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时间:2022-10-06 23:27: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1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

  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准备: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四、思维训练

  1、下图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单位:厘米)

  五、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3

  学习目标:

  1蹦芙岷鲜滴锘蚱矫嫱夹危理解面积的含义。

  2蹦苡枚嘀址椒ū冉厦婊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蓖ü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的意义。

  学习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预习活动

  1.下面每组中哪些图形的表面大一些?在大的括号里打√。

  ()()()()

  数学书的面课桌的面黑板的面讲桌的面

  ()()()()

  2.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3.长方形的周长=

  4.正方形的周长=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1)用手摸一摸、比一比数学书的封面和文具盒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2)观察黑板和课桌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3)通过刚才看一看、比一比,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的(), 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认识面积

  (1)黑板面的大小叫黑板面的面积,地面的大小叫()。

  (2)认识封闭图形。封闭图形的打√,不是封闭图形的打×。并说明理由。

  你还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吗?

  3、比较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1)像这些封闭图形的()也叫它们的面积。正方形的大小叫做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大小叫做三角形的()。

  (2)()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同学们打开书本36页。

  1、先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再数一数围成的图形有多少个小方格。

  (有小组长组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小组记录

  第一图:

  第二图:

  小组汇报:抽一名组员写在小组展示区

  全班交流,小组质疑。

  2、合作完成书上38页第一、二题。

  (四)课堂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今天表现怎样?学生自说。

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用面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类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面积与周长、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刘燕最近特别高兴,因为爸爸给她买了一张漂亮的书桌,她可喜欢了.为了使书桌更整洁美观,刘燕想在书桌上铺一块桌布,那买桌布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习了的知识后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2.教学面积单位.

  投影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平面图形.

  数一数每个图形的方格数.(投影覆盖片)

  师:说一说为什么同样大小的两个图形,方格数却不一样呢?(方格的大小不同)

  说明:要测量和计算面积,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请同学看书92页下面两行.

  (1)平方厘米.

  师:拿出自己准备的最小的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它的边长,(1厘米)它的面积是 1平方厘米.

  用自己准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书上的1平方厘米上面比较一下是不是一样大.

  用自己准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书上长方形里摆放,正好摆放6个小正方形,也就是6个1平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平方厘米.

  师:再请同学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自己左手大拇指指甲面上,比一比.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的面积的大小与1平方厘米的大小差不多?

  (2)平方分米.

  师: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的面积,方便吗?(不方便)

  那么要用到另一种面积单位.

  请拿出自己准备的大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同桌两个同学用自己准备的大正方形(1平方分米)在一张课桌上摆放,看一看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看着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边长,再摸一摸它的周长,再摸一摸它的面积.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面积大小与1平方分米差不多.再用手比划比划1平方分米的面积实际有多大,给同学看一看.

  (3)平方米.

  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学校操场的面,有困难吗?

  (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

  出示1平方米的纸板,请一个同学来量一量它的边长.(1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比划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用1平方米,量一量黑板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各有多大.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什么是面积,什么是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那么我们开始讲的要给刘燕的书桌买一块桌布,是要求什么?(面积)

  三、巩固反馈.

  1.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

  (1)数学课本长20

  (2)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3)铅笔盒长19

  (4)一个学校的面积是500

  (5)课桌高70

  2.判断.正确举,错误举.

  (1)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米.

  (2)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

  (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4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

  (4)1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图.

  (1)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2)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老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个一个地拼摆,这个方法可行吗?(太麻烦了),我们要研究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后面的课上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基础上教学的.在教案设计上考虑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创设条件,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能较好地完成建构过程,安排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物体表面,观察平面图形的大小,为面积概念的形成做好铺垫.用投影覆盖片,让学生直观看到,同样大小的平面图形,而方格的个数却不同,使学生认识到,要测量和计算面积,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从而认识面积单位的作用.同时,在设计教案时,注意到在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过程中采用自学方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学习全过程,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安排巩固反馈的练习内容,可以达到巩固对的认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抽象能力的目的,最后安排思考题,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探究活动

  量一量

  活动目的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各个面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活动准备

  1.在操场上画若干个4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

  2.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硬纸片若干张.

  3.准备若干份记录表(测量次数为纸片移动的次数).

  测量次数

  测得面积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一张1平方厘米的硬纸片和一份记录表.

  2.组内学生轮流用硬纸片去测量正方形的面积,测量完后填写记录表.

