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时间:2024-05-10 12:41:0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变化,理解青春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青春期的特点和变化。

  2.青春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

  1.自我介绍。

  2.引入话题,介绍青春期的特点和变化。

  3.启发学生思考青春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讲解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5.举例说明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

  6.开展相关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7.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讲解和演示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互动、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热情、主动和合作。

  2.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进行积极互动。

  3.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

  2.要提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和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自信和自我调节能力。

  七、教学资源

  1.教材:《初中心理》

  2.多媒体课件:青春期的特点和变化、青春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等。

  3.其他教学资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

  活动背景:

  校园欺凌现象在中学普遍存在,欺凌行为既影响了在校学生的安全,也给学生心理带来了伤害。研究表明长期受到欺凌的青少年在认知、表达、调节等方面会表现异常,影响其健康成长。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对待欺凌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面对欺凌事件的实际行动。因此,在了解学生对欺凌行为理解的基础上,开展以减少和预防欺凌行为为目的地干预工作是必须的。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画欣赏,认识欺凌行为,使学生了解校园欺负的类型有打架、辱骂、毁物、孤立、威胁等。

  2、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体会校园欺负事件给被欺负者造成的伤害,激发情感共鸣,表达面对欺凌行为时内心感受。

  3、通过分享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成为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同撑起校园保护伞!

  活动方法:

  游戏体验、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课时:

  一课时

  适用年级:

  七年级

  活动准备:

  ppt、故事卡片、音乐、角色牌、友谊之手、保护伞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5分钟)

  师:同学们都玩儿过碰碰车吧?在开始今天的心理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校园碰碰车”。三人一组,一人在前,手握方向盘;后面的同学把两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这就是你们的“碰碰车”。

  请起立,首先将各自的椅子推进去,然后三人一组自由组队。接下来,老师会播放一段音乐,请大家随着音乐开碰碰车。音乐停,则游戏结束。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吧!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当你与他人相碰时,你的感受是什么?生:这么多人挤在一起,我觉得很危险。

  生:被其他同学碰到的时候,我觉得有点痛,有点不开心。

  二、主题活动(35分钟)

  1、认识欺凌

  师:同学们,当我们与他人相碰的时候,会感到很痛很危险,会不开心抑或彼此埋怨;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则会使事件升级、恶化,进而造成伤害。接下来,请你观察下面的图片,说说图片中的他们怎么了?

  生:图片1中,一个女生被同学暴力侮辱,并被发布到网上。师:侮辱

  生:图片2中几个男生在威胁那个坐在地上的男生。师:威胁。

  生:图片3中,一个高个子男生故意毁坏小个子同学的尺子。师:毁物。

  师:同学们,请你谈谈看到这三幅图的感受。师:你的感受是什么?生:我觉得心里很难过。

  师:你是否经历过或者看见过类似的事情?学生分享.

  2、角色扮演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普遍都是从被欺负者或者旁观者的角色,谈到了面对校园欺负事件时的感受。那么,在一起校园欺负事件中,有被欺负者就会有欺负者。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的例子,来体会这三种不同角色在校园欺负事件中的不同感受。每位同学随机抽取桌子上的角色牌。

  故事材料:

  这天放学,大家正忙着整理书包,一向写作业速度很慢的A,才想起自己回家作业还没有记录好。于是,他从抽屉里拿出本子和笔,准备记录回家作业。

  B是这天的擦黑板值日生,按照要求,放学后黑板上的所有内容都是要擦干净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作业擦掉了。

  没有记录作业的A既着急又生气,冲动使他失去了理智,竟不由自主地冲到讲台前,抓住B的头发要摁倒在地,以消心中之怒火。可惜没有完全得逞!

  B嘀咕着:“你干吗!” A嚷嚷着:“谁叫你擦作业的!”

  C是A的好朋友,看A要去摁B,就去帮忙。打闹声吸引了正在扫地的D、E。

  D说:“你们几个太可恶了。”他把小刚扶起来,拍着他的肩膀不断地安慰他。而E一直在做值日,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师:同学们,处在你所扮演的角色,你的感受是什么?师:我们来采访一下。首先是被欺负者B,你是怎么想的?师:同学们,面对校园欺负事件,B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呢?生:他可以告诉老师和家长,或者选择逃跑。师:欺负者A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作业被擦了,但是我的作业还没有抄完;我也受到了伤害。师:同学们,处于愤怒中的A,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才能避免事件的升级、恶化呢?

  生:他可以借同学的作业抄一下,或者提高写作业的'速度。师:最后是旁观者,你是怎么想的?生:我觉得是……

  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旁观者的你们,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中的表现怎么样?

  生:我不应该、起哄或视而不见,我应当向D学习,尽力去阻止事件的升级,保护被欺负者。

  师:同学们,校园欺负事件,除了刚才我们所讨论的,之前图片中看到的,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现在,请你从刚才的角色扮演中回到属于自己的状态,将牌子及故事材料放回桌子中间。让我们一起闭眼、深呼吸,然后,睁开眼睛。

  3、头脑风暴

  师:现在请你思考,再次经历或看见校园欺负事件,怎么做,我们才能成为保护者呢?请将你想到的办法写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爱心手上。写完之后,先在小组里彼此交流各自的想法。

  师:现在我们来随机采访一下。

  生: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应当站出来,积极去阻止事件的发生;或者马上向老师家长汇报。

  生:面对校园欺负事件,我们不能选择无声沉默,而是要主动向老师家长求助。

  生:我们应当学习积极沟通,不要用暴力等方式解决。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当面对校园欺负,我们可以通过坦诚沟通、控制情

