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

时间:2023-01-20 12:02:28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精】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精】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探究出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并按粗细规律进行排序。(重点)

  2.初步感知长度与粗细的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难点)

  3.喜欢参与小组合作活动,在动手中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了解粗细概念。

  (2)对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有初步了解。

  2.物质准备:PPT 课件;记录表、画笔、制作腰带用的材料:彩纸、剪刀、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嘟嘟熊开商店”情境,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探究多种方法比较粗细并按粗细规律进行排序。

  (1)参观商店,发现货物的不同粗细,激发幼儿探究活动的欲望。

  (2)幼儿选两样商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粗细。

  提问:“比一比哪一个粗哪一个细?你是怎样发现的?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

  小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一看、手握一握、瓶底对瓶底的方法进行比较粗细。

  (3)两人合作将手中的物品,探索按照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提问:“你是怎样排队的?把它画在记录表上吧。”

  (4)展示统计结果,了解粗细的不同排序方法。

  2.给客人妈妈、姐姐和弟弟制作腰带,初步感知长度与粗细的关系。

  (1)妈妈、姐姐和弟弟出场,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我们怎么才能做出一条合适的腰带?怎样来量一量?”小结:可以用首尾相接量一量的方式制作一条腰带。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制作腰带后,在探究中感知长度与粗细的关系。

  提问:“谁的腰带最长?为什么?谁的腰带最短?不长不短的腰带是谁的?”

  小结:腰带最长的是妈妈,因为妈妈的腰最粗,腰带最短的是弟弟,因为弟弟腰最细,不长不短的'是姐姐,妈妈的腰不粗也不细。腰带越长腰越粗,腰带越短,腰越细,原来长度与粗细也是有关系的。

  (4)了解不同的测量工具。

  3.寻找并比较生活中粗粗细细的东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

  (1)寻找生活中粗粗细细的东西。

  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粗粗细细的东西?”(2)欣赏生活中不同粗细的东西。

  3.活动延伸:

  师:在幼儿园、家中、商场中还有很多粗细不同的东西,我们就用今天探索到的测量方法,比较更多东西的粗细吧。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对粗细概念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组织的。活动开始,通过创设“嘟嘟熊开商店”的游戏情境,有效的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通过观察和比较,孩子们发现了图片中商品的粗细不同。在活动过程中,为了使幼儿充分进行操作和探索,我提供了许多粗细不同的商品请他们进行比较和感知。探究中,幼儿不仅积极探索,比较出了两种商品的粗细不同,还与同伴进行合作,将四种不同商品进行从细到粗、从粗到细进行排序并进行记录,加深了对物体间粗细概念的理解。

  本次活动,通过以游戏情境为主线,逐步以比较商品粗细、给商品排排队、制作腰带一系列情节进行,孩子们在对活动始终十分感兴趣的同时,理解了粗细以及与长度的关系。

  但在此次活动中,我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在为妈妈、姐姐和弟弟制作要的时候,应该清楚明了的提出要求,请幼儿自己来分分工,这样就不会出现有的孩子又测量又贴腰带,而有的幼儿两手空空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论在设计还是在其他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想,以便在组织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解决。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2

  一、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喜欢学习新的知识,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即使是粗浅的数学内容也需要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而中班的孩子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感知物体的数量及其数字,对应关系是中班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

  他们认识数字是建立在一定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的,数字8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让孩子把数字8的形状和已有的一些物体联系起来,让孩子能具体形象地认识记忆数字8,如何通过实际的物品让幼儿去感知8的数量,这是我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所在,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采用了游戏操作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即“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初期的幼儿仍有着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所以在中班初期的数教育活动中,比较适宜采用游戏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反复操作,从而建构数概念。

  为此我设计了游戏情景“送水果”,让幼儿带着要求去找到相应的水果卡片,在拿物品、数物品中不知不觉地感受8的数量,这遵循了“教育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原则。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教育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感知8以内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也是本次活动的显性的知识性目标。)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目标,同时也是隐性的情感目标。)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这是本次活动的能力目标,也是活动的实际意义所在,它让本次活动和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真正体现了教育是为生活而服务的。)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活动目标。更顺利地实现活动过程,根据幼儿爱玩这一特点,我做了如下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7以内的数熟悉7以内的数量。(前期的经验准备是教师设计活动的基础,幼儿如果没有这一经验,就会影响到他们对数量8的感知。)

  物质准备:

  ①1——8数字卡片,水果图片若干幅,歌曲磁带,ppt。

  ②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③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四、说教学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采用了把枯燥的数学和活动紧密相连,让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学。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page_break] 1.观察操作法

  观察就是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刺激幼儿视觉,操作就是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等动作带动大脑感知抽象的概念。这是我为了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而采用的方法,为的是让孩子通过看一看数字8、找一找和数字8外形相像的物品,从而使他们能把抽象的8形象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数字8。

  2.按数取物法

  给予一定数量的物体,让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物体。随着幼儿数能力的增强,对幼儿只说出数,没有范例。按数取物的条件是抽象的,没有直观依据。要求幼儿对数真正理解才能完成任务,解决抽象数学问题。

  五、说过程

  根据幼儿认知水平的特点,我将学习过程分为四步进行。

  (一)激趣导入,揭示数字“8”

  (二)动手数物,感受8的含义

  (三)情境操作,运用8的数量

  (四)集体游戏,体验数学乐趣

  1.游戏导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数学娃娃几,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师: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师: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2.操作课件,让孩子初步感知8以内的数量。

  花园里,飞来了7只蜜蜂,后又飞来了一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依次播放花,苹果,汽车,飞机等让幼儿说。

  师:老师刚才变的蜜蜂是几?老师想变成数字几?8像什么?

  师:8能表示8只蜜蜂,8朵花,8还能表示8辆汽车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个的物品。

  3.游戏: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水果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的水果宝宝又对又多。(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水果,它们的数量是几,

  (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4.巩固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师: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小鱼,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小鱼又对又多。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结束:小朋友们真能干,捉了这么多老鼠,现在我们和黑猫警长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六、说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体会儿歌短小精练、词汇丰富的特点。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儿歌的重复结构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儿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二、活动准备

  布置“圆圆”的家,里面有各种圆形的物体。儿歌范文、投影仪、画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以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邀请幼儿到“圆圆”家玩,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体会圆的特点和用途。可以看有关圆形物体的图书和图片,和同伴玩球,玩车轮,玩其他圆形玩具。

  (二)集体讲述,交流玩法和经验。“圆圆”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玩的,“圆圆”家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些什么特点。

  (三)欣赏儿歌,谈谈自己的体会。指导语:“儿歌里说了几样圆的东西?他们是什么?圆的车轮怎样动?儿歌里用了哪些动词来形容它的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词形容车轮的动作。”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儿歌里新运用的`动词,进一步认识儿歌的结构特点。

  (四)学习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五)续编儿歌,扩展想像力,发展创造力。

  1.请幼儿把所看、所想到的有关圆形的物体画出来。指导语:“还有什么物体是圆的,儿歌没有提到的?我们把它画下来,编成一首儿歌,看谁想得多,编得好!”

  2.请幼儿依据自己观察得来的经验和画好的作品尝试续编儿歌的后半段。鼓励幼儿用形象、生动、贴切的动词来描述这些图形的物体,掌握儿歌的句式特点,要讲清楚:圆的什么,它能怎样动起来。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小物体做仿编的示范。

  3.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

  鼓励幼儿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内或“圆圆”的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大胆想像,创编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诗句。

  (六)结束 让幼儿把自己续编的部分大声地在集体面前朗读出来,让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老师把幼儿的朗读录下来,最后放出来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增强自信心。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教幼儿认识圆柱体和球体,了解圆形物体的用途。

  艺术:用圆形的色纸拼贴各种物体,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

  语言:进行动词归类,看看在这首儿歌里我们用了哪些动词,还可以怎样运用。听故事《圆圆和方方》,了解圆形和方形的作用,懂得骄傲、居功是不可取的。

  健康:开展“我和圆圆做朋友”的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圆形的体育器械创造各种玩法。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一双手套的对称美。

  2、知道什么是左右对称,即左边的图形、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与右边的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排列一一对应、完全一样。

  3、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图形、颜色、线条、装饰手套面。

  4、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手套。

  活动准备:

  1、手套三双。

  2、范画六张。

  3、供幼儿作画的手套形画纸。

  4、油画棒。

  5、电视。数码相机。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老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十指尖尖肚里空,有皮无骨爱过冬,不怕寒冷不怕风,十冬腊月逞英雄。(手套)老师戴上手套。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双手套的对称美

  老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双手套你发现了什么?(右边的手套和左边的手套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右边手套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和左边手套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就称为左右对称。)

