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07 09:27:11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实用的中班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实用的中班教案5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太阳与树荫的关系。

  2、能够较完整地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词语"火辣辣"、"奇怪"。

  3、感受故事中所包含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活动准备:

  小猪、蚂蚁、喜鹊图片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子树荫下做游戏。

  早晨教师带领幼儿在校园的树荫下做游戏,让幼儿感知树荫的变化。

  2、教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述故事。

  教师结合教学挂图,完整地讲述一遍故事,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带领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主要讲了谁的事情?

  火辣辣的东西是什么?

  小猪哈鲁被烤醒后,都问了哪些小动物?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小猪哈鲁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把树荫钉在地上?

  小猪哈鲁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是谁搬走了小猪哈鲁的大树荫?为什么呢?

  3、幼儿戴上图片,进行角色表演。

  1)教师请幼儿戴上图片,进行角色表演。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豪"、"开心"、"高兴"等表示情绪的词语,并让幼儿学习"火辣辣"、"奇怪"这两个词语。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踩影子"游戏。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有太阳的.时候到户外玩儿"踩影子"的游戏,既要保证自己的影子不被别人猜到,还要尝试去踩别人的影子。

  活动延伸:

  教师让幼儿一大树为观察对象,记录大树在早上、中午和傍晚的树荫变化,进一步认识到树荫与太阳的关系。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扇子的形状、色彩以及材料,了解其特征及用途。

  2、通过收集和观察欣赏活动,能够较完整地讲述扇子的主要特征及用途。

  3、逐步养成注意倾听他人讲述的好习惯。

  4、探索、发现生活中扇子的多样性及特征。

  5、引发幼儿学习扇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从家里带一把扇子,在教室布置一个展览角。

  2、人手一张长方形的纸,彩笔一盒,人手一根线。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活动,引出讲述主题。

  1、教师念谜语:有风它不动,一动就有风,你要它不动,等到起秋风。

  2、请幼儿猜谜,引出扇子。

  二、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扇子,老师提问:

  1、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扇面、扇把)

  4、如何使用你的扇子?

  5、扇子有什么用处?

  让幼儿与同伴自主地进行交流,并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扇子。提醒幼儿安静地倾听别人讲述。

  三、

  教师出示一把折扇,启发幼儿从扇子的.形状、构造、制作材料、颜色、用途、使用方法等方面认识扇子。

  四、老师与幼儿共同将自己带来的扇子布置成一个非常美丽的展览角。让幼儿在展区内欣赏各种不同的扇子,还可以请几位幼儿讲讲你喜欢的别人的扇子。老师注意引导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进行讲述。

  教学反思:

  "分层指导"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折纸活动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及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给予适时的帮助。如幼儿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就启发幼儿:你试试,能变成其他的物体吗?对于幼儿的创造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并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折纸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幼儿可以轻松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儿童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愿意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2、知道有了本领应该去帮助别人,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活动准备:

  课件

  重点难点:

  能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较合理的想象。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名称,导入课题

  1、出示课题名称:小狐狸的`变身法(朗读)问:什么是变身法呢?

  2、过渡:小狐狸学会了变身法,猜猜它可能会变什么呢?

  二、观看课件,讨论理解

  1、师:小狐狸学会了变身法以后,出去找朋友玩了,它想用变身法去捉弄小动物们。

  (1)小狐狸捉弄小兔 :小狐狸看到小兔,偷偷笑道“哈哈,让我用变身法来着捉弄一下它吧!”

  ①小狐狸会变什么来捉弄小兔呢?

  ②小兔上当时,小狐狸可能会说什么?

  ③小兔怎么啦?为什么会不高兴的呢?

  (2)小狐狸捉弄小狗:小兔生气地走啦,小狐狸又遇到了谁?

  ①这次它会变什么呢?

  ②小狗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狐狸会说什么?

  2、小兔和小狗和朋友们开心地在草地上游戏,都不理小狐狸了,小狐狸怎么样呢?

  3、看,发生了什么事?提示:小狐狸会来帮助它们吗?

  4、小狐狸变成了什么?小动物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三、相互讨论,想象讲述

  1、讨论:

  (1)你们喜欢这只小狐狸吗?为什么?

  (2)如果不下雨,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和小兔、小狗重新做好朋友呢?

  2、想像讲述:如果你也有了变身法,你想做什么事情呢?

  3、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有了本领,就要去帮助别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好朋友,才会更加快乐!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激发其自信心。

  2、提高幼儿在危机时刻的自我保护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能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所用的道具,排练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自己在家时,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今天刘请小朋友观看小节目,看过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展开

  1.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今天我在家》,老师进行旁白。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事情?”“亮亮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为什么?”

  教师: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他的.勇敢表现在什么地方?

