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12 19:41:41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

  <过程与方法>

  诵读、联想释疑、品读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学情分析

  所教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回答问题,总能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但作为美术生,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对诗歌鉴赏的方法掌握不够,所选的课堂拓展练习典型、难度不高,会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

  教学难点鉴赏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咏怀古迹(其三)》

  一、导入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闭月”讲的是貂蝉拜月,月亮都躲起来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花都害羞地低下头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鱼儿望见她忘记了游水,渐渐沉入水底的故事;那“落雁”呢?

  汉元帝年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这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曲哀人艳,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面。“落雁”故此而来。现在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唐大历年间,诗圣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刘备)庙、武侯(诸葛亮)庙,都是借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心怀。(其三)到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怀呢?进入诗歌。

  三、朗读诗歌

  1、自由朗读诗歌至少两遍,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听示范朗诵,正音,明节奏,品情感。

  3、对照注释反复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歌内容、情感。

  4、学生齐读诗歌,检查效果。

  四、赏析诗歌(我们已经反复朗读了诗歌)

  1、诗歌是七言律诗,共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四联中,你最喜欢哪一联?你认为哪一联最精彩?请同学们跟周围的同学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1)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写出了阔大壮观雄奇的景象。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

  其一: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

  (2)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赏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一去”,生不能归;“独留”,永葬漠北。

  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对比强烈。

  “一去”对“独留”:生前寥落、死后孤寂

  “紫台”对“青冢”:富丽繁华;荒凉冷落,在色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黄昏”又可以做空间解释:

  “黄”——漫漫黄沙;“昏”——一旦黄沙扬起,大漠昏暗在昏天暗地中,“独留”的“青冢”更显凄凉、孤寂,让人同情。

  “连”和“向”将时间空间加以连接,强化了悲剧性。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的孤独之情。

  (3)颈联: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赏析: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按图召幸,丧夫落泪痣,青春貌美,娴雅大方,揭示悲剧的原因。)

  释“省识”“春风面”“环珮”。

  “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shěng,作“减”“少”解;也有读者xǐng,作“辨识”解。作无论哪种读法和解法,这句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春风面”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空”: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4)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论”:诉说。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杜甫读出了昭君的心事。(怨恨)这也就是这首诗的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的关键词句。也指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中精炼传神的词语,你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了。

  提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宫里的皇后)可以说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

  明确:(千载之怨)

  王昭君遭遇:绝代佳人,美不得宠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佩空归

  (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

  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

  三怨:画师无耻,元帝昏庸)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评论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五、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1、《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诗言志,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杜甫,这首诗中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志向和愿望呢?在这里我们还要用到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知其生平遭际,性情风格,思想功绩)

  背景介绍: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一生,也未得一展抱负,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大历元年,杜甫流寓夔州,这一年他55岁。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是北方军阀割据,剑南川西唐朝与吐蕃争斗不休,国家动荡。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我们不妨来对照一下: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美不得宠才华横溢,才不得用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一生漂泊,功业无成)

  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2、背诵全诗(我们反复朗读了诗歌,也赏析了诗歌,争取马上就背诵下来)

  齐声背诵,表现诗人的怨恨之情。

  六、回顾学习这首诗歌的过程,明确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这首诗通过咏诗怀古来抒发内在的情感。这样的诗叫怀古诗。这节课要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来明确咏诗怀古诗的特点及其及基本的鉴赏方法。

  (补充: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就是要知人论世,这是鉴赏诗歌的很重要的方法。)

  1、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概述其悲剧一生,揭示其悲剧根源,点明昭君之怨。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2、鉴赏怀古诗的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借古讽今)

  3、怀古诗的形式标志:

  或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

  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4、内容特点:咏古迹、怀古人、忆古事

  5、思想情感:感慨身世、感伤兴衰、勉励警戒

一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

  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

  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

  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难点】

  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

  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

  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

  (烧、着了火)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红彤彤)

  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

  (“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

  (范围广)

  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

  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

  (变化多、快)

  五、学习第3节

  1、学习第3节:

  ⑴读第3节。

  ⑵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

  (颜色)

  ⑶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

  (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

  ⑷朗读练习。

  ⑸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

  2、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一年级语文教案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田字格前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示意,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汉字的兴趣。

