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汇编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为了更好地培养中班幼儿的礼貌行为,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见到老师、小朋友会主动地问好、问早,离园会和老师小朋友再见,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请、对不起、没关系等,并针对这一常规要求,要求家长配合在早晨入园和离园时提醒孩子和老师小朋友问早、再见,在家培养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在幼儿园由教师引导教育孩子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培养了幼儿良好礼貌行为。所以我选择了这么一节关于品德教育的语言活动,我觉得向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要。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因此,从小重视规范他们的行为,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具有特殊意义。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2、懂得生活中的正确文明行为。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难点:懂得生活中的正确文明行为。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正确的礼貌行为图片,礼貌歌,关于有礼貌的
动画故事。画好的娃娃图片,油画棒,棒棒胶,线。动物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手指游戏。
问:游戏里的小兔有没有礼貌?
2、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想看吗?
1)出示小兔:“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小兔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 。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小结: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进行部分:
1、师:小朋友,小兔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
幼儿观看动画片。教师提问:
(1)谁最有礼貌?
(2)猪小弟是怎样做的?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小朋友给小兔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歌表演:《对不起、没关系》
3、想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礼貌的行为。(轻轻地走路,小声说话,请小朋友先洗手,喝水,在车上给老奶奶让座,到别人家做客不乱定主人的东西。)
4、小白兔给我们也带来了好看节目小朋友想看吗?
(情景表演)小动物之间问好,不小心捧着别人了说对不起,别人给你东西说“谢谢”。
5、观看图片。(正确的礼貌行为)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做一个礼貌宝宝,有礼貌的送给你身边的老师或好朋友。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在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0”的教学常常被忽视,而在蒙氏教学中,“0”的教育格外重视。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蒙氏教具的操作和游戏方法,让幼儿认识“0”,了解“0”的意义以及“0”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对“0”的认识一定会提升一个高度!
中班蒙氏数学活动:“0”的游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0”在自然数的概念是“没有”。
2、联系生活,让幼儿认识“0”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蒙氏教具:纺锤棒箱、纺锤棒。
2、数字卡片;0-4各一个,豆子与数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与“0”有关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介绍自己
T:嘿嘿,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C:嘿嘿,你好,我叫XXX,我叫XXX。
二、认识“0”的意义。
1、认识纺锤棒与纺锤棒箱。2、老师示范操作,引导幼儿认识0表示没有。
3、教师小结:0表示没有。
三、游戏:0的游戏
1、抓豆子
玩法:请5名幼儿分别拿数字0-4,然后拿对应的豆子,拿到0的`幼儿不拿豆子。
2、看谁听的准
玩法:老师任意说:小朋友跳X下,幼儿跳相应的次数,跳错的取消游戏资格。四、联系生活,让幼儿知道0的重要作用。
1、比较数字0、1、10,知道0不可以缺少。
2、认识紧急求救电话110、120,服务热线1001,知道0也不可以省略。
3、幼儿讲一讲,在哪儿还见过0。
4、请幼儿寻找生活中一些物品上的0,并知道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0。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动手体验筛子带来的方便。
2、在探索中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的关系。
3、自制筛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筛子每组一个;芝麻和黄豆的混合物、绿豆和黄豆的混合物每组一份;自制筛子的纸条和架子每人一份。
活动重点:使用筛子,感受筛子带来的方便,学习筛子分离物品的方法。
活动难点:根据分离物的特点,控制自制筛子筛孔的大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不小心把一盆芝麻打翻在黄豆里了,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帮一个忙:把芝麻和黄豆分开。
(二)第一次探索,发现筛子的方便。
1、教师出示分芝麻和黄豆的工具:勺子、镊子、筷子、筛子。
2、幼儿四人一组,每人用一种工具,将芝麻和黄豆分开,比一比,谁分得快?
3、幼儿交换工具,继续探索,发现筛子带来的方便。
4、交流探索的'结果。
提问:(1)你用了哪些工具进行分离?
(2)这些工具能将芝麻和黄豆分开吗?
(3)你觉得哪种工具分起来又快友好?
如幼儿有不同意见,可请四名幼儿来演示,比一比什么工具分得快。
(4)、你知道为什么筛子能将物品分开吗?
(三)第二次探索,发现筛孔大小与被分离物品大小的关系。
1、提供黄豆和绿豆的混合物,请幼儿分离?
2、交流结果,你有没有使他们分离,为什么?
