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消息的捕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2、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形状的船,表达个性。
3、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
船;难点在于: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画出船的状
态。
教学准备:船的图片及图像资料,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谜语: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揭示课题:船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船有哪些了解,反馈学生课前搜集船的知识。教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的船有哪些?
(2).它们有什么用途呢?
(3).请你说一说坐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欣赏:播放课件,了解船的种类及其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问题:
1、它们的外形一样吗?
2、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它们的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对各种船进行简单的讲解。
学生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船用途不同。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创造力。)
(二)教师示范讲解画船及构图的方法:
1、画一条波浪线。贯穿画纸,从左到右。
2、画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船头高高扬起,画在画面中间船身要大要长。
3、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的种类。
4、装饰船:体现船的功能。
5、添加背景:画水中与天空的景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画船的方法,学会画船及构图。)
(三)欣赏交流。
1、欣赏学生的作品,有童话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
2、学生交流,自己准备画一艘什么样的.船。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构思,会用有特性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四)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小结。
给自己的船命名,讲讲船的功能,描述人与自然、人与船之间的故事。
(六)课后延伸与拓展。
1、结合史实和现实中的有关船的故事,研究船的种类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有什么最先进的船?将来的船是什么样的?
2、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作出了什么贡献?(哥伦布、麦哲伦、郑和)
板书设计:1、船
步骤:1、画波浪线船
2、画船身
3、局部结构的表现
4、装饰船
5、添加背景
课后反思:
本课我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同时结合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了解各种船的功能与特点,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我自己的示范与讲解让学生学会画船的方法。欣赏童话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等学生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准备画一艘什么样的船,发散学生的思维。
存在问题:在欣赏穿的过程中我应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区别比较,使学生真正地了解船的功能与特征。在示范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船的特征,打破学生对船存在的固有模式。在评价这一环节,因为时间有些紧张所以学生不能充分地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风筝的色彩、图案。
2、会用印画方法装饰风筝。
活动准备:
风筝,颜料,
活动内容:
1、、引导宝宝欣赏准备的关于各种风筝,感受风筝的色彩、图案。
教师:看一看,这里都有些什么风筝,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印有风筝形状的画纸,示范印画装饰风筝的过程,激发宝宝装饰风筝的`兴趣。
教师:我这儿也有一个风筝,我们来帮穿上美丽的衣服吧!
------提醒宝宝不要蘸过多的颜料。
3、请宝宝尝试自由装饰风筝。
------鼓励宝宝大胆运用多种颜料装饰风筝
------提醒宝宝不要把颜料弄到衣服上,保持画面整洁。
4、展示宝宝制作的风筝,引导宝宝互相欣赏。
美术教案 篇3
第一课大脚丫
教学目标:
1、用对称的方法画出一对鞋垫,并学习在鞋垫上装饰图案。
2、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制作鞋垫外形,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注意图形图案的对称,而且要颜色、大小也要有对称性学习方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尝试法、辅导练习法、作业评价法、行为指导法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白卡纸,记号笔,油画棒。
导学过程:
一、(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
1.鞋垫的作用:垫鞋子、装饰。
2.形状特征——对称
(1)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2)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幼儿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3)教师总结: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二、(生)自主学习(自学材料,组内探究)交流展示(5分钟):1、师扮演小兔子开商店,设置情境: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2、如何快速地制作出一双鞋垫?
生:用复印纸、用鞋垫比着画??
请学生上台完成示范。
(1)小助手脱掉一只鞋子,脚踩在垫有复写纸的纸上;
(2)师沿着学生的脚轮廓画出一只鞋垫的形状(一笔完成),打开画
纸后一双鞋垫完成。
3.学生以2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双鞋垫的形状。
三、(生)交流展示(师)点评解惑(6分钟):
1、还少了什么?
生:颜色、花纹、图案。
2、学生观察鞋垫实物,思考:
什么材质?——布、线
有什么花纹?——花、叶子??
