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

时间:2024-02-26 08:00: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化学元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1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的确定,养成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元素

  【导入新课】我们学过的有关元素的知识: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100多种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什么叫做元素呢?

  下面介绍几种原子:

  总称 质子数 中子数

  氧元素 氧原子 8 8

  氧原子 8 9

  氧原子 8 10

  总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碳元素 碳原子 6 6

  碳原子 6 7

  碳原子 6 8

  碳元素和氧元素本质区别是什么?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呢?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

  【概念解析】不同元素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说: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思考】元素和原子又是什么关系?如以下问题:

  1.水分子中含有 原子; 2. 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原子;

  水是由 组成。 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

  3.氧气分子中含有 原子;

  氧气是由 组成。

  【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 原子

  【推论】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为核电荷数不同,但中子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展示下列四项内容图片)

  【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氧、硅、铝、铁;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氧、碳、氢、氮;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氧、氢、氯、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氮、氧。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里的氟、钙、碘、铁指的都是元素。

  【讨论】在发生化学反应S + O2 点燃 SO2 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结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二、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归纳】描述物质的几种方法:

  1.有的纯净物由分子构成,有的纯净物由原子构成。

  2.纯净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3.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课堂练习】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元素 。

  2.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很多,自拟两个分类标准,将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的三种物质包括在标准内,而另一种物质不包括在标准内。

  (1)标准 常温下是气态的 ,包括的物质有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

  (2)标准 组成物质中含有氧元素的 ,包括的物质有 水、氧气、二氧化碳 。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4.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①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

  5.有关二氧化硫(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硫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③二氧化硫分子里含有1个硫元素和2个硫元素;④每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⑤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请你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基础巩固】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成份中含有液态丁烷,而丁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推断丁烷中一定含有元素是那些?

  丁烷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一定有氢、碳, 氢、氧、碳

  7.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

  “铁、镁、锌、钙”是指【 】

  营养成分 铁 镁 锌 钙

  含量

  ㎎/g

  4.5~5 90~

  100

  3~4 280~

  300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非金属

  8.地壳里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由低到高

  依次是【 】

  A 氧、硅、铝、铁 B 氧、硅、铁、铝

  C 铁、铝、硅、氧 D 铝、铁、硅、氧

  9.二氧化碳是由 和 组成的,共含有 元素;

  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共含有 个原子,含有 种原子。

  10.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份是双氧水(H2O2),下列双氧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双氧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B.双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双氧水分子由氧分子和氢分子组成

  D双氧水分子由二个氢元素二个氧元素组成

  11.中小学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二氯化甲烷(CH2Cl2),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氯甲烷由甲烷和氯气组成 B 二氯甲烷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C 一个二氯甲烷分子中有一个氢气分子和二个氯原子

  D 一个二氯甲烷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和两个氯元素构成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一个氢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

  C 元素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确定

  D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13.自编口诀,背诵课本P75 常见元素名称及符号。

  K、 Na、H、 Ag F、 Cl、Br、 I Ca、Mg、 Ba、Zn、Cu

  钾、钠、 氢、 银 氟、氯、溴、碘 钙、镁、 钡 、锌、铜

  Al、O、Fe He、Ne、Ar、 Kr、Xe

  铝、氧、铁 氦、氖、氩、 氪、 氙

  第二课时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知识回顾】1.什么叫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元素 。

  3.从下列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规律?

  Au、Ag、Cu、Fe、 Sn H、O、 N、Br、 C、 S He、Ne、Ar

  金、 银、铜、 铁、 锡 氢、氧、氮、溴、 碳、硫 氦、氖、氩、

  以各种不同的部首偏旁的汉字给元素命名,比较形象,但书写十分不便。

  一、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S、P、K 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一大二小)。Na、Mg、Ca、Zn、Si 等。

  2.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汉字偏旁为“钅”旁,汞除外。如: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等。

  非金属元素:汉字偏旁为“气”“氵”“石”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存在的'状态。

  如氢、溴、碳等。

  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有时还能表示一种物质如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He:氦;

  Fe:铁; C:碳。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了数字,就只有微观的意义!

  【课堂练习】1.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5个氧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个铜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氮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磷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符号中,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

  A. 2H B. H2 C. 2H2 D. H

  4.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是【 】

  A. He B.2He C.O2 D.2O

  二、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七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周期表中的18个纵行中,第8、9、10三个纵行组成一族,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横是周期,纵是族)

  【元素周期表带给我们的信息】

  1.