  请小朋友再观看一遍表演。

<spanhttp://wenshu.52jianpu.com/libpic/p/1x/l/allimg/<p>  2.请幼儿再观表演</p><p>  老师重点讲述能表现亮亮勇敢的地方。</p><p>  提问:</p><p>  --亮亮一个人在家时,为预防大灰狼,都做了哪些准备?</p><p>  --当他听到“嘀嘀嗒嗒”声音时,他又是怎么做的?</p><p>  --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 为什么?”</p><p>  小结:亮亮独自在家,想了许多办法克服困难,真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好孩子。</p><p>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亮亮比一比,你有没有独自在家呆过?独自在家时感受如何?你认为自己勇敢吗?”</p><p>  4.请幼儿自由结伴互相讨论:独自在家时可以干什么?如果陌生人敲门、有电话找爸爸妈妈、突然停电等情况发生,该怎么办?</p><p>  5.请幼儿共同为独自在家时出点子,想办法。</p><p>  老师设计几种情景,请幼儿来表演。</p><p>  如:陌生人敲门、来电话了、下雨了等,</p><p>  让幼儿充分体验生活是错综复杂的,要学会自我保护自己,勇敢的面对困难,做一个真正勇敢的孩子。</p><p>  三、结束</p><p>  表扬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的孩子,颁发小奖品,激发幼儿下次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信心。</p><h2>中班教案 篇5</h2>
<p>  <strong>活动目标:</strong></p><p>   1、让幼儿了解废水、废油、生活垃圾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p><p>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p><p>  <strong>活动准备:</strong></p><p>   1、画有水被污染的原因及危害的幻灯片一套,录像带、录音带各一盒,放像机、录音机、投影仪各1部。</p><p>  2、不同表情的水儿姐姐图片两张。</p><p>  3、白纸、水彩笔等。</p><p>  <strong>活动过程</strong></p><p>  1、让幼儿观看水被污染后的录像,使幼儿了解废水、废油、生活垃圾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p><p>  ①播放水声音乐,出示水儿姐姐笑的图片。</p><p>  教师:“瞧!谁来了?”(水儿姐姐)“你们可知道水儿姐姐从哪来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就知道了”。</p><p>  ②播放清清的小溪、蓝蓝的海水录像,使幼儿感受水的作用。(绿色森林里,一条小溪缓缓流动,水儿清澈透明,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大河浩瀚汹涌,一直流向深蓝的大海,海水湛蓝明净,鱼儿快活地蹦出水面,海边有许多人在游泳、嬉水……)</p><p>  提问:“水儿姐姐从怎样的地方来?”(清清的小溪、蓝蓝的海洋……)“水儿姐姐是谁的好朋友?”“为什么?”</p><p>  小结:动物、植物、人类都离不开水。</p><p>  ③出示水儿姐姐皱着眉、撇着嘴的图片。</p><p>  教师:“咦!奇怪!水儿姐姐怎么会变成这样了?”</p><p>  水(录音):我现在脏死了,非常难受!</p><p>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再回到河边、海边看看去。”</p><p>  ④播放被污染的溪水、海水录像,使幼儿了解废水、废油、垃圾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p><p>  (小河里的水黑乎乎的,水草腐烂了,鱼儿死了,漂浮在水面上;海面上漂浮着罐头盒、塑料袋等生活垃圾,远处覆盖着大面积的油垢,海鸟的羽毛沾满了油,再也飞不起来,人们拿着游泳圈立于海面,摇头叹气……)</p><p>  讨论:“水儿姐姐为什么变脏了?”(人们乱扔垃圾,废水排放到河里去了,油轮向海里排放油垢……)</p><p>  2、逐一出示幻灯片1—3,使幼儿了解水被污染的原因及危害。</p><p>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p><p>  幻灯片①:炊烟袅袅的工厂旁边,一根巨大的水管排出又脏又臭的废水冲向小河,河面上漂流着一些废弃物品。(脏水和废物品可抽拉)</p><p>  提问:“小河变的怎样了?”“为什么?”</p><p>  讨论:“动物、植物、人们喝了这样的水会怎样?”</p><p>  幻灯片②:海面上,一艘大油轮的后面是一大片黑乎乎的油垢,上面漂浮着死鱼,油前面一只小鱼瞪大眼睛,张着嘴巴,惊慌地好像在说些什么。(死鱼和油垢抽拉)</p><p>  提问:“小鱼看到了什么?”“小鱼想说什么?”</p><p>  幻灯片③:人们在海边玩耍,附近海面上漂浮着许多饭盒、罐头盒、可乐瓶、塑料袋等垃圾。(垃圾可抽拉)</p><p>  提问:“海面上有什么?怎么来的?”“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p><p>  3、启发幼儿说出解决水源污染的办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p><p>  水(录音):“小朋友们!快想想办法救救我吧!”出示幻灯片③,提问:“怎样让海边的水儿姐姐变得干干净净?”(把海里的垃圾全捞起来,不要乱丢垃圾;把废品利用起来,如利用罐头盒做笔筒,可乐瓶做美丽的花篮……)</p><p>  教师:“把画有垃圾的幻灯片抽出来:”“瞧!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大海边的水儿姐姐变得怎样了?”</p><p>  出示幻灯片②,提问:“怎样救海里的水儿姐姐?”(不要让油排到海里,把油收回重做燃料;制造不用油的轮船,如太阳能轮船、风力轮船等等。)</p><p>  教师把画有油垢的幻灯片抽出:“小朋友们的主意真棒!海水姐姐得救了。”</p><p>  出示幻灯片①,提问:“怎样让河里的水儿姐姐变得又清又纯?(不把废水排到河里,建不排废水的工厂,制造净化工厂把水净化后再流到河中……)</p><p>  教师把画有污水的.幻灯片抽出:“呀!水儿姐姐的朋友——小鱼儿又可以在又清又纯的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涞游去了。</p><p>  4、好的解决水污染的办法画出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p><p>  教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好极了,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好办法画出来,待会儿送给水儿姐姐好吗?”</p><p>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p><p>  6、请个别富有创意、完成得快的小朋友说说图意。</p><p>  7、出示水儿姐姐笑脸的图片,教师小结:“!有了小朋友们的帮忙,水儿姐姐又露出了笑脸,她现在请小朋友到她的家乡——海边去游玩,小朋友们一起跟着来吧!”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走出活动室。</p><p>  8、结束。</p><script>s(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30

[经典]中班教案08-04

(精选)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9-25

(经典)中班教案09-03

中班教案(精选)08-25

中班的教案02-12

幼儿园中班教案《蚂蚁》中班蚂蚁的教案11-15

中班教案【实用】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