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科学教案集锦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幼儿兴趣,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协作能力,体验成功快乐。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
1、尝试多种方法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为可以运水的工具。
2、体验水的特性具有流动性。
活动准备:
没底没盖的矿泉水瓶、塑料膜、大小不同的瓶盖、布各种包装袋、海绵、皮筋、剪刀。
活动过程:
一、科学活动
1、开门见山,引出活动:小朋友,老师今天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们,就是把这边的水运到对面的水桶里去,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朋友四个人一组自由结合。(幼儿四人一组到材料边)
2、师:小朋友看看都有哪些材料?(瓶子、塑料膜、海绵、皮筋、剪刀……)
师:下面小朋友想办法用这些材料运水看哪组想的办法多?可以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开始吧。
3、幼儿探索运水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A每组小朋友最先想到的方式师找一个大小相当的瓶盖把瓶子盖紧,然后到桶里舀水运到对面的水桶里,然后小心翼翼的倒进去,然后拿彩笔记录到后面的黑板上。(用图画表示)
B也有的小朋友直接用吸管吸水,然后挤到瓶子里。
C有的小朋友用海绵吸水然后拿到对面去,但在这个环节中由于海绵太大无法把水挤到瓶子里,第一组有一名小朋友在尝试过程中想出没有底只有盖的瓶口大,把海绵里的水挤到没有底的瓶子里较易然后再把水倒进对面的水桶里。
D第2儿组有一个小朋友想出用塑料膜的四个角提起来运水、还有的小朋友用塑料膜垫在没有底的矿泉水瓶底下、还有的小朋友想出用皮筋把塑料膜绑在瓶底更加省力一次又可以运更多的水
E一组又个小朋友想出用半圆的球体(下面又个小口)上面口大下面的口小把它放在对面的水桶口上面然后在往里面倒水这样水不容易漏出来。
F有的小朋友想出用贝壳去运水,
G有的小朋友想出用针管吸水
H有的小朋友在用海绵运水的时候发现在路途中海绵容易把水漏出来,就想出用塑料纸垫在海绵的下面这样水就不容易漏出来了。
4、小总结:师:小朋友快到老师身边来刚才我们都尝试了自己的想法,看一看我们想出了哪些种方法?先看第一组,
A这种方法是谁想出来得?师;好你把你的想法给小朋友说一说。(幼儿边拿瓶子演示一边说:我给这个瓶子找了一个合适的盖拧上然后到桶里舀水把水运到对面的桶里去)真不错,(教师列上数字1)
B师,这种方法和第一种方法一样我们把它归为一类就行了
C师: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海绵)这是谁想出来得,把你的想法告诉小朋友。(幼儿边演示边说我用海绵到桶里吸了一些水然后把它运到对面的水桶里去)想的真好。(教师列上数字2)
[page_break]
D这种方法是谁想出来的`?你来说一下(幼儿边演示边说我用这个一半的球到桶里舀水然后把水运到对面去)(教师列上数字3)
E师:这是谁想的办法?你来说一下(幼儿边演示边说我用贝壳皮到桶里舀水然后倒到水桶里去)(教师列上数字4)
F师:谁来说一下种方法?(幼儿边演示边说我拿这个有小孔的半圆球把它放到对面的水桶口上往里面倒水的时候水就不容易漏出来了)师:她想的这个办法可真好我们鼓励鼓励她(幼儿一起鼓掌)师:第几种方法了?(幼儿齐声回答第五种)
G师:这个圆形代表什么?幼儿齐声回答(瓶子盖)谁想的这种办法?好你来说一下。(我用瓶子盖来舀水然后倒到对面的水桶里)师:真不错。教师列上数字6。
H师:下面这种方法两个符号画到一块这是水想的办法?你来给小朋友讲一下你是怎样用这两种材料来运水的?我把塑料膜垫在矿泉水瓶子的底下然后水就比容易漏出来在把水倒到对面的水桶里。师:她想的这种方法好不好?(好)鼓励鼓励她。(幼儿鼓掌)(教师列上数字7)
I这个符号代表的好象是酸奶瓶这是谁想的办法?你来给小朋友讲一讲(这个酸奶瓶没有底也没有盖我把它放在对面的桶上小口朝下大口朝上这样再倒水的时候水就不容易漏出来)你可真聪明想出了这种好办法小朋友鼓励鼓励他幼儿鼓掌。(教师列上数字8)
J这种方法是谁想出来的?你来给小朋友讲一下,(我用塑料袋到桶里面兜一些水然后把水倒到对面的桶里)也不错教师列上数字9。
K师:这个符号代表什么(针管)这是谁想的办法你来说一下(我用针管到桶里吸了一些水然后把水挤到对面的桶里去)师:也很好,好我们一块来数一数一组小朋友一共想出了多少种方法幼儿一起数(1、2、3、4、5、6、7、8、9、10)
师:一组小朋友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我们来看看第二组小朋友想出了那些办法?
