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荒地整治信息简报

时间:2022-12-23 09:30:29 简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荒地整治信息简报(精选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简报吧,简报一般都有固定的报头,包括简报的名称、期号、编发单位、发行日期、保密等级和编号。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简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荒地整治信息简报(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荒地整治信息简报(精选6篇)

荒地整治信息简报(精选6篇)1

  近日,临高县新盈镇龙兰村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稻香园”水稻园区种植的特种胭脂稻迎来收获季。

  “稻香园”水稻园区是临高县新盈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建成的首个水稻种植园区,首期种植水稻面积约120亩。而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如今园区内农田平整成块、道路通畅、沟渠清澈,连片的水稻生机盎然、谷穗饱满、稻香弥漫。

  据介绍,该园区水稻品种以“胭脂稻”为主,同时还种有少量“绿珠香”(白香稻)。其中,胭脂稻继承了“御田胭脂米”优质特点的香稻品种,预计每亩产量为646斤,“绿珠香”每亩产量为918斤。

  临高县新盈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利用土地整理后形成的高标准农田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临高新盈试点产业类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除龙兰村“稻香园”水稻园区外,洋所北一期、洋所旱改水二期共约280亩水稻也将于12月底迎来收获。首批水稻收割后,新盈试点项目将按计划推进大面积水稻种植,打造特种水稻种植基地。同时,提升稻米深加工能力,改良稻米品质,提高稻米附加值,助力高效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荒地整治信息简报(精选6篇)2

  “这味道,闻起来真舒服。”11月28日上午,儋州市新州镇南岸村的村民林玉和行走在田埂上,新鲜的泥土芬芳扑鼻而来。放眼望去,重新翻耕后的大片田地,种上了地瓜、南瓜、辣椒等作物,绿意点点,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曾经,这里是连片的撂荒地,杂草疯长,水利不畅,无人耕种,“沉睡”多年。“我们这里处于春江水库末端,灌溉配套也不完善。”林玉和说,近年来,种地的收益比较少,大家干农活积极性不足,越来越多的农田逐渐成了荒地。

  荒田何以再变良田?“下沉式”监督带来蜕变契机。儋州市纪委监委牢固树立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意识,今年以来将推动撂荒地整治作为护航粮食安全的重要监督内容,紧扣土地流转、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靠前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压紧压实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守好粮食安全红线。

  “在日常监督工作中,我们发现新州镇南岸村撂荒地数量不仅是全镇之最,在全市也名列前茅,是一块‘硬骨头’。”儋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邹庆军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经过深入实地调查,他们发现,该镇撂荒地主要集中在南岸村,点多、面广、涉及农户众多,总面积超过1500亩,大多数田地撂荒多年。

  关于撂荒地,南岸村不是个例,需要统筹施策,精准破题。儋州市纪委监委通过“室组地”紧密联动,下好全市监督一盘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专项调研督导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作用,督促市农业农村局迅速成立整治撂荒地工作专班,对全市耕地“非粮化”撂荒地存量问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根据摸底排查情况分类建立台账,整改落实定人定时定责,因地制宜盘活撂荒地。

  新州镇干部林天禧介绍,该镇聚焦撂荒地,多部门联动,摸清底数后,“一村一策”,下大力气破解堵点。该镇还创新了整治方式,牵手市属国企,发挥村集体积极性,通过规模化土地流转,引进农业开发企业,政企合力高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复产。目前,该镇南岸村撂荒地通过土地流转,一年可以拿到9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企业发展生产优先招用本地村民,最多时需要用工100多人,让村民得以在家门口打工。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种粮收益较低、耕地地理条件差等现实问题,儋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督促该市农业农村局对症施策,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采取更加实用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方法,不断提升知晓率,让涉农政策真正成为精准惠农的“及时雨”,农民成为惠农政策“明白人”“受益者”。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撂荒地种粮给予补助,对符合条件的撂荒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范围,提升种粮积极性。

  邹庆军表示,接下来,该市将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进一步落地见效,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认真落实整治工作,或工作不实、弄虚作假的,将严肃追责问责。据统计,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儋州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下沉一线跟进监督,“唤醒”全市农村撂荒地14390.8亩,推动及时复耕复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荒地整治信息简报(精选6篇)3