  3、幼儿讨论什么是对称

  请一位小朋友上前来戴上一双手套,(颜色、图形不同的手套让幼儿观察)大家看!这位小朋友戴的一双手套,你们发现了什么?(左手手套的颜色,图形与右手手套的颜色、6图形不一样)这样的一双手套我们能称为左右对称吗?(不能)让这位小朋友换上左右对称的手套,再请小朋友观察,并说出左右对称的手套美。

  4、幼儿讨论如何装饰手套。

  老师:小朋友知道一双手套要有左右对称的图形才美。这些手套的图形颜色都是工人叔叔,阿姨设计出来的,我们也来设计一双漂亮的手套好吗?现在我们的教室是工厂,老师是师傅,小朋友是工人,先看师傅怎样设计手套面。

  a>首先把一双手套摆放好。拇指相对,想好要画的图形,再开始动手画,在一只手套面上画图形,在另外的一只手套上也要画上相同的图形,这样才是对称的手套。最后涂上颜色。也要求左边与右边的颜色相同。

  b>老师出示设计好的手套(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

  可爱的中国娃装饰的手套是不是很漂亮?

  流畅的波浪线也能装饰出漂亮的手套。

  看!连我们学的阿拉伯数字都能装饰出美丽的手套。

  这是英语字母装饰的手套也与众不同。

  简单的折线。圆点也能装饰出漂亮的手套。

  顽皮的熊猫装饰出的手套很有情趣。

  5、幼儿装饰手套

  “请小朋友当设计师,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一双手套装饰的最漂亮。”

  发给小朋友手套形的白纸两张,油画棒一盒。

  画的快的小朋友可以帮助画的慢的`小朋友。

  老师把画好的手套拍下来,在电视中放出给小朋友欣赏。

  6、讲评:

  刚才小朋友装饰的手套有动物的,有花草的,还有人物等等,这些手套的图形都好看,颜色又鲜艳,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装饰好的一双手套贴在墙上开个展览会,比一比谁的手套最漂亮。

  《装饰手套》反思:

  活动开始时,我让幼儿欣赏自己的小手套,感受美丽的手套,让幼儿在欣赏和讨论的同时,了解线条与点的不同组合,学习设计图案的方法。当老师进行操作和示范时,孩子们的创意欲望都被激发了出来,都蠢蠢欲动欲动想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接下来的第一次尝试中,孩子们都能快乐地将自己融入在活动中,学习用正确的方法给饼干裱上图案;用简单的线条和点的组合设计图案。

  多数孩子都能用我为他们提供的材料进行设计,通过平面创意对手套进行创意,在做做玩玩中自然提升审美趣味和创造能力,不同的操作要求让不同层次发展需要的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各种创意展现生活中的美。

  最后我组织孩子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语言表述,使孩子从细心聆听别人的讲述的同时也吸收和学习别人的创作优点,有利于孩子日后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充分的、全面的、透彻的体验活动才能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丰富地表现出来,才能让孩子充分体验快乐的课堂教学,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感觉吧。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找园徽、设计海报的环节,萌发对幼儿园的热爱之情。

  2、识别并能表达清楚幼儿园的名称、地理位置等。

  3、知道园徽的作用,尝试为幼儿园设计宣传海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参观幼儿园,教师介绍幼儿园在社区的位置和园内的设施等。

  2、空白广告牌;笔;幼儿园的名字与标识;幼儿园广告宣传单。

  活动过程:

  1、讨论参观所见所闻。

  (1)幼儿说说:我们的幼儿园名称是什么?在哪个位置?周围都有什么?

  (2)教师提问:我们的书包上都有一个标识,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标识?

  2、再次参观幼儿园场地,寻找园徽标识。

  3、幼儿讲述幼儿园标识的作用。

  (1)提问:你在哪里看到园徽的标识了,为什么我们幼儿园要有标识呢?

  (2)教师小结:看到标识就能明白是幼儿园,标识就像广告一样,让很多的人认识我的幼儿园。

  4、提出问题,引出任务。

  (1)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的幼儿园?

  (2)你有什么其他的方法介绍我们的幼儿园?

  (3)今天我们先尝试用小海报的方法来介绍我们的幼儿园,你想介绍什么呢?

