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14 08:24:0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5篇(精)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5篇(精)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鼠宝宝上奶奶家作客的情节,尝试在集体面前清楚地交流自己的经验。

  2. 体验奶奶爱宝宝,宝宝爱奶奶的情感,并能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进行表达。

  二、活动准备

  玩偶老鼠、糖果、故事幻灯、鼠宝宝头饰、围兜、鼠奶奶围裙。

  三、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看,这是谁?鼠宝宝有个大口袋,谁想来摸一摸?(请幼儿摸摸口袋)大口袋鼓鼓囊囊的,猜猜里面有什么?鼠宝宝带着一口袋糖果会去干什么呢?

  (二) 欣赏故事,体验情感

  1.放幻灯

  1) 鼠宝宝去奶奶家作客,她到了奶奶家门口,先是怎么做的?

  2) 奶奶看见鼠宝宝心里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找奶奶高兴的图片。

  3)奶奶是怎么招待鼠宝宝的?(学学亲热的动作)

  4)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喜欢我们的`奶奶和外婆。你去奶奶或者外婆家作客,她们是怎么招待你的?平时还怎么关心、照顾你?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鼠奶奶也深爱着鼠宝宝,他们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了一天。太阳要下山了,鼠宝宝要走了,奶奶会怎么样呢?我们接着看下去。放幻灯。

  奶奶现在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找找这张图片。

  3.笃笃笃,谁在敲门?放幻灯

  1)鼠宝宝又回来了,你们看鼠奶奶怎么样?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幼儿模仿惊讶的表情,并说说鼠奶奶的话)

  2)鼠宝宝为什么又回来了呢?

  4.放幻灯

  1)鼠宝宝对奶奶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奶奶,我有水果糖,很甜的,给你吃。)

  2)奶奶现在表情怎么样?

  5.分角色表演送糖一段。

  (三)结束活动,分享糖果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懂得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2、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看相关图片,体会失去孩子后父母的悲痛

  讨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四、学习《中国儿童意外溺水调查报告》

  五、教育幼儿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六、教育幼儿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教学反思:

  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课件演示、学生讨论、角色扮演来完成,使学生认识到了在河道、水渠、池塘、水井、水池、水库中嬉水落水的危险;知道了在路上的`井盖以及开放性水域无明显警告标志和隔离栏的地方危险性大;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很容易造成溺水事故。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溺水自救与预防知识,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安全教育不是一二节课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将安全工作细致化、常态化。生命安全,警钟长鸣!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相邻数教学是中班下学期数学教学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2、3的相邻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了这一内容。活动设计以帮助“数字4找朋友”为主线,导入部分的技能展示是为更好地使用“轻松学数学”提供尝试性探索;展开部分的操作活动,在学具使用上做了大胆尝试,以园本课程“轻松学数学”替代了幼儿操作学具,书中的直观形象为幼儿学习观察提供了帮助,数字卡片的提供与使用,又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教师的概括性总结为使幼儿形成触类旁通的思维习惯提供依据;结束部分的游戏设计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充分感受到数学为自己带来的.乐趣,从而实现乐学的目的。

  活动目标:

  1、 能够积极愉悦地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情节中感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体现园本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常规。

  3、学习4的相邻数,使幼儿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并且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比较3比4少1,5比4多1从而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难点:能够用语言清楚正确地表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场地准备:将桌子、椅子摆放六组,成半圆形。

  2、教具准备:课件:有关4的相邻数幻灯片,磁带、录音机。

  3、学具准备:轻松学数学每人一本,每组桌上分别放有盛着3、4、5的盘子。在场地旁边桌子上分别摆放3、4、5的数字胸饰。

  知识准备:幼儿已经学习2、3的相邻数。

  活动方式:集体、个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向老师们展示翻书本领,引起操作兴趣。

  导语: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轻松学数学,我们的口号是(幼儿:轻松学数学,快乐多又多)。

  二、展开

  (一)阅读常规展示,体现园本课程的尝试性探索

  导语:小朋友桌子上都有一本轻松学数学,要学会看书先要学会翻页,我们一起把翻书的本领向听课的老师们表演一下好吗?

  1、请把书翻到第15页。问:“你是怎样找到第15页的?”

  2、听声音来翻书:教师拍手8次,口令:准备,开始

  问:“你把书翻到了第几页?为什么?”

  3、看数字来翻书:教师出示数字32,提示幼儿直接往后翻。

  小结:刚才小朋友翻书的本领表演得很好,翻的又对又快,我们一起来鼓励一下自己吧!

