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必备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烤、嫩、评、剖、笨、键、赞、聚、辩”,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4.知道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2.
知道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观看课件
1.故事引入,让生思考:“争论”是什么意思?看着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大屏幕出示文字配音的《争论的故事》)
2.让学生质疑:谁和谁争论?为什么争论?争论的结果怎样?(师总结:这就是记叙一件事情的完整经过)
二、学习生字,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大意
1.(大屏幕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烤鸭、剖开、充饥、浪费、满意、时机、关键、评理、赞许、不以为然、争论不休)
(1)指名逐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2)学习生字,在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字形你觉得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3)理解一些简单词语的意思:充饥、时机、关键、争论不休
2.问: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分别在文章的哪几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提示:第2—5段都是老师讲的故事,所以2—4段的末尾不加下引号,只在故事结束的第5段末尾加下引号。
3.思考:其他段落又写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2-5段,学生评议朗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语气,并分角色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总结: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本故事重点是语言描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注意写作时也要用上这些方法。
四、布置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练习表演争论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温习课文,复述故事
1.听写本课词语:充饥、可惜、评理、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2.问:还记得文中盛老师讲的`故事吗?请用上刚刚听写的词语,把它们串起来,讲讲这个故事。注意: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自由练说,指名说。
二、小组合作,情境表演
1.指名上台表演故事内容、学生评议。
2.思考:在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蕴涵的道理
1.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
2.自由读文中同学们说的话,学生谈体会。
3.老师提问,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儿?
(2)为什么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3)书中的省略号代表什么?
4.换角色练说:假如你在场,你会怎样劝告他俩?
5.再读同学们的话,思考: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领会盛老师“赞许”的目光中赞许些什么呢?
四、总结收获,布置课后小练笔
1.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以仿写片段来练习:如《课堂上一次争论》、《校园里的对话》等内容来练习。
3.情景模拟表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人与你争论吗?讲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3、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技能目标: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房间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水彩笔、各种学具
教学方法: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一、整理房间
1、出示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看到小明的.房间,你想说什么?
2、假如你是小明,你准备怎么整理房间?
3、根据你的想法自己动手圈一圈,画一画,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
4、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
二、巩固练习
1、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1)学生自己观察,明确题意;
(2)独立完成;
(3)评析。
2、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1)明确题意:
看看第2题图上有什么,可不可以给它分类。
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2)完成练习
3、分一分
(1)看题目:
说图上有些什么,按照什么要求给它分类。
(2)分一分,归归类。
(3)校对,评议:
玩具:⑵⑸⑿
文具:⑶⑷⑹⑺⑼
服装鞋帽:⑴⑻⑽⑾
三、实践活动
自己整理自己住的房间,回来交流整理的方法。
看谁最爱劳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四季的脚步》是一首诗歌,以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写出了四季的特点。根据新大纲要求,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是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讲行讲话训练。
我将本课教学分为看、读、说、画四个环节:
一、看(观看插图,谈话引入)
上课伊始,结合插图,感知四季的样子。问“你最喜欢四季的哪个季节,为什么”,并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都”、“和”说一句完整话。然后引入课题“四季的脚步”。
二、读(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初读课文,讨论问题。
(1)自由读。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做出记号。
(2)将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进行小组讨论。
(3)“脚步”是什么意思?当每个季节来的时候,大地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等等。这些问题组织学生全班讨论,初步理解,在后面的.教学中有待升华。
2.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全班读,纠正字音,做到读准,读通顺。
(2)播放课件(春天的景色),然后个别读第一小节、思考:春天来临时,大地发生什么变化?小溪为什么会唱歌?“绿草和鲜花来报到”是什么意思?学习“叮咚”这个词语,懂得溪水流动的声音就像歌儿一样。指导朗读。
(3)要想知道夏天是否来到,只要听见谁的叫声就能判断?利用课件理解“为什么金蝉叫是给世界带来欢笑”。(夏天的时候,金蝉就会在树上叫,声音很好听,使人兴奋。)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4)理解课文第三小节:课件演示秋天落叶的景象,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理解“铺成一条条金色的小道”的意思就是:非常多的落叶落在地上,小路被铺成金黄色的了。指导朗读。
(5)朗读最后一个小节。结合课件,理解“雪花为什么在欢快地舞蹈”。
3.小结:四个季节都很美丽,也很有趣。但是,课文中说溪水、金蝉、落叶和北风会唱歌,它们真的会唱歌吗?让学生理解这首诗是把溪水、金蝉、落叶和北风当做人来写了,这样就会使诗歌变得生动、有趣、美丽,读起来给人以亲切感。所以,我们该用欢快、轻松的语调来读这首诗。最后,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三、说(说话训练,加强理解)
1.出示春、夏、秋、冬四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一、两句通顺、完整的话,说出四季来的时候,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春天来的时候,溪水开始流动,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夏天来的时候,金蝉开始在树上叫。秋天来的时候,树上的叶于都往下落了。冬天来的时候,会刮大风,下大雪。
2.思考:除了图上画的,你还知道四季来的时候大地会发生什么变化?