(四)自制筛子,解决问题。
1、提供架子及纸条,幼儿根据被分离物的大小来决定筛孔的大小。
2、幼儿用自己制作的筛子分离黄豆和绿豆。
(五)迁移经验,了解筛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方便。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
1、能按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7个以内的物体。
2、知道可以通过两两比较解决排序中的困难。
3、能仔细观察物体的差异,并进行调整。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排序活动,有一定的排序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数学排序:大图片两张;学具:《幼儿用书》(P4——5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过程:
1、排队坐火车去旅游。
——教师:我们今天来做“开火车去旅游”的游戏。教师请5个个子比较明显差异的孩子:我是火车头,我想请一个最矮的旅客排在第一个,请下面的小朋友帮我找一找。
——幼儿指认,找出最矮的一个孩子排好队。
——教师:剩下来四个小朋友也请你们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帮他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帮助排队,并请他们说一说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从矮到高排队时可以每次都找最矮的来一个个排队。那从高到矮排队呢?帮助幼儿一起总结方法:从高到矮排队时可以每次都找最高的。并进行验证。
——教师:还有两个小朋友也想一起来坐火车去旅游呢,我们帮他们来排排队,那现在的队伍应该怎么排了呢?请小朋友按照从矮到高和从高到矮的顺序重新排列。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出示大图片:排排队。观察画面上的长颈鹿,说一说那个长颈鹿最高、哪个最矮,然后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在圆圈中给长颈鹿标上数字。
——教师出示大图片:给放对的打勾。请幼儿逐一观察每一排的物体,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排列的。给按从大到小排的`物体涂上红色;按从小到大排的物体涂上绿色;给从长到短排的物体画圈;给从短到长排的物体打勾。
3、活动评价。
——请幼儿示范从高到矮排队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排序有困难时,将两个物体放在一起比一比。
——表扬活动中仔细观察的幼儿。
中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活动背景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中的羊角球,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看到它们时,都想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我以羊角球为器材 ,设计了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松鼠》,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赋予活动以故事情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基本动作练习,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去玩、去尝试、去探索。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羊角球,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肌体协调、灵活。
2、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1、羊角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平衡木四个,小树16棵(空气塑料玩具制作),大灰狼头饰一个。
2、录音机及磁带。
(三)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小松鼠"模仿操(动作自编),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精神地做动作。
反思:这一环节,既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前奏曲,更为后面的正式活动打下了基础。
2、基本部分:
(1)"小松鼠"玩球:幼儿人手一只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玩球,如:抛、滚、拍等,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反思:幼儿在玩羊角球时,想了很多种玩法。有的把羊角球当背包背在身上过小桥;有的拉住两只羊角在地上拖、有的拍、有的滚、还有的和好伙伴一起抛着玩。教师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启发、暗示的`口吻,如:"你玩得真好,还有没有其他种玩法呢?"、"你真行,这办法棒极了!"等,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新的玩法。
(2)"小松鼠"学跳:在幼儿刚才玩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
① 教师一边请个别幼儿示范跳的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两手抓住羊角,坐在球上,双脚蹬地和球一起前进"。
② 幼儿四散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跳的稳,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纠正不够正确的动作。
③ "比比谁的本领学得好":幼儿分组练习跳得动作,练习跳一段距离,不从球上掉下来,能力强的幼儿跳的距离可长一些。
反思:教师集体讲解并示范,便于幼儿做些休整;而在分散练习中,幼儿二人或多人结伴一起练习,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方法同上)
(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 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四、幼儿分组操作。
1.第一、二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教师:请小朋友把数卡按顺序插在分类盒上,再给数卡送小玩具,数字是几就送几个小玩具。
2.第三组,看数字摆积木。
教师:数字是几,就在下面的空格里摆上几个积木。
(原教案是让孩子们看数字画点子,在这我改了看数字摆积木,一是孩子们刚升入中班,从没画过点子,于是就想用积木代替点子,让他们由积木慢慢的过渡到有自己来画点子,于是就改了摆积木。)
3.第四组,看数圈画
教师:数字是几,就圈上几个实物。
(这一操作材料,我把它放到了延伸部分,由于这是第一教时,以前也没接触过这样的.练习,于是就放了和第三组一样的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再完成这一操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4.第五、六组,数物拼板。
教师:请小朋友为每个数字找到实物卡并把它们拼在一起,拼对了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好后再说一说“几个XX用数字X表示”。(活动结束后将数物卡片整理好)
五、交流与评价
展示第三、四组幼儿的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集体验证并说说操作理由(数字是几,所以就画上几个点子等),并关注其作业整洁度。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随时渗透数量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对数的认识。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早就在生活中接触到数字,所以看到数字1、2、3都能很容易认出来,读出来,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要对数字1、2、3真正有所了解,特别是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联系起来,涉及到理解这一层面,有的宝宝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了。
在本次活动中,数物匹配是重点,理解数字1、2、3的实际意义是难点。在小班时,孩子们已经接受过数物匹配,所以这一重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攻克。于是我们就把认识数字1、2、3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在观察数字时,我们问了一个问题“1像什么?”,本来以为孩子们会回答1像铅笔,像小棒等,没想到有一位孩子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1像铅笔会写字。”这让我灵机一动,要求孩子也说这种完整话,这个环节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自由地说出了“2像鸭子嘎嘎叫,2像天鹅升脖子,3像耳朵听一听”等话,为孩子们学习认识这些数字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学习起来很感兴趣。如果能够及时出示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学习效果肯定会更好。
在操作活动时,因为这是小班升入中班后的第一次数学操作活动,对于操作的要求,及材料的整理,我讲得很详细,而且加以示范,孩子们完成的效果很好,但也有个别孩子表现出一窍不通的样子,连操作的习惯也相当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8-25
中班教案【经典】09-25
中班教案[经典]11-04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9-03
中班教案[精选]10-26
(经典)中班教案11-02
中班教案(经典)11-03
中班的教案02-12
(精选)中班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