A这是谁记录的?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我用皮筋把塑料膜绑在没有底的矿泉水底部这样在舀水的时候水就不容易漏出来还能一次运很多的水这样非常省力气)师(你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教师列上数字1)
B这是谁想的办法,好你来给小朋友讲一下(我用提住塑料膜的四个角然后到桶里面去舀水)师:不错真是个好办法。(教师列上数字2)这种方法是谁想出来的?你来给小朋友讲一下(我用塑料膜蘸一下水然后送到对面拿的桶口挤一下也能挤进水去)也是一个办法(教师列上数字3)
师:第二组小朋友一共想出了三种方法,下面看一下第三组小朋友都想了哪些方法?(方法同上)
师:小朋友我们看一看哪个组想的办法最多(一组)我们鼓励鼓励他们。
5、再次尝试。
A、师:小朋友你认为那种方法好?那种方法不好?为什么?你愿意尝试一下别的小朋友想出的办法吗?(愿意)师:我们来试一试。
B、幼儿进行探索,在尝试的过程中幼儿亲身体验了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
6、进行游戏
A、师;小朋友到老师这边来,刚才你们都尝试了各种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开展一次运水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组运的水最多?
B、幼儿进行分组运水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大部分都喜欢用没底没盖的矿泉水瓶来运水,因为通过前面的探索他们都在潜意识里知道矿泉水瓶装的水多,这种方法比较好。二组的小朋友在比赛中也运用了别的组想的好办法把有孔的半圆球放到水桶口上这样水就不容易漏出来……。
C师:好,时间到,我们来看一看哪个组运的水最多,(把水桶并排放到一起然后进行比较)一组胜利了(一组小朋友进行欢呼)
7、结束活动
小朋友你们今天表现可真不错把许多废旧材料都变成了运水工具而且还想出了许多又快又省力的办法,你们真实棒极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奖品,(幼儿欢呼)过来看一看是什么?老师给你们带上真漂亮。
二、艺术活动
1、导入部分:
A、师:小朋友你们平常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运水工具?(水桶、脸盆、水瓢、运水车……)
B、师:今天我们玩了运水的游戏,小朋友把许多废旧材料都变成了运水工具,而且还想出了许多又快又省力的办法,现在请小朋友开动你的小脑筋我们来作一次小小设计家,把你认为最省力的运水工具或者方法画下来然后把你的作品送到工厂去制作出来让人们的生活变的更加方便。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品
师:哪个小朋友想起来把你的作品讲一下,(幼儿举手)好你来讲一下(这幅作品是我画的,我画的是一辆洒水车,里面装了满满的水,洒水车可以浇花、浇树、浇小草可以美化环境让人们能够呼吸新鲜得的空气)师:你的想法真好。
师:还有谁想起来把你的作品讲一下,好你来说(这是我画的,在平常生活中人们总是用水桶提水很不方便,我在井边设计了一个按扭,一按水就回自动从井里抽出来然后流到家里的水缸里去)师:你想的这个办法可真好,咱们小朋友鼓励鼓励他。
4、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都是小小设计家,设计的运水工具都很棒,我们把作品送到工厂去好不好。(好)
听音乐走出教室。
活动自评:
本节课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今年我在大班进行了有关玩水的活动,从最初的自由玩水到幼儿有选择地使用各种工具玩水的过程中发现,幼儿不仅喜欢挑选可以盛水的物品玩水,而且常在倒水过程中把水洒了一地。受此启发,产生了本次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操作,把水装入瓶子里而不洒在地面上。通过此活动,拓展幼儿的思路,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并能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水的基本性质。
难点:幼儿能分辨出几种液体中哪种是水。
活动准备
玻璃杯若干、水、牛奶、白醋、玻璃球、每组一盆水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本课、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水的基本性质。
1、水是无色的。
出示水、让幼儿观察水有没有颜色?并出示牛奶与水相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得出结论水是无色的。
2、水是无味的.。
出示水与白醋、让幼儿凭眼睛看能不能分辨出哪杯是水?然后让幼儿用鼻子闻,白醋是什么味、水有没有味、然后让幼儿用小嘴品尝、白醋的味道、水有没有味道、得出结论水是无味的。
3、水是透明的。
让幼儿每人拿一颗玻璃球、放在牛奶与水中观察比较、能不能看到珠子、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是不透明的。
4、水有流动性。
游戏抓水、每组幼儿有一小盆水、让幼儿抓水、互相讨论、能不能抓住水、得出结论水是流动的。
三讨论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老师小结了水的性质后,问孩子们:“水能用来干什么呢?”让幼儿互相讨论后回答,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水可以洗脸、洗头、洗脚、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师可以扩宽思维告诉幼儿还可以灭火、灌溉农田、发电等,让幼儿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类离不开水,从而引出要节约用水。
