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2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显变化较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显变化较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歌曲。
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能熟悉、熟唱歌曲;知道不同体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他们说话的音色和节奏是有区别的。
2、物质材料:音乐VCR,胖青蛙、瘦青蛙、国王青蛙、公主青蛙、老青蛙、婴儿青蛙头饰若干,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一体机音箱1个。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游戏一:《快乐的小青蛙》,用多媒体播放VCR《小青蛙》,幼儿边长边表演,表现出小青蛙活泼、快乐的而情绪。能用较自然的声音歌唱,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发声练习。游戏二:《我是一只青蛙》。师幼以对唱的方式,模仿唱出不同青蛙形象(小青蛙、老青蛙、奥特曼青蛙、青蛙公主、青蛙国王)的叫声。
师:5 6 5 4 ∣3 3 1 ∣ 3 1 2 3 ∣ 5 — ∣
我是一只青蛙,我会怎样叫?
幼:3 3 3 ∣5 5 5 ∣ 3 3 2 2 ∣ 1 — ║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3、演唱歌曲。游戏三:《百变歌王》。教师演示课件,逐一出示不同角色形象(正常青蛙、饿、着急、哭、累、吃辣椒的青蛙、)的青蛙,幼儿根据课件提示,学习用不同的音色或者节奏流畅、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并尝试通过改变音色或节奏来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
4、拓展延伸。游戏四:《青蛙王国合唱团》,教师扮演国王,幼儿可根据提供的头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歌唱,体验一首歌曲多种情绪的乐趣。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于是,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次以节奏为基础,渗透简单的音乐常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围绕感知休止符到实践体验运用休止符这两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几个不同的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感受休止。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重点掌握节奏型:XXXXX。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小猪头饰。礼物盒。节奏卡。
活动过程:
1、进场:幼儿自由做小猪动作进场。
2、学习节奏型
(1)发现宝盒,让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
(2)出示节奏卡,教师范唱。
(3)幼儿用不同的唱法创编节奏。
3、学儿歌
(1)欣赏儿歌(教师播放儿歌)。
(2)提问:
儿歌里面出现了什么?有没有刚才我们说的节奏型?(请你说一说)
(3)幼儿跟说儿歌(播放录音机)。
4、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学会倾听。
(2)幼儿跟唱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做动作。
(3)请单个幼儿表演唱歌曲。
(4)分组唱演唱歌曲,教师给予点评。
5、活动结束幼儿听音乐退场。
教学反思:
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创编不同的造型,唱准休止符。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活动课件《小兔和狼》PPT。
2.大灰狼头饰、小兔头饰,打击乐器串铃、沙锤、蛙音筒。 3.入场音乐《小兔子跳跳跳》、歌曲《小兔和狼》。
活动重点、难点:
难点:感受不同性质的音乐。
重点:感知音乐初步会做游戏。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兔子跳跳跳》。
1.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我们可要好好表现哟!好,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听音乐做动作。
2.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讲述故事)
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正当小兔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呀,只听!嘭!嘭!哎呀,不好,来了一只大灰狼,吓的小兔赶紧躲了起来,聪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树丛中,大灰狼没有发现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兴兴地出来玩了。
3.师:故事好听吗?故事发生在哪里呢?(森林)
谁来说说故事里有谁呢?(小兔子、狼)(出示背景图)原来故事发生在森林里,故事里有小兔子和狼。
师:那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大灰狼要吃小兔子)
4.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这个有趣的故事还能编成一首歌曲呢!你们想听吗?(想)那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哟!播放歌曲《小兔和狼》
2.师:好听吗?小朋友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小兔和狼)
3.师:这么好听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用自己小椅子下面的乐器给它伴奏呢?出示并介绍让幼儿认识串铃、沙锤。(幼儿打节拍再次听歌曲)
4.师:小朋友,你们想来唱一唱吗?(想),为了帮助小朋友们记住歌曲的内容,老师把歌词变成了有趣的图谱呢!(出示图谱),好,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把歌词学一学吧。初步让幼儿认识休止符,学习休止符的唱法。(学歌词两遍)5.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把这首歌唱一唱吧!老师唱一句小朋友们唱一句。(带唱两遍)
6.小朋友们唱得可真好!老师真想听小朋友们完整地唱一唱呢,你们想吗?(想)(师可和幼儿齐唱两遍)
三、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
1.师:刚才小朋友唱得真好听。在歌曲里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谁来学一学(请幼儿表演)小兔竖起耳朵听的动作?风儿怎么样?树叶怎么样?(动作)哎呀,谁来了?小兔看到狼后是什么样子的呀?小兔害怕极了,吓的躲了起来。
2、师:小朋友们,那我们一边唱一边来完整的表演这首歌曲吧。(师幼表演)
四、游戏《小兔和狼》。
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小朋友们,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玩游戏呢!你们想玩吗?(想)
