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平均数》教案

时间:2022-05-20 15:01:12 教案 我要投稿

《平均数》教案(通用2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均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均数》教案(通用26篇)

  《平均数》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

  探讨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平均数》教案 篇2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

  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脉络按“平均数”(数学概念)——“求平均数”(计算方法)——“应用题”(实际应用)逐步展开。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谈话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

  ①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②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③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④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说明: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教学求平均数的.重要基础。引入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调查学生对“平均工资”、“平均年龄”、“人均住房面积”……

  这些已经抽象了的平均数的理解情况,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课题。

  第二层次: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①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说明: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说明:通过任意一种移动方法,使三排棋子同样多。从而揭示平均数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精心设计学具操作,并配以恰当的媒体显示,突出了平均数那简明、直观的特点。

  2、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说明:在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用数学算式概括操作过程,并且让自己给方法命名。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汇报交流中相互启发,最后共同探讨出2、7、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几种方法。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大组交流汇总”的自主探究模式。呈现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完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创新教育要求。

  第三层次: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第四层次:实际应用

  选择正确的算式: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 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A: (195+212+205+198)÷52=16(元)

  B: (195+212+205+198)÷4=208(元)

  ①说说你选择B的理由。

  ②小明从结果16元他就肯定A 是错误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③如果选A该怎样提问?

  ④比较这2个问题的异同点?

  小结:所以求平均数时你要找准对应关系。说明: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设计两道对比练习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的理解应用,在应用中渗透对应思想。另外,结合题目的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平均数》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

  《平均数》教案 篇4

  预设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能正确求某一种相关数量的平均数。

  2、 通过实际计算,进一步知道平均数这个统计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择优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作业纸。

  教学板块:

  教与学的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2、 小明的爸爸今年暑假准备带全家参加春秋旅行社组织的鹿鸣山风景一日游。

  安排小明去买票,小明来到旅行社售票处,只见窗口写着:鹿鸣山风景一日游门票价格:甲方案:成人每位120元,小孩每位40元。

  乙方案:团体5人以上每位80元。

  3、 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理解吗?你是怎么理解的?如果你是小明,准备怎样买票?二、 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1、 出示例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方案。

  让学生回答问题,引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先尝试发表意见,初步知道选择买票的方法不同和参加旅游的人数有关。

  教学板块教与学的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四、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成人7位,小孩3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2) 成人3位,小孩7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2、首先,你要明白这两种方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团体购票与个人购票)3、怎样计算甲方案平均每位多少元?4、如果按甲方案购票,下列各种组队情况平均每人多少元?请大家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表格一。

  5、怎样比较两种方案?6、什么情况下按甲方案买票省钱?(小孩人数多,成人人数少)什么情况下按乙方案买票省钱?(成人人数多,小孩人数少)7、除甲乙两种方案以外,还有什么另外的方案吗?三、 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完成练习纸作业。

  四、 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2、 根据给出的优惠措施,买票时一般情况下要考虑哪些因素?(总人数及团体的构成)3、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体会?小组合作,分开计算,再把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集中在一起,交换检查,观察对比,想想各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案省钱。

  引导学生得出最合算的方案。

  练一练的题目,先让学生判断各种应采用的方案,再计算。

  《平均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一4、5

  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

  师:同学们,电视上比赛评分时,为何要去掉一最高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说说理由吗?

  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后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巩固训练

  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平均数》教案 篇7

  导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导学过程:

  一、预学--谈话导入

  师: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以后,要想比较蓝鑫小组和长敏小组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怎么比较呢?

  生(预测):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

  生(预测):这样不公平,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

  生(预测):应该比较平均成绩。

  师:对,应该比较他们两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平均成绩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平均数。

  每年的四月七日是世界卫生日,环境卫生对我们的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的环保小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收集了很多的废旧塑料瓶。出示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平均数教案

  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

  1、自己想办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平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2、这个平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

  3、平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交流,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认真!

  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

  1、小组交流

  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小组可以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

  生(预测):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预测):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这样把小红的一个移给小兰,小明移两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一样多了;

  生(预测):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2、展示点拨

  汇报预测:

  生1(预测):我们组认为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

  此时可展示移动瓶子的过程;

  生2(预测):我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生3(预测):平均数就是把收集瓶子的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它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二年级学习的平均分的知识)

  生4(预测):平均数与这组数据相比,它不等于少先队干部收集废旧瓶的实际数量,(它比最大的数字要小,比最小的数字要大,居于这两个数中间)。

  师通过超链接小明下水游泳的问题,学生通过题可知平均数非实际数量,它大于一组数最小的数,小于一组数中最大的数。

  讲解:想一想: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小红的多,小兰的少)这样把多的移补给少的,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我们叫这种方法为“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法”)。我们还有一种方法,(14+12+11+15)÷4=52÷4=13(个),就是先求出这四个人收集的瓶子的总数量52(板书总数量),然后在除以总份数4人(板书总份数),13表示什么意思?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那么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表示呢?(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归纳整理,总结方法: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平均数是13个。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特征:它比一组数据中大于最小的数,小于最大的数,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评学

  1、巩固反馈

  我们首先回到可得开始的时候这几位同学的介绍他们的身高,现在我们能计算出他们的身高了吗?(生齐做,选代表回答他的解答过程)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2、拓展提升

  哪一组的成绩好?

