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2 09:21:2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优秀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教育学生在失败面前要采取正确的态度。

  二.学习本文亲切、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失败是个未知数”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亲切、形象的语言。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练习为主,教师提示为辅的方法。

  教时:

  1教时

  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并完成下列作业。

  1.看课文或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字注音:

  ①一蹶不振jué

  ②气馁

  ③重整旗鼓

  ④怯懦

  ⑤心灰意冷

  ⑥赫赫有名。

  2.这篇文章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失败是个未知数”?

  3.为了论证论点,课文选用了什么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4.本文语言十分精彩,有的亲切,有的形象,试分别举些例子出来。

  三.检查交流作业,明确:

  1.略

  2.本文的论点即文题:“失败是个未知数”,人们在失败面前有两种态度:一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走向彻底的失败;一是汲取教训,奋起拼博,有可能走向成功。采取哪种态度,就有可能产生哪种结果,因此说“失败是个未知数”。

  3.课文选用了19世纪英国将军威灵顿从蜘蛛在风里结网的情景中引发出一个巨大的启示,于是重振旗鼓,终于反败为胜,打垮了对手拿破仑的典型事例,有力地说明了“失败并不是最后的结果”。

  4.先说语言亲切。开头一句用了第二人称,“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一下子就唤起读者的一种生活体验,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很想听听作者的议论。作者所列举的'几个事例,都是青少年所经历的,说“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说真话,说实话,也使人感到真切。最后说“当我们在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成功之路,”这一句不用第二人称“你们”,而用“我们”,作者并不以教育者自居,而是和读者站在一起,更使读者感觉作者是自己的朋友。

  再说形象性。总体上把人生比作一条路,便于形象地说明道理。把失败比作“载跟头”,把失败后继续奋斗比作“爬起前行”,把失败的痛苦,比作“下一站”,“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至于叙述典型事例一段,更是具体形象。

  四.课文总结:

  这篇课文道理分析中肯,而且用典型事例来印证道理,事例又讲得十分生动有趣,增强了说服力,很鼓舞人心。我们今后在失败面前要采取正确的态度,把失败的痛苦化为动力,汲取教训,奋起拼搏,努力走向成功。

  五.作业:

  1.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2.预习《起点之美》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版本:自编教材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插图的形式美感。

  2、加强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训练学生用线、用色的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画插图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根据文章内容组织插图画面。

  教学工具:

  教具:课件、范画、纸张、彩色笔、钢笔等。

  学具:纸张、彩色笔、学生人手一张有文章内容无插图的小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我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录相。

  (放录相欣赏)

  2、师:同学们,这些报纸设计得怎么样?漂亮在哪?(请学生回答)

  小结:象这些插附在文章旁的小画,我们称之为插图。

  (课件欣赏附有插图的童话、作文、诗、儿歌)

  3、师:给文章进行插图有什么好处呢?(请学生回答)

  小结:学生回答后,说明插图一般是用插页方式对文章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漂亮的插图,不仅能吸引读者,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师:刚才你们在录相中看到的几个小朋友是一所学校的美术小编辑,他们正在给自己设计的手抄报进行插图呢,你们想不想也象他们那样做个小美编呀?好,那么今天我们大家也来露一手,给小报插图。(板书课题:给小报插图)

  三:新授

  1、师:在给小报进行插图之前,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引导学生解决如何进行插图)

  2、师: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老师提出如何给一篇文章插图?出示一篇文章让学生通阅读,相互讨论如何为之进行插图。

  (学生回答后,师根据学生说的.来示范插图,投影展示。)

  (老师总结并板书。)

  四:学生作业

  1、课件出示:提出学习要求

  ①、请你为阳光小学完成《阳光小报》的插图。

  ②、插图时可以用上铅笔、钢笔或是彩色笔。

  ③、完成以后,请在“小美编”一栏处写上你的名字。

  ④、在绘画过程中,大家根据小报中文章内容不同的特点,可运用写实或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插图创作。

  2、学生作画、放音乐。

  3、师巡回辅导

  五、展示、评价(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设计的小报吗?你是根据什么来创作这一幅插图的?

  2.互评:说说你最比较喜欢哪一张插图,为什么?

