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篮球比赛活动设计方案最新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篮球比赛活动设计方案最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篮球比赛活动设计方案最新1
部属各单位:
根据《20xx年集团“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全民健身运动会方案》的活动安排,拟开展五个一团队文化建设活动之职工篮球赛,具体事宜如下:
一、比赛时间
6月9日—6月18日,每天18:30—21:30
二、比赛地点
室外篮球场1#、2#场地
三、参加人员
5月在册职工
四、比赛项目
男子篮球赛、女子三人篮球赛
五、参赛要求
(一)报名办法
男子篮球赛以车间(部门)为单位,上报8—12人(含领队),女子三人篮球赛以车间+职能单位联队,上报4—6人(含领队),于5月4日前填写报名表。
(二)比赛要求
1.男子篮球赛
(1)比赛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小组循环赛,采取2×25分钟的比赛模式,决出小组前2名进入第二阶段的决赛;决赛采取采用4×10分钟的比赛模式,按A1—B2、B1—A2分别决出比赛的前四名。具体赛程安排见附件2。
(2)小组循环赛每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得0分(对队以20:0获胜),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如两队积分相同,则以相互间胜负决定名次;如三队或三队以上积分相同,则以这几个队之间比赛胜负次数排列名次;如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的比赛得失分率排列名次;如仍相等,则按他们在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排列名次。Z(得失分率)=x(总得分)/Y(总失分),Z值高者,名次列前。
(3)比赛规则:除增加以下特殊规则外,其他均按照最新国际篮球竞赛规则执行。
①时间:小组赛的半场休息时间为5分钟。决赛中的第1、2节和第3、4节中间休息2分钟,第2、3节中间休息10分钟。
②计时:小组赛罚球、换人、场外暂停不停表,在比赛结束停表(裁判要求停表的情况除外)。决赛按正常规则停表。
③球权:小组赛仅开始比赛跳球。在比赛过程中是采取球权轮替制。
④加时赛:比赛结束后若仍未分胜负,进入一次或多次的5分钟延长赛,接续下半场进攻的'篮框,中间有2分钟休息时间。
⑤暂停:每队上、下半场均可以请求2次暂停。延长赛可以请求1次暂停。比赛最后2分钟不允许暂停,且暂停申请人必须为领队或队长。
⑥违例:使用24秒进攻、8秒前场、5秒发球和3秒区规则。
⑦换人:当球呈死球状态时,双方皆可请求换人。欲换上场的选手必须先通知纪录台,至纪录台前或两侧,到下一个死球或暂停方可依从裁判的手势上场进行换人。延长赛最后2分钟在球中篮后,除非裁判停止比赛或非得分队请求球员替补,得分队不得请求球员替补。
⑧犯规:球员犯规满5次必须离场,该队换上1名替补球员上场。全队每节满8次犯规进入加罚状态。
2.女子三人篮球赛
(1)比赛进行单循环赛,决出小组名次。
(2)每场比赛时间为10分钟。罚球、暂停期间停止计时。
(3)如果在规定比赛时间结束时比分相同,休息1分钟,将进行罚球决出胜负(即每队上场比赛的3名队员进行罚球,进球多为胜。如进球相同,则每队按顺序派一名队员进行一对一罚球,谁先领先一球,谁获胜)。
(4)计分方式:在圆弧内投中篮,计2分;在圆弧外投球中篮,计3分,罚球中篮,计1分。
(5)犯规和罚球:
①球队犯规次数累计七次时,该队即进入犯规处罚状态。
②已发生第四犯规的球员必须离开比赛场地。
③在圆弧内对投篮动作的犯规,应判给2次罚球。
④在圆弧外对投篮动作的犯规,应判给3次罚球。
⑤投篮动作的犯规后投中,应判给1次追加罚球。
⑥在球队处于犯规处罚状态下的对非投篮动作犯规,应判给2次追加罚球。
(6)空耗(进攻)时间:进攻方必须在12秒内尝试投篮,空耗(进攻)时间或不积极的尝试得分应该是违例。
(7)如何打球:
①在投篮末或最后一次罚球不中后:如果进攻方获得篮板球时,可以不用将球重回圆弧线外,继续尝试得分;如果防守方获得篮板球时,必须将球传或运到圆弧线外(以持球队员双脚在圆弧线外落地为准),再尝试得分。
②在出现抢断、失误时,运动员必须将球传或运到圆弧线外(以持球队员双脚在圆弧线外落地为准),再进攻。
③掷界外球:掷球队员应双脚站在中圈内发球。中篮得分后由非得分方掷界外球。
④如果出现跳球情况时,执行交替拥有球权。
(8)替换:当球成死球时,可以换人。
(9)暂停:准许每队1次30秒的暂停。球员可以在死球期间请求暂停。
(10)比赛用6号球。
六、奖励方案
男子篮球赛:奖励前4名。
女子三人篮球赛:奖励前2名。
七、其它说明
(一)各单位要请根据生产情况,积极有序组织参加比赛。
(二)各单位要管理好领队、运动员、观众,服从裁判,尊重对方,礼貌观看。凡有谩骂、侮辱裁判、对方运动员和观众的,则取消参赛资格,并通报批评。
(三)运动员在场上不服从裁判员的判决,进行纠缠致使比赛中断超过5分钟的,即按罢赛处理,判对方获胜。
(四)比赛时,请运动员注意安全,在赛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防运动损伤;比赛中,严禁出现过激行为或故意伤害动作。
(五)上场队员不得佩戴项链、手镯等首饰,不能留长指甲。
篮球比赛活动设计方案最新2
一、活动意义:
本次大学生篮球比赛作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体育文化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弘扬运动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以参与性、表演性、创新性为核心,将知识、生活、学习、艺术、体育等多方面融于一体。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委员会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会
协办单位: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
赞助单位:xxxx、xxxx
总负责人:xxx
指导老师:xx
赛事总指导:xx
学生总负责:xx
三、报名对象:全院在校本专科学生。
四、参赛队员:
本次篮球大赛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进行比赛。
1、男子组:男生组以系为单位,由各学科部负责组织比赛的报名参赛工作。男生组队伍由14个院系代表队(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政治法律系、新闻传播系、艺术系、经济贸易系、财务会计系、管理系、机械电子系、土木建筑系、生物化学系、计算机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系)与自考中心代表队共15支代表队组成。(设领队老师1名,队长1名)
2、女子组:女生组以学科部为单位,由各学科部负责组织比赛的报名参赛工作。女生组队伍由人文、理工、财经、信息四个学科部及自考中心(已弃权)组成。
五、比赛赛制策划
本次大赛采用国际篮联颁布的`最新篮球规则。所有参赛队伍经赛前抽签决定比赛对阵形势。
1、男子组比赛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5进8):根据抽签将参赛15支院系队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四支队伍,B组四支队伍,C组四支队伍,D组三支队伍。本阶段比赛采用组内循环制,即各支队伍在所在的组内进行单循环,胜一场2分,负一场1分,弃权0分,按照积分排名,积分较高的两队胜出(同分情况下计算胜负关系,三队积分相同则按他们之间的得失分率决定名次),晋级第二阶段比赛。
第二阶段:从第一阶段比赛中晋级的AⅠ、AⅡ、BⅠ、BⅡ、CⅠ、CⅡ、DⅠ、DⅡ八支队伍进行交叉淘汰赛,胜方晋级四强,四强采取单败淘汰赛制,胜方进入最后的总决赛,负方参与最终的季军争夺战。(具体对阵安排见附表2)。
2、女子组比赛赛制
女子组比赛采用循环积分制,即四支队伍单循环进行六场比赛,胜一场2分,负一场1分,弃权0分,按照积分高低(同分情况下计算胜负关系,三队积分相同则按他们之间的得失分率决定名次)排定名次。
六、报名时间及地点:
请各学科部在上报《篮球比赛报名表》时,务必同时上报1名学生裁判人选,要求熟悉篮球比赛规则,(相关信息填写在表内),由各学科部学生会汇总其学科部所有代表队报名表(附表1),于11月8号(星期一)晚19:00——21:00交至院学生会办公室(小白楼111办公室)。
电子档统一发送至邮箱:。若以上资料逾期未上交,则视作放弃参赛。
七、大赛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求:
(1)各队必须穿着统一的队服,每队的队服必须在身前明显位置和身后的中间位置标明每位队员的号码(号码为4—15号),号码颜色必须与上衣颜色明显不同。队服颜色尽量为双色搭配,以免两队队服颜色相近,不便于裁判判罚。
(2)每支队伍限制队员12人(含1名队长),领队1人。
(3)严格遵守体育道德,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竞赛,不恶意犯规,不挑起冲突。
(4)尊重裁判的一切判罚,不攻击不干扰裁判
(5)每场比赛前,请各支队伍领队签署意外事件承诺书。
2、注意事项
(1)比赛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为原则,严禁在比赛中发生打架事件。如发生此类事件,严格按学院相关管理规定从严处理。
(2)比赛中如有对裁判判罚不满,可由领队作为代表在比赛后向主办方反映,申请仲裁。严禁在比赛当中与裁判发生任何冲突。
(3)如有突发事件某参赛队伍不能及时赶到参加比赛应当立刻告知大赛主办方,超时15分钟的队伍按弃权处理。
(4)如遇阴雨天气不能比赛,大赛主办方将另行通知比赛地点和时间。
(5)比赛时各支代表队可以组织啦啦队,但需注意礼貌言行,不得进入场内阻碍比赛的正常进行,请各领队做好啦啦队的教育管理工作。
八、奖项设置及奖品
第一名:颁发锦旗及奖金。
第二名:颁发锦旗及奖金。
第三名:颁发锦旗及奖金。
优胜奖:颁发锦旗。
道德风尚奖:颁发锦旗。
组织奖:颁发奖牌。
MVP:颁发证书及奖杯。
【篮球比赛活动设计方案最新】相关文章:
篮球比赛活动设计方案02-29
篮球比赛总结最新03-02
篮球比赛方案最新10-07
最新的中秋节活动策划设计方案06-08
幼儿园活动设计方案范文最新02-10
最新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08-05
最新版校园篮球比赛活动策划方案集锦01-31
最新篮球比赛新闻稿05-05
最新篮球比赛保证书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