3、师总结图案:花朵纹、羊角纹、云朵纹等等,
4、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鞋垫上图案对称的关系,并重点讲述。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对称)
5、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6.师示范:给鞋垫加花纹
(1)画中心图案
(2)画周围花边
(3)和底色注意对比
(4)左右脚注意对称
四、课堂实践(22分钟):
1、剪鞋垫,师示范提示:
(1)留下1cm的白边
(2)用勾线笔再勾一次花纹,强调图案。
2.生完成。(注意一支左脚,一支右脚。)3、学生添花纹,师指导。
(1).怎样用最快的方法把一双鞋垫上的花纹画好?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用复印纸勾轮廓,颜料瓶浸染或者用油画棒涂色快些。
(2)注意底色课图案的对比,以及适当留白
4.学生给制作的鞋垫上色,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五、教师反馈,作业展评(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评价。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美术教案 篇4
树叶贴画
课型:工艺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制作能力。
2,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
学具:(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情况)。
(二)导人新课:
1。树叶的形状,老师带你们到秋天的小树林里找树叶,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树叶形状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
2,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教师:我们把常见的树叶概括成几种基本形体。同学们也动手找一找自己带来的树叶的不同形状。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教师: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材料,拼制、粘贴成一幅漂亮的工艺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树叶贴画。
2.读画:出示课本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树叶贴画。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及构思。
2,接着分析各种图形是由什么形状的树叶拼贴而成。
3。最后注意画面的完整、构图的合理性。
(三)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1,构思设汁画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从两条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画面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顺序。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一张有生命的小动物的画,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路。
(五)展评作品,欣赏小结。
1.将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评议D
2。总结并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雪花(折撕纸)
教学目的:
1.学会用纸张,运用折、撕、贴的方法制作简单雪花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
一、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冬天里的雪花,你见过吗?我省的闽西、闽北一带冬天可见下雪,其他地方要想见到雪就难了。但小朋友在图画书里,电视上,一定见过飘飘扬扬的雪花。
2.下雪是一种帛然现象,即空气中的小水气,在高空遇冷便会凝结成小冰晶,许多小冰晶在空中相碰凝结成一朵朵小雪花,从天上落下,就是下雪了,冬天里的雪花是晶莹美丽的,每一朵雪花都是一个有趣的图案,既有规则,又好看。用一张白纸就能撕出小雪花来,你相信吗?下面我们不妨来试一试。
3.制作步骤:选一张白纸,裁成正方形,先对折,然后再按教材右下图中的虚线向内折两次即可,在折好的纸上可先用铅笔画些凹凸的线条(曳口教材例图所示),然后慢慢地用手指按线把它撕下来,撕完后把纸打开,就成了六角形的雪花。白纸对折后,也可按教材左下图的图示折三次撕纸的方法,这样撕出的.雪花图形更饱满,结构变化更多。
撕纸雪花完成后,可用深蓝色彩纸衬底,使雪花更美,更白。也可以如教材所示,画出一扇积雪的窗户,涂上深蓝色的背景,再把撕好的雪花贴在画面,就成了一幅雪花飘飘的美景了。
三,巡回辅导。要由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又要注意对个别同学的帮助。
四,进行小结。
《花公鸡》
课型:主题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简单的创作情景设置,进行构图审美教育。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注意画面的创意、安排和色彩调配。
教学难点
创新:能从不同角度、题材表现公鸡的特点,表现手法及材料可不拘一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猜谜:头上顶着大红冠,身穿五彩花花衣,每天早晨要歌唱,人人听了忙穿衣。
(谜底:公鸡)
启思:(1)你见过公鸡吗?它是什么模样?(2)公鸡有喜、怒、哀、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导人新课。
公鸡很漂亮,油亮脖子金黄的脚;公鸡很勤快,每天总是迎着太阳歌唱,唱出了早霞,唱来了黎明。瞧,这里走来一只神气的大公鸡,他昂着头,挺着胸,下副神气活现的样子,你们喜欢吗?(教师出示"公鸡"图示,贴在黑板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着画"公鸡"。(板书课题)
三、动手实践创造美。
1。分小组探究画的方法,用幻灯指导讨论思路。
(1)启发学生围绕"公鸡为什么美,美在何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
解,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花公鸡的特点。
(2)指导学生构图。主题画中的主体应突出,构图饱满。
(3)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方法及材料。
2汇报讨论结果。
3。动手实践。学生开始构思→构图→选择表现方法及材料→设计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丑)根据学生的构思,帮助学生修改创作方法。
(2)允许差生进行模仿性创作。
(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师生评价欣赏美。
(1)学生自评。请几个同学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的创作过程,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 -
(2)学生互评。
欣赏(中外卡通)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了解重叠的形状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2、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重叠各种形状来完成美术作品。
3、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画出重叠的形状,并设计重叠的形式。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和排列效果。
课前准备: 1、学生:油画棒或彩笔、剪刀、彩纸、胶水。
2、教师:多媒体课件、卡纸、彩纸、剪刀、胶水、记号笔。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展示示范作品并导入课题
师:夏季炎热的天气已经开始了,老师带来了一份凉爽礼物想送大家,你们猜猜是什么呢?