(1)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可以进行知识互补,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次说话的机会。
(2)请个别学生用“我还知道......”说一句完整话。(如:春天到了,农民种庄稼,秋天是秋收的季节......)
四、画(发展想象,课外延伸)
1.那么,四个季节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
2.完成课后第四题: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画一张画告诉大家。
(1)让学生画出自己是喜欢的季节。
(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感受美的熏陶。同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
2、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七月是什么季节?(夏季)那么夏季留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热)热到什么程度?当这么热的夏天来临时,同学们有想过要避暑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骑马上天山去避暑好不好?
2、齐读课题
二、新授
课文主要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思考;
A、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B、课文依次写了哪些景点?
2、汇报
A、游览的先后顺序,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
B、课文依次写了天山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千里牧场。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自主学习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词句,标出来,读一读,和同桌交流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们。
汇报 雪峰(高、大、白) 蓝天衬着高耸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在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把云影比作银灰色的暗花,把雪峰比作白缎子。)这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雪山极白,连云影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
3、雪山还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高耸)
4、这样美的雪峰,你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5、指名读,齐读。 溪流(急、清、活) 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而每到水势缓慢处,却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坐在马鞍上,便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 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6、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溪流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飞泻”写出了雪水的气势磅礴,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
8、对于这么美丽,有活力的溪流,你们喜欢吗?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赞美的语气),谁来读一读?
原始森林(密、绿、幽静) 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马蹄溅起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只能偶然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9、密密、重重叠叠、斑斑点点,叠词,读起来很有韵味,也突出了原始森林茂密的特点。
10、“蜿蜒无尽”说明原始森林连绵不断,辽阔。
11、这里又说密林幽静,为什么又写到鸟鸣?这样不是矛盾吗?(不矛盾,以动写静)
12、“照”与“漏”这里不用“照”,而用“漏”,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漏下,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13、齐读。
野花(多、艳、高) 在轻轻荡漾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样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你在马上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最心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花呢?
1、三个比喻句、一个排比句说明了野花的多和艳。
2、“浮、矫健、精神”写出了花之多,人就像置身花的海洋之中。“只要一伸手”说明野花很高。
3、反问句。把野花比作春天的花园,对天山野花的高度赞美。
4、指导读。
千里牧场(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缓缓流淌。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1、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2、原始森林和野花都只能做花边,说明牧场辽阔。
3、读。
对天山的赞美
1、当你们见到如此美的天山时,你想用什么词来赞美它?而作者又是怎么赞美它的? 这就是天山之夏,这就是人间天堂。
2、指导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结束
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写了天山雪峰、溪流、森林、鲜花、牧场,如人间天堂一般,那么你们还想不想再欣赏一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天山的歌曲《天堂》。
板书设计:
天山之夏
溪流:急、清、活 进入天山
雪峰:高、大、白 游览的先后顺序 再往里走
原始森林:密、绿、幽静
野花:多、高、艳 再往里走
千里牧场: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述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
(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1)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撇变绿色。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竖变橘黄色。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撇和点变绿色,点击鼠标,闪2下。
③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2)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电脑竖变成红色。
第四笔是竖弯,教师问:这是什么笔画,教学新笔画。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电脑:竖弯变成绿色,闪2下。?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
⑤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5.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6、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
,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
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
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
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板书设计:
穿衣
不冷
爷爷
和
小树
不热
撑伞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3、领悟雪景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设计说明】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的新课程观,教学设计着眼于发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从而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教学流程
本文建议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根据预习要求,初读课文,总体把握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理清层次,熟悉内容。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等特点以及作者的联想,领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导题激趣。
1、课件播放山村雪景动画。
2、谈话导题:同学们,欣赏了这雪景,你喜欢吗?想说些什么?作家峻青也很喜欢雪,他写的第一场雪可美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说明】兴趣能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情境导入 ,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们进入自主读书与探究的氛围中。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说明】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舒展其灵性和个性。
(三)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初读,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已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这场雪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心情等。
2、哪些地方还没有读懂?请提出来。
【设计说明】学生在预习及整体感知后,通过生生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人人参与,说的内容更为广泛。让学生质疑,更能使学生说得兴致勃勃。
(四)重抓特点,读中领悟。
1、默读课文,说说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雪大景美的?怎样体会出来的?