  第一小组口算成绩表

  姓名

  孙红

  丁晓

  周玉

  李丹

  合计

  正确题数

  14

  10

  11

  9

  44

  第二小组口算成绩表

  姓名

  张华

  王明

  赵雪

  合计

  正确题数

  10

  12

  14

  36

  第一小组:(14+10+11+9)÷4 =11(道)答:第一组平均每人做对11道题。

  第二小组:(10+12+14)÷3 =12(道)答:第二组平均每人做对12道题。

  3、评价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平均分的方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

  在我们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话:

  1、春节期间丽江旅游人数平均每天为3万人。

  2、丽江旅游收入平均每天为500万元。

  3、丽江今年三月份平均每天气温是15摄氏度。

  4、我校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9岁。

  5、我校三(1)班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6、王老师家20xx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7、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

  附:板书

  平均数

  移多补少法: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13个。

  平均分: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4+12+11+15)÷4 =52÷4=13(个)

  《平均数》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绽放其生命色彩。能够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尝试小研究

  尝试小研究:

  研究一: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尝试研究一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四、班内展示交流,建构新知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整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

  3、学生试着补充完整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予以提示。)

  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较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

  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对知识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

  五、挑战自我

  1、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第1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2、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2题。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记录自己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

  六、盘点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谈收获环节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可以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让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后

  反思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并利用现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统计图由纵向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升华,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平均数》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初步感受求平均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平均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昨天的作业,张康、朱星宇、施逸婷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给他们。(三人上台领奖,并告诉同学各自得到的铅笔的支数。)板书:张康11支、朱星宇7支、施逸婷6支。

  你们觉得公平吗?怎样才能公平?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从1张康手中拿2支给施逸婷,再从张康手中拿1支给朱星宇。这样每人都是8支。)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24支,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8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相等,都是8。

  教师指出:这里的“8”就是“11、7、6”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昨天蔡裕杰同学的作业也很有进步,现在我想也奖给他铅笔,怎样才能让他们四个人得到的铅笔支数相等?(学生上台演示,每人得到6支。)

  提问:这里的“6”就是“11、7、6、0”这四个数的什么?

  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平均数?

  小结:已知几个大小不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把多的移给少的或者先把它们合起来再平均分,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说到平均数,老师想起前不久学校举行篮球赛的时候,五(2)班女男生之间发生的一次争执。

  为了备战篮球赛,五(2)班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之间先进行了一次投篮比赛。每人投15个球。这是他们投中个数的统计图。出示两幅条形统计图。

  (略)

  这两幅统计图能看得懂吗?从这两幅统计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投篮比赛结束了,男子篮球队队员说男生投篮准,女子篮球队队员说女生投篮投得准,争执不下。现在,我想请大家做一个公平的裁判,你们觉得,是男子篮球队整体水平高一些,还是女子篮球队整体水平高一些?。

  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有3名男生都投中得比女生少,所以女生投得准一些)

  这是你的意见,有不同的意见吗?

  (女生一共投中28个,男生一共投中30个,男生投得准一些)

  可是男生有5个人,女生只有4个人啊!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去掉一个男生。)

  去谁合理呢?能去吗?

  (应该求出女男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有道理,他们两个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一个人一个人的比较,分别求出他们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用平均数来体现他们投篮命中的整体水平,好办法!掌声鼓励。

  那我们应该怎么求他们的平均数呢?先来求女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

  观察女生投篮成绩统计图,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将徐丹多投中的两个分一个给王戈,分一个给赵越,这样,她们每个人都是投中了7个,也就是女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是7个。)

  不错,方法很简洁,移多补少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求出四个人投中的总个数,再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半数:6+9+7+6=28(个)

  28÷4=7(个)

  他用的方法就是——先合再分法。

  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男生平均投中的个数会求吗?

  你们觉得这时我们求平均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为什么这里求得的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现在你能帮五(8)班的同学解决他们争论的问题了吗?