  5、幼儿尝试设计小海报。

  提醒幼儿将想要宣传的内容放在海报最显眼的位置上;鼓励幼儿选择各种材料,继续制作海报。

  活动建议:

  1、最后环节的活动,可延续纸区域活动中进行,可以个别指导幼儿选择各种材,料制作幼儿园小海报,也可以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一起制作海报。当幼儿完成海报后,可组织幼儿展示、介绍海报。

  2、美工区投放园徽的模板,让那个幼儿用拓印的'方法印出园徽的形状。还可投放不同园徽、园服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园服的颜色、款式和园徽的异同。

  3、准备品面图、字卡及图片,协助幼儿以所属的教室为中心点,在平面图上找出其他场所的位置。例如,保健室隔壁就是洗手间,然后贴上合适的图卡,并说出其功能。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6

  目标

  1、锻炼幼儿的握力、手腿脚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及肌肉的力量与关节的柔韧性。

  2、发展幼儿单脚站立、单脚踢球、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准备

  若干张废旧报纸、几个弓形门、一些细绳。

  过程

  1、制造纸球 幼儿自己动手,把废旧报纸搓成一个个纸球,然后用细绳捆绑一下。

  2、踢球练习 幼儿自由结伴,相互踢纸球。

  3、踢球入门 幼儿分成几组,分别开展踢球入门(弓形门)游戏。看谁踢进门的次数最多。左右脚都可练习。

  4、幼儿(尤其是大班幼儿)踢球熟练后,可开展踢足球比赛。

  建议

  1、启发幼儿在活动中想出其他一些玩纸球的方法,教师提供必要的器材和指导。

  2、可以将踢纸球、抛接纸球、投掷纸球等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幼儿身体全面发展。

  3、可以用布条扎成布球代替纸球玩。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皱纹纸团纸的方法。

  2.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几串葡萄实物;

  2、紫色和绿色皱纹纸若干;

  3、胶水、硬纸板(每个幼儿一份);

  4、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5、葡萄架背景墙;

  活动重难点

  1、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用《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律动导入活动。秋天来了,让我们跟着小蜗牛一起去旅行吧。

  二、观察实物,讨论葡萄的特点。

  1.出示葡萄,让幼儿观察葡萄的形状,颜色;(圆圆的、有紫色,有绿色。)2.请幼儿观察葡萄串,发现其特点:上宽下窄、上密下疏、像一个倒放的三角形。

  三、向幼儿介绍制作葡萄的材料,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教师:秋天到了,葡萄架上结满了葡萄,你们想不想让咱们班的葡萄架也结满葡萄?(想)教师:皱纹纸能变成葡萄吗?怎么变?引导幼儿发现把皱纹纸揉成一个小球后很像葡萄的样子。

  教师示范制作葡萄,引导幼儿把皱纹纸团揉成一个很像葡萄的样子。

  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进行指导。

  四、 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取皱纹纸,团揉成球。并提醒幼儿用双手食指、拇指、中指一起团,用力把纸团紧,要从上往下粘贴。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每个幼儿团揉10颗葡萄粒。

  (4)教师引导幼儿把葡萄粒粘在硬纸板上做成葡萄串。(提醒幼儿要从上往下粘,葡萄串上面要紧,下面要松,上面的葡萄要多些,下面要少些。)

  五、作品展示。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挂在葡萄架背景墙上。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从材料选择上尝试用手揉纸、瓦楞纸和皱纹纸对比,发现手揉纸质感太软,不利于成型,瓦楞纸揉搓不够紧而且不利于黏贴,还是皱纹纸效果最佳且利于黏贴。在底版设计时,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差异来考虑,对葡萄底版的大小进行尝试与调整,为普通幼儿提供想同大小的底版,而能力较强,操作速度快的幼儿提供了大一圈的葡萄底版。通过PPT与儿歌相结合,来帮助幼儿观看制作步骤图,了解、掌握制作葡萄的方法和黏贴一颗颗葡萄的过程。尝试揉搓纸团粘贴葡萄,发展小肌肉动作。巧妙地借助篱笆制作成葡萄架做展板,让幼儿的作品一一呈现,展示效果更佳。在教师示范的时候,可以提供一张手揉纸,每个人跟着老师来试一试,比一比谁搓的葡萄最紧、最圆?幼儿制作的时候更能心中有数。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用纸箱与树枝用撕拼贴的方法完成作品。

  2.了解报纸拓印背景的方法。

  3.喜欢用多元化材料展示不同的绘画风格。

  活动准备

  黑色卡纸、纸板、树枝、丙烯颜料、报纸、彩纸、剪刀、黑色马克笔、胶水。

  活动重点

  用不同的绘画方法体现多元化创意美术。

  活动难点

  鸟窝与撕拼贴的造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导入: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到冬天了,让我们一起给小鸟搭一个温暖又漂亮的鸟窝吧。

