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2
【片段一】引入毫米
师:在学具盒里有一根大约5厘米长的小棒,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在学生的学具盒里有若干根小棒,只有一根白色的是5、3厘米长)
生:白色的小棒大约是5厘米。
师:是的,这根白色小棒大约是5厘米长,但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学生独自测量)
生:比5厘米长一点儿。5厘米多3小格。5厘米多3毫米。
师:有同学说这根小棒长5厘米多3小格,也有说是5厘米3毫米,这说明现在我们用厘米已无法较精确地表示出这根小棒的长度。其实1小格可以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表示。(板书:毫米)
【评析】三年级的孩子在课前对长度单位毫米已有所接触,但对它们的理解是不清晰的,还没有建立表象。教师以学生已知的“厘米”为切入点,在测量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为使测量精确,不够整厘米时,需要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把毫米和厘米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教材编写的逻辑意图综合把握教学目标,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较好地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在估计小棒长度、测量小棒长度的活动中引出毫米,感受用毫米作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这些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主地参与后续的学习活动。
【片段二】认识毫米
师:尺子上3小格就是3毫米,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并和同桌说一说。(同桌指完后,请一位学生到课件中放大的尺子上指出1毫米。)
师:(指着课件中放大的直尺图)这样1小格是1毫米,2小格是几毫米呢?3格呢……10小格呢?
生:10毫米。1厘米。
师:怎么有的同学说10毫米,有的同学说1厘米?
生:1厘米=10毫米。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中任选1厘米,数一数是否有10毫米?也就是10小格?
师:你是选直尺上的哪个厘米来数的?
生:刻度2至刻度3,是1厘米,有10毫米。刻度5到刻度6,1厘米里有10毫米。等等。
(板书:1厘米=10毫米)
生齐读:1厘米=10毫米。
师:从0刻度到刻度2是几厘米,是几毫米?(2厘米,20毫米。)从0刻度到刻度3呢?(3厘米,30毫米。)从刻度2到刻度6呢?(4厘米,40毫米。)
师:请同学们在学具盒里找一找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学具有:1元硬币、电话卡等)
生: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
生: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这两样物品的厚度。
生: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1元硬币的厚度是2毫米。
师:在学具盒里找出最短的小棒,量一量有多长?
生:2厘米5毫米。
生:25毫米。
生:2厘米5毫米就是25毫米。
师:你能估一估数学书的厚度吗?估计好后把结果填入表内。再用尺子量一量。
测量的物体我的估计我的测量
数学书的厚度
师:说说你的估计结果和测量结果,相差多少?
生:我估计是1厘米,测量结果是7毫米,估多了3毫米。
生:我估计是5毫米,测量结果是7毫米,少估了2毫米。
师:毫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毫米作单位吗?
生:我爸爸去划玻璃时,玻璃的长度要用到几厘米几毫米。
生:工人师傅做的一些机器零件就是用毫米做单位的。
生:一张纸(指着数学书的一页)的厚度是1毫米。
师追问:一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吗?(学生马上开始测量验证。)
生:一张纸没有1毫米。
生:大约10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师:像我们数学书里的纸张,大约10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课件出示小资料:a、铅笔芯。教师介绍铅笔芯的粗细规格一般用毫米作单位。b、眼镜片的厚度。c、播音员报气象预报:20xx年8月14日,第10号台风“珊瑚”带来大风暴雨,截止到当天下午5时,厦门平均降雨量达300毫米以上,靠山地地区降雨量均超过350毫米,小坪水库最大降雨量达587毫米。)
师:请同学们不用尺子画一条1厘米长的线。(学生动手画)再用尺子量一量,长了或短了多少?
生:我画长了1毫米,就是画了11毫米或1厘米1毫米。
生:我画短了2毫米,就是画了8毫米。
【评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体验,当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就不只是“文本学习”,而是“体验学习”。这一环节最大的特点是教师创设了许多体验学习的情境,通过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认识毫米的过程中,有找一找(在尺子上找一毫米,在文具盒里找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摸一摸(摸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说一说(说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例子),估一估、量一量(测量物体的长度前先估计)、画一画(不用尺子画一段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从形象感知到逐步抽象的体验过程,充分体验到1毫米的长度,建立了毫米的正确的表象。画一厘米长的线,把毫米的认识与厘米紧密联系起来,深化了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学习的平台”,将学生的`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三位一体地参与,体验成为有效学习的基石。
【片段三】认识分米
师:不用尺子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学生动手画)
师:在学具盒里有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找出来与自己画的10厘米比一比,是画长了,还是画短了?(学生拿出10厘米长的红色小棒与自己画的进行比较。)
师:这10厘米(拿着小棒)也是一个长度单位,请同学们看数学书第4页,从书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10厘米=1分米。(教师板书。)
师:你能把1分米有多长表示出来吗?