  3.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一张1平方分米的硬纸片.

  4.组内学生轮流用硬纸片去测量正方形的面积,测量完后填写记录表.

  5.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一张1平方米的硬纸片.

  6.组内学生轮流用硬纸片去测量正方形的面积,测量完后填写记录表.

  7.全体学生讨论:用哪种纸片测量最方便?为什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19页的内容,第119页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七的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准备面积分别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师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幻灯片。并准备幻灯机。

  教学过程:

  一、教学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

  师让学生摸一摸课本的封面、文具盒的面、课桌的面,指一指黑板的面、门窗的面。

  师指出:像课本封面、文具盒面、课桌面和黑板、门窗面等,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2、认识平面。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指名摸一摸它们的表面,使学生感知它们都是平面图形。(板书:平面)

  3、认识围成的平面。

  师出示下面的图形:

  让学生指出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不是。告诉学生: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围成的平面。(在“平面”前面板书:围成的)

  4、认识表面和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1)让学生说说摸过的物体的表面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师指出:物体的表面、围成的平面图形,它们都有大有小。

  5、师归纳面积含义。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

  1、用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用幻灯出示两个宽相等而且长相差很少的长方形,让生用眼观察它们的大小,当生不能判断时,师通过操作让它们重叠起来,让生分辨大小。

  2、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用幻灯出示一个长9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让生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然后师通过操作把图形分成同样大小的方格。让生通过数方格来比较大小。

  3、认识面积单位。

  师:在用数方格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分成的方格的大小要一样。我们经常使用的面积单位有三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平方厘米。让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图形,量一量它的边长,告诉学生: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并让学生说一说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物体的面积。让生测量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并让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2)认识平方分米。(方法同认识平方厘米)

  让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的面积。

  (3)认识平方米。让生量一量黑板的边长,认识到一页黑板的面积正好就是1平方米。

  让生观察教室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并引导学生测量教室的地面面积。

  三、练习

  1、练习二十七的1、2题。

  2、练习二十七的3题。“做一做”的第3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让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目的: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初步明确: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米尺、绳子和几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手势比划一下。

  2、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用手势比划一下。

  板书课题: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二、新授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让学生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问:这是什么单位?用它可以测量物体的什么?

  让学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问:这是什么单位?用它可以度量物体的什么?

  并让生说一说1里面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师强调:1厘米是是长度单位,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让生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看看1分米有多长。再让生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面,感觉一下它的大小。

  让生比较它们的不同。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指名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不同。

  4、小结:

  师:从上面的比较我们知道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面积要用面积单位。

  三、练习

  1、做“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指一指课桌面的边长和面积。

  2、做“做一做”第2题,让生说出横线上应填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3、练习二十七的第4题,让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七的第5题,让生用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书上的图形,在指一指它的周长和面积,并让生计量它们的周长和面积,问:它们的面积相等吗?周长呢?

  5、练习二十七的第6题,让生自己在钉子板上围成,师生共同分析周长与面积的关系,从中归纳出:周长相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不一定相同,其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6、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先让生观察,再集体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面积的单位有什么?

  (2)学会面积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具:一张黄色长方形纸(18×6)、红色长方形纸(12×9)、蓝色长方形纸(12×6)、一个小正方形纸片(1×1)、一个正方形纸片(10×10)、一张正方形纸(100×100)、小正方形纸片(4×4)、小长方形纸片(4×3)若干

  学具:每组一张黄色长方形纸(18×6)、红色长方形纸(12×9)、蓝色长方形纸(12×6)、小正方形纸片(4×4)10个、小长方形纸片(4×3)10个。小正方形纸片(1×1)若干、一个正方形纸片(10×10)、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理解物体表面的面积。

  同桌两人比一比谁的手掌面大?

  谁想跟老师的手掌面比一比?

  像这样用你们的小手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再和你们的手掌面比一比,谁大谁小?

  再摸摸桌面,比你们的手掌面怎样?(大得多)

  像手掌面、数学书的表面、桌面等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它们的大小分别叫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提问:书面、桌面、黑板面,谁的面积最大?谁的面积最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黑板面的面积最大。)

  2、理解封闭图形的面积。

  看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四个图形,有一个和其他三个不同,你能找出来吗?(角)

  说得好,你观察得真仔细。那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封闭图形,他们有大有小吗?谁最大?谁最小?