2.出示乐器串铃、沙锤,蛙音筒,交代游戏规则:请小朋友们围成一个大圈圈,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听到狼来了,小兔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应该怎么办呀?(赶紧蹲下),不然会被狼发现的。
3.幼儿带上头饰进入角色,配班教师扮演狼玩游戏。
4.一幼儿戴上头饰扮狼玩游戏。(看情况而定)
五、结束部分。
师:小兔子们真聪明,大灰狼啊!没捉到小兔子,灰溜溜地走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到别的地方去玩了!走喽,去玩啦!(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活动。
首先,从选材上看,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精心选材,小兔的形象是幼儿比较熟悉、喜爱的,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在活动中,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幼儿创造性地探索小兔各种高兴的动作,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在活动中以自身特有的可爱的动作和形态为集体做出示范,毫不胆怯,动作自然协调。具有节奏感。
整个教学过程动静交替,幼儿在不断地动静交替中,丝毫未觉疲劳,一直兴趣盎然。教案设计中,通过提问采取了层层递进的方法,活动的每一步都让幼儿充分展现自己的经验,然后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及时地整理归纳,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是主动的',积极的,充满了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首先,整堂课中,我说的太多,示范的太多,没有留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创编。其次,因为平时的养成教育做的不到位,也由于我组织的还不够好,部分幼儿在活动中不遵守课堂纪律,自顾自说,甚至不听老师指令,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出现碰撞现象。今后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再次,本人对教学环节设计也没有做到胸有成竹,加上有些紧张,在最后环节的实施中,没让幼儿整理乐器,也没播放课件音乐,就出了教室。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4
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班正在进行《熊的故事》主题活动,主题目标是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述故事情节,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进行比较或匹配。发现孩子们很喜欢熊这一动物形象,于是又给孩子们听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有的幼儿会不自觉地扭动自己的身体,做各种舞蹈动作,看到有小朋友在这样做,其他小朋友看到后,也纷纷模仿。于是,我就利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结合子主题“变石头”里,扮成各种小动物,跟着音乐边唱边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音乐一停,马上就变成“动物石头”,作一相关动物造型,动一下,就被“熊”抓走。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学会模仿各种小动物动作,音乐停止,保持原先动作。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熊头饰一只、创设一个“熊”的家
活动流程:
热身运动—音乐游戏《变石头》——放松整理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小鸟喳喳叫,小兔蹦蹦跳,今天树林里面真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往树林走,采上几朵鲜花,再来跳一跳。要是大熊走过来,大家可别乱跑。
2、师幼共做热身运动
跟老师一起来学小鸟飞,飞得高一点,再高一点,学小鱼游泳,尾巴甩一甩,再来学蝴蝶飞,飞到花丛中。
二、音乐游戏《变石头》
1、幼儿复习音乐,可以跟着音乐做一些动物动作
2、教师介绍规则:我们边听音乐,边做各种动作,也可以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做,音乐一停,你们马上就不动,变成一个石头,要是动了,就要被熊吃掉,看谁坚持的时间长。
3、教师扮演“熊”在家里睡觉(也可以请一个小朋友扮演熊,来看哪个小朋友动了)幼儿进入创设的情景进行游戏。
4、师幼游戏。(音乐一停,要马上不动哦,动了就要被熊抓走的)
5、再次游戏。谁坚持到最后拉,那他就是冠军,我们为他拍拍手。
三、放松整理
1、一起数数熊吃掉了几个小动物?
2、让我们擦擦汗,抖抖手,踢踢脚来放松放松。
个别化活动
一、区角活动
1、在计算角,投放一些熊的图片,让幼儿进行数数,或者提供些颜色不一的.熊,让幼儿给小熊进行排队。
2、在美术角,提供些参考图片,让幼儿自己画小熊。
3、在音乐角,听音乐做各种动作,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配上舞蹈动作,自编自演。
二、参观活动
给幼儿参观其他班幼儿或者哥哥姐姐做游戏时的情景,了解做游戏要掌握的规则。
个别活动引发的兴趣及经验:
个别幼儿:个别幼儿对音乐游戏不是很感兴趣,但音乐也不敏感,听到音乐停了,还再动来动去,即使不动了,坚持的时间也不长。
多数幼儿:多数幼儿非常喜欢音乐游戏,听到音乐停了,马上不动,而且还会摆不同造型,这次是站着的,下次就是弯着,每次都变换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而且坚持的时间很长,真像个石头人。
教师分析并对照自身资源
个别幼儿: 个别幼儿对游戏很敏感,很快就掌握了游戏规则和要领,只要老师说一遍,就领会了教师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哪怕有别的小朋友逗他,他都不会动,游戏意识非常强。
多数幼儿:多数幼儿喜欢做游戏,但规则意识不是特别强烈,需要老师语言上或动作上的提醒,比如说音乐停了,现在不可以动了等,动作上能够有一些简单的变化。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游戏活动,幼儿特别喜欢参与活动,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声中,孩子们尽情地在游戏着,音乐停了,马上不动,音乐再响起,又继续游戏,直到剩最后一个小朋友,坚持到最后的就成了冠军,并且教师为冠军贴了个五角星,大家都想得到五角星,基本上都不动,在第二次游戏时,最后还剩两个小朋友坚持到最后,难分上下,就两个都奖励了五角星,两个人脸上都很开心。但是,在游戏过程中,有个别幼儿规则意识不强,明明已经被熊抓到了,坐在椅子上了,过一会,又过来游戏了,看来以后,老师在游戏时,要对个别幼儿多加强游戏的规则意识。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蒲公英的外形和生长过程,并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蒲公英。
2、在游戏中能有技能和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课件,场地,字卡(沙、石头、水、树叶、高、矮)