让幼儿设想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会怎样?厕所会怎样?做饭时会怎样?这样加深印象让幼儿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师问幼儿:“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那以后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老师小结
教学反思
首先在活动目标上感知水的基本性质以及水的流动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体验了玩水的乐趣、了解了水的作用、知道人离不开水、要节约用水、在活动中目标均已达到、但是通过课后的反思、我觉得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有点偏向于科学小实验了、因此在今后的目标制定上、还需要更加的严谨。 我在让孩子第一次自由探索的时候,虽然能强调常规,但是我发现有个别孩子出现争抢材料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反思时觉得是不是把材料分成人手一份,这样孩子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虽然我为孩子准备的操作材料也是人手一份,但是是放在一起的,因此孩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引导孩子感知水的流动性时,我是通过游戏得出结论,孩子们都能很快的说出来,但是语言表达能力上还是有不足,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的表达出来。
今天的这个活动孩子们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只是在进行操作方面时的常规还需要加强,以及语言的词汇量也需要再日常生活中加以培养。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孩子们了解物体放到水中有沉浮现象。
2、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细致观察能力。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重点难点
1、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小朋友们知道水有向上托物体的力(浮力)。
2、难点是漂浮的物体在一定情况下也能下沉。
活动准备
能盛水的家具(如:盆、桶等)并加满水,小皮球、小石头、干木块
活动过程
1、让孩子们轮流感受水的浮力。老师先让孩子们将小皮球放在盛满水的盆中,小皮球浮在水面,然后叫他们用手把小皮球按到水底,让孩子们感受水有把球向上托的力,再把手松开,小皮球马上浮到水面上。问孩子们:小皮球被我们按到水底,一放开手小皮球为什么自动浮起来?我们按小皮球的时候手有什么感觉?小朋友都说:手被弹开的感觉。结论:这是水中有浮力。
2、让孩子们把石头和干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石头很快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却浮在水面上。提问孩子们:为什么石头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又浮到水面上?结论:石头重,容易下沉;而干木块轻,容易浮在水面上。
3、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幼儿园大班的科学常识课,主要通过实践来了解,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让他们更好的`感觉到学科的乐趣,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尝试,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
2、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可以很好的从各个角度发现问题。
3、在今后做活动要准备多些设备,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动手做,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将会将实验物品换一换,再让它们尝试更多,孩子们更深一步了解沉与浮。
小百科: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幼儿记录卡(一)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
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记录卡(二)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实验操作,使之了儿解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溶解了的物体虽改变了原有模样,但性质不变。
2、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