  3、学习“舟、竹、石、川、燕”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

  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的东西,遇到许多的事情。

  (展示:小船、竹子、石头、河流、燕子等)

  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可那时还没有文字,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文字。

  (展示6个象形字)

  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地汉字。

  (二)激发兴趣,指导自学

  1、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古文字-今文字”三种字体做成字块,进行四人小组学习。

  2、检查学习情况。

  3、指导讨论。

  “舟、竹、石、泉、川、燕”今文字、古文字和实物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教学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全班读。

  3、字形教学。

  “舟、竹、石、川、燕”

  (1)出示这5个字的笔顺。

  学生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一边说一边书写笔顺。

  说生字笔顺,重点指导“燕、竹”。

  燕:上面不是草字头,中间是北分开,加入一个口字,下面是四点底。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竹:左右相似,注意右边稍稍比左边宽一些,强调最后一笔是竖钩。

  (2)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写字教学。

  有需要帮忙的,教师指导。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笔、画、黑、什”。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卡片。

  2、书空“舟、竹、泉”。

  3、用“川”组词。

  (二)学习儿歌

  出示儿歌。

  1、生自由读儿歌。

  2、检查儿歌里的生字。

  指名读,全班齐读。

  3、再读儿歌,要读准字音,数一数儿歌一共有几句话。

  4、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5、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你读懂什么?

  (三)理解儿歌意思

  1、学习第一句。

  (1)愿意读第一句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读。

  请小朋友拿出“绿、蓝、青、黑”四种蜡笔,帮助学生辨别这四种颜色。

  出示图:你最喜欢图上的哪些景物?可以告诉老师?

  (2)再读第一句,加深理解。

  2、学习第二、三句。

  (1)谁想读第二、三句?

  (2)第二句是什么句子?

  (3)“祖国”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说说你听到的.关于祖国的句子?

  (4)小朋友们画的“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就是我们祖国的河山。你游览过哪些大好河山?

  (5)是呀,这些地方风景优美,不仅咱们中国人喜欢去,还吸引了了无数的外国人呢!所以书上说――引读“画我祖国好河山”。

  (6)我们的祖国多美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3、指导读好小儿歌。

  我们祖国的河山是非常美丽的,小朋友们画得也很美丽。你能把这些美景读出来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

  2、教学新偏旁“竹字头、单人旁”。

  3、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生字。强调“黑”的笔顺。

  4、用“画、黑、蓝”扩词。

  5、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一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第四自然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6.鲁班和橹板

  看竹篙撑吃力

  盯想鸭子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口述故事。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鲁班

  介绍鲁班。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

  3.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力岸已经盯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写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认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内容。

  (2)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

  a.指名读第一、二段。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指名读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鲁班怎么想到橹板的样式的?哪几个词告诉我们他看得很认真?

  2.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3.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

  4,练习口述《鲁班和橹板》的故事。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口述故事。

  3.学习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第三课时

  一.指名认读生字词

  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动作。用简笔画画出河两岸,要求指出“对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换个说法,怎么说?演示动作。

  三.各自想办法记住生字

  指名学生说说各字的记法。

  着重指导“安”的写法。

  四.总结谈话

  1.鲁班怎么发明橹板的?

  2.讲述故事《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五.作业

  抄写生字。

一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重点】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g、k、h的发音辨析;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热情好客的小哥(gē)、小柯(kē)和小呵(hē)邀请你们去做客。一到家,他们就赶忙倒水让你们喝(hē)。等等,他们的名字可真怪!原来这是声母“g、k、h”的家啊。让我们一起去做客吧!(板书:5 g、k、h)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g、k、h三个声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g、k、h三个声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鸽”是g的音,白鸽叼着的花环像g。

  生2:“蝌”是k的音,蝌蚪与水草组合的形状像k。

  生3:“喝”是h的音,长椅的侧面的形状像h。

  三、借助课件,学习声母g、k、h。

  (一)学习声母g。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g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根抬起抵住软腭,挡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得”读准g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只鸽子g g g,9字加弯g g g。”

  2、教学g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g能与a u相拼。

  读一读:gā gá gǎ gà,gū gú gǔ gù看谁读的准,读得快。

  3、教师范读:(多读几遍,让学生逐步地模仿着读,悟出读法)学生学读。

  (二)学习声母k。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k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音部位、方法跟ɡ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比较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群蝌蚪k k k。”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k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拼读ka ke ku及四声连读。

  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学习声母“h”。

  1、教师示范发h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根靠近软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h的发音方法,“口渴喝水h h h。”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h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拼读ka ke ku及四声连读。

  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认读字母的发音,拼读相应的音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声母g、k、h,认清形。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卡片认读:g k h,读顺口溜,g和k,发音时有什么不同?