2、四色绒球,让幼儿戴在手腕上。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进场。
二、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出自:屈;老、师"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三、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看课件(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样去表现。
4、放音乐让幼儿自己听音乐用动作表现。
5、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四、游戏
1、教师介绍字卡和相对的场景
2、游戏开始
放音乐,一名教师出示不同的字卡,幼儿随音乐用身体来表现蒲公英飞到相应的场景;教师再出示字卡,幼儿``````直到出示完所有的字卡,蒲公英也找到了舒服的家,游戏完。
3、游戏再来一次
以不同颜色自由组合成蒲公英妈妈,游戏重复一次。
4、教师小结
五、活动结束
放关于蒲公英的儿歌,小小蒲公英找到自己的家慢慢长大变成蒲公英妈妈。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歌唱、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好像很难,多通过活动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知闹钟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2.能比较清楚地用相应乐器表现音乐中闹钟行走的声音和闹铃的声音。
活动准备:
音乐、小兔手偶、雪铃、双响筒、卡纸、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入教师,成半圆坐下来。
二、出示小闹钟,引出活动内容。
1.师:这是什么?它走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闹钟、嘀嗒)
2.师:小闹钟走动的样子,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3.师:谁愿意来表演一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师:小闹钟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起床、上学不迟到)
三、进行节奏练习。
1.听音乐第一遍,初步感受闹钟走三下,闹铃响一下的规律。
师:闹钟响的时候是什么声音?现在我们一起听一听音乐,看看闹铃在哪里响的?
当我们听到闹铃响,就举起你的小手,好吗?
2.听音乐第二遍,老师画图谱。
师:闹钟"叮铃铃"的声音师在什么地方出现的?
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音乐,我来画图谱,听完后告诉我,哪个符号表示小闹铃响了?小闹钟走了几下闹铃响的?
3.看图谱,节奏练习。
师:圆形表示闹钟走,我们可以用拍手表示;波浪线表示闹铃响,我们用举手表示。
我们不听音乐一起来打打节奏。
4.听音乐,节奏练习。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我们边听音乐边看图谱,再来练习一次。
四、出示乐器,节奏练习。
1.认识乐器:雪铃、双响筒
师:这两个乐器宝宝你们认识吗?
你们听,雪铃可以表示什么声音?双响筒又可以表示什么声音?
2.随音乐,用乐器敲击节奏两遍。
师:现在我要切西瓜了,这边是雪铃,这边是双响筒,请小朋友轻轻的拿起椅子下面的乐器。雪铃在哪里?双响筒在哪里?
师:真棒!我们一边看图谱,一边打节奏,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谁的耳朵最灵?准备好了吗?
(第一遍打节奏)
师:现在请你跟你的好朋友交换一下乐器宝宝,再来练习一次。(第二遍打节奏)
五、音乐游戏:叫小动物起床
1.出示手偶,引出游戏内容。
师:你们看,这是谁啊?它还在呼呼大睡呢,我们喊他起床好不好?
听一听我是怎么喊他起床的?
2.教师清唱歌曲《快快起床》
3.理解歌词,熟悉歌曲。
师:老师怎样喊小动物起床的?你听到了什么?
师:我们一起学一学。
4.放音乐,幼儿熟悉歌曲。
师:一起听音乐,再来试一试。
5.歌曲表演。
师:我们一起喊小动物起床好不好?
6.站着表演一次。
师:你们的声音太小了,小动物还没有醒,我们再来一次。
师:小兔说,我以后再也不赖床了,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六、延伸活动
师:小兔说,还有很多小动物没有起床呢,我们去叫醒他们吧!
(随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1.乐器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其他更形象的器材。
2.开头进场的教师幼儿互动动作时间再延长,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节奏旋律。
3.在请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闹钟走动的环节,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展示。
4.图谱的记号表达上设计再形象点。
5.音乐的选材需要有深入
6.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
7.游戏环节,活动可以进行多变模式,将课堂充实起来。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7
教材分析:
《幸福的猪小弟》是由一首流行音乐改编而成的,歌曲的旋律优美,前半段节奏欢快,后半段节奏连贯,根据歌曲改编的歌词内容充满了亲情,体现着家的温暖,给人以幸福的感觉。为此想通过开展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体验到家的温暖。我班幼儿乐于参与歌唱活动,部分幼儿音准较好,节奏感强并能够跟随着乐曲的旋律进行表演,但还有部分幼儿歌唱的能力稍弱。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倾听,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2.幼儿初步具有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借助手语及图片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活动
难点: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和符点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图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进入活动室,体验家的温馨。
提问: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觉?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
小结:听到这首歌小朋友很开心,感觉幸福,愿望实现了就是幸福;经过努力收到了收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很快乐很高兴,爸爸妈妈疼我们、爱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就是幸福。
二、通过故事的方式、摆图谱的方式,初步学唱歌曲过渡语:今天有一只猪小弟,它也很幸福,它的幸福是什么呢?一起来听故事。
1.教师利用课件讲故事,幼儿初步感受歌词的内容。
提问:猪小弟的幸福是什么?利用歌词内容进行小结。(用完整语言说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过渡语: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歌曲里唱了谁什么?它在干什么?