  六、拓展

  同学们,一篇文章或故事与我们的美术相结合,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相辅相成,引人入胜。下课后,请同学们回去把今天的这张小报继续完成,我已和你们的老师说好了,等你们完成后交给他,评出最出色的小美编,还打算把好的作品拿来展览呢!在作画过程中,除了用钢笔、彩色笔进行绘画,还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进行作画,如水彩、油画棒等,还可以用上各种电脑软件来画插图。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动手、多尝试,老师相信,出色的小美编一定会在你们中间产生。

语文教案 篇3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聊聊有关桥的话题。板书:桥。下面先请小朋友欣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大桥。(播放课件)这些桥不仅美化了我们的城市,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2、可是,今天老师想带大家认识一座很特别的桥,看,这是……(象鼻桥)

  关于这座象鼻桥,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赶紧打开课本,翻到第161页,自由读课文,注意了一边读一边别忘了拿起笔来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它给记住了。

  二、新授

  哎,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看到这座象鼻桥,是怎么想的呢?

  (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图上:你观察的真仔细)(课文中的话:出示课件动物们从“桥”上高兴地走过,脚步放得轻轻的,一边走一边唱起了欢快的歌。)

  (2)谁能高兴的'来读一读!

  (3)我们当完了朗诵家,我们再来做一做小演员!谁能把这种高兴的样子来表演一下!(真是群尽职的小演员,看你们表演的样子让我也觉得高兴了)

  (出示:动物们非常感动,也很惭愧。)

  1、读了这句话,我特别想知道小动物们为什么觉得很感动?快速读课文找一找。

  2、(出示)两只大象静静的站了好几天。

  (1)齐读

  (2)为什么是静静地站着?一动不动,读;

  (3)就这样,他们静静地站了多久?站了好几天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大象不累吗?既然这么累,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呢?读,

  (4)小结:大象为了小动物们能过桥,不怕苦,不怕累,一刻不停地站在那里,怎能不叫大家感动呢?来,带着感动再读读。

  3、大象因为为大家着想,而自己却那么辛苦,所以小动物们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那小动物们又是为什么惭愧呢?

  4、课文中有吗?找找在第几段,(小朋友真是火眼金睛)赶快把这段话自己在下面读一读吧!

  5、谁能站起来亮亮你的金嗓子,把这段话读一读!(出示)

  6、就这样子,小桥一直没有修好,小动物们方便吗?

  7、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课文第三段)

  8、能读读吗?

  9、怎么办?不能看病!小朋友想想如果是你生病的时候不能看医生!你心里会怎么想?

  10、这时候,小鸡就是这样的心情,山羊爷爷也很着急,能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段话吗?先自己读

  11、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学生评,再读、齐读)

  12、没有小桥不仅给小鸡和小羊带来了不方便,也给我这个刺猬阿姨带来了不方便,没有小桥,我都不能去对岸背苹果了,都要饿死了。真不方便!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你会觉得有哪些不方便吗?觉得不方便大小动物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吧!

  13、通过你们的朗读让老师觉得小桥真的很重要,还有哪些地方也说明了小桥的重要(出示每天他们来来往往走过小桥,摘野果,采蘑菇,走亲戚,看朋友,可热闹啦!)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14、你为什么在读的时候“把热闹”读的那么有味道啊!这句话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很热闹。(像孙悟空一样,有一对火眼金睛)所以我们再度的时候,要把这几个字读得重一点来突出“热闹”

  15、谁能把这句话热闹的读一读。一起读

  16、小结:这座小桥是多么重要啊,可是,当它被大水冲坏之后,小动物们谁都不愿意去修建,所以看到这座象鼻桥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很惭愧。(读)

  17最后,既感动又惭愧的小动物都做了什么事啊?(板书:齐心合力)

  18、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懂吗?

  19、现在小朋友有没有想对小动物或者大象说些什么?

  三、课堂总结

  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的生字,积累词汇。

  2、丰富积累词汇,培养观察能力。

  3、通过语言环境了解、积累反义词。

  4、进行填词语读句子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5、进行排列句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交易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交易物品的口头表达能力、面对变化的应变能力和说服能力等。

  7、进行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想像写话。

  教学难点:想像写话。

  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的生字,积累词汇。

  2、丰富积累词汇,培养观察能力。

  3、通过语言环境了解、积累反义词。

  4、进行填词语读句子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5、进行排列句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进行语言积累语言训练

  教学难点:

  进行语言积累语言训练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

  1、复习本单元生字。

  2、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熟字加偏旁再组词:例:至室(教室)必秘(秘密)

  3、让学生思考后汇报。

  教师提示:可以组本单元词语,也可以组其它词语。

  4、请学生写在书上。(书写要认真。)

  二、第二题: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让学生读词,读准字音。(读不准音的,可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

  3、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是反映北方秋天特点的词语。

  第二组是反映北方冬天特点的'词语。

  4、你了解哪个词语的意思,介绍给大家。

  5、试着背背这些词语。(困)

  6、你还知道哪些反映四季特点的词语,说一说。

  7、建议:随时往采密集中收集好词、好句。

  三、第三题: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让学生朗读并说说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反义词“陌生”;“柔弱”反义词“强壮”