  2.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3.每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4.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课堂练习】5.正确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于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可用下图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将两种事物的共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种事物的不同点写在相应圆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在右侧的空格中。

  A分子B原子

  a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b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6.下列不能用来描述物质微观构成的是【 】

  A 单质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

  7.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

  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基础巩固】1.不同种元素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硅 B.铁 C.铝 D. 钙

  3.写出氮、氯、硫、磷、锰、铜、金的元素符号。

  4.写出He 、F 、Si 、K、 Ag、 Hg 的元素的名称。

  5.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改正

  铜Cu______,;锌ZN______; 银AG______;氯cL______; 钙cA______。

  【能力提高】1.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名词“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如右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13 B.它是非金属元素

  C.它的质量是26.98g D.相对原子质量是13

  5、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 Cl 氯元素、一个氯原子 ②2Fe 两个铁原子 ③ nS n个硫原子

  【历史回顾】1.思考: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是否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试举例说明。

  不一定。例如质子数都为10的粒子有:Ne、H2O、NH3等。

  1、 试着用图示表示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1、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组成

  元素 物质

  同

  种 成 构

  原 构 成

  子 构成

  原子 分子

  例如,可以说: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

  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讲解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并组织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我进行指导并归纳总结,从而引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表4—6“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

  (1)化合价有几种?是哪几种?(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多少价?氢元素通常显几价?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多少?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活动二:让学生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的方式完成此部分知识的学习。练习如下: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的化合价和三氧化二砷(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练习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CO2读作二氧化碳。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关内容。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学完成之后,可让学生传看几种商品(如医药、化学试剂、洗涤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并适当讲解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的情况。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危及全球,然而,二氧化碳却又有广泛、重要的用途,它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作灭火剂,可制造化肥,在工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第七单元内容的展开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及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落实知识,学会应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这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

  三、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1、实验法。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理念。我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思考。

  2、谈话法。在做实验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

  3、讲解法。在做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对重要知识点及难点进行讲解。

  (二)教学用具: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四、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的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确实帮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我力求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种学习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准备一瓶碳酸饮料,打开饮料瓶盖,会有气泡出现,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气泡里气体的成分是什么?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应用这种气体?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二)实验探究

  1、发现问题

  通过实例引出问题:20xx年文昌市锦山镇有一户人家为了清理庭院旁的一口很深的枯井时,请来了两位民工,结果在清理过程中,第一位民工进去后就不省人事;第二位见状马上进去,结果也不省人事;户主见状也进去,结果三人都死在井里。同学们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三人死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在小组内讨论其可能原因。教师进行总结归纳:CO2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大可以使人死亡,但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为什么又离不开CO2呢?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逐步让学生养成看问题,不能单看表面,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时量变到一定程度,可以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2、提出假设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内容为:根据碳酸饮料的气泡及上述实例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出假设和推断。

  3、实验求证

  每个实验组桌上都正立着一瓶预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并让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能力。补充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绝大部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以此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随处可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参照下图进行演示实验,并提提问:倒入二氧化碳的纸袋一端向下倾斜,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在拥挤的人群里,蹲着比站着难受?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把化学知识引入实际生活,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观察和应用知识能力。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也不支持燃烧。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点燃“阶梯形”铁皮架上的两支小蜡烛,将铁皮架放入烧杯中;从烧杯的一侧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不能也不支持燃烧。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溶解性。请学生参照书上114页图6—13,自己动手做一做。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老师指导:往醋酸、盐酸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指导学生取刚才可乐瓶中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学生(猜想):①是CO2?②是H2O?③是CO2和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设计实验):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讨论交流):请各小组展示方案。(实验探究):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一组。从而让学生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课件展示课本实验6—6。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若干组实验,此时,绝大部分的学生会因实验得出而兴奋起来,掀起一个小高潮)。

  学生继续分组实验探究:将实验7中变红的溶液加热。观察现象: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又变成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培养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能力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力。

  学生展示:每个实验小组自己预先准备的两瓶石灰水,其中一瓶敞口,一瓶密封保存。与学生一起讨论完成提纲第4题,提出问题:敞口的石灰水上面有一层白色固体,这是什么物质?进行猜想:是不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设计实验:往澄清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得出结论——CO2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通过观察、推理、加上学生的参与,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推到最高潮。

  4、得出结论

  由以上实验,让学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师进行点评。

  (三)拓展应用

  让学生利用所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用课件展示,增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时间。这样既能使学生懂得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际意义,又以新的形式巩固了新课内容,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及时强调、归纳、突出重点,设置课后思考(多媒体体现),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五)布置作业

  1、课本119页—120页,第1题(①、②、④、⑥、⑦、⑨)

  第3、4、7、9题

  2、举例说明生活中二氧化碳的用途

  六、说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不能也不支持燃烧

  2、溶于水

  3、与水发生反应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相关文章:

《初步认识化学元素》教学教案10-07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0-05

关于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的化学教案10-07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教案设计10-05

生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教案设计10-05

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方法论文10-09

化学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意义10-05

初中的教案01-06

数学初中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