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一、 目标:
1、 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体验看、听、摸、闻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2、 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研究自然的乐趣,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研究活动。
3、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
4、 使学生领悟到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
二、 重点:
开展科学观察活动,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三、过程: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一、引入(1-2分钟)
1、 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给大家上一门新的学科《科学》。
师:同学们一定会问,《科学》是学什么呢?它有哪些内容呢?我告诉你们,科学课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内容,比如,火山、地震、宇宙、天气、植物、动物、人体、电、光等。现在我先把《科学》第一册的内容用小图标来表示,你们猜猜这些小图标分别表示什么内容。
师∶同学们一定要问,这些内容怎么学呢? 我告诉你们,每个单元都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组成。我们学科学就是要亲自参加、经历这些活动。比如观察蚂蚁的身体,测测蝗虫跳多高,看看蜗牛是怎样爬的。通过这些活动长知识、长才干、长智慧。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这里有一幅图,仔细看看图上有什么,然后告诉大家我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
1、 引入――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2、引入――激发看树的兴趣。
二、看图片上的树
1、 出示一张树的图片估计。
请你先看1分钟,估计你能发现多少点情况?还有更多的吗?
2、 组织学生交流、倾听。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说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能一口气说多少点情况。
注意:做到不重复的补充介绍。
3、 再次估计。
你们再估计一下,看这幅图你最多能一口气说出多少点情况?
1、看图先估计数量――激发起想看得更多的欲望。
2、 老师用手势、用问题――鼓励发言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倾听发言。
3、 对图片中能发现的内容作一个上限估计,为后面活动得到的数字作好比较的.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三、回忆在树前曾看到过什么。
1、过渡:难道一颗大树真的就只有这么多点情况吗?(曾在树前看到过其他情况)
2、回忆:
回忆在一颗真正的大树前。曾经看到过什么?数数能说出几点。比看图的发现是多还是少?
3、小组内交流:
小组内说说你自己曾经在大树看到过的情况是否比看图的多?
4、全班讨论:
为什么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的情况比看这张图片的发现多得多?
1、师设问――过渡到真正的大树。
2、师追问――调动深长的回忆,互相影响引发回忆内容。把内容控制在自己真正看到过的范围内。
3、生分小组讨论发现真正的树的内容比图上看到的多。
4、讨论、师追问――进一步明确为什么会多。
四、引导学生从看树到观察一颗树。
1、 设问:
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的内容比看图片的内容多得多。如果我们现在到校园里去,站在一颗真正的大树前――请估计 一下自己:你看到的内容会比图片、比我对大树的回忆多还是少?
2、 思考:
天天都看到过树,为什么再去看看,会看到更多的内容?
3、什么是观察(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1、一步比较――为提出“观察”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实地看树的兴趣。
2、 “有目的地看”
3、追问――初步认识观察与看是不一样的。
五、交流观察的
内容和方法
1、 提问:
如果现在去一颗树底下,你想观察树的什么?怎么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2、 小组讨论:
看看你们小组会想出多少种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3、 交流:
哪个组先上来说说,其他同学听听是否可行,有没有建议或补充,对他们进行帮助。
4、提出观察建议:每组观察一颗树。用各种方法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建议课后观察更多的树,下一节课要描述自己观察的那颗树。
1、设问、追问――推动学生想一想观察的内容。
2、组织学生自主讨论、交流、争论――希望学生相互启发影响即将开始的观察大树的内容和方法。
3、师生共同交流――简要了解观察大树不只是用眼睛,包括眼、耳、鼻、舌、手多种感官的运用。
4、老师的建议――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观察、记录和描述。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观察、记录和描述。鼓励学生观察更多的大树。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六、观察大树
学生分组观察大树。
老师观察学生的观察活动并参与。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学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观察研究水的物理性质;
通过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水”;
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交流、乐于发现探索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和材料准备: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水的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水是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下一课时将作主要研究)
注意点:观察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
课前准备(每组):矿泉水、牛奶、有色饮料(芬达)、透明玻璃、一次性塑料杯、塑料吸管、黑瓶子(分辨演示:黑瓶子内装:沙子、 醋、牛奶、酱油、糖水、酒、矿泉水、食用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板书篆体的“水”
2、古代的人通过观察水,发明了“水”字,我们今天也来认真地观察水,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呢?
