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熄灭的蜡烛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3 08:23:2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科学教案:熄灭的蜡烛教案及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熄灭的蜡烛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熄灭的蜡烛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蜡烛燃烧的园里以及空气助燃的特性。

  2.学习做科学小实验的方法,萌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大小相同和不同的广口瓶,大小、粗细相同和不同的蜡烛,打火机等。

  活动过程:

  1.猜谜语:蜡烛

  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提问:蜡烛是做什么用的?摸上去是什么样的感觉?有什么用途?

  2.教师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蜡烛有什么样的变化?发生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3.实验一:让幼儿初步感受空气对燃烧的作用。

  (1)教师点燃蜡烛,让幼儿探究燃烧的蜡烛被罩上广口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2)请幼儿分组做实验,验证猜想。

  (3)教师小结:在燃烧的蜡烛上罩上广口瓶,蜡烛过一会就会熄灭。这是因为燃烧的蜡烛吧瓶子里的氧气都用完了,这说明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

  4.实验二:让幼儿通过实验进一步感受空气的量对燃烧时间长短的影响。

  (1)教师点燃两根相同的蜡烛,然后分别罩上大小不同的广口瓶,让幼儿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

  (2)请幼儿分组做实验,验证猜想。

  (3)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瓶中的蜡烛先灭了,这是因为大瓶子里面的空气较多,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较长;而小瓶子里面的空气少,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短。

  5.实验三: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时间与蜡烛的粗细、长短以及广口瓶大小的关系。

  (1)教师点燃两根粗细、长短不一样的蜡烛,然后分别罩上两个相同大小的广口瓶,让幼儿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

  (2)请幼儿分组做实验。

  (3)教师小结:粗而长的蜡烛燃烧用掉的空气多,用的快,先灭掉了。

  6.安全教育: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随意玩火和蜡烛,注意生命和财产安全。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中班的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充满了兴趣,而蜡烛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但幼儿对蜡烛的使用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即使是家里有停电现象,为了安全起见,通常都是家长点燃使用的,但孩子对点燃后的蜡烛发生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熄灭的蜡烛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蜡烛10-20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01-29

大班科学教案:蜡烛燃烧的秘密11-01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3篇01-29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3篇)01-29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26篇)05-30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5篇)02-14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23篇)07-27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合集13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