnel)、登记护士或助理护士(licensed practical nurses or nursing assistants)和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s) 等[9],不同的护士等级均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及薪酬。

  本次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医院对护士的使用都存在着同样一个现象,不论学历、职称、能力都承担着同样的责任与工作任务,这显然难以充分发挥高学历、

  高职称、有能力护士的技术水平及工作的积极性,是对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3.3 护士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下降

  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影响着护士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有效性,最终直接影响医院患者的满意度[10]。

  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较低,满意占7.87%、较满意占27.53 %、一般占47.75%、不满意占16.85 %,护士工作风险大,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律,

  且常常受到职业的伤害,如化疗药物接触等,有的患者还会因治疗效果不佳迁怒于护士。

  当发生护理不足或缺陷时,护士往往会受到行为过激患者或家属的威胁和人身攻击,而又得不到现有法律的保护,这些都将使护士对职业的忠诚度越来越低,

  很多护士甚至护士长放弃自己的专业,到医药公司充当医药代表经销药品和器材,导致护理人才的流失,这已成为各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

  4 建议

  1.合理配置护士人力

  医院应充分认识护理人力不足带来的危害和弊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地配置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减轻护士的压力。

  目前对人力配置测算的研究较多,认为三级综合性医院理论配置床护比为1:0.58~0.72,专科医院为1:0.40~0.54,二级医院为1:0.36~0.51[11]。

  各医院及科室按实际护理工作量及护理风险进行编配,同时合理搭配不同学历、职称、能力的护士,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2.实行护理岗位的能级对应

  建议设立护士等级制,应根据不同学历、职称分层使用,如护理员、助理护士、执业护士、专科护士、护士长,并明确相应工作职责及范畴,

  指定相应的奖金分配体系,做到责、权、利统一,在分层次使用过程中,可将实际工作能力与学历、职称、资历进行综合评定。

  3.优化护士人才结构

  护理工作是一个多学科、专业化的工作,它要求护士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观察能力,开拓创新的超前意识,

  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培训、优化人才结构,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及在职继续教育,有计划地选派护士外出进修及参观,感受不同医院的护理文化氛围,

  开阔视野,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护士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

  4.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职业素质

  良好的职业环境是工作的兴*剂,管理者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建立职业防护机制及流程,避免工作伤害。

  建立护理工作支持系统,如药物集中配置系统、病房通讯与对讲系统、重危病人护士站监控系统、后勤运输保障系统,从根本上减少护士的非护理时间。

  同时,护士也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职业素质和修养,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技能,创新服务理念,忠于护理职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

【护理论文目录】相关文章:

论文目录模板10-05

本科论文目录11-14

论文的目录格式08-29

本科论文目录格式09-27

本科论文目录模板06-24

论文目录格式排版09-30

论文怎样做目录11-15

论文格式模板目录11-01

本科论文目录怎么写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