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美术教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撕、贴的技能,对色彩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表现力。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几盆色彩、造型不同的花,盆景图片若干、挂历纸、图画纸和剪好的小花盆每人一张、糨糊、抹布。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出示造型、色彩不同的几盆花,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围绕话的色彩和造型来谈,这些花美在那里?
2、陈列出盆景图片让幼儿欣赏,请幼儿从色彩和造型两方面来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图片。
3、学习撕贴的方法。
教师介绍材料与操作方法:先将自己选好的小花盆贴在图画纸适当的位置,在小花盆周围需要粘贴的地方均匀地抹上糨糊,然后选出挂历纸用食指、大拇指捏住纸撕成一小块一小块地粘在抹上糨糊的地方,用干抹布盖住用手掌使劲往下压,拿开抹布再继续往下粘贴。
4、幼儿操作。
教师辅导能力较差的`幼儿学习撕纸技能,指导能力强的幼儿选用恰当颜色的挂历纸粘贴出一定的造型。
5、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小花园”。
对幼儿大胆撕纸粘贴,选用色彩鲜艳给予表扬、鼓励。
活动反思
幼儿喜欢观察,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对颜色的感性认识。美术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在这节活动中,通过先感知观察作品的形状、颜色,然后让幼儿去探索制作的步骤,最后去尝试。
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不倒翁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或容易见到的玩具,它们可能曾一次次地被扳倒可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他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对于不倒玩具扳不倒的原因,它们还未曾想过。在这次活动中,就是通过一组研究不倒玩具不倒秘密的对比实验,找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不倒翁》本次活动需要蛋壳来制作不倒翁,所以在活动前请要请小朋友收集蛋壳,而且蛋壳开口要在小的一面,还要洗干净。主要活动环节为: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三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活动目标:
1、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不倒翁,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2、体验制作、装饰活动的乐趣。
3、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玩具”的秘密,发现这些不倒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4、使幼儿认识到将不倒玩具中装入物体后,不倒玩具上轻下重就可以站住,但是一扳就倒,需要将重的物体固定在半球体的底部中央才能做成不倒玩具。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空蛋壳人手一个、彩泥、固体胶、双面胶、各种材料的装饰品若干、剪刀。
2、ppt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怎么扳也扳不倒。
2、难点: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
1、师:你们玩过不倒翁吗?它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不倒翁的样子吧!
2、幼儿模仿不倒翁摇摆。
3、师出示用空蛋壳制作的不倒翁范例,激发幼儿自己制作不倒翁的兴趣。
师:你喜欢哪个不倒翁,为什么?
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
1、提问:谁知道不倒翁为什么会不倒?怎样做能让它不倒呢?
2、个别幼儿尝试,集体讨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正确的制作方法。
3、小结:尝试从蛋壳顶部放入橡皮泥,并轻轻地把它固定,不倒就说明你成功了。
三、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1、请幼儿先找到鸡蛋的平衡点再由少到多逐渐在鸡蛋壳里添加橡皮泥,使鸡蛋变得不倒。
2、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来创作不倒翁。(在每组上准备一些不同材料的装饰物,幼儿可自己选择进行装饰)教师可适当协助幼儿完成。
四、作品展示与交流。
1、讨论创作过程中有无遇到困难,如果有,请幼儿说说是如何克服的。
2、幼儿展示作品时说说自己特色的地方。
师:你的不倒翁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色?
3、引导幼儿陈列作品,大家观摩作品,并给予鼓励。
师:你觉得谁的不倒翁最特别,为什么?