  (二)学习4的相邻数1、以请小客人的口吻引起兴趣:

  导语:小朋友今天还有小客人来和我们一起轻松学数学呢,它是谁?数字“4”(幼儿扮演)哭着走到幼儿面前,师生对话:

  师:你是谁呀?为什么哭呀?幼:我是数字“4”,我有两个好朋友找不到了,小朋友愿意帮助我吗?过渡:轻松学数学里有没有数字“4”的好朋友呢?我们一起找找看吧!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比较

  ① 找“4”: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21页,找到看看说说部分,这里有几个花篮?中间的花篮里有几朵花?(4朵)请幼儿将数字“4”放在相应的4朵花旁。

  ②找“3”:请小朋友找找比4少1的花篮里有几朵花?(3朵)请幼儿将数字“3”放在相应的3朵花旁。

  问:“3朵花和4朵花谁多谁少?”“3比4少几?”“3比4少1,3是不是4的好朋友?”小结:因为3比4少1,所以,3是4的好朋友。3、以同样方法找出“4”的另一个好朋友“5”。

  小结:因为5比4多,所以,5是4的好朋友。

  4、播放课件,讲解示范:花园里先飞来了4只红蝴蝶,用数字4来表示,后又飞来了3只黄蝴蝶,用数字3来表示,3比4少1,3是4的好朋友。最后,又飞来了5只蓝蝴蝶,用数字5来表示,5比多1,5是4的好朋友。三个数字的排列顺序应为3、4、5,4的好朋友就是3和5。

  5、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

  请数字“4”到幼儿面前做找朋友的人,请其他两名幼儿扮演3和5,在歌曲“找朋友”的音乐声中,“4”分别找数字3和5做朋友,三个好朋友手拉手,欢快的蹦蹦跳跳。

  三、结束:引导全体幼儿,一起参与游戏,自然结束:

  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数字卡片,你喜欢扮演谁就戴上哪个数字卡片,然后去找你的好朋友,找到后到老师那里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强调一个4找一个3和一个5做朋友。幼儿到放有数字卡片处,选用自己喜欢的数字,参与游戏,自然结束!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中进行气息训练,并学唱歌曲《吹泡泡》,初步尝试分组歌唱。

  2.有参与歌唱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有过吹泡泡的经验、课件、吹泡泡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泡泡飞来了(气息训练)

  ——“你们吹过泡泡吗?喜欢吗?为什么?”

  ——“有没有听过泡泡说话的声音?听听它发出什么声音(教师示范“po”)

  ——“泡泡可能是在说什么?(幼儿尝试)能和我一起来学学泡泡说话的声音吗?

  l 教师吹一个泡泡出现---飞行---破裂(破裂同时幼儿轻声发出“po”的声响,反复几次)

  l 教师吹多个泡泡出现---飞行---破裂(破裂同时幼儿轻声发出“po”的声响,反复几次)

  ——我们把这么多漂亮的泡泡吹到天空中去好吗?

  教师小结:原来泡泡发出“po”的'声音就是在和它的朋友打招呼呀!

  二.泡泡找朋友(集体练习)

  l 教师示范选择一个泡泡练习“chui----po”。

  ——“我要把泡泡吹得远远的,看看我找哪个泡泡做朋友。”

  l 幼儿尝试选择一个泡泡练习“chui----po”

  ——“你们也来把泡泡吹得远一点,让他去找个好朋友吧!”

  三.泡泡在唱歌(学唱歌曲)

  l 倾听前奏,听出有四个泡泡

  ——“老师来唱一首《吹泡泡》歌,请你听听我吹了几个泡泡?”

  l 师生一同跟着录音歌唱。

  l 分组唱前奏部分:一组唱四下“吹”,一组唱四下“po”。歌曲部分齐唱。

  活动建议:

  1.《吹泡泡》中的活动重点在于分组时的每句衔接。在幼儿进行演唱时,教师必须辅以清晰的手势或指挥帮助两个小组的幼儿进行歌唱之间的衔接。

  2.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用泡泡飞行的路线引导幼儿进行长音和短音的练习。

中班教案 篇5

  教育活动目标:

  1、学习猜谜语,会按谜面表述的特征猜出谜语。

  2、喜欢吃蔬菜,能了解常见蔬菜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有关蔬菜的谜语。

  2、幼儿已有猜谜语的经验,并知道几个有关蔬菜的谜语。

  3、彩笔人手一盒,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教学过程:

  1、通过生活谈话:说一说自己都吃过哪些蔬菜,最爱吃什么蔬菜的话题引发幼儿猜谜兴趣。

  (1)学猜辣椒的谜语:

 教师说谜面:

  红绿灯笼枝上挂,有人爱吃有人怕。爱的'想要多吃饭,怕得就要眼泪洒。

  (2)幼儿猜谜,并说出理由。

  (3)出示辣椒的图片,与幼儿共同分析谜面,边说谜面边看图,帮助幼儿理解。

  2、猜一猜、说一说。

  (1)教师出谜,幼儿学猜、学说,依次猜出茄子、黄瓜等。

  (2)幼儿相互猜谜,表扬猜对的幼儿。

  3、找一找、涂一涂。

  (1)幼儿活动用书人手一册,根据老师出的谜面在书中找出谜底。

  (2)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给谜底涂上相应的颜色。

  4、教师小结:

  每一种蔬菜都有自己的营养价值,对人体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小朋友的生长发育也离不开蔬菜,所以,我们不要挑食,多吃蔬菜身体棒。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将自己熟悉的东西,根据它们的特点编成谜语让爸爸妈妈猜或小朋友之间互相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2-12

(精选)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08-04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9-03

中班教案【经典】09-25

中班教案(精选)08-25

【经典】中班教案10-09

中班教案(经典)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