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力的教案

时间:2023-02-10 11:24:37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力的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力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力的教案

关于力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各种力及其作用。

  2、以诗歌仿编的形式进行表述。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丰富有关力的概念及其本活动以前认识的各种力。

  2、图片若干、风车、小汽车、弓箭、磁石、纸船等。

  活动过程

  一、这是什么力。

  1、交代玩耍要求:

  (1)玩耍时找一找力在哪里?是什么力让你的玩具动起来和停下的?

  (2)当音乐停下时,轻轻放下玩具回到自己的位置。

  2、幼儿自由选择玩具,探索、发现、感受各种力的存在及作用。教师巡回观察。

  3、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的发现,教师注意倾听。

  4、通过个别提问:“你的玩具是怎样运动的?”“是什么力在起作用?”共同分享发现成果。并且在幼儿自由表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总结讲述。如:风车吱吱转,靠的是风力。

  5、教师总结幼儿发现的各种力,并请幼儿从教师提供的图标中选出一种最适合的符号表现出来。如:重力↓

  6、请几名幼儿用图片和各种力的图标表示自己的发现。

  二、还有什么力。

  1、刚才小朋友在玩中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力就在我们身边,请你回忆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用到力?用了什么力?

  2、引导幼儿在充分讨论、回忆的基础上发现更多种类的力。如:会把东西压住的力是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三、形形色色的力。

  1、力有各种各样,它们起到的作用一样吗?我们把这些力和它们的`作用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好吗?

  2、在图片和图标的辅助下引导幼儿用“什么样的事情,怎样运动,用的是什么力”这一形式创编诗歌。

  活动结束

  让幼儿再次玩玩具进一步验证发现的结果,并一边玩一边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

关于力的教案2

  学习目标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用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相关浮力知识解答生活中相关问题。

  学习难点

  求浮力问题时阿基米德原理或浮沉条件的选用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1.阿基米德原理

  2.物体的浮沉条件

  (1)决定因素:物体浸在液体中,一般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___,一个是竖直向上的___,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决定于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2)对于实心物体,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3)具体关系分析如下:

  3.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排水量:排水量=轮船和载满货物的总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典型例题解答:

  【例1】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g)。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提示】(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2)因物体浸没,所以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3)因物体悬浮,所以盐水的密度和物体的密度相同。

  【例2】把重5 N、密度为0.9×103 g/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N (水的密度为1.0×103 g/3)。

  【提示】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可判定出物体的状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可求出排开的水重。

  【例3】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14-1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图14-1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提示】物体分成两块后密度保持不变,仍与水的密度相等.

  三、达标检测

  1.把重为5N,体积为600c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g)()

  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5N

  2.如图14-2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人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

  图14-2

  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没放球的杯子最大D.三个杯子一样大

  3.将同一物体先后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14-3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

  A.甲大B.乙大C.丙大D.一样大

  图14-3图14-4

  4.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C三个容器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14-4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FA、FB、FC表示,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A<FB<FC B. FA>FB>FC

  C. FA=FB=FC D. FA=FB>FC

  5.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N(g取10N/g),松手后苹果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6.(20xx·娄底)把重10N,体积为1.2×103c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是.(填“漂浮”、“悬浮”、“沉到水底”)?

  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14-5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是正确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8.如图14-6所示,重物A是体积为10d3,密度为7.9 ×103 g/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求作用于绳端的拉力F是多少?

关于力的教案3

  一、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性目标:

  1、 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 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STSE目标: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二、教学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认识地球引力这种直接作用物体上的力。 四、教法:谈话、讨论、合作、引导、评价 五、学法:讨论、合作、探究、自学、交流

  六、教学准备:乒乓球、烧杯、水、木片、松紧带等物品12份;记录单12份;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寻找常见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和你们将继续走进《夺宝之旅》,一起成为 生:夺宝奇兵。 师:为了夺到宝物,我们看看今天我们将要解决哪些有趣的问题呢?出示课件!(课件)师:啊,问题出现了,看样子我们有麻烦了?好,下面我们就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利用这些给定的事物寻找各式各样的力呢?找出一个力,记在宝盒钥匙上一上。注意组长要组织好,人人都想办法啊,边商量边实验! 小组开始实验,记录。 师:我看有的同学连书包都利用上了,可为用心良苦啊。哪个小组谈谈你研究的情况!在说的时候尽量以“我是这样研究的……这个力叫……”形式说吗?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弹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吸力。 师:吸力!这个名字起的不错。我也给他起个名字叫地球引力,行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摩擦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压力。 …… 师:还真多,同学们细致又认真。找出了这么多的力,可以看出力的家庭成员还真不少啊。你们能举出这些力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吗?请小组一起完成宝盒钥匙的第二项,但这次要求我们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每种力与实例填进去!时间5分钟。来吧!(课件) 师:谈谈行吗? 生谈实例。 师:看样子力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呢? 生:非常密切,离不了。 师:哈,那你们想想,这么多力太乱了,能分一分类吗?分成两类,想想你们刚才先实验的情景! 生:可以把压力、摩擦力、压力……分为一类,还可以把地球引力,磁力分成一类。 师:很棒!那这是按什么分的? 生:都是人给的力,另一个是地球或其他人给的。 师:是啊,人给力的时候都是怎样的?地球或其他的物体给力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生:人给力的时候都挨着物体,而地球引力却没有。 师:VERY GOOD。