  2、多媒体课件出示音节:ɡā、ɡù、gè、kā、kē、kū、hā、hē、hǔ,学生认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被称为“两拼音节”。

  3、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ɡ、k、h三个声母,以及它们和单韵母的拼读,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ɡ、k、h的“三拼音节”。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单韵母与本课教学相关的什么的读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对比音节,学习三拼音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青蛙“呱呱呱”叫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2、音节分析:“呱”的音节怎么写,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guá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á三个字母组成的。)

  及时反馈:u原来我们称它为什么?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什么?齐读:介母。

  4、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三拼音怎么拼呢?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5、练习读“k、h”的三拼音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夸奖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音节分析:“夸”的音节怎么拼读?(k—u—ɑ—kua)

  读一读:kuā kuá kuǎ kuà

  (2)多媒体课件出示:“花”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音节分析:“花”的音节怎么拼读?(h—u—ɑ—kua)

  读一读:huā huá huǎ huà

  三、多种方法,练习三拼音节

  1、过渡:你们读得真准确,现在老师带你们去参加这些三拼音节朋友的聚会,聚会时,三拼音节朋友都戴上了声调符号的帽子,你还能叫出这些朋友的名字吗?

  2、抽读卡片

  (1)ɡuà kuā huā ɡuō kuò huǒ

  指名认读,能直呼的就直呼,不能直呼的可以拼读。(每个音节请两三个同学读。)

  如果学生不能读准确,要分析是声母读不准,还是韵母读不准,还是不会拼读,给予具体的指导。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这个音节?

  3、多媒体课件出示对比音节练习,学生读音节,比较每组音节的不同点。

  ɡā——ɡuā kā——kuā hā——huā

  ɡū——ɡuō hú——huó kù——kuò

  四、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g、k、h在四线格中的位置:“k h”都占中上格。“g”占中下格,师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

  要注意两个新的笔画名称,“ ”叫竖左弯,“”叫左斜右斜。教师可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和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ɡ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书写时要注意“”的竖要写得直。 k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注意“”是一笔完成。

  h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竖要占到上格,和n的字形区分开来。

  设计意图:学会先观察,后仿写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图片识字,练习说话

  1、音节朋友不仅能和我们做游戏,还能帮我们识字。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学生思考:谁正在做什么?(小熊猫在画画,小老虎在打鼓。)

  2、教师出示带有音节的“画画”“打鼓”词卡,指名认读。

  3、教师将音节去掉,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开火车读生词。

  4、教师出示“画”“打”字卡,4人一组,组长手拿字卡,其他3个成员抽读生字,比一比谁把字音读得最准确。

  5、全班开火车读生字。

  6、引导学生用“画画”“打鼓”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看图画,学生字,将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六、朗读儿歌,巩固音节

  1、过渡:其实这些音节朋友还能帮助我们读儿歌《说话》,快来看。

  说话

  小溪流说话,哗啦哗啦。

  小雨点说话,沙沙,沙沙。

  小鸽子说话,咕咕,咕咕。

  小鸭子说话,嘎嘎,嘎嘎。

  小花猫说话,喵喵,喵喵。

  小青蛙说话,呱呱,呱呱。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音节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3、教师指两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同学认真听。

  4、集体纠正错误读音。

  5、同桌对读儿歌,争取读准每个字音。

  6、教师让4对同桌展示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巩固本课所学音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懂得学拼音的好处。