五、完成制作
小朋友一起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六、结束部分:
把幼儿制作好的蛋壳不倒翁展示出来,共同欣赏。
老师:“大家都把准备丢掉的蛋壳制作成这么漂亮好玩的玩具,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废品,稍为改变一下,就可以重新利用起来,只要细心观察、留意;生活处处可以变废为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积极探索不倒翁,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们所获得的.经验都是在自己的探索中得到的,在大脑中的印象自然也就比单由教师传授的更加深刻。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本次活动既有科学的探索,又有动手制作的环节,这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是一种孩子们很喜欢的活动形式,因此进行得比较成功,然而在活动中我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活动准备的材料不够多,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还想到了很多创新的方法,可是却在材料上受到了限制。所以我没有给孩子们更好的发挥空间。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我应该多准备一些材料,供幼儿更好地进行操作。
通过这次活动,再次验证了那句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的种类,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形象生动的立体棋子,设计并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2、培养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和有条不絮的办事能力,并在活动中能尽情投入。
3、让学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统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棋的种类,并能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一:组织教学
二、展示棋类,了解历史
1、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棋。
2、你知道下棋的历史吗?请你与同桌说一说。
三、理解巩固
1、你玩过哪些游戏棋?它们的棋子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来变一个魔术,使平面的游戏棋子立体起来。
3、请同学们思考怎样使棋子立体起来。先与同桌交流,后动手试着做一做。
四、抓住特征制作棋子
1、引导学生注意主体材料和装饰材料的配合,表现出对象的特征。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提建议。
五、交流
1、欣赏同学做得较美观的棋子成品。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棋子最漂亮?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3、还可以用什么方式、什么材料来装饰这些棋子,使他们变的更美观,更讨人喜欢。
六、延伸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社会调查,去发现身边的民间故事、历史,还有什么有趣的民间事物让你感兴趣,试着跟同学、朋友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观察、体验
1、请你们看到书上的`四个棋盘,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与同桌或前后桌试着玩一玩。
2、这个棋盘有趣吗?它包括哪些部分?
A、新颖的主题
B、曲折的路线
C、巧妙的关卡
D、设定起点终点
3、棋盘上最醒目的是哪部分?(路线)它是如何分布的?
4、每个棋盘的主题(内容)是什么?你能很顺利的通过到达终点吗?为什么?(中间设了惩罚关和奖励关)
二、画棋盘
指导学生合作画出路线、关卡、起止点、背景。用色要考虑对比。
三、玩棋
1、向同桌介绍你设计的棋盘,请他给你提些建议。
2、在四人小组中挑选一副你们最喜欢的棋盘,然后在组内试着下这盘棋。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对象:
一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狮子、观察狮子,了解狮子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2.能够抓住狮子的基本特征,并能描绘出狮子威武的样子。
3.能够大胆想象并用夸张的手法完成画面,进一步学习狮子绘画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学习,能了解够抓住狮子的基本特征,描绘出狮子威武的样子。
教学难点:
能够大胆想象并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狮子。
教学准备:
狮子图片、师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是森林之王———狮子请几位小朋友来形容一下狮子的特征
二.讲述新课
1. 欣赏图片师出示狮子的照片,生仔细观察
2.总结狮子的特征狮子的'脸很大,全身长满棕黄色的毛,狮子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哄叫起来声音很大。注意雄师与母狮的区别介绍狮子的生活习性
3. 你在哪儿见到过狮子?狮子除了动物园你还在哪儿见过?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有关它的现象?·想一想 为什么在银行、公园等大门口要放有狮子的塑像? 狮子是森林之王漂亮又威风
4. 图片欣赏------有关于狮子的艺术品,及名家作品。
5. 讨论总结狮子面部特征、脸形师演示狮子头部的画法
6. 小组讨论,你准备如何来绘画表现出狮子的威武(注意棕毛的画法,夸张表现)想一想 狮子在哪里,在干什么(发挥想象)?
7. 学生作品欣赏,鼓励大胆用色三.学生开始作画练习,师巡回制指导
三.作业展评,教学小结
美术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前几天,双胞胎带两本海面宝宝的书,孩子们都抢着看,赵昱柯说:“我喜欢海绵宝宝,海绵宝宝喜欢帮助别人,”吴家濠说:“我来做海绵宝宝,因为海绵宝宝最勇敢了。”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讲的是津津有味。《海绵宝宝》这个动画片有孩子纯真的快乐加成人机智的幽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美术活动《海绵宝宝和派大星》,通过让幼儿回忆、认认、讲讲、看看、画画、讲讲,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参与喜欢的动画人物的创作。
2、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
3、通过绘画活动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观看《海绵宝宝》动画片。
2、记号笔,纸、油画棒、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示范图,小图片(海绵宝宝、派大星、珊迪、章鱼哥、蟹老板、痞老板、小蜗、珍珍)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海绵宝宝》的动画片吗?在这个动画片里都有谁呢?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出示动画人物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把海绵宝宝里的动画人物请到我们大三班来了,你们认识这里的动画人物吗?