  (女生平均每人投中7个,男生平均每人投中6个,所以女生投得更准一些。)

  观察统计图,女生平均每人投中7个,(用直线画出7的水平位置),提问:平均数7比哪个数大,比哪个数小?我们再来看看男生投中的平均数6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用直线画出6的水平位置。)

  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此外,一组数的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

  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

  请大家轻声地把问题读一读,思考之后,可以和同座交流自己的看法。

  挑战第一关:“明辨是非”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

  (2)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

  (4)四(3)班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四(3)班同学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15)÷3=19(件)。( )

  挑战第二关:“合情推测”

  四(2)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学号 12 3 4 56

  身高(厘米)131 136 138 140 141142

  明明算了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

  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这里最大的数就是142,平均数不可能超过142,所以平均身高143厘米是错误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求他们的平均数呢?

  指名列式,老师告诉答案为138厘米。

  由此,你能不能猜测一下,四(2)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

  你想了解我国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吗?

  出示:根据健康网的报道,全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约是139厘米。看到全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结合自己的身高,你有什么想法?

  四、学生看书,质疑问难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检查反馈

  《平均数》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练习和区别

  教学难点:

  利用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3分钟,复习导入,学生回顾)

  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 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环节 :合 作探究(25分钟,小组合作 探究,教师指导)

  内容:1、做一做[

  我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一天,三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下:

  黑板 门窗 桌椅 地面

  一班 95 90 90 85

  二班 90 95 85 90

  三班 85 90 95 90

  (1)小明将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5%,10%,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方案,哪一个班的卫生成绩最高?

  对于第(1)问,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计算,然后教师抽取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结果投影展示,进行评价。正确的答案是:

  一班的`卫生成绩为:9515%+9010%+9035%+8540% = 88、75

  二班的卫生成绩为:9015%+9510%+8535%+9040% = 88、75

  三班的卫生成绩为:8515%+9010%+9535%+9040% = 91

  因此,三班的成绩最高。

  对于第( 2)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在全班交流体会:

  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内容:2、议一议

  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支出为3600元,教育支出为1200元,其他支出为7200元,小颖家今年的这三项支出依次比去年 增长39%,3%,6%,小颖家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是多少?

  以下是小明和小亮的两种解法,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小明: (9%+30%+6%)= 15%

  小亮: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由于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金额不等,因此,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的增长率地位不同,它们对总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总支出的增长率,而应将这三项支出金额3600,1200,7200分别视为三项支出增长率的权,从而总支出的增长率为小亮的解法是对的。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内容: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 ,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 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某校招聘学生会干部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四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 试 成 绩

  A B C

  语 言 85 95 90

  综合知识 90 85 95

  创 新 95 95 85

  处理问题能力 95 90 95

  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语言、综合知识、创新、处理问题能力按20%、30%、30%、20%的比例计算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2分钟,学生总结0

  内容: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议论、交流、总结出结论: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各项的权都相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

  由于权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故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8、2。A组(优等生)1、2、3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1、2

  《平均数》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2、将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与平均数的概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对多组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计算。

  3、向学生灌输简单的平均数计算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理念:

  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

  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对多组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平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5人一小组准备的十八枝小棒、三个纸盒。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启发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谈话导入。

  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平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平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平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两班考试的事例让学生想到“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平均数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

  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

  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

  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

  【设计意图:先单个出示统计图是为了巩固旧知识,突然同时出现两组统计图并抛出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重视和思考】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平均分”概念进行引导。

  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会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平均分”的概念会给学生很好的启发。】

  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

  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会通过移动方块和计算找到最恰当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到“平均数”,新知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平均数”。引入“平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三、拓展延伸,巩固学习

  动手分一分

  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

  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

  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

  动手算一算

  1、师问:刚才大家很快就分好了,如果现在是180根小棒按不同的根数插入三个纸盒内再分一样多会怎样?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练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便和重要,也巩固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

  四、归纳总结

  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平均分”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男生 女生

  6+9+7+6=28(个) 10+4+7+5+4=30(个)

  28÷4=7(个) 30÷5=6(个)

  平均数: 7 平均数: 6

  《平均数》教案 篇12

  第一步:课堂引入

  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第二步:应用举例:

  例1:为了解5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5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

  载客量/人组中值频数(班次)

  1≤x<21113

  21≤x<41315

  41≤x<615120

  61≤x<817122

  81≤x<1019118

  101≤x<12111115

  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

  分析:根据上面的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时,统计中常用的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把各组频数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例如在1≤x<21之间的载客量近似地看作组中值11,组中值11的权是它的频3,由此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

  思考:从表中,你能知道这一天5路公共汽车大约有多少班次的载客量在平均载客量以上吗?占全天总班次的百分比是多少?