生:…
师:想知道吗?这份礼物就是一张大贺卡,请看大屏幕(放映幻灯片1):在深蓝色的海底世界里,一群可爱的小丑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好凉快,好舒服呀。喜欢这个礼物吗?
生:
师:非常喜欢呀,老师太高兴了。同学们再来看一看,在这张漂亮的贺片里,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大海的凉爽和美丽之外,你还发现什么了吗?
生:…总结:这条大黄鱼挡住了小红鱼,而这条小紫鱼又挡住了大黄鱼,它们相互重叠了。看来大家善于发现问题的,非常好。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叠的形状》。放映幻灯片,引出课题:重叠的形状。
2、欣赏图片,讲解课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重叠的形状呢?
生:树叶,飞翔的小鸟,鱼鳞,成排的树林等。
师:你认为它们美吗?(美)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平时非常注意观察和收集生活中一些美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放映幻灯片2-6)
蔚蓝的天空中,一排大雁在自由地飞翔;校园里小树的叶子正在茂密的生长着;公园池塘的水面上,一朵朵荷花也在争相开放。
师:走进大自然,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师总结:有大雁整齐的美、有树叶随意的美、还有鱼参差不齐的美…,总之来说,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进行重叠排列之后,我们的大自然就有了不同的美。
师:同学们都来思考一下:怎样做就会出现重叠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用老师发给图形卡来摆一摆。
生:…
师:(放映幻灯片7)请同学们共同打开我们今天的知识窗——重叠的解释 (1)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2)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
二、发展阶段
1、多种方法得到重叠的形状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非常棒!那么,在我们的大自然和生活中,你们喜欢那些图案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在纸上画出来或者剪出来好吗?学生绘画或制作。
师: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可爱的小白兔,红红的大苹果,还有胖胖的脚丫子…老师也请大家来看一看自己喜欢的图案。
师:可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麻烦,我怎样才能得到许多个这样的形状呢?你们帮帮老师好不好?学生尝试制作方法:
(1)剪:设计一个基本形,剪下,再重复剪出需要的基本形个数;
(2)画一个基本形,再一个一个重叠的.画;画几个基本形,在空白处添加基本形。
教师演示各种制作的方法。
师:非常谢谢大家教给老师这么多的好方法。
2、多种形式的排列重叠的形状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有用圆形的重叠连成了一条可爱的小蛇,方形的重叠组成了一块漂亮的地毯,小朋友的重叠变成了一节活跃的体育课。
师:刚才我按照同学们教给老师的方法,制作出这么多个重叠的形状,那我们该怎么排列它们呢?(放映幻灯片)
生:…
师总结:随意的重叠排列,有规律的重叠排列:上下、左右、前后、大小…
3、绘画、制作
指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图案,选择多种方法绘画制作,完成一幅重叠的形状的作品。
三、展评与整理
1、交流各自的作品和绘画制作的体会,对重叠的形状有一定的认识。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思考:还可以用什么形状来做呢?除了剪、画,你还能想出什么好的方法呢?
2、整理和收拾绘画工具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 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 组织教学。
二、 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教案频道 /jiaoan/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播放音乐) 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教案频道 /jiaoan/产生杂乱的效果。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
(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
(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课堂小结,布置下次美术课需准备的学具。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燕鱼。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教学重点:
三角形画法。
教学难点:
添加花纹。
教学过程:
直接入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三角形画燕鱼(板书课题:画燕鱼-三角形练习)
研究探讨
今天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特点,你们仔细观察这个三角形(卡片)它有几个角呀?再观察这个三角形(铁线围成的)它由几条直线围成的?那么怎样画三角形呢?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用手在空中画,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一种画法画起来顺手(讨论,说明原因)。
怎样在我们的`画纸上画一只燕鱼呢?首先,我们要考虑这只鱼安排在画纸的什么位置上,放在什么位置上合适呢?(将一只画好的鱼的卡片放在画纸的各个位置上比较,让学生说放在哪,然后让他们讲出为什么这样做。)
教师轻松地在画纸上勾画出三角形,接着问:还需画些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画纸上勾画,在勾线结束时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纸上勾画。(巡视、指导,注意因材施教)
大多数的学生勾画完之后,提问:我们还需怎样做,才能把勾画的这条鱼画的更完美?(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和解决)添加花纹涂色(使用幻灯片复合变化花纹和颜色)。
在学生们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如果还有时间让他们添加些水草、气泡等。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1-21
美术教案[精选]08-03
美术教案(经典)07-24
美术教案[经典]09-18
[精选]美术教案10-28
美术教案【精选】11-23
(精选)美术教案01-26
美术教案【经典】01-20
美术教案(精选)09-24
【经典】美术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