板书:一杯水的观察
[评析:从篆体的水字入手,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便吸引到课堂中来,学生对于这个字的观察和猜测也经历了一个简单的研究过程。把科学的理念和古代的灿烂文化有机结合,有新意。]
3、用感官观察水
1、每组桌上都有一杯水,你准备用哪些感觉器官来观察这杯水呢?
2、学生汇报;
3、按学生说的顺序板书;
4、这么多方法,可老师只给你一杯水,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顺序?
5、老师调整板书顺序;
6、马上要开始实验了,组里可以分工合作,定两个人记录。好,开始实验吧!
7、学生实验,老师巡视;
8、学生汇报;
9、到现在为止,你认为水是一种怎样的东西?
师选择性板书: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
[评析: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是这个学期重点要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先自由地发表想法,说说准备用什么感官来观察一杯水,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观察是要按一定顺序的。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课堂上有所提高和收获。]
再用感官,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教学过渡:
教师:(出示玻璃)这个东西也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呀,它也是水吧?
学生:不是。是玻璃。
1、那玻璃跟水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我们可以继续用感觉器官,把玻璃和水进行比较,这样就能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比较
2、接下来我们就用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和研究水;
老师这里有几组东西,小黑板出示:
实验一:玻璃和水比较;
实验二:牛奶、芬达和水比较;
实验三: 两个瓶子里的东西比较(有一瓶是水)
3、各组可以自由选择做哪一组实验,要求运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发现水和这些物体在哪些方面有不同点?其中实验三不能打开瓶子。如果觉得实验有困难,可以参考老师的实验提示卡。各组组长上来领实验器材、和提示卡;
4、学生做比较实验。老师巡视;
5、各组交流;
(1)实验二请一个小组整个小组汇报。(组内成员互相补充,其他组有什么新发现也可以补充。)
(2)实验一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交流。
(3)实验三,老师请其他组的一位代表采访做实验三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不打开瓶子就知道是水的;
6、老师:大家真聪明!很会做实验,很会研究,真像一个个小科学家呀!
谁来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你认为水是一种什么东西?
[评析:三个对比实验的设计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进行自主地选择,也使学生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而不是浮于表面的观察。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得到最大的收获,所以我让学生从三个实验中任选一个实验。后面的交流使学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三个实验,可通过其他组的不同形式的汇报和相互交流也能从中收益。在一个个对比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增强,对水的认识也逐步完善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知识的概念是在实际的实验中逐步生成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增强了知识的实践性。另外,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提示卡给实验有困难的同学提供了帮助,真正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
巩固加深认识,课堂延伸
1、今天同学们运用感觉器官研究了水,发现了水的不少秘密。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这些瓶子中间只有一瓶是矿泉水,谁能把它找出来?
2、出示瓶子,请一位同学上来。
(1)能先不打开瓶子吗?
(2)注意点: 闻:指导闻的方法。
尝: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尝的哦。
(3) 表扬奖励。
3、今天我们的研究用了身体的哪些器官?
4、人体的器官真神奇呀,帮助我们发现了很多奥秘,我们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5、水的秘密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继续研究。可以做实验(但是要注意安全哦),可以看书查资料,还可以上网。
[评析:最后的游戏性实验无疑使学生兴趣盎然,不管能否找到那瓶水,学生都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而且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说不定有的孩子课后还会找别的液体继续探究。老师最后的总结也不是终止这堂课的研究,而是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课虽然结束,新的研究也许又将开始。]
四,教后思考:
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能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本课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两种或几种液体的比较,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事物。三年级的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他们的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往往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吸引,探究的开展随兴所至,探究过程简单、短暂且不严格,这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向更深层次研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观察,从而发现更多水的秘密。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开放性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1、 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科学课上册教材将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这个单元提出让学生学会运用感觉器官,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观察,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并能体验从中的乐趣。
2、 体现探究活动的整体结构效益。本课试图通过良好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科学探究活动发挥结构的整体效益,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探究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本课的探究活动都是以四个观察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前一个活动是寻找基本的性质,形成初步的概念,后三个活动是思维的碰撞,是运用多种感官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进行比较,体现探究活动的层次性和严密性。
3、 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通过儿童身边的一些液体进行科学的探究,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走近课堂,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根据形状取的的名称。
2.磁铁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3.磁性和磁极。
过程与方法:
1.能边玩边思考和交流,从玩中发现磁铁的性质。
2.能运用磁铁的性质解释现象和制作玩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表达和交流。
2.激发探究兴趣。
3.通过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
学具:每4人一组
桌面——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水槽(有水)
桌肚——回形针、泡沫板
实验记录单
教具:磁铁鱼(用泡沫做,里面藏一块条形磁铁)、课件、多种形状的磁铁、
渗透:回形针排队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很有趣的动画片,想看吗?一起看屏幕(点击播放《猫和老鼠》)。
知道Tom用的是什么秘密武器?同意吗?(板书:磁铁)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看到它能吸引铁熨斗)
对,我们把磁铁能吸铁一类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板书:磁性)
二、自主探究磁铁的`性质
(一)学生回忆平时玩
看来你肯定玩过磁铁,还有人玩过吗?既然玩过,那你们一定从玩中已经发现了磁铁的很多秘密,是吧?把这些秘密先在小组里说说,过会儿全班交流。
预设:
1.磁铁有各种形状
对!瞧,(课件出示马蹄形、条形、环形磁铁),这是我们常用的,第几个和刚才汤姆拿的一样?对,它叫马蹄磁铁,这个叫条形磁铁,最后一个叫环形磁铁。名如其形!你们看这里还有球形磁铁、柱形磁铁(出示实物),形状太多了!