  七、巩固朗读。

  播放《g、k、h儿歌》朗读视频。

  八、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5 g、k、h

  gua kua hua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范读──讲述发音方法──指名读、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读。读后再让学生书写g的字形,先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图,看g字像什么再引导学生通过顺口溜来记g,然后仔细观察g由几笔写成,占哪几格。教师范写后,让学生书空,再练写,这样加深对声母g的认知,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k和h,教学完gkh的读、写后,我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进行两拼音节拼读)来进入巩固,在此又一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并努力为孩子们营设了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在这节课中,虽然我让学生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能顾及后进生,并且有时学生读错,我为了赶时间而没有纠正学生的读音,也不够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这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一年级语文教案6

  一、教材说明

  本次复习有八个题目,主要内容有看拼音写字组词语、用构词能力较强的字组词、比较音和形相近的字、写反义词、读含有只要认识的字的词、把句子补充完整、读儿歌和按笔顺规则写字。

  二、教学建议

  第一题是看拼音填字,组成词语。目的是复习汉语拼音和学过的词语。可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检查交流。

  第二题是用学过的字组词语。这九个字构词能力较强,交叉搭配能组成许多词。但是,必须认真思考才能组出来。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鼓励学生多组几个,以积累词语。可以组成的词有:天上、天空、天气、生气、大学、上学、学生、上空、空气、空军、海上、大海、上海、海军……

  第三题是比较形近字。这四组字的共同点是:每一组中前一个字加上一个偏旁就是后一个字。如:“哥”加“欠”是“歌”字。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清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要引导他们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说。

  第四题是让学生写出意思相反的词,目的是通过练习准确地理解这几组词的词义,以利于将来在语言实践中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地说明问题。例如: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这个句子是运用反义词的范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一个道理,很有说服力。当然,一年级练反义词只是为了理解,为运用打基础。

  第五题是读词语。要把每个词读准确,特别要注意“翅膀、捕捉、玩耍、水珠”等词的读音。

  第六题是把句子补充完整,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要求学生补充出来的句子,结构完整,意思明确。如第二句,补充成“我最快”,虽然也有主谓语,但意思欠明确。教师不要给学生讲语法的.名词术语,要通过比较学生补充的句子来引导体会。

  第一句可以填:树上、小山上……第二句的“最”只能做谓语中表示程度的词。如:我最喜欢画图画。我最想见到我爸爸。

  第七题是读儿歌。这首儿歌是用拟人的手法写的,简洁而又活泼有趣地描绘出四季的特征。春天,青草才能发出尖尖的芽;夏天,荷叶才能长得圆圆的;谷穗弯弯的,说明已经到了金秋时节;雪人,则是冬季一景。四个小节结构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小节,读出语气,并懂得为什么草芽说“我是春天”。二、三、四小节则以学生自读为主,同学之间互助,教师指点。

  最后是写字练习,复习巩固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并练习把字写得正确、匀称。五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这类字一般要先写外面的半包围部分,再写里边的。“层”字是左上包围,里边有一“横”要比左上包围部分长一些,这样写才匀称。要让学生观察范字时掌握这个特点。“南”字的第二笔是“竖”,不要写成“撇”。“风”字的第一笔是“竖撇”,略有弧度,第二笔“横折弯钩”中“弯”的部分要和第一笔相对称,也应略有弧度地弯向右下格后向上钩出。第四笔“点”要写得长些,与第三笔在中间相交。

  要提起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半包围结构的字都要按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写。如学生学过的“走之旁”的字“远、近、追、边、这”等,都要按先内后外的顺序写。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次复习可用3课时,前7题用2课时,写字练习用1课时。

一年级语文教案7

  《国徽》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叙事儿童诗,充满情趣,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用叙述的手法描绘了三个画面,写出了小朋友对国徽的热爱和崇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去学习。

  一、重视字词教学。

  首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例如“闪烁”“辽阔”,然后借助生活实际让学生想象什么很辽阔,什么在闪烁?