师指随意指一个人物幼儿说出名字,并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海绵宝宝的好朋友是谁吗?海绵宝宝和派大星长的一样吗?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一段呢?你能学学他说话吗?你能学学他的动作吗?
师总结:这个动画片里的人物长的不一样,性格也不同,海绵宝宝他是无忧无虑的乐天派,身体是长方体的。海绵宝宝的好朋友派大星,经常犯迷糊,身体形状是五角星。珊迪是在海底的唯一的松鼠,他整天穿着潜水衣,喜欢和海绵宝宝练空手道。
3、展示三幅图画《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师讲解示范。
(1)教师;小朋友看,王老师画了三幅《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你知道哪一幅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在干什么吗?
A、这一幅是在惹祸的花生里面,有人把大蚌惹怒了,派大星在找线索,海绵宝宝在问派大星有没有找到。
B、这个是罪犯的生活里面的,派大星想要一个气球,海绵宝宝说去借一个,到时再还给他们就可以了,海绵宝宝在借的时候并没有告诉气球的主人,气球被海绵宝宝小心弄炸了,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怕抓去坐牢,于是开始了逃亡。
c、这一幅是美人鱼战士和企鹅男孩准备去度假,谁来照顾他们的家呢?我!派大星,我!海绵宝宝,准备执行任务。
(2)、你们想不想画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呢?现在我们先来学画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吧!
海绵宝宝,先画一个长方体下面不封口,在长方体的上面画五官,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横线的下面画领子领带,再封口,最后画手和脚可以画不同姿势的手和脚。
请个别幼儿上来画。
(3)、海派大星,他的身体象五角星,先画像三角一样的头,在三角里画出五官,身体要画的胖一些,接着画胳膊、裤子和脚。请个别幼儿上来画。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师:今天我们就来画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在画以前先想想你准备画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在干什么。
(2)师:在画以前老师还有一个要求,音乐响起小朋友开始画,音乐关上就收起来,看哪个小朋友和别人画的故事不同,海底画些什么呢?想想你在动画片里或书上看到的海绵宝宝的故事,让我们画的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更精彩吧!
5、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将幼儿作品贴出,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画的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在干什么,讲的好,画的好的给予肯定。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压、捏、切、剪等彩泥创作基本技巧,提高造型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使用彩泥活动基本工具的经验,会做一些基础造型。
2.材料准备:
幼儿用品:塑料盘、湿毛巾、各色泥块、刀具、作品盒。
教师用品:彩泥示范作品、成品效果图、神奇妙口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预示活动的开始。
2.出示神奇妙口袋,请幼儿猜一猜,今天将要制作什么。
二、观察讨论
从神奇妙口袋中拿出示范作品,引导幼儿说出物体的'特征。教师和幼儿共同以儿歌形式做简短总结。
小结:物品哪一部分最大、最重要,我们就从哪一部分开始做。做完主体部分,再做零部件。
三、引领创作
1.出示彩泥作品效果图,教师讲解制作步骤,使幼儿对彩泥制作的流程有初步的印象。
2.按照每一步骤,根据需求,按比例分配手中的彩泥。
3.重点讲述新技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操作工具。
4.幼儿跟随教师完成主体部分,零件部分幼儿可以根据成品效果图自己操作。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幼儿把完成的部件放在盘中,用湿毛巾盖好。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克服胆怯心理。
4.发挥想象,做出有新意的造型。
5.提倡同伴间的合作,相互帮助。
五、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小朋友可以玩耍,用它来讲故事和做游戏。
2.作品保存起来做教室和家里的装饰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结束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诵读彩泥主题儿歌。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2、初步尝试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产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尝试按信号做动作,初步具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设置马路(没有红绿灯)、红绿腊光纸、胶水、抹布、牙膏盒、橡皮泥、音乐磁带、录音机、红绿灯图片、字卡“红灯”、“绿灯”。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瞧,大马路上停着那么多玩具汽车,你们想玩吗?那我们来当小司机,把这些汽车开起来,好吗?开的时候要在马路上开”。幼儿自由玩汽车。(听音乐)
师:“汽车累了,我们让他们休息一下,我们也休息一下吧。”
二、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1、师:“刚才,我们玩了开汽车游戏,高兴吗?那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个别讲述) “那我们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好朋友说好吗?” 幼儿互相交流。
个别讲述。 师小结。 “那你们知道红、绿灯是什么样子的吗?”(自由讲述)
2、观察红、绿灯的特征。
出示红绿灯图片。
师:“这就是红绿灯。今天,老师还带来了红、绿灯的字宝宝。”(认读红绿灯) 教师小结红绿灯的特征。
“马路上有了红绿灯,汽车司机开车就安全多了。”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马路装上红绿灯,好吗?”