小结:听到这首歌很感动、幸福、舒服、优美。边引导幼儿边出示图谱
3.结合图谱加伴奏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1.带领幼儿看图谱,分句演唱歌曲。 结合图谱异步跟唱
2.师幼同步演唱
3.带幼儿加动作分句演唱歌曲。
现在我们用手语来表演歌曲,猪小弟是小指,那爸爸呢?(妈妈)
四、升华情感。
提问:猪小弟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他,我们也很幸福,生活中爸爸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的呢?
小结:你的爸爸妈妈也很爱你,那我们怎么爱爸爸妈妈呢?
利用课件进行小结。
结束语:让我们像猪小弟一样,把这首幸福的歌送给你的好朋友,让他们更加幸福吧!
活动反思:
总体看,《幸福的猪小弟》这个内容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还是在两个块面,一对于幸福的深入理解,二休止符的演唱。如果放在大班学习可能会好一点。所以,一切的学习都要基于幼儿的经验和能力。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倾听理解并排列歌词的图标,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的记住歌词。
2、培养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的集体观。
3、发展幼儿大胆的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卡片四组,教具一组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自由发言
1、孩子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你知道什么叫梦想?
2、梦想就是好想好想做的事情,现在你好想做的是什么呢?
二、老师范唱认真倾听
1、老师的梦想都在歌曲里,我有几个梦想?
2、再听一遍,我的梦想都是什么?
3、出示操作板:请小朋友听着歌曲把老师的梦想找出来放在操作板上,四个小朋友一组,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看谁的小组最先成功。
4、看着自己排好的操作板,一起唱一唱歌曲。
三、创编歌词述说梦想
1、老师的梦想在歌曲里了,我们把自己的梦想也唱到歌里去。
2、选择自己的梦想,一起唱一唱。
3、你最喜欢歌曲的那句话,唱给大家听听、
四、活动延伸
把操作板放区角活动中,孩子自己绘画自己的梦想,唱唱自己的梦想。
教学反思
《小朋友想一想》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歌词生动形象,非常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把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冲满生命活力。教学一开始,通过图片把孩子们带入动物世界里,把孩子们带入动物世界的`情景之中,孩子们如身临其境,既受到了美的感染,又兴趣浓厚。在学唱歌曲过程中,坚持以培养幼儿的听觉为主: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边听音乐边思考歌曲的情绪、表现的情景,随音乐节拍强弱弱的节奏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随音乐拍歌曲的节奏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这样使幼儿能够在音乐中去聆听、去感悟、去理解,在听中、在反复感受中自然而然的学会歌曲。在活动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幼儿,和幼儿的个性发展,让他们自由结伴,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创作,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根据自己的爱好,表现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的,虽然最后他们创作出来的水平会高低不同,但重要的是他们参与了,互相合作积极动脑思考了,从而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睡觉》。
2、能用固定的句式讲述歌词内容,并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动物睡觉的姿态。
3、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感受歌曲的乐趣。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图片。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刚才我们读了《一本讲述睡觉》的书。故事里有谁?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动物图片。
(二)用三个字,一句话的方式来说一说动物睡觉的状态。
1、引导幼儿讲述动物睡觉的方式。
教师:看!小动物们来了,他们在干什么?别吵,小动物睡觉啦!他们是怎么睡觉的?
2、引导幼儿用三字、一句话的方法来说一说小动物睡觉。
(1)大象睡觉呼呼呼,马儿睡觉站着睡,鲸儿睡觉游游游,树袋熊睡觉静悄悄(背宝宝)。
(2)猫头鹰睡觉在白天,小鱼儿睡觉眨眼睛,企鹅睡觉靠一起,长颈鹿睡觉静悄悄。
(二)熟悉歌曲,学习感受。
1、完整讲述,记忆歌词。(标记记忆法)教师:我们一起来把他们睡觉的样子说一说。
2、教师范唱,感知歌曲。
教师:小动物睡觉的样子太可爱的,老师都忍不住想唱一唱呢。
3、幼儿学唱,感受歌曲。
教师:请大家轻轻的.跟着老师来唱一唱。(藏图法唱2—3遍)4、变换形式,巩固练习。
教师:我们来合作演唱,分成四组,每一组扮演一种小动物,用接唱的方式表演歌曲。轮到的站起来唱。
(三)动作表现,体验乐趣。
1、启发引导,动作表现。
教师:这么有趣的歌曲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动物睡觉的样子呢?
2、动作表演,体验歌曲的乐趣。(集体,小组,个别)教师:谁愿意来给大家边唱边表演歌曲的?
3、给歌曲取名字。
教师:今天我们唱了一首关于小动物睡觉的歌曲,你们觉得可以给歌曲取个什么名字呢?
(四)拓展经验,丰富歌词。
教师:还有许多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我们还没有说到呢,以后大家可以继续编一编,唱一唱。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继续了解其他动物的睡觉形式,并将其编入歌曲。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睡觉,一般是指人类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理现象。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的时间,它的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与否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够快乐的演唱。
2.尝试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苹果被啃的动态。
活动准备:
音乐"毛毛虫啃苹果"、多媒体课件、节奏图谱、贴有苹果的苹果垫4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毛毛虫来了
1.师:看是谁来了呢?(播放PPT)(幼儿回答毛毛虫)。
2.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呢?