  二、“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

  朗读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本”,既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回归”,又是把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理念的体现。《国徽》这篇课文,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这节课我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主导,以多种方法地读(自由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合读)为凭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会文章的爱国情感。

  三、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

  语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我抓住诗歌中小男孩做的小事引导学生联系到自己,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做才能为国徽添光彩?”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知道也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国徽、对祖国的热爱,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语文学语文的热情。

  四、积极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先说自己平时是怎样为国徽增光的,然后把自己讲的写下来,最后读给同桌听,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感受成就与成功,寻找分享与快乐的感觉。

  五、重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

  学生通过主动收集资料,就可以知道“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它和国旗一样,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

  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我注意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但是我的评价语言还不够生动,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快乐,还需加倍努力。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国徽》这一课。纵然有课前的充分准备,但我的内心依然存在着不安。课上完了,我知道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值得我深思。

  1、在生字新词的学习这一环节中,我对二类生字的处理所花的时间稍长了一点,以致于在第三小节的学习上时间匆忙了一点。在对比“映照”与“照耀”的时候,课件上的句子没有打上句号;“湖面()蓝天白云”这句要写成“湖面( )着蓝天白云”要恰当一点;两个句子同时出现的效果要好一些。

  2、读是语文的生命线,在品读这一环节中,我对学生的读指导得还不够,学生的朗读提高不大;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过于单一了一点。对第三小节的学习时间过短了一点,读得不够充分,更谈不上朗读的指导了。

  3、在拓展这一环节中,感悟国歌那高昂激越的旋律时,我应提醒学生,身子要站直了,这就是爱国的表现。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做好了,这就是爱国,比如戴好红领巾、捡起一块垃圾等等。

  4、课堂上孩子们都表现得很好,那我应该在下课前对孩子们的表现情况作一下小结,孩子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效果会更好一点。

  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

一年级语文教案8

  教材分析

  这几个字是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第二课《金木水火土》要求写的字。本课是学生首次学写汉字,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上”四个字和横、竖2种笔画。

  2.通过书写汉字,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教师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能够把这几个字写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书写汉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铁田字格条、学生用的田字格稿纸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单的介绍《生字表》,并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指名读文,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书写汉字,并板书:一二三上。(设计意图:做到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教学新课

  1.发放《第一单元生字笔顺练习表》,教师说明用途。

  2.复习写字姿势:再次出示课本第2页关于写字姿势的图。师讲解:我们写字时要注意“三姿”:就是写字姿势(身姿)、握笔姿势(笔姿)、本子的摆放姿势(本姿),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同位的相互纠正。(设计意图:为本次写字教学做好铺垫,强调写字“姿势”的重要性)。

  课本插图老师示范

  3.课件出示,认识田字格,并发放田字格稿纸。同时出示田字格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出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伴随着“田字格”儿歌的出现,学生能很快地认识这个把字写好的帮手。)

  4、教学写字:

  (1)师:我们学了田字格以后,就要把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田字格中间。下面我们看黑板上,今天我们要写的字宝宝:一二三上

  (2)老师先讲解“一”的书写要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顺。

  教师示范“横”并讲解它的书写要点,

  (3)动画展示“横”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学生练习,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书空”这是个古老而又十分有效的方法,那手在空中划过后留下的痕迹,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同时又能节约时间,让眼手有机地统一在一刹那。)

  (4)教学“二、三”的写法。“横”的写法同前面“一”,教师着重指导:我们要把一个字写在田字中间,一定要把它的第一笔位置找准。这就像我们上体育课站队一样,

  我们要向前看齐。这个队伍前面的第一人就决定了这个队伍所在人位置。(创新点:运用学生已有的排队知识,来强调在田字格中书写时,第一笔的重要性。)

  (5)教师教学“竖”,老师讲解并示范“竖”,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竖的写法。

  学习“上”的写法: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强调第一笔)。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上”的笔顺:

  。

  (设计意图:这是全课的重难点所在。在这个环节,教师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活力。并且在着重讲了第一个“横”画后,紧接着就引导学生掌握了“二、三”的写法,尤其是针对如何把多笔画的字写在田字格中间,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的地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了简化,效果显著。)

  三、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四、小结全课,并布置作业:将“一、二、三、上”每个在家庭作业上写两遍。

一年级语文教案9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录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

  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

  板:华山

  2、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

  板:(简笔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

  要求: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登华山山路远远近近山腰间

  艰难情不自禁吟诵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4、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

  (三)精读全文

  1、第一自然段:

  出示图一:

  (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师引说: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2、第二自然段:

  (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

  出示: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自由读,指读,齐读

  (2)师边画边述:

  (3)小孩儿跟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山路爬上山顶的。

  (4)爬这样的山路感觉怎么样?