3、丰富词汇:溶解、结晶体、固体、粉末状、盐、味精、调味品等,促进幼儿逻辑思维与连贯讲述能力的发展。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验用具、用品。每个幼儿一只小碗、一只食用匙;每组三只小碗,分别装有结晶体的果珍饮料、方糖、红糖;一盆热开水。
2、教师准备一只玻璃杯、一段蜡烛头、六支长蜡烛、一盒火柴、一只塑料桶、几只热水瓶。
3、将雨花石、鹅卵石等物浸泡在水中放在自然角。
活动过程:
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小段蜡烛,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2)请幼儿思考:蜡烛在水是没发生什么变化,那么其他东西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观察了解实验用品。
(1)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桌上放着什么实验用具和用品?
(2)请幼儿观察:碗内的果珍、方糖、红糖各是什么样子(形状),什么颜色,什么滋味?(丰富词汇:结晶体、固体、粉末状)
3.开始做实验。
(1)让幼儿从上述三种食品中各取少许放在自己的小碗中,再加些热水。
(2)引导幼儿观察:不搅拌饮料,看看有什么变化?(提示:颜色怎样,滋味如何?)用食匙搅拌后,又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幼儿将自己配制的饮料喝完。
(3)请每组幼儿就以上问题展开议论,请几个幼儿小结,教师补充,同时学习“溶解”一词。
4.举一反三。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食品也是用开水冲泡解后饮用的?
(2)教师提问:妈妈烧菜时用哪些东西使菜更有滋味?(丰富词汇:盐、味精、调味品)
(3)教师提问:妈妈平时做家务时还使用哪些会溶解的东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5.教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原来是固体状或粉末状的东西,遇到水就会改变它原来的样子。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特点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6.观察熔化实验,激发探索科学奥秘、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1)请幼儿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水里都会溶解?(提示浸在水中的蜡烛)
(2)请幼儿讨论:蜡烛在水是不会变化,那么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它发生变化呢?
(3)教师点燃六支蜡烛,分给每组一支,供幼儿观察:蜡烛在点燃后发生什么变化?(启发幼儿观察火焰下熔化了的烛油)
(4)教师:小朋友做的实验和老师做的实验有什么不同?糖的溶解和蜡烛的熔化需要什么不同的条件?请小朋友活动后自由讨论,老师下次再告诉大家。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不管是对我个人,还是对我班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次体验课。所以,总的来说,不管是从最初的选材到活动方案的设计还是整个活动现场,都走的是“保守”路线。本次活动《溶解》是一个比较经典的科学现象的观察活动,题材紧扣生活,是孩子们熟悉的,这样一次生活化且比较简单的活动,适合初次开展科学活动的教师,也适合第一次接触科学活动的孩子们。因为简单,教师容易体验到成功感,同时也是一次带领孩子走进科学探索世界的敲门砖。
“保守”还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尝试科学活动。我很注重自己的操作常规,也注重培养孩子的操作常规。每一操作,不管是我的示范,还是请个别孩子尝试,以及到最后全体孩子们的操作,我都在向孩子们强调操作常规。
为了让孩子在初次接触科学活动时,尽量的感受到规范与完整,我增加了记录这一个环节。当然,结合班级幼儿实际情况,由于是第一开展科学活动并使用记录表。所以,我选择的是集体记录的方式。
小百科:广义上说,超过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而狭义的溶解指的是一种液体对于固体/液体/或气体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使其成为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到物体移动与力的关系,获取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具体经验。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轻重不同的羽毛、纸团、皮球、积木、汽车、沙包、铁块若干。
2、室外准备器械:滑板车、大型积木、塑料圈等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活动,引出问题。
指导语: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想玩吗?在玩之前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怎样让这些不动的东西动起来呢?有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好吗?