  20xx年以来,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抓实工作举措,奋力破解农村撂荒地复耕难题,推动撂荒耕地“焕新返青”,有力促进粮食扩面增产。全年共复耕撂荒地28.24万亩,其中用于粮食生产27.11万亩,占比为96%。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把整治撂荒地作为全面履行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关键抓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逐级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全市共召开粮食生产、撂荒地整治等工作推进会、调度会12次,亮做法、比成绩、赛进度、排位次。

  摸清撂荒底数。谋划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六个严禁”“增存挂钩”“进出平衡”等要求,紧盯撂荒地整治目标任务,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采取“地毯式”“拉网式”排查,以县为单位、以村为单元建立台账,全面摸清耕地利用及撂荒底数,并将整治任务层层分解,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今年实施三轮摸排共摸清存量撂荒耕地28.24万亩。

  强化督导考核。将撂荒地整治纳入市委农办“1+5”督导机制,实行“日通报、周调度、限时改”,已印发《督查快报》67期,每天专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并直发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指出问题及时开展“回头看”。

  落实“三大举措”,推进全域整治

  加强整治保存量。大力推行“三方共耕”模式,完善“三免两减半”、以奖代补、低效经果林腾退等机制措施,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大户和国有平台公司积极参与撂荒地整治。

  高标建设提质量。将符合立项条件的撂荒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范围,持续改善耕种条件。实施“1153”示范建设行动,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细则》,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深化“政银企”互动,率先探索实施“高标准农田+”金融贷款融资,发行专项债券2420万元,实现新建项目亩均投入达到4000元以上。

  提高地力扩增量。整区域推进种养循环畜禽粪污还田、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有效恢复撂荒耕地肥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亩均提高50公斤以上,20xx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提高0.83个等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每亩提高100公斤以上。

  强化“三大支撑”,夯实整治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083万元,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居全省第2位;市县财政安排1.7亿元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事服务超市)、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加大粮食生产力度,对撂荒地复耕按亩均180—500元进行补助。持续开展实施“种粮标兵”评选,20xx年投入200万元用于种粮标兵提质扩面,努力营造争当粮食生产排头兵的良好氛围。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耕面积达30亩以上的`享受种粮大户补贴。

  强化技术服务。选派千名农业科技人员到一线开展以撂荒地整治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重点的全覆盖培训,指导基层不误农时,抓好复耕复种。全面提升科技监管水平,运用无人机对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实时监测,并探索实行全域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确保家底真实、调度有据。

  建立长效机制。推广“互换并地、确权不确地”等模式,培育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9000家,农机、植保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60个,有效缓解劳动力成本高和劳动力不足问题。大力引进“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22家,形成龙头带加工、加工带产业、产业带发展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巩固和拓展撂荒地整治成果。

荒地整治信息简报(精选6篇)4

  今年初,有村民来到区纪委监委,向我们反映流转出去的耕地变成了林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怎能说变就变?我们及时组建核查组,深入一线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我们总共有88亩耕地,土地整理后都流转出去了,近两年的租金也没收到,前段时间去村委会办理土地确权时,才被告知那片土地已退耕还林,变成林地了。”走访时,村民们十分苦恼,想弄清楚耕地是怎么变成林地的。

  为尽快查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第一时间前往清水镇林业站调阅退耕还林资料,发现清凉村二组流转的土地确实已完成退耕还林手续,涉及的38户农户在退耕还林申请书上均有签字。而这一情况,农户们却毫不知情。我们试图联系土地流转的承包人王某,却被告知王某已因病去世。

  承包人虽然不在了,核查还得继续,核查人员沿着申报程序层层剥茧抽丝,最终找到问题的症结。

  20xx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启动,为完成退耕还林指标任务,原清水乡(20xx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更名为清水镇)林业站负责人魏某明知王某承包的土地是整理过的.,不符合退耕还林政策,仍让其去区林业局争取办理。时任区林业局园林绿化造林股负责人黄某没有按规定开展实地核查、座谈访问等外业调查,便让王某按程序申报。王某拿着伪造农户签字的《退耕还林申请书》和《退耕还林申报表》找到时任村主任王某签字盖章,最终,相关手续经乡林业站审核、区林业局审批通过。