  二、开始部分

  1.介绍需要用到的.材料。

  2.开始讲解制作鸟窝的方法。

  (1)报纸揉团,蘸取颜料在黑色卡纸上玩“跳一跳”的游戏拓印背景。

  (2)纸板撕片,在背景上拼出鸟窝形状,用树枝把纸板包起来并用胶水固定。

  (3)用彩纸撕出小鸟头部,画出眼睛,用剪刀剪出小鸟嘴巴拼贴在嘴巴的位置上。

  三、结束部分

  把制作完毕的小鸟放在鸟窝里,作品完成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两段歌词及表达的不同情感,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学习用轻柔、跳跃的歌声加以表现。

  2、尝试创编歌词及制作图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感受人与动物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图片《迷路的小花鸭》(一)(二),图谱(一)(二),哭笑脸谱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5个音阶)

  2、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图片(一),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玩着玩着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妈妈了,它哭了,哭着喊着叫它的妈妈。

  3、教师随旋律跳一段舞,让幼儿猜猜老师想要告诉大家什么。

  4、师生合作填充完成图谱(一),学唱歌曲第一段。

  (1)出示图谱,了解每一格表示一句歌词。教师唱,幼儿按序指图,师:碰到了什么问题?

  (2)指4、5、6三格,师:你听到老师刚才在这几个地方唱了什么?

  (3)师: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呢?

  (4)师生一起看图谱唱歌,检查贴得是否正确。

  (5)请幼儿一边看图,一边唱歌。

  5、学习制作图谱(二),创编第二段歌词。

  (1)出示图片(二),师:小花鸭迷路了,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时谁看见了它?

  (2)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师:小朋友很高兴,她是怎么唱歌的?找找应该贴哪幅图片?

  (4)引导幼儿将小房子贴入最后一格,并检查是否正确。连唱第二段。

  (5)边看图谱,边试着唱出歌曲第二段。

  5、边指图谱,边完整演唱歌曲。

  6、体会歌曲不同情感,学习有感情地演唱。

  出示哭、笑两张表情脸谱,请幼儿分别贴到图谱前,该如何贴?为什么?

  师小结:第一段讲小花鸭迷路了,找不到妈妈,心里很难过,我们要用轻柔的、伤心难过的声音来唱,第二段讲小朋友把小花鸭送回家,小花鸭心里很高兴,所以我们要用高兴的、跳跃的声音来唱。

  7、尝试用动作进行歌表演。

  (1)请幼儿边唱边想想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每一句歌词。

  (2)请幼儿找个空位子进行歌表演。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在种植活动中,学习照料植物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观察记录。

  2、愿意承担一定难度的事情。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材料:

  水泡植物(如豆类、蒜)小喷壶、观察记录本、彩笔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自由选择需要种植的植物,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种植。

  2、和幼儿共同讨论照顾植物的方法,如擦拭植物的叶子、晒太阳、定期换水等。

  3、引导幼儿“领养”小植物,照顾自己“领养”的植物,鼓励幼儿定期观察所照顾的植物,并作简单的观察记录。

  教学反思

  1、本次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明确,让幼儿明确意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在教学活动落实中,有很多孩子因为对树木生长没有多少了解,所以提问中互动不起来,通过图片的引导,孩子们开始想象、探索纷纷举手发言。开始活跃起来。

  3、在以前传统的'按班教学中孩子们都是按部就班,这次通过和社区合作进行教学,在加强社会教学形式的同时,丰富了孩子的科学知识。

  4、如果重新上本次课程,我会在开始部分先让孩子们观察社区树木,再通过图片来讨论,让幼儿有感触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基本部分中可加入树木与人类有关的大量图片(比如:沙尘暴、洪水、树木被砍伐等。)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境对人类很重要。

  5、我在教学本次课程中,老教师们的评价是:

  (1)总体环节流畅,幼儿能完整的接受并有一定的效果。

  (2)师生能互动

  (3)导入部分吸引力欠缺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完整表达。

  2.培养幼儿丰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倾听同伴谈话的习惯。

  4.认识皮鞋、旅游鞋、钉子鞋等鞋子的名称。

  二、活动准备

  1.布置鞋子展览室:钉子鞋、皮鞋、凉鞋、拖鞋等各种鞋子,鞋架4个。

  2.幻灯片:小男孩跑步、溜冰、雨鞋的图片。

  录像带:芭蕾舞表演的片断。

  3.字卡:颜色、种类、皮鞋等各种鞋子及颜色的字卡。

  句卡:有....有....还有....;我想发明....可以.....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自由参观鞋子展览室。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鞋子展览室去参观,我们一边看,一边说,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和材料的鞋子,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完整地说出来。