  ①理解:“艰难”

  指名读,读出“山高路险”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5)为什么爬华山如此艰难?(高)

  (6)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7)出示图二:

  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到华山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8)学习第四、五句

  (9)指名读

  (10)说一说句子意思

  (11)动手比划一下“山腰间”

  (12)与小朋友一起将句子用间笔画来体现

  (13)讨论:

  ①白云不是在天上,这儿为什么写在山腰间?

  ②白云画在山的什么位置?

  (14)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用一句什么话来评价华山?

  “啊,华山真高哇!”

  指名读,齐读

  (15)如果你在华山顶上,你想说什么?做什么?

  (16)小朋友们都忍不住了,这就叫“情不自禁”

  出示“情不自禁”,指名读

  (17)这个小孩儿跟你们一样也情不自禁了,吟诵起了一首小诗

  板:(完整课题)咏

  读题

  这首诗的意思就蕴藏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

  (18)交流

  (19)出示相应的两句句子

  (20)师读诗,生接句

  (21)指名读诗

  (22)点拨

  举头——抬头回首——回头

  (23)要求给诗句配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

  3、第三自然段:

  (1)这首诗吟诵得怎么样?听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这个老先生的反应跟大家一样

  边读边配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4、第四自然段:

  (1)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

  (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

  (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

  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

  (认真学习语文)

  (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

  (5)师小结:

  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跟小孩儿和先生再去华山看一看

  ,22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

  更无山与齐。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举头红日近,太阳显得那么近,山

  回首白云低。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五)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正音、质疑

  2、给生字找朋友

  3、分析字形

  沿:右半部分,上边是“”,不是“几”

  近:先写“斤”,再写“辶”,第二笔是竖撇

  与:熟字去偏旁记忆,“写”去掉“冖”

  齐:撇捺要伸展

  4、描红、临写

  (六)课外练习:

  设计意图:

  《咏华山》是“文藏诗”的一篇课文,也就是把一首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中,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启发。

  1、围绕诗展开讨论.学习。

  古诗是全文内容所在,先出示古诗设疑,围绕古诗学习课文,展开讨论。

  2、借助文来解诗。

  诗句蕴藏的意境就在文中,通过阅读课文绘制简笔画,简明.形象化古诗。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它有着一种全新的课型——文包诗,即把一首古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里,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阐发。

  本课教学要求主要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同时认识1个偏旁。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4)能识字,会写字,能朗读,这才具备了阅读的基本条件,先要跨进门槛,而后才能登堂入室。所以识字、写字、读书无疑成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当然也是这课的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低年级阅读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始,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必要时也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在新课伊始,就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爬过哪些山,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觉,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华山风光镜头,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7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呢!这样,学生便可带者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进入阅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成为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作者写孩子和先生登山情景,紧扣一个“高”字依次展开,先以“艰难地爬”暗示华山的陡峭高峻,次以两个感叹号渲染华山的陡峭高峻,再以具体描写展现华山的陡峭高峻。华山巍巍,耸入云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华山如此的壮观非凡?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生动形象的画面如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学生观察那悬崖峭壁上那条飘带似的山道,学生自然能体会到爬山之艰难。让学生欣赏那美丽的山顶景观,随机飘出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让课文语言在孩子头脑中变成美丽的风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读课文,同时助以表情动作来看蓝天,看群山,看太阳,看白云,体会文中人物观察角度的变化和不同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最真切的体验。

  人们说:情动于中而发于外。面对如此峻峭雄奇、壮观非凡的华山,孩子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赞。“情不自禁”这一成语十分切合此时、此境、此情。但这词很难说清,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当自己获得成功时,情不自禁地说……

一年级语文教案10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1、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1节,学会部分生字、词,知道鱼游水面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第2课时: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第3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延伸。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头饰:小白兔、小鱼儿。

  一、揭示课题,读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1、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出示新词:

  you qi guai jin men hen tou tou qi yan游到奇怪今天闷得很透透气燕子o wei chao shi chi bang zhan哦为什么潮湿翅膀沾了zhu cai di小水珠才能很低很低lai a出来啊kong空中啊di a那么低啊空kong有空

  3、学习生字:奇、怪、今、闷、很,重点指导:奇、怪、闷

  三、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2、反馈。

  四、精读第一节。

  (一)出示小白兔的话:

  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①读句子。

  ②比较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小鱼,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自由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两个小鱼说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读时连起来。

  今天说明小鱼平时在水里游,今天表现不同游到水面上来了,很奇怪。(板画:鱼游水面)

  看图: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样的?