  20xx年6月,因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王某、魏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黄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昭化区纪委监委向区林业局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限期整改。经多方协商,目前,该案涉及土地流转合同已被终止,土地归还村民使用,此前拖欠的土地租金8万余元也已全部支付到位。

  以此为契机,区纪委监委督促区林业局举一反三,扎实开展自查自纠,持续深化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深入实施退耕还林专项整治,全面清理退耕还林占用基本农田等问题。

  耕地不仅要守住数量,更要守好质量。为此,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在全域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撂荒耕地清理整治,逐田逐户建立整治台账,组派力量对照台账实地核查,坚决防止出现“虚假摸排”“数字整治”“文字复耕”等问题。截至目前,通过“种植大户转耕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耕亲友邻里帮耕”相结合的方式,整治撂荒土地1.3万亩,退耕还林占用基本农田问题全面清零。

荒地整治信息简报(精选6篇)5

  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荣县双石镇大竹林村认真贯彻上级有关会议和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承包地管理,管好用好土地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耕地撂荒整治工作。

  一是压实整治责任。按照镇上安排部署,村支两委召开专题会议对撂荒地整治进行安排部署,实行两委班子成员包片责任制,每名村委成员负责自己所联系的`组别,压紧压实村组干部工作责任,全力推动撂荒地整治工作。

  二是落实摸底排查。成立专项摸排小组,各村支两委成员根据责任分工,在所联系的组内开展耕地撂荒摸底排查,通过分组踏勘,对照各户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根据耕地实际建立撂荒地信息台账,共摸排出撂荒地12.6亩。

  三是引导整治复耕。根据撂荒地复耕难易程度、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积极与农户沟通商议,因地制宜地提出整治方案及复耕方式,引导群众对现有撂荒耕地及时翻耕种植,现已完成整治并复耕。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召开村组会议、坝坝会、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有针对性宣传国家《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耕地保护政策,积极引导群众依法依规经营耕地,形成节约耕地、保护耕地共识的良好氛围。

荒地整治信息简报(精选6篇)6

  为切实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水田镇最大限度激发土地潜能、发挥土地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在秋收冬种时节,“四步走”让“沉睡”多年的土地再次焕发活力,真正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

  建立台账,摸清“家底”

  组织专班在全镇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清理,逐村逐户摸清撂荒耕地面积,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块,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根据摸底登记的撂荒地实情,逐一建立问题台账,为因地施策整治撂荒地提供依据。目前,水田镇共摸排出1300余亩撂荒地,已整治800余亩,计划复耕复种粮食产物。

  加大宣传,形成共识

  通过广播、院坝会、宣传册、微信群等宣传方式引导动员广大群众,做到政策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人,提高群众耕地保护意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群众的力量凝聚到撂荒地整治的'方方面面,在全镇形成节约耕地、保护耕地、制止耕地撂荒的共识,积极鼓励广大农户翻耕复垦,形成珍惜土地的良好氛围。

  以点带面,精准施策

  明确建立镇级示范区、村级示范点,以点带面引导群众对现有撂荒耕地及时翻耕种植。对摸排出的撂荒地实行“一户一策”“一地一策”整治,对小面积分散的撂荒地动员群众自己复耕复种,对连片撂荒地建立村级复耕复种示范点,对整户外出、无劳力不能耕种的,动员周边群众代耕代种。

  明确责任,强化落实

  严格按照“镇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复耕复种完成时限,确保撂荒地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明确联系村班子成员及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片落实人员,组建技术专班,制定技术规范,深入指导农村撂荒耕地摸底调查和耕作种植工作,保证耕种质量,确保种植有收获、群众有收益。

【荒地整治信息简报】相关文章:

撩荒地整治简报02-26

撂荒地整治简报12-28

乡镇撂荒地整治简报02-13

撂荒地整治简报11篇03-14

撂荒地整治简报(11篇)03-14

社区开展撂荒地整治简报02-26

撂荒地整治简报(通用21篇)12-30

村级撂荒地整治简报(精选8篇)12-22

撩荒地整治简报范文(通用5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