  参观后提问。

  1.展览室的鞋子有很多种,按鞋子的颜色来讲述,请你用“有……有……还有……”句式完整地告诉我。(随机出示字卡)

  2.按鞋子的种类来讲述,请你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完整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随机出示字卡)

  (二)请个别幼儿穿上爸爸、妈妈、自己的鞋,用完整的语言讲出穿鞋子的感受。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的鞋子,它们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平时我们都穿自己的鞋,你们有没有穿过爸爸、妈妈的.鞋呢? 我请几位小朋友穿上爸爸的鞋,看走起路来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完整说出:小朋友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谁来穿上妈妈的高跟鞋,看走起路来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摆摆要摔跤)我们一起穿上自己的鞋,又是怎么样呀? (蹦蹦跳跳走得快)

  (三)了解特殊功用的鞋子。

  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双特殊作用的鞋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放录像,幼儿欣赏芭蕾舞片断和溜冰的场面。

  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穿了一双什么样的鞋子?

  出示幻灯片,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钉子鞋、雨鞋的用途。

  (四)启发幼儿想像,学习用“我想发明……可以……”的完整句式进行创造性讲述。

  师:这些鞋子都是发明家动脑筋发明出来的,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方便,小朋友,你们见过会长大的鞋子吗?老师想发明一双会长大的鞋子,脚长大了,鞋子也跟着一起长大。

  你们想发明一种什么样的鞋子?这种鞋子有什么特别的功能?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说一说“你想发明……可以……”。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五)教师总结:我们的小朋友真聪明,能发明出这么多奇特的鞋子。

  可是,想当发明家,从小要怎样做呢?希望将来的人们都能穿上我们小朋友发明的鞋子。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认识鞋子。

  艺术:主题绘画《我发明的鞋子》。

  五、生活中渗透 注意观察人们穿的各种鞋子。

  六、环境中渗透 鞋子展览架,请幼儿观察并讲述。

  七、家庭中渗透 带孩子到鞋店观察各种款式的鞋子。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编故事的难度大了一些。

  评价

  √

  √

  √

  √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12

  活动准备1.Ppt课件-图形

  2.趣味练习:各种各样的形状

  3.大的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小箱子一个(里面放图形若干,纸做的小鸟一只),

  3.每人一套几何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半圆形,圆形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起兴趣今天我带来了几位图形宝宝,这些图形宝宝可真有趣,它们会变魔术,变成另外一个图形宝宝呢。

  二、复习巩固几何图形

  1.课件

  请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图形,并说说。

  2.教师从小箱子摸出圆形,请幼儿猜猜圆形会变成什么?有几个?

  3.请两位幼儿上来从小箱子里分别摸出正方形、三角形,并猜猜分别会变成什么?

  4.教师出示小鸟,请幼儿说说这只小鸟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

  三、游戏“图形变变变”

  1.请你们来试试用两个三角形宝宝能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观察幼儿拼的结果,并在黑板上演示给大家看)

  2.我们来比赛,用四个三角形宝宝拼一个正方形,看谁拼得最快。

  四、幼儿操作活动

  请你们用小筐里的几何图形,给小鸟造一间漂亮的小房子,小房子旁边要有树,

  比比谁设计的小房子最漂亮。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13

  中班美术教案:多彩的纸巾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

  2.感受染纸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3、学习浸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桌布、颜料、调色盘、纸巾若干。

  2.纸袋一个、三张信封、一张白色纸巾及一张浸染后的纸巾、一个U盘。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1.导入魔术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和客人老师们打声招呼吧。”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李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幼儿回答。

  2.教师出示纸袋

  师“请问我的纸袋里有东西吗?”幼儿回答。

  师:“好,魔术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看,我变出了什么?”幼儿回答。

  3.教师变出三封信

  师:“小朋友们想知道这些信是寄给谁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封信上面有字,有小朋友认识字的吗?信封上面写了呼图壁县第三幼儿园中一班,哦,原来呀这些信是寄给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的,那小朋友们想先看哪封信呢?”幼儿回答。

  师“第一封,你们怎么知道它是第一封呢?噢,原来上面有数字呀。”

  4.教师让幼儿先猜测一下信里面是什么东西

  师:“老师呀想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猜猜看信里装的是什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答案。”