生:从中指尖到掌心之间大约长1分米。
生:用了一半的铅笔大约长1分米。
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吗?
生:从0刻度到刻度10。
生:从刻度10到刻度20。
生:从刻度2到刻度12。
师:知道了1分米有多长,2分米有多长呢?(学生举起了尺子,一根尺子大约是2分米。)4分米有多长呢?(同桌两人把两根尺子拼到一起长大约4分米。)8分米有多长呢?(学生4人小组把4根尺子拼在一起长大约8分米。)10分米有多长?你能比划一下吗?(学生比划)
生:10分米就是1米。
师:为什么?
生: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所以1米=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
师:先估计课桌的宽,把结果填入表格,再用尺子量一量。完成表格。(提供3根不同长短的彩带,让学生选择后估计,测量。)
测量的物体我的估计我的测量
课桌的宽
【评析】前一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引导多一些,而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学,体现方法的层次性。在分米的认识过程中,让学生自学课本得出“1分米=10厘米”以及用1分米度量的优越性。通过找1分米、比划1分米的长短等活动来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在估一估、量一量中,让学生学会目测,间接运用工具得出物体的长度。追问1分米有多长,2分米有多长,4分米、8分米、10分米有多长,沟通了厘米、分米和米的联系。探究、自学等自主活动,强调把学习、读书等的时间还给学生,但不是“放羊式”教学,这一环节教师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导向功能,适度把握思考方向,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片段四】解决问题
1、量一量
2、画一画。①1分米长的线段;②长2厘米5毫米的线段。
3、算一算。
4厘米=()毫米80毫米=()厘米
6分米=()厘米40厘米=()分米
18毫米+42毫米=()厘米3分米+7分米=()米
75厘米—28厘米=()厘米=()分米()厘米
4、填一填。
(1)我们三年级上册数学书的厚度约是8()。
(2)一枚钉子的长度约54()。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3
教学目的: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准备:学生(尺子、一张大约3厘米长的小纸条);教师(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上个学期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
生:厘米和米。
小朋友们还记得哪些关于厘米和米的知识?大家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二、认识毫米
1、认识1毫米
小朋友想想看,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比1厘米还要短呢?
生:眉毛、眼睫毛、蚂蚁、硬币的厚度......
这些东西都不够1厘米长,我们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表示长度呢?
生:毫米。
对!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小朋友猜猜看,1毫米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
让学生说一说1毫米在尺子上到底有多长?教师引导说出:直尺上1厘米之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请小朋友在尺子上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呢?让学生说一说
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猜一猜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学生说并说明是怎样想的?可以引导学生数一数尺子上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板书:1厘米=10毫米)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3、估一估,量一量
(1)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有多厚呢?先让学生用眼睛估测,再小朋友
自己动手测量,学生量出是6毫米。(板书:毫米)。
(2)先估测再测量桌上小纸条的长度,引导说出小纸条长度为3厘米4毫米或34毫米并追问3厘米4毫米是怎样换算为34毫米的,理由是什么?
三、认识分米
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们认识了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小朋友再想一想,有没有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对!分米。(板书:分米)
老师手上有个盒子,它的边长正好是1分米,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个盒子边长要是用厘米表示,大约是多少厘米呢?
先请学生猜一猜,再请人上台量一量是10厘米,问学生这说明了厘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说明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找出1分米的长度
请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的长度
生:(0~10、15~25......)