  (二)、探究重力。 师:讲到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我们听听? 师放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师:牛顿也遇到了问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他是想苹果为什么落下来呢? 师:同意吗?是啊,为什么呢?这样行吗,用你手中的小物体再试几次,但试的时候注意观察它是如何运动的`?并抓住这个幕后凶手!找出原因。记在宝盒钥匙三。好开始吧! 小组进行实验,记录。 师:是谁使他们动起来的? 生:地球。 师:怎么做的? 生:给了他们一个吸引力。 师:说的有道理,那么想更准备的认识地球引力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了解呢? 生:看课外书,上网,向老师,父母请教。 师:是啊,那咱们书上的科学在线上就有它的资料,我们里面学学吧,但学后我们要交流感想,对电视中的小问题进行一下讨论,交流。开始吧! 生自学科学在线。 生交流读后感。对地球引力加深了认识。

  (三)、评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夺宝之旅即有趣又有成功感,每个小组的宝盒钥匙一定能开启宝盒,得到自己喜爱的宝物。好下节我们继续走进夺宝之旅,寻找科学宝物,因为你们是非常棒的 生:夺宝奇兵。 师:下课。

关于力的教案4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活动8.7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

  各小组选择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做一做。

  实验1.如图8-32所示,用手压铅笔尖,手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如图8-33所示,小华和小明穿着旱冰鞋静止在地面上,小华用力推小明,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如图8-34所示,你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总结:上面的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把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钩在一起分别用手向相反方向拉,

  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总结:

  上面的现象可以说明: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即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它们的大小。方向__________,这两个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例1: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⑴____________;

  ⑵——————;

  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生活中的应用

  [阅读]“读一读奇思妙想”,了解火箭升空的原理。

  [活动]放飞吹气的气球。

  1、尝试解释游泳和火箭升空的原理。

  2、排球运动员用力扣球时,常常感到手部疼痛,这是为什么?手受到的力是什么物体施加的?(思考:姚明、刘翔的脚部经常受伤为什么?)

  3、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那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例2:从船头向岸上跨一步,可能会掉入水中,这与在陆地上跨一步相比较,有什么异同?

  【达标检测】

  1.静止在河中的船,当船工用桨划水时,船就向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对桨的作用力B.桨对水的作用力

  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作用力

  2.有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与它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属于相互作用的力是()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D.以上都不对

  3.当人用力提起一桶水时,人对桶的把柄施加一个拉力,把柄对人也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

关于力的教案5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才永远年轻。——题记

  加强班集体凝聚力,加强学生集体观念教育,班主任莫焕群老师组织高一(6)班在录播室开展了《我与集体共成长》主题班会展示课。

  班会课一开始,班主任莫老师以“千手观音”、“木桶理论”以及“三个和尚”为导入,组织同学们小组讨论,希望自己成为集体中怎样的人和自己现在在集体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接下来,莫老师又列举了一些集体中损害集体利益的事例,让同学们对照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是否有这的现象,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思考,该如何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这位问题学生改掉不良行为,案例分析引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全班同学纷纷举手抢答,气氛激烈。在思想的碰撞中,同学们也逐渐意识到作为一个集体大家应当互相帮助,而不是彼此嫌弃。帮助别人是一种高尚的美,而一个大集体就是由这种美构成的。

  讨论过后,班里的几位同学又演出了一部小型情景剧,剧中的故事体现了一个班级里,如果人人都只追求平均分配而不愿意奉献,那么班级的漏洞只会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班级学风班风,更影响了老师正常的上课,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精彩又富含真理的情景剧,大家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在集体中要有大局意识大局思想,以大局为重,不能自私自利。

  在班会课的.高潮阶段,莫老师为大家播放了同学们半年一来各种活动的视频合集,每一帧都满含温情,在这其中有笑有泪也有汗水,更多的是满满的回忆。迎新班会上大家通力合作闯过关卡,球场上球员间每一次顺利的传球……这些都体现着同学间巨大的默契和凝聚力。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默契和凝聚力,才能高一6班荣获了很多奖项,在每一个奖项的背后,都凝聚着每一个同学的心血。哪怕今后毕业了,我们回想起这些经历,还有那些无所畏忌一起努力奋斗的少年时光,都会热泪盈眶。

关于力的教案6

  【要求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重力的概念;了解弹性形变的概念;

  3.知道胡克定律,并用其进行简单计算。

  【知识再现

  一、力的三性

  1.力的基本特性:

  物质性(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相互性、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或发生形变。

  3.力的分类:

  (1)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

  (2)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向心力等。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大小:G=mg,在同一位置,G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方向:竖直向下。

  3.重心:物体各个部分受到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跟形状有关。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跟物体形状有关,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③用悬挂法测重心(只适合薄片状物体)。

  4.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在地球两极,重力与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在地球其它位置,重力与万有引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也不相同。

  三、弹力

  1.产生条件:相互接触有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方向:

  (1)绳和弹簧的弹力方向:注意弹簧是被压缩还是被拉伸;

  (2)接触面的弹力方向:点面接触、面面接触

  (3)轻杆的弹力方向:

  ①一般情况,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决定;

  ②轻杆只在两端受二力平衡时,弹力沿杆的方向;

  3.弹力大小的计算:

  (1)弹簧弹力: F=kx

  (2)微小形变产生的弹力: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决定。

  知识点一力的基本性质

  【应用1】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C.人推物体时,人只是施力物而不是受力物

  D.一个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

  导示: AD。谈到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力有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也有非接触力(如电场力、磁场力等)。

  知识点二重力的大小和重心

  【应用2】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

  答案:D

  【应用3】(启东中学20xx届高三月考卷)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一个飞轮的圆心在O,但它的重心不在转轴O处(转轴通过圆心O),工人师傅在飞轮边缘上的a处挖下一小块质量为Δm的金属加固到正对面的轮边缘的b处,这时飞轮的重心位置正好在O处,现由于b处加固的Δm这块金属已脱落丢失,又使得飞轮的重心不在O处,工人师傅决定再在a处挖去一小块质量的金属,不用加固到b处,这样也能将飞轮的重心调到O处,问再挖去的一小块金属的质量为多少?

  导示: b处加固的Δm没有丢失时,飞轮的重心在O,现设想在a、b两处都拿走了△m的质量,由于a、b两处相对圆心O对称,因而飞轮的重心仍在O处,由此可知,在b处丢失△m的质量后,只要在a处再挖去Δm的质量就可以了。

  关于重力的大小应注意其决定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g值,与其他受力因素及运动因素无关。重力的测量应注意使物体处于平衡位置。重心的测定通常用悬挂法,利用对称性求解。

  类型一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确定

  【例1】请在下图中画出图A、B中的杆和C、D、E、F中的球所受的弹力。

  导示: 如图所示

  (1)弹力有无的判定:A.“假设法”分析,即假设弹力存在,看假设的结果是否符合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采用“撤离法”分析,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一一撤去,看其运动状态是否符合物体的运动状态。

  (2)弹力方向的判定:①根据弹力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发生形变的那个物体上。②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确定。

  类型二胡克定律及其应用

  【例2】(山东临沂市0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CD )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导示: BCD。由图象可看出F-X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弹簧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其斜率K=200N/m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劲度系数表示弹簧的一个参数,与外力无关。

  1.(南京市20xx 届 高 三 质 量 检 测)下列三个力学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极限法 B.放大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2.(山西省实验中学0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小车上固定一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车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时,杆对小球的力( )

  A.一定沿杆向上 B.可能水平向右

  C.一定竖直向上 D.可能不沿杆

  3.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每个自重都是0.1N,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重0.2N的砝码,则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 )

  A.0.2N、0.3NB.03N、0.2N

  C.0.3N、0.3ND.0.4N、0.3N

  4.(20xx年北大附中)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5.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 )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答案:1.B 2.D 3.C 4.D 5.AD

关于力的教案7

  复习目标

  1.能说出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画力的示意图。

  2.能阐明弹力的概念,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知道其原理。

  3.知道重力概念、方向,能说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记住G=mg。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1.自学指导:阅读本章教材,完成“中考新突破”54、55页“考点解读”部分。(15分钟)

  2.学生自学

  3.教师精讲与点拨:(5分钟)

  二、典型事例,抽取规律(25分钟)

  考点一:力及其作用效果

  例1:用手拍桌子,手会感觉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

  练习1: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

  考点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例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练习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考点三:重力:

  例3: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比.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___之比,约等于___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__N.

  练习1: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

  练习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关于力的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力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质疑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二、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突破难点方法:

  列举大量事例,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力”字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主要研究自然、生活、生产中的力的现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力的知识。

  二、力是什么?

  1、请学生列举自然、生活、生产中有关力的事例。

  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

  其它物体之间是否也产生力的作用呢?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2、分析上述事例,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三、在上述事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1、教师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2、学生上台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3、学生谈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

  归纳: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吸引磁铁。

  2、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拉弹簧

  3、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

  4、请同学们谈日常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船离岸时竹篙点岸;手拉橡皮筋;

  归纳: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初步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教案】相关文章:

物理摩擦力教案02-23

【精华】力的教案(通用8篇)11-07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03-16

幼儿园关于力的教案优秀12-22

青力冬奥聚力青春征文10-14

青力冬奥聚力青春征文12-02

青力冬奥·聚力青春征文11-24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关系09-29

关于力的教案范文汇编5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