(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树叶、苹果、香蕉、西瓜等。)3.毛毛虫到底在吃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PPT)4.哇毛毛虫这么喜欢吃苹果。
二、学习毛毛虫啃苹果的节奏。
1.它经常会一口一口啃苹果哦,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啃苹果的?(播放音效)(幼儿回答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出示图谱)(教师讲解图谱:毛毛咬一下、停下来、又咬一下、然后快快的咬了三下。)
2、那我们来一起学学毛毛虫啃苹果吧(练习2次)
3.毛毛虫真淘气,它又开始啃苹果了,来听一听,她这次是怎么啃的呢?(播放音乐)
4.听完喽,毛毛虫这次怎么啃的啊?(幼儿回答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教师出示图谱并讲解图谱:快快的咬了四下,然后嚼一嚼。)
5.淘气的毛毛虫喜欢啃苹果,那我们一下来啃一啃,可是老师的手点哪里,你们就跟着节奏来啃哦!(反复2次)
三、毛毛虫啃苹果(一)感知学唱游戏歌曲
1.毛毛虫啃了什么样的苹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播放动画)
2.毛毛虫都啃了什么样的苹果?按幼儿说的出示图片,并唱乐曲。
3.再听一次,是啃了这些苹果吗?
4.分句听辨,出示图谱,感知学唱啃不同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节奏。
5.区别啃大小苹果的声音,跟着音乐,和毛毛虫一块啃苹果(快乐地歌唱)。
(二)游戏--毛毛虫啃苹果
1.老师做毛毛虫,幼儿尝试按节奏表现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2.请幼儿分组自选苹果变,唱到啃什么苹果,变什么苹果的幼儿就表现被啃动态。(视情况再次游戏。)
四、毛毛虫变蝴蝶
1.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休息了。
2.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一起学蝴蝶飞,出活动室)
五、歌曲谱: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可爱的毛毛虫是中班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小动物。《毛毛虫啃苹果》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其音乐流畅、节奏鲜明,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它以毛毛虫啃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节奏声音为贯穿的主线,蕴含感受节奏不同、声音高低等音乐要素,内容浅显而有趣。本活动意在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图谱,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这首歌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生动,是幼儿学习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1
教材分析:
音乐活泼,欢快,富有童趣。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幼儿对此十分熟悉,
音乐游戏:
开汽车;贴近幼儿生活,吸引孩子的兴趣。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会听音乐玩开汽车的
游戏难点:
区分音乐中三次"嘀嘀"声,第一次意为汽车发动,第二次红灯亮,第三次是"车"开回"车库"。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随音乐有节奏的开汽车。
2、会听辨音乐中的"嘀嘀"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座位呈半圆型;
2、录音机、音乐磁带;
3、自制方向盘人手一份;
4、红、绿二色灯各一。
活动过程:
1.倾听、感受音乐。
(1)教师:"猜猜谁来了?"提问:"汽车开在马路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2)请幼儿再次倾听音乐,要求听的时候注意音乐中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放音乐时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幼儿。
(3)提问:"音乐中什么时候红灯亮了?红灯亮小汽车要怎么样?"(请小朋友用动作学一学)"什么时候绿灯亮了?绿灯亮了,汽车就可以怎么样了?"
2.学习音乐游戏"开汽车"。
(1)教师随音乐示范"开汽车"。交待椅子作为车库。提出要求:观察汽车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开回车库的。
(2)请幼儿跟音乐做开汽车的游戏,提出要求:要用小耳朵听清音乐,心里想好什么音乐,汽车该怎么做。
3.分组游戏
(1)请男孩为大家表演音乐游戏开汽车,女孩的"汽车"停在"车库里",拍手伴奏。
(2)交换角色,女孩开汽车,男孩拍手伴奏。
(3)幼儿开汽车出活动室。
活动建议:
1.活动前教师应注意收集,整理交通规则。
2.活动中教师运用体态语言提示幼儿掌握节奏和方向。
3.体育活动开展过"开汽车"游戏。
日常生活渗透:向幼儿介绍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请幼儿讨论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创设相关的活动区角.
家园同步:如有条件,可以带幼儿坐不同类型的车,感受不一样的车,并丰富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
活动反思:
最近我发现他们对车子极为感兴趣,尤其是男孩子更喜欢汽车,于是产生了音乐活动《开汽车》。
孩子们即产生兴趣、创编动作,其中随音乐大胆创编肢体动作以表现开汽车的乐趣,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自主创编等一系列动作,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提炼、整理,形成完整的律动。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2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体验“打鼓”的乐趣。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水桶、牛奶罐、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怎么欢迎他们呀?
(我有个建议今天我们用鼓声来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说好吗?(师向幼儿介绍鼓:水桶、脸盆、筷子……)
我们的“鼓”和以前打击乐里面用到的鼓一样吗?谁会用这些“鼓”敲出好听的声音呢?