二、幼儿操作、探索
1、幼儿尝试操作、观察,教师指导,重点启发幼儿想办法让桌子上的物体动起来。
2、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动起来?(幼儿用动作讲述表演)
3、教师小结:原来,要让这些物体动起来,可以用手推、拉、扔,可以用脚踢,还可以用嘴吹。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教师提出新问题,让幼儿试着用不同的力移动物体。
2、教师小结:用力大,这些东西移动得就快,而且远;反过来,用力小,这些东西移动得就慢、近。
四、第三次提问,操作尝试,巩固教学内容
1、指导语:刚刚我们是让桌子上的东西动了起来,现在请你们想办法让周围的东西动起来,看看轻的东西用力怎么样?重的东西用力怎么样?
2、今天,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东西移动起来,我们知道轻的东西用力小,重的东西用力大;反过来,用力大,东西动得又快又远,用力小,东西动得又慢又近。
五、延伸活动:幼儿到室外操作巩固和感受物体移动的秘密。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背景:
喜欢玩水是幼儿的天性,每次喝完牛奶、豆浆,让幼儿去卫生间洗杯子时,他们都留恋往返。洗手时也要趁机玩一下水。一次,我正准备去卫生间训斥一批玩水的幼儿时,发现四个小朋友围着水池全神贯注地看着什么。我批评的话语到了嘴边又收了回来,好奇地走过去,原来他们在观察:一枚生锈的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张子依在教室里捡到的回形针)……带着这个不解之谜,我翻阅了资料,原来水的表面张力这么神奇……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注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的科学现象,萌发幼儿好奇、好问、反思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 认知目标: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3.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活动准备:
1. 环境布置:教室四周放四个大塑料盆,供幼儿做回形针的实验。四张桌子,分别放不同的实验材料。电视,影碟机。
2.材料准备:纸船、爽身粉、洗手液、硬币、回形针、托盘、水(供幼儿做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
3.资源准备: 制作课件(往一次性塑料杯里加硬币和在水面上托硬币的实验,五幅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玩一玩,说一说。幼儿玩回形针的实验,探索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1)出示回形针,交待实验要求。
如果把回形针放在水里会怎样?如果把回形针托在皱纹纸上放在水里又会怎样?
(2)师幼共同玩回形针放在水里的实验。
小结:直接放在水里回形针会沉下去,大班科技活动:表面张力真神奇托在卫生纸上放在水里,纸沉下去,回形针浮在水面上。水很神奇,它的.表面能承受轻微的压力,这就是表面张力。
2.看一看,想一想。看课件:往乘满水的杯子里加硬币,水面会慢慢的高而水不会流出来,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就象人的皮肤一样,让水不会流出来。帮助幼儿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3.试一试,找一找。幼儿通过实验继续感知水的表面张力。
(1)介绍四组实验材料:第一组有纸船、吸管、眼药水的空瓶、沐浴露,你们可以大胆的尝试,让纸船在水里动起来。第二组有爽身粉,洒些爽身粉在托盘里,用眼药水的空瓶吸一点洗发水,滴在爽身粉上,观察爽身粉的变化。第三组有回形针、缝衣服的针、纸,你们想办法让它们浮在水面上。第四组有塑料杯、硬币、水,你们可以加硬币在杯子里,观察水面的变化,也可以试试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你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组去做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游戏,着重指导爽身粉的那一组。
(3)幼儿互相交流谈论做实验的情况。
4.看课件:欣赏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巩固对表面张力的理解。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现象,平只要你仔细观察,多想想,多问问,你就会发现许多的奥秘。
五、反思与分析:
这是一个很有趣、选材新颖的活动,它通过几个有趣的实验,使幼儿直观地了解发现了“水的表面张力”这一科学奥秘。幼儿在实验中,是专心的、自主地、兴奋的。当初在选材是我还在担心:幼儿能否理解?这几个实验会不会难了?经过反复的试教,实验用的材料改了很多次,最终有了现在这篇活动案例。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巧用收集的废旧物品。在实验中,幼儿当滴管用的就是我收集的各种空的眼药水瓶,既安全又好用;装爽身粉的小瓶子,是我收集的小药瓶,在瓶盖上扎几个小洞,幼儿用起来得心应手。
2.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我拍了几组水的实验录像,又制成光盘,并专门录音,对幼儿非常有吸引力;我在电脑上找了几幅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配上解说,更是锦上添花。还有相关实验材料,很多的准备工作,虽然很琐碎,但最终使用的效果很好。
3.教师的指导用语要精炼,让幼儿多做、多说。
4.开展小组活动,以十几人为宜。
5.充分相信幼儿,他们是有潜力的,很能干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开心种植园课程为我园的特色课程,课程中,我们可以给幼儿提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继而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学会护理植物,掌握简单的植物播种和收获的方法。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自主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自主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经济互动中得到发展。
综上,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结合我园开心种植园特色课程,我设计了本次系列活动《收获红薯》,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自主学习、探索,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收获红薯的方法。
2、能大胆动手、动脑,尝试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3、体验集体劳作的快乐、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
【重点难点】
大胆动手动脑,积极探索挖红薯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铲子20把、小锄头10把、筷子10双、石头10块、剪刀20把、大篮子5个(分别贴上红薯藤、红薯标记),红旗一面、红绿两色贴纸,活动匹配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大胆猜测(红薯宝宝在哪儿呢?)
师:孩子们,这片种植地种的什么?
幼儿:红薯
师:这些长长的东西是什么呀?
幼儿:红薯藤
师:那红薯宝宝在哪儿?怎么看不见呢?(教师故作惊讶状,引发幼儿大胆猜测)
幼儿:红薯宝宝在土里面
幼儿:红薯宝宝应该被小鸟吃掉了,或者被别人拿走了。
幼儿:红薯宝宝应该在红薯藤的下面。
师:红薯宝宝呀和别的植物宝宝不一样,他是个害羞的孩子,他呀,藏在泥土底下呢?你们能找到他藏的位置吗?猜一猜,然后想办法把它们请出来吧!
(教师思考:孩子充满无尽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对红薯藤的认识,我并没有告诉他们红薯在红薯藤下面,而是让孩子们大胆猜测红薯藏身的位置,目的是为了调动孩子们自主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后面收获红薯的活动做铺垫。)
二、实际操作(探索红薯藏身的正确位置,挖出红薯。)
教师提前布置场地,为幼儿准备类型丰富,数量适宜的种植工具。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种植工具尝试挖红薯。
师:孩子们,你们看,种植园里有很多的工具,你们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把红薯宝宝请出来吧!
师:你要选择什么工具?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工具?
幼儿:我选择小铲子,因为可以帮我挖土。
幼儿:我用的.小剪刀,我要剪掉多余的红薯藤。
幼儿:我用的筷子,他可以插很深,帮助我找到红薯宝宝。
师:你在寻找红薯宝宝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
幼儿:开始我用的筷子,很快就断了,于是我换成了小铲子。
幼儿:开始我挖了很久,找不到红薯宝宝,后来我沿着红薯藤挖,就找到了
幼儿:红薯太大了,我一个人挖不出来,我请了好朋友一起挖,就挖出来了。
幼儿:挖红薯把我的衣服弄得很脏,但是没关系,可以回家洗干净。
师:你在哪里找到红薯宝宝的?