三、制作红绿灯
1、提出要求: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用这些材料来制作红绿灯,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剪刀,小朋友使用剪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剪的'时候,沿轮廓线剪,用完以后把小剪刀的嘴巴闭拢,轻轻放在箩筐里,剪下来的纸屑放在箩筐里,其它材料也要归放好。
2、幼儿自选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把幼儿的作品放在马路上。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给马路装上了红绿灯。马路上有了红绿灯,汽车司机就可以看红绿灯来开车了。现在我们再来当一回小司机好吗?这回小司机要看信号来开车了。
四、游戏“红绿灯”
1、交代游戏规则,看信号做动作。
2、幼儿游戏,模仿开汽车动作,一个跟着一个向前跑,按信号做动作。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思路:
本次活动为预设的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活动以为主要的情景主线来贯穿始终。情景在幼儿绘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创作与角色游戏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那就是幼儿在活动中的角色意识,他们是借助虚拟的情景,以角色行为把现实生活同化于自己的的梦想世界,以满足个人把握外部现实的`需要;不同的是幼儿在绘画中是通过形与色的表达来宣泄自己作为画中角色的情感体验的。在本次活动中,即:想和好朋友一起享受天上的美景,能够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在前几次的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动物的造型不够了解,针对幼儿的这一情况,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继续在保持基本造型的同时,一方面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组合的位置,另一方面,继续引导幼儿比较动物局部特征的不同,大胆画出自己熟悉的物体。所以,在准备动物时,既准备了幼儿以前曾经接触过的,也准备了幼儿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让孩子有机会寻找有过的经验来进行比较。也给能力较强的幼儿以更大的创作空间。
活动目标:
1、比较动物头部特征的异同,大胆画出自己熟悉的动物。
2、愿意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大象、熊、狐狸、老鼠)图片,气球若干个,牛皮纸,水笔,糨糊等
活动过程:
1、观察气球
小老鼠想买一只气球,他来到了一家气球商店!看见商店里挂满了许多美丽的气球,小老鼠一时拿不定主义,究竟选哪一个气球好呢?请小朋友来帮他选一个(观察气球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特征等)
2、上天
(1)小老鼠买了一个苹果气球,他刚把气球拿在手里,没走一步就被气球带上了天!原来这是一只氢气球!天啊!我飞上天了!多奇妙啊!小老鼠快乐地大叫着。天上看到的景色可真美!它决定把自己飞上天的事情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小狐狸。
(2)(观察小狐狸和我们以前画的哪个小动物有点象?它长着什么样的鼻子?)小狐狸说:真的。多美的事啊!我也想飞到天上去看一看。小老鼠就把自己新买的气球借给了小狐狸。小狐狸拽着气球,走了好久也没能飞起来。为什么小老鼠能飞上天,我却飞不起来呢?*再讨论:小狐狸究竟需要几个气球才能飞到天上呢?
他到商店里再买了一只气球,乐滋滋地拿着气球,没走几步,脚就离开了地面,慢慢地飞上了天。他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他往左边看看,白云就飞在他的身边,他又往右边瞧瞧,哇,和小鸟飞得一样高!他又低头看看,房子小小的就象我们平时搭的积木。它在天上还看到了好朋友小熊:小熊,你好呀!你看,我飞上了天!
(3)小熊抬头看了看,:小狐狸,你可真厉害,能飞得那么高,我多想也能飞起来!小狐狸就告诉小熊:你快去气球商店里买气球,就能和我一样了!小熊高高兴兴地买气球去了!
*幼儿讨论:那小熊怎样才能飞到天上去?
(4)小熊拽着三个气球终于飞上了天,这时,地面上的小动
物们听说他们的好朋友们都飞到了天上,都到气球商店去买气球!
*幼儿讨论:大象需要几只气球才能飞上天呀?