  分析:

  由表格可知,81≤x<101的18个班次和101≤x<121的`15个班次共有33个班次超过平均载客量,占全天总班次的百分比为33/83等于39、8%

  活动:使用计算器说明,操作时需要参阅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通常需要先按动有关键,使计算器进入统计状态;然后依次输入数据x1,x2,…,xn,以及它们的权f,f2,…,fn;最后按动求平均数的功能键(例如键),计算器便会求出平均数的值。

  例2:下表是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

  年龄13141516

  频数1452

  求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可使用计算器)。

  答: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为14、7岁

  《平均数》教案 篇13

  一、导入新授:

  通过师生谈话引出两个小组投球比赛成绩的数据。

  二、新授:

  1、出示投球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姓名 投中个数

  刘杰 9

  杨立 8

  孙梅 5

  王丽 3

  丁鹏 5

  姓名 投中个数

  张华 8

  王云 7

  李英 6

  赵明 7

  2、比较哪组的成绩好。

  (1)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和想法,重点引导学生考虑怎样比较才是"公平"的。

  (2)如果学生不能说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并让学生讨论。

  3、学生试做。

  4、交流计算结果,并根据平均数比较两组的成绩,说明哪组的成绩好。

  第一组(8+7+6+7)÷4 第二组(9+8+5+3+5)÷5

  = 28÷4 =30÷5

  =7(个) =6(个)

  7>6

  答:第一组成绩好。

  三、求平均数:

  1、下表是亮亮家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情况。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个数 1 3 2 3 2 6 4

  2、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1)让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得到了哪些信息?

  (2)自己试做。

  (3)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3、议一议: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吗?

  四、做一做: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动手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方法。交流操作的过程,有意识的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平均数》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平均数》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 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出示相关数据。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分别说。(三个)

  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

  板书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板书)

  二、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

  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

  (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3分钟)

  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但是数据不统一。

  2、 “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 “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6、小结: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实这正是它为什么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那就是用平均数描述问题更全面。

  三、在应用中巩固概念。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9分钟)

  学校要给五年级四个班数学竞赛颁奖,奖给谁?比较什么?1班34人平均分87、7分;2班33人平均分89、9分;3班人90、5分;4班35人85、5分

  如果要给教这两个班的两位教师颁奖呢?颁给那位教师?

  生交流,师问:哪个更科学公平呢?

  2、学生应用计算器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数再比较。

  四、回顾总结 (5分钟)

  在统计中应用平均数分析数据,说明问题是很重要的手段,今天我们学习的统计中的平均数和以往的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平均数

  (5+4+7+5+9)÷5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0÷5

  =6(个)

  答: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为6个。

  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案 篇16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理解平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周的作业,有三位同学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励给他们。大家看统计图,哪三位做得最好,分别获得了几支铅笔?(叶雨7支、叶茹5支、李新3支)(课件展示)

  师: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怎样才能公平?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把叶雨的7支拿2支给李新,这样每人都是5支。课件展示)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板书)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15支,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5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板书)。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从不等变成相等,都是5。

  教师指出:这里的“5”就是“7、5、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简单的说一说什么是平均数吗?(学生思考或者讨论,教师在听取汇报后总结。)

  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说到平均数,同学们能联想到我们以前学的哪个数学概念。(平均分)是呀,平均数是5,那么他们每人的铅笔支数应该都是5,是这样吗?(质疑,区分平均数和平均分)

  师:难道,老师真的不公正吗?他们的铅笔到底要不要重新平均分配呢?告诉你们,不能。这样做是因为叶雨书写最干净,而且明显进步,而李新最近书写有些下降了。同学们觉得老师做得公平吗?刚才的平均数只是一个反映今天奖品发放总体情况的数,不是真的把奖品平均分了。

  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平均数?说一说。(见课件)

  看来平均数的用处还真大,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哟!

  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同学们,上个月我们班每个同学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很多小红星。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统计结果。

  第一小组上月获小红星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叶茹李新吴玉刘超

  14111013

  第二小组上月获小红星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叶雨付涛张新江南夏丽

  15128119

  其中,叶雨的个数最多,我宣布第二小组为优胜组,你们同意吗?

  生1:不同意,她一个人怎能代表全组,就算叶雨最多,可是张新才8个。

  师:那你们说怎么比呢?

  生2:可以把每个组的个数加起来,看哪个组的个数最多,哪个组就好。

  生3:可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了一个人呀!怎么能比?

  同学们认为怎样比最合适呢?(平均数)

  对,把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也就是把两个小组的平均数分别求出来再比较。(大家领悟到比较平均数最公平,从而认识平均数在统计中的用处。)

  下面,我们就各显神通,先求出第一小组的平均数吧!

