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三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会爬的植物,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攀爬性。
2、知道几种攀援植物的不同的攀爬方式。
3、愿意积极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攀援植物的理解。
活动重点:
认识几种会爬的植物,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攀爬性。
活动难点: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标记图来加深对标记的理解与认识.
活动准备:
1、知道几种攀援植物的不同的攀爬方式。
2、愿意积极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攀援植物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察种植的'牵牛花,发现它生长的秘密。
(1)出示正爱生长的牵牛花,引发幼儿观察。
教师:这是什么花?请你们仔细观察牵牛花的茎是怎样的?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牵牛花的茎生长的样子。
教师:牵牛花和谁缠绕在一起呢?是怎样缠绕的呢?想想如果不给它一个支撑的东西,它会怎样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垃圾几种攀爬植物不一样的攀援方法。
(1)教师:这里还有四种植物,你认识它们吗?
你在哪里见过?它是怎样生长的?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它怎样生长的呢?
(1)教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教师:爬山虎是怎样生长的?它是紧贴在什么地方生长的呢?你知道为什么它能这样生长吗?请你学一学它的动作。
(2)按上述方法引导幼儿垃圾图片中的另两种植物。
三、总结攀援植物的共同特征。
1、教师: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刚才认识的几种植物,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它们攀援的方法一样那如果它们离开了攀援的东西,还能向上生长吗?
小结:这些攀援植物它们都有脚,它们都会沿着墙攀岩上去。
2、帮助幼儿拓展对攀援植物的认识。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攀援植物?它是靠攀援什么物体而向上生长的呢?你还知道关于攀援植物的哪些知识呢?
四、游戏,巩固对几种攀援植物的了解。
1、幼儿模仿攀援植物向上生长的样子。
(1)教师出示一张攀援植物的卡片,幼儿用动作表示一种攀援植物的攀援方法。
(2)放一段音乐,请幼儿伴随音乐用动作表示一种攀援植物的攀援方法。
2、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两两一组,一名幼儿扮演攀援物,另一幼儿扮演攀援植物。教师说出一种攀援植物名称,两铭幼儿用动作表现攀援物上攀援生长的现象。效果分析: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初步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住铁的东西。
(2)能围绕磁铁的问题积极地探索,培养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浓厚兴趣。
准备:
每人一盘物体:磁铁.铁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玻璃制品.布制品等
过程:
(1)了解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的东西。
操作:幼儿自由玩盘中的东西,用磁铁吸住东西。
提问: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
小结: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
(2)探索:用磁铁吸非铁制的东西。
提问:磁铁能吸住不是铁制的东西吗?(不能)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方法告诉大家。
(3)自由操作:在班级周围寻找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玩具。
活动延伸:
(1)在科学角中提供磁铁和磁性玩具以及其他不同材料,让幼儿继续做实验。
(2)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磁性:磁铁能吸住水中的东西吗?磁铁能吸住埋在沙中的东西吗?
(3)幼儿可以利用磁铁特征来制作玩具。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舒的心理环境,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让幼儿在探究中惊异科学,在持久、深入地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经验。《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因此,为了让幼儿认识磁铁,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操作的实验材料,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强调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去发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
当然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不足就是准备的磁铁数量不够充分。是极个别幼儿玩得不够尽兴,在今后教学中将会做得更完善。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1.视频2.彩绳1根、正方形、圆形"饼干"若干。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分成相等的两份 。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发展观察和比较能力。
3.萌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们在看故事的同时,想想两个问题:
(1).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看完故事,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两只笨熊在分面包。
师:后来呢?
幼:被狐狸吃了很多。
师:总结:哦,他们没有分成大小一样的面包。
2.师:老师这里有一根非常漂亮的彩绳,谁能来帮老师把这一根长绳分成长短一样的2段呢?
幼:就从中间剪。
师:好,那你来操作一下。
幼指着绳子:就是这里。
师:你用手比划,老师来剪。
幼:随便指个地方比划剪。
师:把绳子折起来问:这样是一样长吗?
幼:不是。
师:那怎么样剪才能剪成一样长短的绳子呢?
幼儿再次尝试。
师: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两端相对,从中间对折就可以把一根彩绳分成2根长短一样的'彩绳。
二、操作过程圆形:
今天大黑和小黑熊没有吃到蛋糕,老师这里有1个圆形饼干,想把它分给大黑和小黑,但是该怎么分才能把一个圆形饼干分成大小一样,形状相同的两半?
幼儿进行操作。
师:这两半大小一样,形状相同吗?
幼:是的。
师:你是怎么观察他们是大小一样,形状相等的?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从中间对折,分开的两个形状能完全重合。
师: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大小相同,形状一样的2个部分。
三、活动延伸:
幼儿探索将不同的图形进行2等分,进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义。
正方形:对折可以得到2个长方形(请幼儿演示)教师请幼儿继续探索还有什么办法?(有一块正方形的饼干,但是两个熊宝宝都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怎么办?)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交流。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01
中班魔术瓶科学教案10-28
中班科学教案:找家04-02
【荐】中班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02-17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精】02-14
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2-17
中班科学教案【荐】02-10
【精】中班科学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