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 篇1
目标:
欣赏面具与脸谱,比较它们与一般人的脸的不同点;感知脸谱艺术的美。
初步画出想象中的脸谱。
准备:
油画棒、记号笔、课件、一张面具、一幅平面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1.看看这些像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2.(老师带上面具)老师戴的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吗?
刚才欣赏的与老师戴的都是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叫什么名字?(面具)
3.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面具。
4.(出示脸谱)这两张与我们刚才看的面具有什么不同?
5.这些又像脸又与面具不同的也有一个名字,叫脸谱。(出示平面图与面具比较)
6.其实每一张脸谱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比如这张脸谱(国王),老师能想象出一个优美的故事,请小朋友听我讲。
7.小朋友也试着想象一下这张脸谱(公主)画的是谁?她最喜欢什么?
小结过渡:欣赏了这么多脸谱,小朋友知道了脸谱与我们的脸有很多不同,它们很夸张,但这些夸张的脸谱能让我们想像出很多故事,所以它是一种很美丽的艺术。如果请你来画一张脸谱,你会在脸谱上画些什么、编一个怎样好听的故事呢?现在让我们想一想然后画一张脸谱试试。
二.想象创作
1.老师加强观察,及时介绍不同于别人的图案,同时也用提示性的问题帮助较低层次的`幼儿,如在脸上画一个嘴巴,表示妈妈的吻,可以吗?
2.对于先画好的幼儿建议他们涂色。
三.交流分享
1.幼儿介绍自己画的脸谱。
2.提出下次涂色的要求。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蛋壳画
课业类型:手工制作
教学
目标:
认知: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蛋壳的性质(易碎),。
操作:使学生了解蛋壳画的特点,用正确高效的方法来完成画面。
创造:学生能设计制作出精美的蛋壳图画。
情感:培养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有趣的创作过程中探索出自己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们初步了解蛋的结构性质,和蛋壳画构图的要素,为下一节课打基础。
教学难点
如何让这种初步的介绍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达标规程
研究性查询资料(带着问题)——引导——师生探索体会——解决问题——拓展
教具准备
自然状态下各种不同颜色的蛋;几幅蛋壳画
学具准备
纸、笔、蛋壳
其他
共三课时完成,每课35分钟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和前提测评(1分钟)
按常规进行。
导入主题(7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蛋里有丰富的营养,但是蛋壳却可怜的被大家扔掉。大家想想看蛋就当我们的厨师,那怎么帮助蛋壳宝宝也找到一个工作呢?
师:好,同学们在看完一个小的动画片之后告诉老师,好不好?
生:好!!
让学生看看一个关于鸡蛋的flash
师:谁能告诉老师动画片里讲的是什么?
生:------
师:很好!!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动画片里一共有几种蛋呢?
生:有白白的鸭蛋。
师:对!还有呢?
生:还有黄黄的鸡蛋和鹌鹑蛋。
师:鹌鹑蛋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白相间的!
师:对!!
认定目标(5分钟)
师:好!大家都很聪明!下面谁能告诉我有没有帮蛋壳找到工作呢?
生:------
师:看来大家都没有想好,那老师说几个你们先看看。
一、汪曾祺写的《端午的鸭蛋》里面说:“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这是不是一个灯笼的工作呢?
二、将蛋壳直接干燥、粉碎,就成为蛋壳粉饲料,容易被家畜、家禽消化吸收——这就是很有营养的动物食品。——这又是厨师了(动物的厨师)
三、先拿一只鸡蛋,在鸡蛋壳上弄一个小洞出来,再把蛋壳洗干净。接着,放一些水泥在里面。只要水泥一干,就在蛋壳里自己固定好了。然后你就可以给不倒翁画上眼睛、鼻子和嘴。这是杭州市西湖小学三(2)班的杨诗佳同学用蛋壳做的不到翁。——这不是又成了装饰品。
四、
师:好了!老师想了好几个。谁还能想出来?
生:可以做蛋壳画。
师:对!这位同学很聪明!我们可以把蛋壳敲碎,然后贴成画!同学们再想一想那蛋壳画的颜色是不是很少吗?前面我们看的动画片里只有黄色的鸡蛋、白色的鸭蛋和黑白相间的鹌鹑蛋,是不是只能画三种颜色的蛋壳画呢?
生:我们可以在蛋壳上涂颜色的。
师:对!