  小组讨论、汇报。

  (将叶茹多的'两个分给吴玉,刘超多的一个分给李新,这样,她们每个人都得到了12个,也就是第一小组的平均数是12个。)

  不错,方法很简洁,他用的什么方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求出四个人的总个数,再求出平均每人的个数。)

  他用的方法就是——先合再分法。

  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第二小组的平均个数会求吗?

  你们觉得这时我们求平均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为什么这里求得的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先合再分法)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法比较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我们看,第一小组的平均数是12,可是14、11、13、10这几个数里,没有一个是12的,它们有的比12大,有的比12小;第二小组的平均数是11,可是15、12、8、11、9这几个数里面也只有一个11,并不是每一个数都是11,它们有的比11大,有的比11小。所以说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简单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也可以对不同数据进行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平均数的概念。

  本小节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的求法,选用了收集塑料瓶这一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给学生渗透了环保的意识。例2中给出两个数据表,让学生根据数据表求出平均数,并进行比较,重点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练习中提供了一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调查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了解统计知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并且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但是平均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需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及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资源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难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教学准备:PPT、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师:都说田各庄小学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方面也很不错。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都喜欢哪项体育运动?(点名回答)

  师:你们的爱好还真是很广泛啊,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特别喜欢游泳。他非要到这个池塘游泳,你觉得他下水游泳安全吗?小组之内讨论讨论,说说你的观点。(教师巡视,挑出持不同意见的两个代表到台上)

  师:这两名同学对这件事的看法不一样,大家听听他们的观点。(相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补充意见)

  师:看大家讨论的这么激烈,等今天咱们学习了平均数的相关知识,就知道是不是安全的。

  二:学习新知

  师:刘老师所在的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活动,创办了许多社团,我就是环保社团的一员。我们环保社团利用周末的时间捡了很多废旧瓶子,这张就是四名同学捡瓶子的数量统计图,通过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师:每个小组手中都有这个统计图,小组之内合作研究,动手操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看同学们都有了结果,哪个小组派代表上前面来演示一下?(指名上台)

  师:就像我们刚才那样,把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的补少的,得到一个同样多的数,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原来那几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13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学生回答)我们完整的说一遍,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移多补少”,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是很少用到的,因为当我们遇到的数据又大又多的时候,这种方法比较麻烦。那么,你有其他方法求得平均数吗?小组之内讨论,把结果写在练习纸上。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列式计算的方法)

  师:老师问一问,这个算式中,每一部分求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出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总数÷份数=平均数”这种方法叫“求和平分”。

  师:老师问问你们,求出的平均数是13,就真的代表每个人都捡了13个吗?(不是),我们观察一下,捡的最多的是多少个?最少的是多少个?和平均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这四个人当中,真的有人捡到13个吗?(没有),也就是说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它有可能出现在数据中,也有可能根本不会出现。

  师:明白了平均数的范围,在以后计算平均数时,我们可以对平均数进行估计,也可以检验我们算出的平均数是不是合理的。

  师:我们来看,这是5位同学向灾区捐书的情况,通过这张统计表,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我们猜测一下,平均数可能是几?(指名回答)下面动手计算出平均数?

  三、知识运用

  师:除了环保社团,我们看看花样踢毽社团,有什么活动呢?

  (播放踢毽比赛的视频)

  师:这是踢毽比赛的成绩表,如果你是裁判,你对于比赛结果有异议吗?

  生:不公平,人数不同,不应该比较总数,应该比较平均数。

  师: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比较平均数就公平了呢?平均数能代表单个数据吗?(不能)它代表的是这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师:那同学生动手计算出男女两队的平均成绩,判出胜负。

  师:平均数帮我们解决了这场比赛的输赢问题,其实它的作用不止这些,它还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事情,下面拿出你们的调查表,说说你们都调查了什么?(指名回答)你们能动手算出调查的平均数吗?请在练习纸上计算出来。(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调查及计算)

  师:老师看到其他同学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调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数学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老师希望你们以后多多留心观察。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五、作业

  92页做一做第二题

  六、板书

  平均数代表总体水平

  总数÷ 份数=平均数

  (14+12+11+15)÷ 4 =13(个)

  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平均数》教案 篇18

  一、教学内容:

  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

  红星小学每周都要开展“爱心回收站,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下面是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小红比小兰多收集了几个?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 求平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什么是平均?