幼儿:红薯藤下面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要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因此,我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在活动中,我观察幼儿的情况,适时予以指导,引导他们获得经验。最开始,孩子没有找准红薯的位置,挖红薯全凭自己的感觉,想在哪儿挖就在哪儿挖,结果挖了很久都没有挖到。这时,我适时介入,让他们尝试在有红薯藤的地方挖。还有的幼儿工具没有选择好,导致挖红薯失败,我鼓励、引导他们不要气馁,另外选择合适的工具。孩子们在不断的动手动脑的自主探索中,挖到了红薯,掌握了收获红薯的方法,体验了劳作的快乐。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同伴间还出现了合作,幼儿的社会性方面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观察记录
幼儿:老师,我挖到了一个红薯
老师:真的吗?太能干了,你用的什么工具?你在哪个位置挖到红薯宝宝的?你的红薯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一个人挖的,还是和别个合作挖的?赶快记录下来吧!
幼儿:老师,我的红薯两头尖尖的,上面有斑点呢!真有趣!
老师:观察得真你仔细,那你要用什么方法来记录长斑点的红薯宝宝呢?
幼儿:我先画了一个椭圆形的红薯宝宝,再在上面加了一些黑点点。
幼儿:老师,我在红薯藤下面找了一个红薯
老师:那你要怎么记录红薯藤的位置呢?
幼儿:我画了一条长长的红薯藤,下面画一个红薯代表红薯宝宝藏在红薯藤下面。
(孩子们对自己挖出来的红薯激动万分,由于是自己亲身参与,孩子们想了很多方法,很认真的做记录。)
四、交流验证(得出挖红薯的正确方法)
老师:你是怎样收获到红薯的?挖红薯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
幼儿:我先找到红薯藤,再挖红薯。
老师:你为什么要找红薯藤呢?
幼儿:一开始,我到处挖,没有挖到,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红薯藤下面挖到了,于是我也找到了一根红薯藤,试了试,就挖到了。
师幼共同总结:原来呀,红薯宝宝藏在红薯藤下面。要先找到红薯藤,再顺着红薯藤往下挖,才能找到红薯宝宝。红薯宝宝藏得很隐秘,我们要克服困难,一起合作,坚持往下挖,才能找到红薯宝宝。
五、得出结论(回顾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
老师:今天收获红薯,你们快乐吗?为什么快乐?
幼儿:我很快乐,我知道了怎么挖红薯。
幼儿:我觉得很快乐,因为挖红薯很有意义。
幼儿:我觉得很快乐,因为和别人合作挖红薯很开心。
幼儿:我很快乐,因为今天的活动让我坚持做完了一件事情。
老师:为什么今年的红薯这么小?
幼儿:营养不够。
老师:那我们明年中红薯的时候需要怎么做呢?
幼儿:更加细心的照顾红薯宝宝,给它多喝水、多施肥、帮它出去多余的杂菜,让它多晒太阳。
(激发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坚持长期照顾植物宝宝的意识,学会护理植物的方法。)
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活动主题展板:收获红薯
【活动反思】
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整个活动,教师围绕活动目标有针对性的提问,注重提问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如:红薯在哪儿?你是怎样找到的?哪些小朋友挖到了红薯,你是怎样挖到红薯的?哪些下朋友没挖到红薯,为什么呢?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通过开放性的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索,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习得经验,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相关经验,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支持。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如:给幼儿提供各种挖红薯的工具,让幼儿自主选择使用工具,为幼儿的主动探索提供物质保障。。
交流、总结,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追踪幼儿成功的事件、让幼儿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在交流、总结中,让幼儿掌握相关经验的同时,满足了幼儿追求成功的心理特征,帮助幼儿树立自尊自信,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1-15
科学教案大班实用02-28
大班科学教案通用05-19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04-07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04-01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11-15
大班科学教案风教案04-0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3篇05-17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药水11-26
大班清明节科学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