2、幼儿自由打击。
(1)师示范敲击鼓,并说出欢迎词:爸爸妈妈|中一班欢迎|你-|
(2)幼儿敲击鼓声说出欢迎词。
(3)师小结:重点说出幼儿敲的方式:如敲鼓面、鼓棒和鼓边。
3、讨论图谱,并尝试打击基本节奏:
(1)师出示《加油干》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师唱改编过的歌词:欢迎你呀么嗬嘿,欢迎你呀么嗬嘿,我们大家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呀么嗬嘿!
(2)幼儿跟随《加油干》的音乐唱欢迎词,表现内心的愉悦心情。
(3)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鼓我们要怎么样跟图谱配合起来敲击呢?(师幼共同为图谱配鼓)
(4)幼儿看图谱用“鼓”演奏。
(5)请个别幼儿合作演奏。
4、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用“鼓”进行演奏,表达心中的快乐。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3
活动目标:
1、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中国娃的自豪感。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
2、大量的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倾听歌曲,教师随伴奏演唱歌曲。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幼儿根据录音随意是跟唱和表演。
(二)展开:
1、老师带领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2、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现在让我们仔细的来听一遍。
3、幼儿讲一讲对歌曲旋律的感受和歌词内容的粗略理解。
4、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有没有听不懂的地方?
5、中国有哪些地方的景色是很出名的?兄弟姐妹指什么?
6、听这首歌曲时有哪些感受?(雄壮、有力)
7、寻找歌曲中音最高的地方,尝试跟唱歌曲,谈谈有何感受。
(三)老师小结:
《大中国》这首歌曲唱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好河山,歌颂了我们勤劳、勇敢的民族,所以这首歌给人们的感觉是气势雄壮。我们用自豪的.声音告诉全世界人民: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家。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结伴,协商确定表演的形式。并分组展示。老师给予肯定。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大好河山的宏大和气势,萌发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并学会了用多中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4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绕腕组合动作。
2、复习《勾绷脚》,要求用较规范的动作完成。
3、喜欢律动活动,从中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准备:
录音机;《森林狂想曲》、《钢琴曲》、《鸟飞》、《健康歌》音乐磁带;垫子。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健康歌》
幼儿手拿垫子跟随老师听音乐合节奏做热身运动进场(幼儿自由散开,尽量舒展动作)
二、导语
(手机:铃……)“喂,您好!哦,是小红帽的妈妈呀,您很忙请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来 是吗?好的,您放心好了。恩,好的,再见。” “小朋友,小红帽的妈妈让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 来,我们小朋友愿意吗?”(愿意)好的,让我们采些水果和鲜花去好吗?要采水果和鲜花要转动手腕才可以,先看老师做一遍。(音乐)
三、新授手腕组合
A、教师完整示范动作。
B、幼儿非步骤学习绕腕组合
1、幼儿学习采苹果的动作
(动作要领:立直、拍腿、提腕、转腕、压腕)
2、听口令做一遍才苹果的动作。
3、学习采鲜花的动作
(动作要领:跪坐、摊手、转腕、推手)
4、听口令做一遍采鲜花的.动作。
C、听口令完整跟老师连起来做动作。
D、听音乐合节奏跟学动作。
小朋友真棒,都学会了采苹果和采鲜花的本领了,好的,现在我们就去喽!
四、复习‘勾绷脚’
“带上我们的礼物,还要穿过一片森林才能到小红帽外婆的家,小脚丫准备了”复习‘勾绷脚’音乐:森林狂想曲
“外婆家到了,送给您外婆,外婆夸我们呢!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刚才我们的小脚丫走了 这么久,一定累坏了吧?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 音乐:摇篮曲。
五、退场
“天黑了,我们还要送小红帽回家呢,仙女让我们变成了小天使飞回去。我们回家喽!
音乐:律动鸟飞碎步退场。
教学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优美的、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活泼、亲切的音乐情绪。
2、感受春雨悄悄下的意境和种子出图发芽的喜悦,乐意用身体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春雨沙沙》音乐cd,《春雨、雷雨的声音》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播放《春雨、雷雨的声音》教师教学资源,请幼儿倾听、比较,找出两种声音的不同。
提问:春雨、雷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谁能学两种不同的雨声?
2、请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春雨沙沙》,感受歌曲的特点,理解歌词的内容。
(1)欣赏第一遍,提问: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受?歌词里唱了什么?
(2)欣赏第二遍,提问:“沙沙沙”是什么声音?春雨的声音为什么不是“哗哗哗”或者其他声音?(春雨小,像毛毛雨,声音就轻)
种子在说什么?说话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春雨真甜”?
小结:这是一首优美、轻柔的歌曲。听着歌曲,好像看到春雨在细细地下,滋润了整个大地;泥土里的种子悄悄地钻了出来,伸展、长大,感谢春雨对他的滋润。
3、播放歌曲,请幼儿尝试跟唱。
提问:你喜欢哪一句?能唱给大家听一听吗?你觉得哪个地方比较难唱?谁能帮他唱好这一句?谁能完整地给大家唱一唱?