  生:平均就是每个人一样多。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

  怎样操作才能使每个人收集的瓶子个数一样多呢?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 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所以说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如果不动手操作,你能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平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平均数是一个位于他们中间的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虚拟的量。

  2、教学例2。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教案 篇19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解题方法,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求平均数。

  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求平均数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对应的关系,运用所掌握的方法灵活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这一新颖、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讨论探究,观察分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时有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演示,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规律,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多媒体教学

  运用微机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觉发现、意识到问题存在,可激活学生思维,促使问题意识的产生,又可以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寻求多种计算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直观形象,再结合语言表述,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内化。

  四、教学过程

  1、复习较简单的平均数问题

  出示复习题。

  求平均数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求平均数?

  把复习题稍微改动一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

  2、学习例题①

  (1)指名读题。

  (2)启发提问。

  ①例题①的已知和问题与复习题的有什么不同?

  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③怎样求全班共投中多少个?

  怎样求全班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平均数?,

  (3)列综合算式并解答问题。

  3、学习例题②

  (1)指名读题。

  (2)启发提问。

  ①例题②与刚学过的例题①有什么异同?

  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③怎样求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人?

  怎样求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平均数?

  (3)列综合算式并解答问题。

  (教师应告诉学生,求得的平均数有时不能恰好除尽,这时只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就可以了。这道题中已知数只有一位小数,因此得数取一位小数就可以了。)

  (4)例题①与例题②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注意什么?

  (再次强调例题①与例题②的区别,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死套公式。)

  4、完成书后“做一做”

  五、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1、填空。

  (1)平均数=( )÷( )

  (2)( )×( )=总数量

  (3)总份数=( )÷( )

  2、选择题。

  (1)五年级两个班为希望工程捐款,一班42人共捐168元,二班45人共捐210元,平均每个班捐款多少元?正确列式为 ( )

  A.(168+210)÷2 B.(168+210)÷(42+45)

  (2)一个工厂前3天烧煤4、8吨:后4天烧煤7、8吨,这个工厂一星期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吨 ( )

  A. (7、8+4、8)÷(4—3) B. (4、8+7、8)÷(4+3)

  ●综合练习

  1、劳动实践。

  (1)同学们在校办工厂里糊纸盒。第一小组10人,平均每人糊7个;第二小组8人,平均每人糊6个;第三小组5人,平均每人糊4个。三个小组平均每人糊多少个?

  (2)春光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领来白杨树苗140棵,梧桐树苗60棵,桑树苗25棵,共分给5个班种,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2、下表是四年一班各组同学寒假阅读课外读物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看多少本课外读物?(得数保留整数)

  各组人数

  12

  14

  13

  12

  平均每人阅读本数

  6

  4、5

  5

  5

  ●实践与应用

  王华同学五次语文、数学单元练习成绩如下:

  第一次:语文92、5分 数学100分

  第二次:语文88分 数学97分

  第三次:语文94分 数学98、5分

  第四次:语文98、5分 数学100分

  第五次:语文99分 数学97分

  先分别算出五次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再制成统计表。

  王华同学五次语文、数学单元练习成绩统计表

  年 月

  板书

  求平均数

  ① 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综合算式:(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② 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各组人数

  12

  11

  10

  平均每人投中数

  2、5

  3

  3、2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2+11+10=33(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95÷33≈2、9(个)

  综合算式:(2、5×12+3×11+3、2×10)÷(12+11+10)≈2、9(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

  《平均数》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再分析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分清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平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平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平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平均数》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学具准备:

  移动学具板 、作业纸

  教具准备:

  移动示范板 、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放情景录像,预设认知冲突

  1.谈话导入、回顾情景。

  2.读懂统计图,获取相关信息

  从这两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提出预设问题

  这一组同学在套圈比赛中,谁获得了胜利?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二、自主探索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引起争议,探求公正的策略

  当两组人数不相等时,怎样判断哪组套的更准一些?你们有没有公平的办法?

  2.萌发求平均数的需求,得出有效途径求平均成绩

  3.小组动手操作,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那我们应该怎样求男生、女生各组的平均成绩呢?

  4.全班交流,感知方法

  (1)移多补少

  (2)一般方法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男生组算式中的9、6、7、6和28各代表什么呢 ?

  为什么女生求出的总数30除以5,而不是除以4呢?

  5.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我们求出男生组平均每人套中7个 ,是不是每个男生都套中7个,女生组平均每人套中6个,是不是每个女生都套中6个呢?那7和6分别是指什么?