3、幼儿创作
(1)我想扮演谁?准备买几个气球可以飞上天?
(2)气球会带我们飞到哪里呢?
(3)我们在天上看见了什么?
4、讲评
找一找同伴们扮演了哪些动物,将同一种动物布置在一起,谈论他们所买的气球能不能把他们带上天,计算每一种动物的数量,比较动物的多少!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背景: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尤其是引导幼儿欣赏名画家的作品,可以让幼儿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这样儿童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儿童性情、情感、自信和语言。《玩球的人》是法国著名画家卢梭的作品,这是一幅具象性作品,画面色调明快、主题鲜明、内容简单,适合小班幼儿欣赏。
活动目标:
1、感知图画的色彩和形象美。
2、理解画面内容,并能对画面进行简单的描述。
活动准备:名画《玩球的人》、视频转换仪、电视机
活动过程:
1、初步感受画面。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请你仔细看,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
幼1:我看到球了。
幼2;我看到了人。
幼3:树。
幼4:有很多很多树。
幼5:树叶黄了
幼6:有的变红了。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树叶有的绿绿的、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绿的、红的、黄的,和在一起真漂亮。
(在这里,老师并不直接提出“画上远处有什么”,“近处有什么”之类的问题,而只以“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引入,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若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具体,容易限制儿童的观察思路,使他们无法按照自己的已有知识和兴趣点,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视点对作品进行独立自由的观察。)
2、进一步观察画面,感知画面色彩美、形象美。
师:你感觉画中的事情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
幼:晚上。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我知道的。
幼:我觉得是白天,因为我看到了天上的云。
师:蓝蓝的天上飘着白白的云,天气真好呀!画中的人在做什么呀?
幼:在跳舞。
幼:不是跳舞,是在玩球。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那边有球(孩子指着球说)。
师:他们是怎么玩球的?
幼:他的手是这样的,脚在这样!( 孩子边说边模仿画中的动作)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玩球的动作吧。
(幼儿自由模仿画中人的动作。)
(此环节的重点是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画面色彩美、形象美。孩子的观察往往是片面的,点的观察,而老师的引导则是提升,它让幼儿能更深层次的挖掘画面的内涵,这也就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教育的价值所在。小班孩子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识依赖于行动,所以在让孩子感受画面的形象美的时候,我设计了通觉得方法,让幼儿通过模仿画面中人物的姿态、动作来,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情绪,感受感受作者描绘的蓬勃向上的朝气,同时它也符合动静结合的原则,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理需求。)
3、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师:这群人玩球玩得开心吗?
幼:开心。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他们在笑。
师:真的哦,他们都笑眯眯的!
这幅画的名字呀叫《玩球的人》,它是一个叫卢梭的外国画家画的,他画的是在一个晴朗的.秋天,一群人在枫树林里玩球,他们玩得真开心。
(幼儿对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够反映他们对作品的总的感觉,但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有点难度,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情感上的引导,共容易激起孩子的共鸣,所以这里教师把重点放在分享看画的感受上。)
活动反思:
说到幼儿园美术活动,通常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绘画活动,而美术欣赏活动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这学期我们小班组换了一套新教材,它的每个主题中都有美术欣赏的活动,这也给了我们尝试美术欣赏活动的一个平台。小班孩子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所以我选择了亨利卢梭的《玩球的人》这一幅画来欣赏。在组织这一活动时,因为孩子是刚刚接触美术欣赏活动,所以老师结合发散性问题和具象问题,尽可能多的鼓励和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勇敢表达。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唯一、绝对的正确答案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也为儿童提供了可以充分自由地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但对美术作品的解释也不能是完全的“什么都是”和“怎么都行”,它毕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特别是对于写实性的作品来说,人们对画面所描绘事物的识别,对作品情感表现倾向的判定,也总是大致相当的。所以,教师在允许幼儿有自己不同的感觉的同时,又鼓励孩子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使他们通过讨论和争辨,得出相对更合理的结论。讨论的目的只在引导和提升,而不是硬性说服,更不是压制不同意见,使儿童丧失自信,只迷信权威,不敢再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美术教案10-28
【经典】美术教案11-05
美术教案(经典)07-24
美术教案[精选]08-03
美术教案[经典]09-18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8-19
美术教案【精选】11-23
(精选)美术教案10-06
美术教案(精选)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