4、鼓励幼儿自编动作,表现春雨悄悄下的意境和种子出土发芽的喜悦。
(1)提问:想想看,唱这首歌的.时候你会配上那些动作?为什么?把你的动作向大家展示出来,大家一起跟着学一学。
(2)鼓励幼儿跟随歌曲录音边唱边进行表演,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延伸:
将《春雨沙沙》歌曲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继续学唱歌曲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春雨沙沙》是一篇非常好听、活泼、欢快,富有动感的歌曲。它描写了春雨中迷人景色。歌曲节奏较简单,歌词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适合中班幼儿学习。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较清楚的演唱歌曲。活动中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将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引导者,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在支持中进行有效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回应幼儿,不仅能梳理提升幼儿的经验,还能肯定鼓励幼儿激发幼儿思维学习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非常好,幼儿兴趣高,能感受歌曲的优美,用不同的力度来演唱歌曲。而且幼儿是以角色的身份来演唱。演唱的时候非常有感情,很投入。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袋鼠的特征,萌发保护动物的情感。
2、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并且用生动自然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歌曲的基调。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重难点:
重点:用生动自然的动作来表现,唱出歌曲;语言和动作的协调性并能打出歌曲的节奏
难点:欣赏歌曲所表达的内涵,辨认出老鼠和袋鼠的区别
材料与环境创设:
袋鼠、老鼠图片若干
设计思路:
在幼儿的内心已经萌发了去关爱他人的想法。这时我通过对他们讲述袋鼠妈妈是如何爱自己宝宝的`故事,让他们充分了解无论是什么,只要是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宝宝,所以母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让他们对爱有进一步的升华。再者通过音乐活动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回家以后可以唱给自己的妈妈听,让妈妈可以感受孩子对自己的关爱,真正的做到了家园互动;还可以边听音乐边打节奏,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又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使主题活动的思想贯穿始终。
活动流程:
听音乐,搬椅子(做准备工作)→出示图片,引起兴趣→朗诵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欣赏歌曲,跟音乐打节奏
一、听音乐,搬椅子
①让幼儿听着音乐有秩序的搬椅子,并打出音乐的节奏。
②练声,复习以前的歌曲,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①说出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区别袋鼠和老鼠的特征。
②知道袋鼠是稀有动物要进行保护,老鼠是害虫要加以消灭。
三、朗诵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①教师提问,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并在次基础上记忆歌曲的大部分歌词。
②幼儿讨论,袋鼠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宝宝的。
四、欣赏歌曲,唱出歌曲并打节奏
①老师弹奏,幼儿打出节奏。
②欣赏歌曲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跟着音乐跟唱。
③让幼儿回家以后唱给妈妈听。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学大纲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重视音乐能力的培养;教给幼儿简单的音乐技能;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游戏《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幼儿喜闻乐见的动感教材。中班幼儿对妈妈还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样每天呆在妈妈的袋袋里,与妈妈做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7
活动目标:
1、能听辨不同性质的音乐,并用彩巾表现相应的动作。
2、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不同乐曲的性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想象力、创造和表现能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喜庆秧歌的舞蹈VCD
2、录音机,磁带(进行曲、喜庆音乐、摇篮曲各一段)
3、绸带人手一跟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踵趾小跑步进活动室。
2、复习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办家家〉
二、基本部分
1、欣赏喜庆音乐,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欣赏VCD喜庆秧歌
(2)、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这首音乐听起来怎样?你有什么感觉?如果让你来跳,你会怎样跳?”
(3)、出示彩巾,让幼儿利用彩巾进行表演。
2、欣赏进行曲,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师:“我们在来听一听这一段音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这种音乐?”
(2)幼儿欣赏进行曲
(3)幼儿自由交谈:“这像什么音乐?他们在干什么?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4)幼儿尝试用彩巾表演,力求用彩巾当作道具让幼儿想象、创造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性质及内容。
3、欣摇篮曲,启发幼儿创编动作表现音乐的性质。
(1)师:“老师还准备了一首音乐,我们来听一听”
(2)幼儿欣赏摇篮曲,引导幼儿将摇篮曲与进行曲进行比较。
(3)引导幼儿讲述:“这首音乐和刚才两首音乐有什么不同?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干什么?
(4)启发幼儿想象可用哪些动作表现摇篮曲。鼓励幼儿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5)请幼儿用绸带表演给家长看。
4、将三段音乐连起来,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情感区别这三段音乐。
5、请家长来与幼儿一同表演,比一比谁能更快的区别音乐,谁跳的更好。
三、结束部分
1、欣赏舞蹈〈幼儿芭蕾组合舞〉
2、共同舞蹈〈小毛驴〉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8
活动目标:
1、按音乐节奏,手脚协调地做摘果子动作
2、加深对秋天的认识,体验摘果子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创设“丰收的果园”情境
2、《摘果子》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复习《小树叶》注重表达歌曲中的不同情感。
2、欣赏《摘果子》的乐曲旋律,进入水果丰收情境,产生联想
3、学习律动
1)幼儿在情境中摘水果,感受水果的喜悦
2)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领,如:手腕的转动等。
3)幼儿随音乐节奏练习摘水果的动作
4)随乐复习踵趾小跑步
5)手脚协调的随音乐做动作。
4、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果园的丰收情景
5、引导幼儿一人表演,二人,三人或集体合作表演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9
活动目标:
1、能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较形象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2、把积累的生活动作变做律动动作时,需要夸张。
3、做较大动作时,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响别人。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事先玩国泡泡糖,对泡泡糖有感性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听故事,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老师讲小老鼠的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的溜出去玩。他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赶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到受上手上了,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象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大猫冲了过来,小老鼠象个雪球似的飞快的滚回家。
(2)按故事情节做玩泡泡糖的动作
1、幼儿听音乐,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教师:"现在我请你们听音乐,这段音乐就是告诉我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请你们用动作在位置上按故事情节作动作。
(2)幼儿在座位上做动作,教师用小幅度的动作提示。在b段音乐开始处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提示。
(3)玩游戏第一遍游戏:幼儿与教师一同听音乐做动作第一遍游戏:用教师的律动动作与幼儿生活动作相比较来提示幼儿注意夸张。
第二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一同听音乐做动作。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各个不同的部位!