  (眉毛上翘,眼睛瞪大,耳朵竖起,手指点着)

  ③有表情地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同桌,对镜子读。

  集体读叙述部分的话,一人读小兔的问话。

  (二)出示写小鱼的话: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小鱼说时,特别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2、多种形式读。

  (三)连起来读第1节

  1、教师问:谁来读小白兔的问话?谁来读小鱼的回答?戴头饰,叙述部分一齐读。

  2、四人小组合作读,一人读叙述,一人读小鱼,一人当小兔,一人评述,看哪一组效果最好。

  3、抽一组,戴上头饰读,评。

  五、复习巩固:

  1、教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又长了哪些本领?

  (1)口头练习: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巩固生字:奇、怪、今、闷、很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按课文内容填空:下雨前,小鱼在水里(),游到()来了。

  3、课后查询还有哪些现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七、板书:

  要下雨了

  鱼游水面

一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实、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认读以下生字。

  天、你、他、地、人、我

  2、朗读课文《天地人》

  3、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学习课文《天地人》,不但会认读了6个字宝宝,还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知道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人”与“天、地”共生共长,和谐发展。那么,这个世界宇宙除了有“天、地、人”以外,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呢?同学们知道得真多,那么世界宇宙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我们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识字课文,再认识一些字宝宝,就能知道了,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文题目《金木水火土》。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文,画出本课要认识的生字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3、大声朗读课文

  4、展示汇报

  三、合作交流:

  1、小组内交流会认字的`音、难记的、易错的字。

  2、读准课文,了解会认字意思。

  3、连一连,了解“一、二、三、四、五”。

  4、口头组词,了解“上、下”。

  5、尝试有节奏朗读课文。

  6、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1)相机指出“金”指的是“金属”,如,金、银、铜、铁等。

  (2)相机指出“木”指的是“植物”,花草树木。

  (3)相机指出不但植物要依赖“土”生存,人和动物实际也是依赖“土”才能生存。

  7、归纳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了解了“金木水火土”

  是形成宇宙万物的要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金、木、水、火、土”形成了宇宙的万物,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这个大千世界。

一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看图连贯的说一段牛牛上学的话,能说明白怎样帮助牛牛做到按时上学。

  2、知道牛牛上学迟到的原因,初步养成按时上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看图连贯的说一段牛牛上学的话

  教学难点

  能说明白怎样帮助牛牛做到按时上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牛牛上学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看懂图画和下面3个题目的内容和要求。

  2、指导学生看图,初步说说图意。

  先让学生看4幅图,自言自语说图意。教师巡回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多加指点,并鼓励他在全班交流时勇敢发言。

  看图说话交流:

  图1,晚上什么时候牛牛在干什么?

  生:晚上10点钟了,牛牛还在(房间里)看电视。

  图2,早上几点钟牛牛在干什么?

  生:早上8点钟,太阳爬进窗口了,牛牛还在睡大觉(还没有起床)。

  图3,牛牛上哪儿去?

  生:牛牛上学去。

  牛牛怎样上学去?

  生:牛牛背着书包,一边吃烧饼,一边急急忙忙上学去。

  图4,牛牛到学校,老师怎么说?

  生:牛牛赶到学校,已经上课了。老师说:“牛牛,你怎么迟到了?”牛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以上学生的.回答,说的好的地方,教师要予以肯定。如“太阳爬进窗口”“一边吃烧饼,一边急急忙忙去上学”等。

  3、4幅图的图意连起来说一段话。

  (1)要学生想想连起来说要注意什么。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如第1幅图与第2幅图之间要加“第二天”等。

  (2)学生自言自语说一遍,可以有所想象,有所创造。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去听听。

  (3)请部分学生说给大家听听。

  4、师生共同讨论。

  我们要对牛牛说些什么?