  小结:7是男生组的平均成绩,也就是6、9、7、6这组数的平均数。6是女生组的平均成绩,也就是10、4、7、5、4这组数的平均数。

  6.新课小结,揭示课题 ,体会求平均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平均数的用途可大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处处要用到平均数,你们瞧!这里是有关平均数的一些资料。

  1.盐城去年全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

  2.盐城市某小学三年级有10个班,平均每班人数为47人。

  3.小明的.语、数、外,三门考试,平均成绩为92分。

  4.盐城市某小学三( 5 )班同学平均年龄为8岁。

  现在我们就带着新朋友平均数,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四、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移铅笔 (93页第1题)

  目的:体会移多补少的思想,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 (94页第2题)

  目的:体会一般方法的优越性,上升数学的真正特征,自主领悟平均数一定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辨析题(第94页 第3题)

  目的: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4.综合性训练:

  目的: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训练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分析数据、有根据预测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略)

  《平均数》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平均数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观察。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现实价值。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统计的意义上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需求

  1、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师:咱们在美术课上学会了剪各种各样的窗花,上周有个班举行了剪五角星的比赛,这次比赛很激烈,你们想知道这次比赛的结果吗

  生:(齐)想!

  师:那么这节课老师就想把这次比赛的结果给大家说道说道,让大家帮老师参考参考。到底哪个小组该得冠军?

  生:(齐)好的

  师:剪纸班分成了四个小组,比赛就在这四个小组进行。首先是1小组,1小组有三个人,我呢就随便从这三个人中抽出了一个人。瞧,他一分钟剪了几个?生:5个。

  师:我用这个人的成绩代表1小组1人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合不合理?如果你是我,你会同意我这样做吗?

  生:我不同意。万一其他人剪得比他多,那不是不输了。

  师:呵呵,当时老师就让其余2个同学也参加了比赛,有趣的事情是他们的比赛成绩很有意思

  (师出示后两次剪纸成绩:5个,5个)

  师:还真巧,现在你觉得用几表示1组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比较合理了呢?

  生:用5。

  师:为什么这回用5就行了?

  生:因为每个人都是在1分钟剪了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

  2、通过两组求平均数方法,强化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

  (第2组)师:说得有理!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剪纸剪得一样多,用5表示他们这1分钟的剪纸水平很合理。看着大家的剪纸水平产不多,在第二组我就随便点了一个参加比赛。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平均数》教案 篇23

  第一步:引入新课:

  在某次数学测试后,你想了解自己与班级平均成绩的比较,你先想了解该次数学成绩什么量呢?(引入课题)

  第二步:讲授新课:

  1、引例:下面是某班30位同学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各小组讨论如何求出它们的'平均分:

  95、99、87、90、90、86、99、100、95、87、88、86、94、92、90、95、87、86、88、86、90、90、99、80、87、86、99、95、92、92

  甲小组:X==91(分)

  甲小组做得对吗?有不同求法吗?

  乙小组:

  乙小组的做法可以吗?还有不同求法吗?

  丙小组:先取一个数90做为基准a,则每个数分别与90的差为:

  5、9、-3、0、0、-4、……、2、2

  求出以上新的一组数的平均数X’=1

  所以原数组的平均数为X=X’+90=91

  想一想,丙小组的计算对吗?

  2、议一议:问:求平均数有哪几种方法?

  ①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x1,x2,……,xn,那么,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读作“x拔”。

  ②加权平均数:如果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 这样求得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k叫做权。

  ③利用基准求平均数X=X’+a

  问:以上几种求法各有什么特点呢?

  公式(1)适用于数据较小,且较分散。

  公式(2)适用于出现较多重复数据。

  公式(3)适用于数据较为接近于某一数据。

  《平均数》教案 篇24

  教学目标:

  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篮球比赛的一些画面)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能因为甲队队员的最高身高高于乙队队员的最高身高,就说甲队队员比乙队队员更为高大吗?

  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1:前后桌四人交流。

  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读作“x拔”。

  活动2: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想一想:

  小明是这样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的:

  年龄/岁 16 18 21 23 24 26 29 34

  相应队员数 1 2 4 1 3 1 2 1

  平均年龄=(16×1+18×2+21×4+23×1+24×3+26×1+29×2+34×1)÷(1+2+4+1+3+1+2+1)≈23。3(岁)

  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找同学回答。

  巩固练习一:

  1。 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每人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

  10,12,13。5,21,40。8,19。5,20。8,25,16,30。

  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 元。(课本P216随堂练习 1)

  2。一名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平均每次射中 环(精确到0。1)

  3。小明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她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她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她应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A 93分 B 95分 C 92。5分 D 94分

  例1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 72; 85; 67

  综合知识 50; 74; 70

  语言 88; 45; 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誰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誰将被录用?