(4)听音乐,按故事的.情节完整的做小老鼠很泡泡糖的游戏。
活动反思: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拟人化儿歌的语言特点和念儿歌的乐趣、
2、认读字词"画笔、桌子、衣、"。
3、教育幼儿不乱涂乱画,正确掌握画笔的使用方法。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课件1: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画笔,我想跟你们做朋友。你们的桌子,衣服真漂亮,我想在你们的桌子、衣服上跳舞可以吗?
2、请问为什么不可以?(幼儿自由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猜想会发生什么事?出示课件2
2、桌子怎么了?衣服怎么了?是谁把桌子衣服弄脏的?小画笔淘气嘛?(小画笔真淘气,弄脏桌子,弄脏衣)
3、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画笔吗?见到这样的画笔你们会怎样做?(小画笔没人理,人人见了都远离)
4、没人喜欢小画笔,他会怎么样?以后会怎么样?(小画笔知道错,再也不会乱涂抹。)
5、出示儿歌名字,带领幼儿用各种方法学习朗读儿歌。
6、儿歌学得真快,可是有几个比小画笔还淘气的字宝宝不见了,你们看谁跑掉了?出示课件3
7、幼儿依次猜出字宝宝认读,这次字宝宝要和我们做个传卡片的游戏。播放音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说小画笔真的会自己在桌子和衣服上跳舞吗?小画笔真的很委屈,是谁干的呢?对了就是不会用笔的小朋友?以后我们该怎么做?出示课件4(要正确使用画笔,不乱涂乱画才能让我们的桌子、衣服更漂亮、更干净)。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中班语言仿编诗歌,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我首先确定了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结构特点,学习用替换词语的方法仿编诗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围绕目标,以变魔术的方式引入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同时让幼儿感受了诗歌的结构特点;然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幼儿欣赏诗歌,并完整朗诵诗歌;接下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仿编诗歌,并把幼儿编出的内容用图片或画图形式来及时展现出来,使幼儿积极思考并大胆表现,整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以至于延伸活动幼儿都非常有兴致地连着完成下来,效果很好。我在活动中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能让幼儿说出的一定让幼儿自己说出,充分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1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用图谱来感受、了解ABA的曲子结构。
2、能大胆想象,用肢体动作表现旋律的不同特点。
3、借助游戏情境来想象,体验在音乐中变魔法的乐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矿泉水瓶、水、盖子里有颜料、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PPT图片、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1、大森林里,住着一个颜色精灵,它会变魔法, 颜色精灵最喜欢制作魔法汤,制作魔法汤的秘密就在音乐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颜色小精灵可能会做什么魔法动作呢?
二、绘画记录,引出图谱。
1、小精灵把魔法配方藏在音乐里,那我们现在就把变魔法的每一个动作用笔记录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来学会变魔法汤的本领,好不好?
2、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用记号笔在纸上描绘图谱。
3、梳理经验,提问: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秘诀告诉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
4、幼儿通过图谱,聆听音乐,帮助理解。(师带动幼儿看图谱做动作)
三、动作感知,制作魔法汤
1、师出示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的瓶子,提出拿瓶子的要求。
2、师幼共同听音乐变魔法。
3、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4、再次尝试听音乐找魔法。(幼儿闭上眼睛)
四、神奇的`魔法汤
1、师幼随着音乐变魔法。(瓶盖上有颜料)
2、师:变出来了吗?问幼儿:你变出来的是什么魔法汤?
3、我们也学会了变魔法汤,你们高不高兴?嘘!小精灵在告诉我们,这首好听的音乐名叫《加速度圆舞曲》,她叫小朋友把魔法瓶这样拿好,许一个心愿,把这个心愿轻轻地装在魔法瓶,放回老师的篮子里,我们下次再做其他颜色的魔法汤,好不好。
反思
《颜色精灵的魔法汤》的乐曲选自约翰·施特劳斯的《加速度圆舞曲》中的第一小圆舞曲,是典型的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在本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我请幼儿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加速度圆舞曲》中的"第一小圆舞曲",让幼儿体验倾听、辨识、表现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开启幼儿智力大门的一条捷径。我希望幼儿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与所欣赏的曲子相联系,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为此,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系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01-21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02-01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15篇01-21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15篇)01-21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10篇02-01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10篇)02-01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10篇)02-01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集合15篇)01-21
中班音乐走路教案及反思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