2.相吸和相斥
你是怎么发现的?(请给大家演示一下)
有谁没有过这样的体会?(让这部分同学拿着试一试)(板书:相吸、相斥)
3.隔着物体也能吸。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桌面上放一块磁铁,用桌面下的磁铁带着走)
(二)提供材料现场玩
不错,一个个从玩中发现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你们还想再玩一玩吗?
行!老师给每组提供了磁铁和回形针,就这两样。比一比哪个小组会玩,看看哪个组能从玩中发现磁铁更多的秘密。注意把你们的发现及时记录在这张纸上。
预设:
(1)一个接一个的排列,说明磁性能够传递。(板书:可以传递)
(2)把磁铁往回形针堆里放,磁铁总是会有两个部位吸引的多。
吸得多的部位说明了什么呢?(磁性强)
揭示概念:我们把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板书:磁极)
(三)老师引导深入玩
刚才看到同学们玩得那么开心,老师手也有点痒痒,我也来玩一个!我用泡沫做了一条鱼,它可以浮在水面上(师用水槽取水),而且它还能自由转动。来个比赛,如果鱼头朝南算老师赢,如果鱼头朝其它三个方向都算同学们赢。行吗?为了公平,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拨动鱼并宣布结果。
(1)诱生质疑
哈哈,老师的运气真好,每次都赢!
(2)揭开谜底
鱼有问题?你帮大家看看!
(3)讲解步骤
你们也想动手做做这个有趣的实验吗?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 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过程与方法
● 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发展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教学难点】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教学准备】为全班准备:几个相貌特征组合成的性状图、班级相貌特征统计表、四张相同的头部相貌轮廓图。为每组准备:班级相貌特征统计表。为每个学生准备:白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猜猜老师描述的这是班级中哪位同学?为什么会毫不费力猜测到?
二、自主探究:1、观察我们的不同1)小组内选择2个人,观察它们的眼睛、鼻子、嘴、眉毛,看看互相之间相貌有什么不同?2)通过观察我们有什么发现?(预设: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会发现就某一个相貌特征而言,人与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比如某两个人都是双眼皮,而另一个人是单眼皮。)2、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1)与同学合作,对照下图,观察我们的眼皮,前额发际,耳,下颌等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把调查的.结果填入下表中,先小组内互相观察,统计,再汇总成全班表格
性状人数性状双眼皮单眼皮有耳垂无耳垂前额V发尖前额平发际下颌中央有沟下颌中央没沟舌头能向内卷曲舌头不向内卷曲
2)讨论: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把单、双眼皮,有、无耳垂相貌特征组合起来会有多少种相貌不同的人?3)每个人的以上表中性状等征是不一样的,如果组合起来会有多少种情况呢?组合成多少种人?4)如果考虑更多的相貌特征,会有多少种相貌不同的人?我们班级里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吗?全世界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人吗?
三、拓展性活动:猜一猜描述的是班级的哪一位同学的特征?(根据眼皮,前额发际,耳垂,下颌特点进行猜测)
四、课外延伸:回家观察父母及亲人的外貌特征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科学教案10-09
[精选]科学教案10-09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7-31
科学教案[经典]10-06
[经典]科学教案12-19
【经典】科学教案11-25
科学教案(精选)12-10
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