  5.教师让幼儿摸一摸信里面的东西,然后让幼儿猜是什么。

  6、教师出示第一封信里的白色餐巾纸。

  师:“原来是白色的餐巾纸,那请小朋友告诉老师餐巾纸是干什么用的?”幼儿回答。

  7、师:“除了这些用处之外,纸巾还能干什么呢?请小朋友带着问题和老师一起猜猜看看第二封信里装的是什么。”

  师:“原来是彩色的纸巾,现在有谁能告诉老师,白色的纸巾为什么会变成彩色的呢?”幼儿回答。

  8、师:“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呀就在第三封信里。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封信里装的是什么?原来是一个U盘,老师把U盘按上,请小朋友们仔细观看。”

  二、播放视频,介绍纸巾浸染过程。

  1.教师播放视频。

  师:“视频中的张老师是不是把白色的纸巾对折了几次,然后把每个角都染上了美丽的颜色?”幼儿回答。“小朋友们现在知道一张白色的纸巾是怎么变成彩色的了吧?(先折叠,然后再染)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浸染。”

  三、幼儿浸染

  1.师:“老师说了这么多,小朋友肯定都想去试一试。但是,在操作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注意不能把颜料洒了,也不能把衣

  服弄脏,请完成浸染后的小朋友们将漂亮的纸巾打开放在自己的面前,老师要请表现好的小组到前面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师:“现在小朋友们赶紧行动吧!”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小结

  教师请完成好的小组带上自己的作品上前展示。

  师:“小朋友们染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面向老师坐下。请个别小组进行展示。”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师:“请纸巾的主人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把纸巾染那么漂亮的。”

  五、教师小结

  师:“其实呀,用不同的折叠方法是可以染出不同的图案的,比如将纸巾折成三角形浸染出来颜色是和将纸巾折成正方形浸染出的颜色是完全不一样的。小朋友们如果感兴趣,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染一染,如果你在浸染的过程中,知道了其他好的方法可别忘了告诉老师哦!”

  师:“现在请所有小朋友起立,把你亲手做的纸巾送给客人老师吧。”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篇二: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中班美术:美丽的热带鱼

  活动目标:

  1、能用多种图形组合出热带鱼的基本形状。

  2、能用鲜艳的色彩装饰热带鱼,并注意色彩的搭配。活动准备:

  1、视频《美丽的热带鱼》、ppt。

  2、三角形纸、半圆形纸、椭圆形纸等大小各一张,热带鱼的范画一幅。

  3、水彩笔、油画棒、胶水。

  4、展板、照相机、订书机。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美丽的热带鱼》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视频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课件(ppt)

  你看到的热带鱼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来仔细的看看一条热带鱼的身上有哪些颜色?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黑白相间的、颜色深浅的、渐变:颜色越来越深或颜色越来越浅的等)

  2、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示范将两张三角形纸摆成,添画上眼睛、条纹、变成一条热带鱼。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教师出示2张三角形的纸一大一小)看,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老师用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小三角形到底可以变出什么呢?

  (2)教师拼贴成热带鱼,请幼儿说说变出了什么?(热带鱼)引导幼儿说出老师把大三角形变成了什么?(热带鱼的身体)把小三角形变成了什么?(热带鱼的尾巴)

  再添画上热带鱼的'眼睛,以及身上的花纹,涂上美丽的色彩。

  3、出示范画,分析热带鱼的特点。

  (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热带鱼是由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组成的,身上有美丽的条纹,有漂亮的颜色,有的是间隔色,像彩虹;有的是渐变色;有的是黑白相间的;有的是淡色的底,深色的花纹等。)

  4、游戏中探索不同动态热带鱼的画法。

  (1)师:热带鱼生活在哪里?你们看,这里的大海洋里只有一条热带鱼。它太孤单了,我们来帮它变一些热带鱼朋友吧。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回魔术师呢?现在就请大家都来动动手,用这里的各种图形变出美丽的热带鱼来。小朋友可以请一些颜色朋友来帮忙,给热带鱼打扮一下。

  (2)幼儿作画,教师巡视及指导。

  ①鼓励幼儿用鲜艳的色块涂色,并注意色彩的搭配。②请幼儿把作品张贴在展版上(海洋里)。

  5、互相欣赏,简单评价。

  热带鱼在它们美丽的家里玩耍,真开心呀!

  请你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你的热带鱼。你请了哪些颜色朋友来帮忙的?