  3、把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四、第四题: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填搭配合适的词语读句子)

  2、让学生朗读句子,试着填词。(读句子,填词)

  3、班内交流。分别读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看哪个词语更合适。(揣摩用词的准确)

  五、第五题:

  1、指导学生先理解题意。

  2、通读全文,想事情发生顺序。

  3、排列句子。

  4、自读,检查是否通顺合理。

  5、全班交流。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进行了丰富积累词汇和排列句序的练习,我们的观察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积累好词佳句,多看有益课外书,相信你的听说读写能力会很快提高。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通过小小的交易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交易物品的口头表达能力,面对变化的应变能力,为达成交易的自信心和说服能力,以及文明礼貌的举止等。

  教学重点:进行语言训练,培养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进行语言训练,培养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1、与家长联系,取得支持配合。请家长协助孩子挑选交易物品。

  2、请学生做好交易准备:

  (1)所选物品要征得家长同意。

  (2)想一想,怎样介绍物品别人才能同意交换。

  3、提醒学生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引路示范:

  教师与学生展示交易过程,其余学生观察---怎样进行交易的?要求学生想一想:你认为怎样做更好?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的物品?

  (观察交易过程,思考更好方法,自己怎样交易。)

  二、实践练习:

  1、让学生进行交易,教师巡视,对于交易困难的予以指导。(5分钟时间)

  2、你交易成功了吗?与你的伙伴一起谈谈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和体会。(困)

  交易成功和失败的同学分别谈体会,大家评议,归纳如下:

  1)介绍物品要简明、清楚

  2)认真倾听对方的介绍,了解对方心理。

  3)说服别人时要注意态度和方法。

  4)可以进行多边交换,达到交易目的。

  3、应用大家归纳的方法,改变交易策略,再试一试,也许你会成功。

  三、汇报总结:

  说说经过交易,你学会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画,联系生活实际,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说清楚。

  2、能根据画面和题目要求,按时间顺序写一段句子通顺、连贯的话。

  3、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根据画面的意思和讨论题的提示,让学生写一段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话。

  教学难点:

  1、如何把每幅图画上话的事情有机的连接起来,使句子连贯,特别是第2幅图上没有明确的时间表示,该怎样与前一幅图的意思连接;

  2、怎样正确使用动词,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写清楚。对写作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应启发想像,根据画面推前思后,把一段话的意思写具体。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观察画面,看图讨论,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完成课后第2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二、看图说话。

  1、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画面内容。

  图一:针对课后讨论题(1),谁几点种起床?起床后先干什么?

  图二:针对课后讨论题(2),丁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看洗脸盆上放着什么,想想丁丁在洗脸之前还做了些什么事。

  图三:针对课后讨论题(3),引导学生仔细看桌上的餐具,看看能不能从中有所发现。

  三、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进行适当想像,把画面意思写具体。

  四、注意一幅图的意思跟另一幅图的意思之间的连接。

  五、完整连贯地说三幅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拓展写作思路,独立作文。

  教学过程:

  一、写作要求。

  允许学生以自己“起床以后”的生活为写作内容,只是需要提醒:

  (1)按时间顺序写;

  (2)实事求是,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

  二、学生习作练习。

  三、反馈。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二)整体读文

  1.自由读,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随机点评,必要时教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三)初解绝弦

  1.理解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

  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四)再解绝弦

  1.何为知音

  将文章再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学生研读课文后交流。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2.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3.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

  5.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6.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7.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五)相遇相知

  1.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

  2.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

  3.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他一定忍不住在心里无数次地发出呼唤,他呼唤什么?

  4.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

  5.知我者,子期也!这时的伯牙与子期,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

  6.知音欢聚,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六)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3.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七)深悟绝弦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读课文。

  3.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八)回味绝弦

  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请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四、相关链接:

  关于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文 如“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宋代王安石《伯牙》诗:“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再如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些诗都是写琴曲的高妙,听琴的乐趣,或者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知己等。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之交淡如水”“莫逆之交”“士为知己者死”“管(仲)鲍(叔牙)之交”“刎颈之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忘年之交”“患难之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酒逢知己千杯少”等。

语文教案 篇7

  课时目标

  1.学会5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范读课文,学会体会诗的意思。

  2.讲解诗意。

  (1)介绍诗的作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诗共四行,两句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 觉晓:天亮)

  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 啼:鸟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3.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

  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小结

  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0-09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0-07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环保教案10-08

语文蜘蛛教案10-07

语文庄子教案10-07

语文《秋水》教案10-07

语文老王教案10-07

语文《荷花》教案10-07

语文青花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