  (1)晚上看电视时间不能太晚。晚上睡觉迟,影响身体健康,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2)要养成按时睡觉、按时上学的习惯。

  附板书:

  5、牛牛上学

  晚上看电视晚睡

  早上晚起

  上学迟到

一年级语文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5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都注了音。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课文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

  1、关于识字

  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采用识写分流{即多识少写}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918个,其中要求写的8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101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810个。

  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

一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认识笔画“丶”和偏旁“……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4个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几个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卡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会组词

  2、学写“上、下”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插图中的小女孩)谈话揭示课题:这位小姑娘叫小红,她是苗苗小学的学生,今天班里要选几位在学校里表现好、在家里也表现好的小朋友当好学生。可是,老师不知道小红在家里的表现怎样,想请大家一起到她家去看一看,再评一评,你们愿意吗?

  2、(出示整副插图)小朋友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3、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二、图文对照,认读词语

  1、看图,找找自己熟悉的家具,找出图上相应的词卡。

  2、贴词卡:请几名小朋友将图下的一组词卡贴到图中相应的物体旁。谁贴的就请谁当“小老师”来教读。(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三、学习词语中的生字

  1、找出词语中的8个生字。

  2、借助熟字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哪些字的半边你见过?

  沙—— 、少;学习偏旁“ ”。

  报—— 、(服);学习偏旁“ ”。

  灯—— 、丁;学习偏旁“ ”。

  视—— 、见;学习偏旁“ ”。

  3、其余的生字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呢?(学生各抒几见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4、总结记生字的方法,并用新学的生字组词。

  四、学写生字“上、下”

  1、请小朋友自己先看范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试着描一描,主要横笔与竖笔的接触点,是在横笔的中间位置,以保持字体的匀称。

  2、下:认识笔画“丶”。这里的'点起笔轻,落笔重,有头有肚,与竖相连,居横中线上。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师巡视指导。

  5、小朋友交流写字,比一比,不足的地方指出后再纠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组词

  2、学写生字“土、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游戏“摘苹果”,认读字、词。

  2、组词夺冠:说一个字,能组出几个词语

  3、猜谜游戏:现在老师带大家到一个谜语城里,看看小朋友能不能猜出或找出他们是什么?

  老大天天演戏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电话

  老五满肚书本书架

  二、读词语、读课文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仔细听并纠正读音。

  2、想一想:当图中的小朋友给爸爸妈妈递水果时,小朋友会说什么呢?爸爸妈妈又会怎么说呢?

  三、学习短文中的生字

  1、开火车读字、词卡

  2、动脑筋想办法:你有什么好办法认识这些生字吗?同桌讨论后汇报

  认识日字旁、走之儿、竹字头。

  (“果”字谜:树梢上的太阳)

  四、朗读课文

  1、知道朗读课文:按照标点停顿,读好句中的自然停顿。

  2、同桌讨论:你认为小红在家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3、集体交流,为什么爸爸、妈妈和我都笑了?

  4、小朋友,你平时在家里也像小红一样吗?你做了哪些事情?

  五、学写生字“土、个”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土”的笔顺。

  2、自己先试着描一描。

  3、谁愿意上台来写一写?其他小朋友评一评他写得好吗?“个”:撇的起笔高一点,捺的起笔低一点,两笔相接,开口度大。竖居中,不与“人”相接。

  4、学生描红练习,师巡视指导。

  六、开展写字比赛

  1、在田字格中写上你自己认为最好的字(不计个数)

  2、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

  2、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找朋友游戏:出示本课新学的偏旁和相关部件,问:谁来和我做朋友?

  组合成字后再读一读。

  2、识字擂台:说说你还知道含有这些偏旁的哪些字。

  3、交流:快把家中的其他陈设介绍给伙伴吧!(把家具词卡读给别人听)

  二、实践活动:课后的“说一说”

  1、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会做其中的哪些事情?

  3、除了这些事,你还会做什么呢?

  5、以“爱劳动的好孩子”为题进行说话练习:把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一件事说具体。先同桌互说,再集体交流。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练习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指定家务劳动计划表,根据完成情况画“☆”。

【一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家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11-23

一年级语文秋天教案12-31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13

新版语文一年级教案05-11

一年级语文教案10-21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21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4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完整教案02-04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