  绪、向老师及同学求助、鼓励及安慰等保护自己和他人。现在请将爱心手贴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保护伞上,并将保护伞贴到我们的活动主题(黑板)下面。

  学生活动。

  三、总结提升(5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开一次碰碰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围成一个圈来开车,没有发生碰撞。

  学生分享。

  师总结:因为有秩序、有规则让我们的“碰碰车”开的顺畅,所以我们要遵守校规校纪,我们生活定会更美好!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

  一、活动主题:适应新环境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能较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尽快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

  2、引导学生正确地与同学友好交往,开始快乐的中学生活。

  三、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心型卡片等

  四、理论分析:

  分析初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五、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找小组成员

  活动目的: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促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活动步骤:

  1、教师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8人;按小组数剪几个“心”型纸片,再把每个“心”型纸片按小组人数随意剪成几块,在每一块上写上一位学生的姓名;

  2、教师把活动前准备的纸片发给大家,要求学生按照纸片的形状寻找自己所在的小组,直到小组的成员聚齐为止;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最快?

  3、小组成员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原来所在的小学;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4、教师收回“心”型纸片,将其多次打乱顺序让学生抽取,寻找他们的小组,以增加学生认识新同学的机会;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怎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找齐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活动二:制定班级目标与规范

  活动目的:建立班级目标与规范,增加班级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

  活动步骤:

  1、小组讨论分析本班发展状况,找出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

  2、各小组订立班级发展目标与规范;

  3、小组合作进行美术设计,将小组订立的班规制作成墙报;

  4、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及解释小组订立的班规;

  5、评出最佳班规;最佳美术设计;最佳解说;

  6、教师与学生一起整合出本班本学期的发展目标与规范;

  六、活动总结:

  1、请每小组的代表谈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2、老师致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的中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共同创造融洽的班级气氛,使同学们在班级团体中感到温暖;理解,班级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希望你们能大胆地用你们青春的画笔,把真诚、纯洁、美丽、幸福、幻想都画进你们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中。结束时播放歌曲《同桌的你》。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4

  1、男女两性的智力特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到男、女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智力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谈谈在小学与初中阶段班级、年级及自己的成绩与分布情况(男生、女生)。

  活动二:引导学生自己说说什么是智力,智力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小结:

  智力包括记忆、思维、感知、语言等诸多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女性的语言能力胜过男性,而男性在立意新奇,运用抽象名词上比较更胜一筹,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而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

  活动三:先调查学生,让说产生男女两性智力差异的心理及生理原因:

  1、心理原因:女性的语言能力比男性发展得早,故使女性在学龄学期

  具有压倒男性的优势,因最早的学校学习集中在语言能力、符号识记方面,而这正是女性的优势所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学习的内容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转化,而这时的智力测验内容多集中于这一方面,而男性智力优势恰好反映在这一方面。许多女孩在学习内容发生转变时,未能及时转变以前那种形象思维的方式,从而导致成绩不佳。

  2、生理原因:男性y染色体比X染色体要短,所携带的基因数也大大少于X染色体,故患遗传病的男性绝对多于女性,使男性智力低下者大大超过了女性,男性的智力又使他们在后期的学校学习中盖过了女性。

  活动四:讨论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原因:

  1、父母对男孩、女孩的不同期望。

  2、社会对男女形成的一套刻板印象。

  3、个人的意志努力。

  活动五:讲故事(教师激励学生,个人努力的没有性别差异!)

  板书设计:

  心理原因

  男女两性智力差异原因

  生理原因

  分析: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3青春期性心理特点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活动二:

  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性(心理)意识萌发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的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性意识朦胧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四阶段————心理成熟阶段。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

  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性的关注转移到其它有益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如淫画等感到刺激。

  教后记: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候,总留恋这一花季。

  板书设计:

  性意识的发展:萌发→朦胧→青春期→成熟

  讨论: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

  1.4早恋现象透视

  教学目标:

  了解早恋现象的实质危害性及怎样正确处理早恋现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举例说出“早恋”现象,讲述自己对异性的感觉,“早恋”是单纯、幼稚的非理智的,“早恋”的人是不懂得责任的,不懂得透过情爱的面纱客观地评价自己所爱的人的个性品质,不懂得爱情是要有附加的,爱情以外的天空依然是广阔的、美好的。

  活动二:讨论早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早恋严重影响正常学习。

  2、早恋增加了父母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影响家庭关系和谐。

  3、会使青少年缩小社会范围,因为爱有排他性,专注性。

  4、少年心理发展很不成熟,加上外界的压力,早恋多半是不成功的,而失败给双方带来严重创伤,处理不好对以后的婚恋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有的少男少女,因此轻生或者终生不再婚嫁。

  活动三:讨论怎样正确处理早恋。

  1、当收到异性有求爱信时,要拒绝但要有策略,不要侮辱挖苦,伤害对方自尊心,不要张扬,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不能自己处理的交由老师和家长处理,要原谅对方鲁莽之举,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绝同任何异性来往。

  2、正在早恋的,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让童心再次驻留心间,把对异性的美好的感觉珍藏在心底,让友谊长存,同时加强男女不同的正常交往,扩大兴趣。

  活动四:

  思考:

  1、什么是友谊?

  2、什么是爱情?

  3、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活动五:

  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

  板书设计:

  现象:

  早恋{危害:

  正确处理:

  思考:友谊与爱情的区别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08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12-19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12-02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12-02

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07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02

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4-24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2-23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