  看来,不仅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也有大小,现在老师告诉大家,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生齐读)

  二、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三张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彩纸,这三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比较一下。

  重叠法比较蓝色纸和黄色纸,蓝色纸和红色纸的大小。

  黄色和红色纸,能一眼看出谁的面积大吗?我们把这两张纸重叠,能很快看出谁的面积大吗?

  也不能,那怎么办呢?能不能用别的办法试一试?为了方便大家探究,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请看屏幕。(电脑演示素材:地板砖、手帕、豆腐),想到办法了吗?

  真不错,老师给了小小的提示你就能想出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小纸片,想不想动手来摆一摆?有的同学手已经很痒痒了,好,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小正方形纸片,小组合作摆一摆黄色纸有几个小正方形纸片大。

  板书:黄色=8个小正方形

  同学们摆得真快,下面请大家自己从学具袋中拿出小长方形纸片作标准来摆一摆红色纸,看看红色纸上能摆多少个小长方形纸片。

  板书:红色=9个小长方形

  我知道了!是红色纸的面积大!因为红色纸有9个小长方形,黄色纸只有8个小正方形,9比8大,所以红色纸大。有同学不同意,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小长方形和小正方形不一样大,所以没法比较。)

  你的意思是说要用同一种小纸片作标准对吗?好,那咱们就用小正方形做标准吧,试试也用小正方形摆一摆红色纸。

  板书:红色纸=8个小正方形

  现在能比较了吗?红色纸和黄色纸的面积一样大!

  这也告诉我们,在比较和测量面积时标准要怎样呢?(统一)

  是的,就像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一样,测量面积时就要用统一的什么单位?(面积单位,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收好学具)

  人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创造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你们想不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里最小的正方形,这就是1平方厘米,量一量它的每条边有多长?(贴在黑板上)

  也就是说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谁愿意再说一说?(指两名同学说,全班说)

  板书: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现在请你用1平方厘米量一量,看哪个指甲盖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纽扣、开关按纽、电脑键盘上的一个键、电话上的按键)

  我们的周围和生活中有这么多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睁开眼睛,你记住1平方厘米这个朋友了吗?有了1平方厘米这个朋友的帮助,我们就可以测量一些物体的面积了,请同学们拿出小长方形纸片,用1平方厘米摆一摆,看看它的面积是多少?(12平方厘米)

  你不但很快测出了这张纸的面积大小,而且还用了巧妙的方法,真是了不起啊!

  1平方厘米已经跟大家成好朋友了,下面我们来跟1平方分米交朋友。请大家试着从学具袋里找到1平方分米,举起来,仔细看看,再量一量它的边长。是1分米吗?也就是说,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记住1平方分米这个朋友了吗?让我们用手来比划一下。

  生活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你能在教室里找到吗?(数学书的一半,开关盖)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都和大家见面了,现在咱们再来认识1平方米这个朋友,大家可不要被它吓到哦。感觉怎样?你猜猜它的边长是多少?你能像这样说说1平方米有多大吗?

  板书: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估计一下这块黑板的面积大约多少平方米。

  三、小结,揭示课题

  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认识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下面就让我们利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四、巩固练习

  1、物体()的大小或()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测量或计算面积时,要用()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块地砖,正好放9个,这块地砖的面积是()。

  2、我能行,请你试着填一填。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小红家的卫生间大约有4()

  3、请你当回小法官。(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小明身高140平方厘米。()

  教室的门高2平方米()

  课桌大约长6平方分米()

  4、光明小学三(2)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学校颁发了一张奖状给三(2)班,同学们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量了量这张奖状,发现它横着能摆5个正方形,竖着能摆4个正方形。

  你能帮三(2)班的同学们算一算,做镜框的铝条大约要多长?做镜面的玻璃大约要多大吗?(拓展练习)

  五、总结全课

  1、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

  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还知道了: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还想知道什么?

  除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面积单位,还有没有其他的面积单位?

  还有平方公里,我们中国的国土面积就大约是960万平方公里。

  2、评价。

  你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

  3、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回家后调查你家的居住面积、小区的面积、或是你喜欢的风景区的面积。

  教学后记:

  一、创设生活情景,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

  二、让学生自己来“做数学”

  三、重视空间表象的建立

  四、渗透人文关怀,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10-07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案10-12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案10-09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学随笔10-09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10-07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10篇10-26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汇总7篇11-02

【推荐】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4篇10-22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模板6篇10-19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模板10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