导学达标(20分钟)
蛋壳工艺品的制作种类很多,课文中主要介绍了镶嵌画的制作方法,也表现出了不倒翁蛋壳蜡烛是用什么做的。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一项完成。蛋壳有易碎的特点,活动中鼓励学生细致、耐心地完成作品。
蛋壳镶嵌画的制作方法是:
1、将鸡蛋洗净,剥去内侧的薄膜,用彩笔在蛋壳外侧涂上颜色。
2、油彩干后,把蛋壳弄成适当大小的碎块,然后按颜色分别放入小碟中。
3、在图板上用铅笔画好草图,(不要太复杂,因为蛋壳没有办法弄成太精细的'画面)用彩笔涂上颜色。
4、在图板上贴上双面胶,尽量不留空隙。
师:同学们先按老师说的试试看。
5、慢慢揭下双面胶上的纸条,用镊子将相应颜色的碎蛋壳贴在上面,尽量不要露出白底。
注意问题:
1、图画边缘的胶水涂整齐,胶水要适量;
2、将块较大的蛋壳贴在纸上后再按成小块,并用手指按碎;
3、用小刀将小块蛋壳向图边缘移动,形成理想的形状。
教师测评总结(3分钟)
本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变废为宝”的方法。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回收再利用,只是人们缺少发现和创造,不但浪费了不少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应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和学会改造环境的本领。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帮助学生找到善于发现的眼、勤于创造的手、勇于探索的心。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业要求:
让学生回去初步尝试一下蛋壳画的制作,并收集一下蛋壳画的资料。
美术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大胆地表达对波洛克作品的认识和感受,感受画面中运用的颜色和线迹;
2、学习以波洛克式的作画方式自由、大胆地创作,体验创作过程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波洛克作品若干,波洛克作画过程的照片,课件,音乐;各种作画工具与材料:画布,水粉笔,刷子,皮球,瓶子,各种树叶,喷雾器,小石头,珠子,轮胎,花片,沙子,豆子等;袖套,围裙。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歌表演:《粉刷匠》,简要介绍波洛克的故事;
2、欣赏《会聚:第10号》
(1)整体感受,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对画面的感觉;
师:“你在画上好像看到了什么?”“你好像听到了什么”?“你心中有什么感觉?”
(2)引导幼儿从颜色、线迹等方面来欣赏,师:“你在画上看到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中哪些是先画上去的?哪些是后来才画上去的?”
“你在画上找到了哪些线条?猜一猜画家是怎样把这些线条画上去的。”
(3)播放波洛克作画过程的影片,结合实物演示(滴流、甩动、泼洒)介绍波洛克作画方式。
3、欣赏《会聚:第10号》,《茶杯》,《NO5.1948》,小结:这些画看起来很乱,但却觉得很和谐,很有意思、很美,《会聚》意思是各种颜色的.聚会。
4、幼儿自选材料作画
要求:
(1)挑选自己需要的工具来创作。先想一想,选什么样的工具,要怎么用;
(2)要节约纸张和颜料,小心别打搅别的小朋友作画。
(3)注意看自己的作品,如果觉得已经很美了就要停止作画;
5、延伸活动:交流展示幼儿作品。观看现场作画的录像,幼儿间互相交流。
师:你是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怎么作画的,你觉得哪一幅画最有意思?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4、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当地旅游资源,用速写、照相、收集图片等方式记录下来。再收集当地地图以及收集相应的文字资料。
2、教师收集各地旅游节海报,旅游地图等参考资料。
教学重点:
当地旅游资源的表现。
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个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确定一个主题,以反映当地风貌〈桂林山水旅游节、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厦门旅游节等〉,并交流。
2、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旅游风景区图片、旅游线路图、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2)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组作业的呈现方式,制定初步创作计划。
(3)学生说说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者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自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学生回答:旅游线路图可利用旅游图片、旅游地图绘制。
旅游图片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内容来表现。特色景点、标志、文字说明等内容来绘制。
(4)学生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设计旅游线路图。
提醒学生在设计之前,应注意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创作。小组的风格相互协调。
(5)学生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6)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第二课时:
1、学生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
学生分小组,以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来表现。
2、引导学生说说海报上的组成部分〈特色景点、旅游图片、简易图案、文字标题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3、师生评析作业。
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扎染与蜡染都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本单元就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元文化,使学生意识到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艺术,制作起来又简单,所以学生会很感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掌握扎染与蜡染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其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点:对扎染与蜡染艺术的美感体验及表现技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自主表现与创造力的体验。
总课时数:3课时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别:绘画表现课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通过扎捆与染色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本课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充分感受扎染的天然合成之美。
教学目的:
1.了解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2.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扎染艺术美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学准备:
教具:丝巾,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学具: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 欣赏丝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丝巾,看它与其他丝巾有什么不同?
2. 小结:这种效果是进行了扎染的方法制作的。你想了解我们民间扎染艺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欣赏并制作。板书课题——扎染剪贴。
三.新授
你们认为这种染色美吗?它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扎染,撮起或折叠的被印材料经过紧紧的、不同花色的绑扎或缝扎,在用色浸染时,紧皱处不能渗入色水,就可以在材料上留下有趣的花纹。你们想学吗?下边我们一块来欣赏老师是怎么制作的,教师示范:
(一)撮扎:
1. 将纸撮起
2. 用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开
(二)折扎
1. 将纸折起
2. 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开
让学生欣赏电脑里的扎染作品,学生边观察,教师边介绍。并让学生谈一谈这些作品美之所在。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注意事项:等颜色干后再打开,以免色纸损坏,打开时一定要仔细。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用上节课制成的扎染作品进行剪贴装饰。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的作业。
评析上节课的作品,给学生予表扬鼓励。
三.欣赏课本:课本上这些美丽的画就是用我们上一节课的作品剪贴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做法。
四. 教师示范
在示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培养他们表现的欲望。
1. 思
2. 选材
3. 剪贴
五.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 小结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幼儿美术教案大班03-10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7-24
美术教案[精选]08-03
美术教案[经典]09-18
(经典)美术教案08-19
美术教案(精选)09-24
(精选)美术教案10-06
《美术》教案02-17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