怎样从尺子上找最快?引导说出找0~10最快。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引导说出插座的边长、软盘的边长、粉笔的长度、学具盒的长、文具盒的宽等。)
3、画一分米的长度
每位同学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集体反馈你是怎么画的?(课件演示画一分米的动画)
4、比划一分米的长度
学生用手指比画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验证。
5、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再说出或者展示验证的`办法。(老师可以展示米尺,让学生一起数一数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6、估一估,量一量
(1)数学书的边有多长?先估一估长度,再量一量。引导说出书长为2分米多4厘米、大约2分米、24厘米。
(2)同桌学生不用尺子,估测课桌和椅子的高度大约是多少分米,并交流方法。老师记录学生估测的数据。然后请同桌合作分别实际量一量分别是多少厘米,说说各接近几分米,并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确。
四、练习
1、给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
(课件出示)一张床长大约2()、一根黄瓜长大约2()、一颗牙齿长大约4()、一块黑板长大约40()、一枝铅笔长大约1()5()。
2、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
老师家的房子要装修,我要计算客厅的长度,选择什么样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请学生说出自己选用单位的理由。让学生意识到可以根据物体的实际长度来选用合适的单位。
3思考题:
辨一辨
我们来读一读一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数学日记。
(课件出示)
今天,我系好了一条长大约6厘米的红领巾,和老师同学们坐了一辆长大约6毫米的公共汽车去春游。我在一棵大约8米高的树边吃了一大约2分米长的面包。然后捉了一只大约6分米长的蚂蚁。
(学生可能会笑,让学生说说笑的理由,并帮忙改一改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这些物体的实际长度来帮助学生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米和毫米,加上原来的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你能将它们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一下吗?(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同桌之间用手势比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约有多长。
课外活动。
(课件出示问题)查一查:米、分米、厘米、毫米国际上采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4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使学生知道要想准确测量出某一物体的长度,仅有厘米这一较小的长度单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通过测量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新的长度单位的欲望,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在经历、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的目标。
2.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节课提供了大量的测量活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围绕探索的问题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分析、交流,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3.注重实践运用。
课堂中鼓励学生将学习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胆去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学生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了“身边处处有数学”。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卡片、直尺、米尺、10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准备 直尺、米尺、10厘米长的纸条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卡片,猜一猜。
师:我们学习过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师:其中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米)最小的长度单位呢?(毫米)
师: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米、1厘米、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
我们在实际测量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卡片复习,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激发求知欲望,为系统整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测量课桌的长度。
(1)提问。
师:如果老师让你测量出我们所使用的课桌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厘米。
师:为什么不选择米呢?
生:因为课桌的长度不够1米。
师:为什么不选择毫米呢?
生:因为毫米的单位比较小,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进行测量。
(3)汇报测量方法。
小组一: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最后得出桌子的长是97厘米。
小组二: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10厘米长的纸条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9个10厘米,余下的用尺子量,还多出来7厘米,最后得出桌子的长是97厘米。
(4)比较测量的方法。
师:刚才在测量的时候,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
生:第二种方法。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好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而在第一种方法中,直尺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30厘米,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
师:刚才我们所说的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米。(板书课题)
2.教学1分米=10厘米。
出示课件。
师:数一数,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10个1厘米)对,10个1厘米是10厘米,也可以说成1分米。
课件出示1分米的放大图,同时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课桌的长度里面有几个10厘米?
生:9个。
师:9个10厘米是几分米?
生:9分米。
师:所以我们说课桌的长度是9分米7厘米。
3.教学1米=10分米。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可以借助米尺,也可以进行计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小组一:我们小组观察了米尺,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为单位,一段一段地数,一共有10段,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小组二:我们小组是根据米和厘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的,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10个10厘米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师:如果把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的话,分米应该排在什么位置?(在米的后面,厘米的前面)
4.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用手指比划一下,两根手指中间的部分大约是1分米。(反复两次)
(2)比一比。同桌之间进行一个小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够获胜。请坐在南侧的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坐在北侧的同学用直尺量一量,调换角色再量一遍。(同桌之间互相量)你和同桌所表示的长度哪个更接近1分米?(学生举手)希望你们能够帮助自己的同桌,让他们也能用手势表示出准确的1分米。
(3)估测一下,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腕的什么位置大约是1分米?请你的同桌帮你量一量,看你估测的数据准不准。(同桌活动)
(4)画一画。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拿出铅笔、尺子和练习本,用尺子上没有厘米刻度的那一边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画完后,用直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请你用直尺画出长度分别为2分米、3分米、5分米的线段。
(5)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学生思考后汇报)哪些物体的长度适合用分米作单位?(学生思考后汇报)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5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难 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关 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 具:课件、米尺、学生尺 、线绳、各种小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2、汇报: 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
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
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
师:你想 怎样解决这个疑问?
生:看书。
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
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
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
师:这是一个放大的1厘米,咱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边数,一边动态演示)这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个小格是几毫米?5个小格是几毫米?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
生: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较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打开书61页,自学例2。
( 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
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1)学生分组活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
(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观察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吗?这节课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出题考考你好吗?