2、重点练读第3、4、5自然段。
首先,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其次,指名读文,师生评议。
【设计说明】读是学习语言、理解课文、感悟文本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通过默读、自由读、指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写景抒情的方法。
(五)激发情感,总结升华。
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首先,引导学生从雪大、景美、人欢以及作者的联想等方面去体会。
其次,抓重点词句读一读,以更深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2、教师讲述时代背景。
3、请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再读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心情。
【设计说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读思议读,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思中感悟,体会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六)反复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设计说明】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这是对学生的尊重。熟读成诵,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拓展延伸
1、课前搜集雪景图片、雪的诗文以及雪的作用的.等资料。
2、课后要求选做以下内容:(可以完成一题或多题)
①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②用你喜欢的词语写句子,可以写一句或两句,也可以写一段话。
③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设计说明】将课堂教学引向社会生活,注重语文实践,学生的思路宽了,思维活了,想象的翅膀展开了,鲜活的个性凸现出来了,这才是新课程追求的境界。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教学用具:
1.生字生词卡片。
2.媒体资源:有全课文文字的投影片,视频《要下雨了:范读》,动画课件《要下雨了:综合生字》。
3.要求学生了解一些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看视频《要下雨了:范读》,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②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四到六段。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学习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学习七至九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小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ì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
教学重点:学会韵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体认读yìng。
教学难点:读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音,记清字母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还记得是哪5个吗?(aneninunün)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
二、学习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一)学习韵母ang的音形
1.出示书中第一幅图,问: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yáng。
3.教师示范读yáng,学生随读。
4.教师范读ang,学生随读ang。
5.师讲发音方法:发ang音时,先摆好a的.口形,发a,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往软腭,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声音响,气流强,手指按着鼻梁有些颤动。
6.学生读中体会,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
7.在学生读准ang的基础上再读读yáng这个音节。
8.请同学们观察ang是由哪三个字母组成的?
出示卡片:
三个字母依次出现: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来就是ang。
注:教师可以做一个由后面向前面翻动的纸片,让a变为e、i、o,使复韵母随之变为a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学习。
(二)学习韵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图,说说图的内容。
2.出示音节dē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dēng。
3.教师在音节中提出e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
4.师讲发音方法:以韵母e的口形开始,气流从鼻腔中流出。教师范读eng,学生练习体会。
5.请同学读dēng来巩固eng的发音。
6.记忆eng的形:eng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翻动卡片,使ang变成eng,只从后边向前翻动e纸片,ng不用动,即成为eng字母。使学生可以比较出字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ì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
教学重点:学会韵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体认读yìng。
教学难点:读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音,记清字母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学习韵母i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音节yìng。
1.出示书中第三幅图:
2.出示图下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说说和前2幅图下面的音节读法有什么不同?
3.告诉学生yī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应整体记忆。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ing,学生随读。教师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法。
5.记忆ing的形:怎么记住它的形呀?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翻动纸片使eng变成ing。
6.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字母的读音。
(二)学习韵母ong的音形
1.出示图,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zhō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3.教师提出o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4.记忆ong的形:说说ong与前边字母有什么不同?教师翻动卡片使ing变成ong。
二、书写韵母ang、eng、ing、ong。
1.自己试着练习抄写韵母。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
3.教师强调3个字母要靠拢,不要写成ang。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文02-16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6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1-04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0-0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0-2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21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10-14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1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