  6、合影结束。

  小小魔术师,你们可真厉害,竟然变出了这么多颜色鲜艳的热带鱼,我们一起和这些热带鱼合个影吧!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通过图标、提问,体验和理解角色之间关爱的情感。

  3、能够大胆地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图书一本、配套图标、恐龙偶。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活动观察

  ◎出示恐龙偶,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龙?你们知道这是怎样的恐龙?小翼龙呢?霸王龙是侏罗纪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他能把猎物的骨头都啃得干干净净。如果弱小的翼龙遇到可怕的霸王龙会怎么样呢?

  幼儿观察恐龙偶

  幼儿先猜测后听老师描述

  初步了解了霸王龙和小翼龙后,带着疑问欣赏故事

  ◎欣赏文学作品

  教师:看图书讲述故事

  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教师提问,初步体验关爱的情感

  当小翼龙出生后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它的?

  当霸王龙遇到困难的.时候,小翼龙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回忆故事内容。

  当小翼龙出生的时候爸爸和妈妈是怎么照顾他的?小翼龙害怕霸王龙吗?小翼龙怎么做的呢?下雨了呢?肚子饿了呢?最后霸王龙怎么做的?

  幼儿回忆故事的相关情节并大胆讲述。在讲述过程中理清故事的基本情节。

  通过观察图片再次理解故事情节。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在倾听、猜想、讲述的过程中,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及角色的形象特点。

  2、能比较清楚完整地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3、初步懂得同伴之间应该友好相处。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故事PPT、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发认知冲突:

  你们都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吧?在你印象中,它们是怎样的动物?它们两个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出示图片:这儿有一只小老鼠和大老虎,看看他俩的关系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两个好朋友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吧!

  (二)在倾听、猜测、讲述中感受理解故事

  1、教师讲述P2——P9

  提问:你听出来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问题?(幼儿回答)

  小结:虽然这些只是小问题,可是时间长了会发生矛盾,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2、教师讲述第二段

  出示P10——P11,教师讲述:

  “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P12——P13,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小老鼠看到自己搭的城堡被大老虎踢飞后,会怎么样?

  3、师继续讲述P14——P15

  一对好朋友就这样分手了,和好朋友分开后,小老鼠会有什么感觉呢?(说出理由)

  4、师继续讲述P16——P21

  他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吗?

  你和好朋友发生过什么争吵的事情呢?最后你们互相原谅对方了吗?你们现在还是好朋友吗?

  小结:原来原谅朋友和得到朋友的原谅都是件开心快乐的'事情。

  5、听老虎心声,讲述故事第三段

  大老虎为了和小老鼠和好,做了哪些事情?(根据幼儿回答逐步出示PPT)

  最后小老鼠会原谅大老虎吗?为什么?(先问再放ppt)

  小老鼠最后原谅了大老虎,他们又是好朋友了,我们为它们的和好鼓鼓掌。(幼儿鼓掌)

  (三)完整边看绘本边听故事录音。

  活动延伸:

  它们之间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来的这个更高更壮的家伙是谁呢?它们三个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活动反思:

  虽然说每一个人对每一个绘本的解读都有不同之处。但是,我们在带着孩子走进绘本时,一定要清楚,要从哪一个点带儿童去走?以怎样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或体会怎样一种情感?这就需要执教者对文本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从外表看看这两只动物,似乎不可能成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这个故事中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但这对看上去很不相称的好朋友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我们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积木弄倒,和好朋友绝交后,会做一些好的事情让之感动原谅。这些情节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贴近。在第一环节中,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讲小老鼠和大老虎它们俩是怎样的两种动物,并让孩子们来猜想它们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激起孩子们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第二环节是分段讲述,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样从一对好朋友,慢慢出现问题,小老鼠和大老虎绝交的事情,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来赢得小老鼠的原谅。

  在我讲述完大老虎为小老鼠做的事情后,幼儿根据听到的来回忆事件,加上之前的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都基本能讲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这环节中,孩子们的倾听还是比较好的。在这个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导入环节时间过长可以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让孩子来观察图片上的两个小动物。在让孩子理解故事发展情节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让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学学它们说的话,说话时的语气等等。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标达成效果好。

  经过这次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经验背景、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并要从多个角度去设想应对策略,为活动中的有效回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要善于赏识和鼓励孩子。因为老师的认可能唤醒孩子们潜在的自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01-07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参考05-20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2-05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教案12-11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学教案12-29

幼儿园中班秋天教学教案01-07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学教案01-09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热】01-20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推荐】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