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如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巩固练习
1、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 3 )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
(5)别针长34( )。 ( 6)小红身高120( )。
2、判断
(1)小名身高134米。( ) (2)一根绳长15分米。( )
(3)一块橡皮厚1米。( ) (4)10分米=1厘米。 ( )
3、儿歌
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不长也不短。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
点评:在巩固练习阶段 ,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挂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币、一枚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由学生测量的结果引入毫米。或者由下面的游戏引入。
测量游戏:同学们,你们每组桌上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几种东西(“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各一枚、一张纸条、一块橡皮),请你们看看分别是什么?谁能用尺子准确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或厚度?(小组合作)然后小组汇报。
猜测:一元硬币的厚度。测量一枚1元硬币或1分硬币的厚度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
一枚1元硬币(1分硬币)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发现?(同桌交流)
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两支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练习:
量出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
填一填: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测量很麻烦。)
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作一个记号,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
与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练习区——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1.量出数学教科书的宽是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1分米4厘米4毫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投影或挂板出示)。
一把米尺的长是1(),一把米尺的长是10(),一把米尺的长是100()
一个墨水瓶高约1(),教室的门高约是2(),宽约是1()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即直观又准确地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五、板书设计: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卷尺、1分的硬币等。
学具准备:直尺、1分的硬币、两支削尖的铅笔、1根10厘米长的小棒、纸条、剪刀、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开课:猜一猜某个学生的身高是多少?再实际测量出这个学生的身高。引出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等于多少厘米?
2、电脑显示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的过程,突出直尺的“0”刻度对准铅笔的左端。
二、新课教学:
1、认识毫米。
(1)引入:电脑显示不是整厘米的一支铅笔,用直尺去量它的长度,该是多少呢?(7厘米多)。那么这支铅笔到底长多少呢?
师:要想比较精确地量出这支铅笔的长度,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现在,我们就来认识毫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
(2)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尺子,用两支铅笔尖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师巡视)。再用右手的笔尖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10个)那么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请同学们用笔尖指出1毫米、2毫米、3毫米……的长度。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10毫米。
(3)师:请同学们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再请同学们像我这样轻轻夹住一分硬币,然后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这条小缝大约就是1毫米宽。
(4)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填在书上。并向学生说明误差是存在的。
(5)电脑显示小蝌蚪变青蛙图,分别得出:1厘米(10毫米)、2厘米(20毫米)、2厘米6毫米(26毫米)、6厘米8毫米(68毫米)
(6)电脑显示前面那支不是整厘米的铅笔图,让学生说出是多少毫米。
(7)做书上第66页第3题。
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
(1)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在实际生活中,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作单位。1分米有多长呢?
(2)学生自学教材,认识1分米的长度。
(3)电脑显示10厘米的'长度,10厘米也叫1分米。
(4)同学们在尺子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引出:1分米=10厘米。
(5)量一?的长度大约是多少?(1分米)
(6)量准备好小棒,看是不是1分米长。
(7)猜一猜: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然后请一人带上1分米长的小棒上台来实际量一量,引出:1米=10分米。
(8)量出3分米长的纸条,剪下来,同桌互相检查一下量得准确吗?
(9)以分米为单位,让学生估计下面物体的大约长度:水彩笔、钢笔、音箱高、课本长……再实际测量长度,并将数学课本的长大约是多少分米,填在书上。
(10)将今天学习的毫米、分米与以前学习的米、厘米进行排序(从大到小排)。
教师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三、巩固练习:
1、电脑显示:在括号里填上米、分米、厘米或毫米。
钢笔长14()楼房高20()粉笔长75()
电脑键盘长约5()图钉长10()教室宽6()
2、做书上第69页第1、2题。
3、请学生带上直尺和卷尺自由测量教室里各种物体的长度。
教师口述要求:
①测量时可以与你的好朋友一起进行,并作好记录。
②爱护公物,注意清洁卫生。
③当音乐响起就开始去测量,当音乐停止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请几个同学汇报测量的结果。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1分米大约有多长。小朋友回到家里可以对自己的家俱、电器等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下次上课再请大家汇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开始让大家猜测某一学生的身高,并实际测量,接着电脑显示直尺测量铅笔长度的过程,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使学生很快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2、主动探索,学会学习。
新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所以,我的设想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通过直尺测量铅笔长度的过程、小蝌蚪变青蛙等生动有趣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并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8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具、学具:
米尺、硬币、直尺、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你认为在研制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
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
(这一环节,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
问: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
一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大概有多长?
(对已建立的长度观念的复习,为新知作准备.)
3、测量纸条的长度。(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拿出纸,,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
师:这8厘米多,多的又不够1米,用什么单位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激发矛盾,提高探究的欲望,为合作探究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1)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
(1)师: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什么?拿出你的直尺,把你所发现的说给同组同学听听。(合作学习,老师巡视。)
(2)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师问:用铅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4)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
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5)提问: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2)亲身体验1毫米到底有多长?
