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范进中举教案

时间:2024-02-24 07:56:08 教案 我要投稿

范进中举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进中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进中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语言触及人物内心世界。

  2、形成多重对话,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得的世风。

  【教学重点】

  1。体会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通过品读语言触及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揭示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句导入:

  高明的《琵琶记》里有这样一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家看是什么意思呢?(早晨还是耕种在田的乡野村夫,晚上已经平步青云,登堂入室拜见帝王,贵为人上。)

  是什么有如此大的神力能让人的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科举制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考中举人的范进的生活变化。 板书课题:《范进中举》。

  二、解题:

  强调题目对文章里的重要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文题的理解,这样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快速高效的阅读效果。

  ㈠解析“范进”:

  “进”的意思前进、进取,科举中又有进士一说,文中第一句也说:“范进进学回家”。这样看来,你估计范进的名字里有他的什么愿望?

  (补充范进从20岁开始应考,年年进考场,经历了数不清的希望与失望,参加科考已成为范进年复一年的机械行动。可以说,范进把大半生的精力都耗费在了科举追求中!科举使他变得思想麻木、精神萎顿,除了“起承转合”、“子曰”“诗云”,他几乎别无所知、别无所能。他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起码的人格尊严;苦苦挣扎在社会底层,靠嗟来之食养家糊口。然而就在他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之时,命运之神猝然光顾。54岁的他不但考中了秀才,接着又一步登天变为了举人“老爷”!)

  ㈡解析“中举”:

  举人和昔日的秀才不可同日而语,一但中举,其父为(老)太爷,其人为老爷,其子为少爷,故有“一世中举,三世为爷”之说。中了举人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三、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

  四、分析“范进中举发疯”

  ⑴读了课文,同学们,请问: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情节?

  预设:“范进中举发疯”这一中心情节。

  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⑵它为什么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学生分析一系列的动作)

  简单小结:范进发疯,疯得有特点:

  发疯的动作: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发疯的层次: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总之,因为作者描写得非常细腻、生动、传神,所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⑶怎样治疗这种疯病呢?

  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也便是范进形象的典型意义所在,从这一个范进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批“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的儒生形象。

  ⑷中了举就应该高高兴兴去做官,可是,范进看了中举报帖后,为什么突然疯了?当时他的那些不寻常举动,你认为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三个短句上。)

  ①你可否从范进中举发疯时的一段语言中获得启示?

  (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②你认为这段语言中,哪一个字说明了范进发疯的根本原因?

  预设1:“中”字!因为中举了,太高兴了,所以疯了。

  预设2:“好”字!发疯的表面原因是那个“中”;而“中”之所以能触发范发疯的根本原因却是一个“好”字。因为“中”了以后,有不计其数的好处,不用再挨饿受冻,而可以坐享其成。

  ⑸齐读“范进发疯”语段

  ⑹(布置作业)请大家结合课文,试分析下列问题:

  ㈠范进中相公回家,可曾说过“好”?发过疯?为什么?

  ㈡范进中举后有哪些变化?你从中能否看清并且理解了“好”的内涵?

  ㈢请你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欲知详解,下节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重点分析范进,附带分析胡屠户、张乡绅等的人物形象

  ⑴那么,围绕这个“好”字,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范进中相公回家,可曾说过“好”?发过疯?为什么?

  预设:没有说“好”字,没有发疯。因为中相公并没有使他改变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⑵中举前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从课文中找出原句来。

  预设1:经济状况非常贫穷: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去乡试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预设2:社会地位非常低下:胡屠户骂他“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还“啐”他吐沫,他还“唯唯诺诺”。

  ⑶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预设:对功名的极度热衷。)

【范进中举教案】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教案10-07

范进中举教案优秀10-30

《范进中举》教学教案10-10

范进中举教学教案10-08

范进中举课文教案(精选11篇)09-21

范进中举语文教案设计10-07

《范进中举》续写作文11-18

范进中举续写作文01-24

《范进中举》续写作文10-08

范进中举改写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