  解:(1)A的平均成绩为 (分)。

  B的平均成绩为 (分)。

  C的平均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 (分)

  B的测试成绩为 (分)

  C的测试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思考:(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巩固练习二:

  1、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变形训练:(小组交流)

  1、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要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 元;

  2、某班环保小组的六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10月分的用水量,结果如下:(单位:吨):17,18,20,16。5,18,18。5。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10月份全班同学各家总共用水的数量约为 。

  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补充。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布置书面作业:课本P216习题8。1 1、2

  课外作业:(两题任选一题)

  1、到校医那里收集本班同学左眼视力检查结果,计算本班同学左眼视力的平均数。

  2、请设计一个利用“加权平均数”方法来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再将其“权”作适当改变,观察平均值的变化。观察“权”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板书设计

  1、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

  读作“x拔”

  例1解:(1)A的平均成绩为

  B的平均成绩为 。

  C的平均成绩为 。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 (分)

  B的测试成绩为 (分)

  C的测试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加权平均数: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平均数》教案 篇25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

  探讨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平均数》教案 篇26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重点和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架)

  师:这是老师家的书架,咱们一起来看看。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8本书 ,拿2本放在下层书架上,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几本书了?(6本)

  (3)师:像这样把多的移给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移多补少。

  (4)师:你还有什么方法?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书和下层书架上的书先合起来,再平均放在两层书架上,这样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师:像这种把几个不同的数先合并起来,再平均分成这样的几份的到相同的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先合后分。

  (5)师: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了吗?

  生:一样多了。

  师:都是几本?(6本)

  师:它是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数?(或者:谁来说一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这个数?)

  生:用的是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的方法。

  师:像这样得到的数,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平均数。

  师:所以6就是8和4的平均数。谁再来说说6是谁和谁的平均数?(生说)

  (6)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师:老师又新增添了一层书架,第三层书架上有几本书了?

  生:第三层书架上有3本书了、

  师:用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求出这三层书架上书的本数的'平均数吗?

  师:请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注意摆时要一一对应。

  摆完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伴听一听。(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汇报:

  生:从8本书里拿出1个放在第二层4本书里,再从第一层拿出2本书放在第三层书里,这样他们每层就一样多了。

  师:现在每层有几本书了?

  生:现在每层有5本书了。

  师:5就是8、4、3的什么数?

  生:5就是8、4、3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先把三层书合起来,在平均分成3层。

  师:你能有算式表示表示出来吗?

  生:(8+4+3)÷3=5(本)(师板书)

  师:8+4+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5表示什么?

  (1) 找2-3人来汇报。

  (2) 把这个算是各部分表示什么?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

  2、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出示统计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小红收集了47个矿泉水瓶。小兰收集了33个矿泉水瓶。小亮收集了25个矿泉水瓶。小红收集了35个矿泉水瓶。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跟我们今天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怎样求出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先独立思考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交流,再把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汇报:

  生:(47+33+25+35)÷4

  =(80+60)÷4

  =140÷4

  =35(个)

  答: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35个矿泉水瓶。

  师:观察这个算式,哪部分体现了合?哪部分体现了分?哪个数是平均数?

  生:47+33+25+35体现了合, ÷4体现了分, 35是平均数。

  师:35是哪些数的平均数?

  生:35是47、33、25、35平均数。

  师: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吗?

  师:你们怎么不用这种方法呢?

  生:数太大不好操作。

  师:好,老师把这种方法放到了上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放,学生体验一本一本的移比较麻烦)。

  师小结:看起来,真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不方便。我们以后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答。

  (2)师:老师把平均数也放到了统计图中,请你用这个平均数与这四位同学实际的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看情况,让学生小组交流)

  生:小红收集的个数比平均数多;小兰和小亮收集的个数比平均数少;小明收集的个数与平均数同样多。

  师:它是每个人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

  生:不是。

  师:它只是反应了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对平均数有了较深的认识,那我要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1、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生判断。)说说你的理由。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道题。

  (2)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那么。。。。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小马过河的问题。

  2、有一匹小马要过河,可是河上没有桥,河边有个告示牌:平均水深120厘米,请注意安全!小马想:我的身高是140厘米,比平均水深要高,一定能安全过河。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马能安全过河吗?和你的同伴讨论讨论。

  学生们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小马能否安全过河是不确定的,小马听了你们的分析,一定会谨慎从事的,谢谢同学们。

  3、在一次采摘活动中,小明摘了52个苹果,小刚摘了56个苹果,小红和小兰共摘了84个苹果,他们平均每人摘了多少个苹果?(列 综合算式)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五、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平均数》教案】相关文章:

《求平均数》教案03-06

苏教版数学《平均数》教案(精选11篇)08-22

关于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教案06-06

环保教案范文 小班教案环保教案03-25

小班教案《小熊》教案05-29

小班教案水果教案12-08

实用的教案 完整的教案03-07

小班教案认识秋天教案02-01

小班安全教案防火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