师:这是一枚一分硬币,你先估计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实际测测,看估计的'对不对?
师:除了一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以外,还能举出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吗?
师:到底1毫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3)实际测量:
① 考考你的眼力:你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有多厚?实际测一测,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的方法)
② 任选你喜欢的物品,测出它的长度。(小组操作、互评、反馈)
教师: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堂上体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下面我们做个智力小游戏。
师:这是两根纸条,只用尺子测出其中一根的长度,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另一根的长度。
请最有智慧,最先完成的小组到前边来演示。
师:10厘米、10厘米地测,这个方法真好,这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说是多长?有谁知道?(板书:分米)
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个长度单位:分米。
问:1分米是几厘米?40厘米是几分米?为什么是4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2)体验1分米的长度:
师:1分米有多长呢?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这一拃的长度就是1分米)
(3) 渗透米和分米的关系。
创设情境:一天老师叫小老鼠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但是它的直尺断了一节,小老鼠不知如何画。请你帮助帮小老鼠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悟出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用一把无起始刻度的直尺。)
师:1米里有几个1分米?10个1分米是多少?
板书:1米=( )分米。(10分米就是1米。)
(三)阶段,突出重点: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物品的长度时,有时就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地话,还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么这4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每个小组的同学研究一下。(学生汇报略)
(四)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蜡笔长6( );跳绳长2( );课桌高7( );粉笔长75( );
蜡笔长60( );跳绳长( );课桌高70( );粉笔长75( );测量教室的宽用( );书的厚度用( );成都到北京的距离用( )。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上查查看。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初步同学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以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用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3)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同学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这也是难点所在。
课前谈话
1.谈话(出示直尺):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直尺)对,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直尺,那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直尺呢?
过渡:人们为了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长度发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过什么信息告诉我们物体的长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直尺。
2.同学观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学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尺子上有长长短短的线,有数字,大格,小格。)
指导并板书:直尺上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有个名字叫做刻度线。(板书 刻度线)
(2)找一找:数字和线是怎么排列的?
指导并板书:数字0对的长刻度线取名叫0刻度线,你知道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吗?(这里的0不是表示没有,而表示起点)你也能学着给数字1对长刻度线取名吗?(1刻度线),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 )?
(3)描述: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小格的长度怎样?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大格,数一数你的直尺一共有( )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 )小格。
3.小结: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告诉我们长度的。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10
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直尺,米尺,回形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个"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
师:幻灯逐一出示"记忆园"中的问题:
(1)我们已经学过(),()和()三种长度单位
(2)1米=()厘米(板书)
(3)1厘米=()毫米(板书)
(4)13厘米—7厘米=()厘米
(5)10厘米—3毫米=()毫米
(6)用手势表示出1米,1厘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师(小结):前面,我们学过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和米,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距离应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也知道要量更小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确,应该用毫米来作长度单位。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师: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想一想:看到它,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
生1:我想知道1米是多少毫米。
生2:我觉得厘米和毫米之间离得很近,米和厘米之间离得有些远。
生3:米和厘米之间跨度太大了!
师:对,人们也认为米和厘米之间跨度太大,所以就在这儿添上了一个长度单位。(这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你知道
生:分米!
师:你怎么知道的
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生:分米就是把米分开。(你解释得真形象啊!)
师:知道把1分米分成了多少份吗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师: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分米(略)
师:用手势表示出2分米,5分米,10分米的长度。
师:米和分米之间有关系吗
生:1米等于10分米。(板书)
师(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0毫米。(师生一起说说,师补充板书)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四,总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除了我们认识的米,分米,厘米,毫米这4个长度单位,还有其他长度单位吗
五,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师: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至24页
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单元中, 、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体验 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策略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毫米、1 分米的长度单位。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提出问题: “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 21 厘米,差 2 个小格。 宽:不到 15 厘米,差 2 个小格。 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 1 厘米10 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 1 厘米的长度,数数在 1 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1 个小格,长是 1 毫米。1 厘米10 毫米。
老师板书:1 厘米10 毫米
3、深刻感悟 1 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 1 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你说的对不对。 (硬币、超市会员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同学合作验证猜得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
1、第 3 页做一做
2、第 5 页练习一第 1、2 题及第 3 题的前 2 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数学教案10-07
《分米的认识》教案12-17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03-28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1-28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10-07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教案10-09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的教学教案10-08
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方案10-08
《毫米、分米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0-07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教案范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