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老师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4.激发学生对怀特森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5.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的原因。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不迷信的科学事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五、拓展阅读,迁移延伸
1.阅读《嗅苹果》,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2.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不迷信的事例。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一件事,为我们阐述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道理。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板书设计:
2我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
不迷信书本,不迷信
敢于质疑,独立思考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文02-16
小学语文教案11-11
小学语文教案08-02
语文小学教案范文04-11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2-30
小学语文《麻雀》教案02-06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