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优秀,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和净化。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全诗共四小节,内容简短,不宜作详细的分析讲解,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以第二节为重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更多的了解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索桥的故事》了,谁来说说你眼中的索桥有什么样的特点?
2、是啊!索桥是凶险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座与我们新中国息息相关的、也是危险无比的桥。
3、介绍铁索桥有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霁虹桥与摩崖石刻是千年西南丝绸古道上不可多得的两颗璀璨的文化瑰宝,通过系统全面的`考证和追述,揭示其悠久的历史面貌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对地方历史研究还是当今文化产业打造都是有其积极和深远意义的。
据考证,该桥为云、贵、川、藏、陕5省区现存95座古铁索桥中、最完整、最古老的古桥,也是全国最宽大的3座铁索桥之一,比四川泸定桥宽一半,且早200多年;承载重量仅次于贵州的盘江桥,位居全国第二。世界美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主编的《中国科技史》中称为:“霁虹桥为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铁索桥。”
中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又称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跨越大渡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九月动工,次年四月完工。桥净跨100米,净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全桥共用铁索链13根,其中9根用作承重底索,上覆横纵木板作桥面,可通行人、畜;4根用作扶手,布置在桥面两侧。东西桥台用条石砌筑,高20余米,上建有桥亭,有清康熙题写的“泸定桥”匾额和泸定桥碑记。锚定坑设在桥台后,宽2米,长5米,深6米,竖直埋置生铁桩8根,另有长4米、直径20厘米的锚桩1根,横卧在铁桩后面,13根铁链就系在锚桩上。大渡河铁索桥是四川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因在悬崖绝壁之间建修跨过急流的艰巨工程而闻名。;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以奇兵强夺泸定桥,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1950年以后曾多次维修,并建立陈列馆,展出大渡河铁索桥战斗史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板书课题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配乐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边听边思考: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
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体会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学习诗歌第四节)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
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
(3)指导学生朗读,比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
3、重点指导品味诗歌的2小节。
(1)思考: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
(2)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指名说一说
播放录象:“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追忆工农红军强渡大河的激烈战斗,体验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细细体味诗句,划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写出批注。
小组交流讨论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
4、品读第3节诗
(1)自由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
5、引导朗读全诗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感情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参加班级的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冒着冲破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优秀2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现代诗,曾被普成曲子歌唱。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要想当年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诗人身临铁索桥所见到的景物:头上“二郎山的云雾”,脚下“大渡河的白浪”。诗意浓,意境美。
第二节,跳跃时空,展开回忆,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红旗”“火光”“铁索”“弹雨”“火网”这些具体的意象,构成了一幅活动的画面,引人遐想。
第三节,诗人的思绪、回忆又回到现实,写了烈士们当年激战过的地方,今天已经成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孩子们在楼房里学习,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撒在英雄的土地上。
第四节,复唱,寓情于景,直抒胸臆,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全诗感情浓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英烈们英勇战斗的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字,会认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
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3、师描述激情:大渡河河谷宽阔,河水浩荡,气势磅礴,欲争脱群山的束缚,以气吞山
河之势,奔流而去。铁索桥高临江水之上,桥下江水湍急,莫说从铁索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红军是英雄好汉,他们冒者对岸射来的弹雨,攀桥栏,踏铁索,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占领了卢定城。毛主席的诗句“大渡桥铁索寒”已给人惊心动魄之感。诗人站在这座桥上又会写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齐读课题《我站在铁索桥上》。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读音。
重点指导:楼撒
3、齐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课文,思考:本诗有几小节?每节写什么?
2、学生回答。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轻声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2、是啊!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桥身在轻轻地摇晃,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谁愿意把诗人看到的,感受到的读给大家听。(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二郎山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如果此时是你站在铁索桥上,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学生谈感受)
4、我们的诗人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反映作者此时心情的词语。(心潮汹涌激荡)
5、“心潮汹涌激荡”是什么意思?
6、过渡:诗人此时为何心潮汹涌激荡?他站在铁索桥上,想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
2、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什么?说明什么?
二、学习、品读第2、3小节。
1、读2、3小节,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作记号,并仔细想一想:他站在铁索桥上想到了什么?
2、分组讨论交流。
3、指名交流反馈,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1)是啊!诗人想到了红军曾在这里强渡,这是怎样的一场激烈战斗啊?查找了资料的同学能介绍一下吗?(学生交流)
(2)同学们,诗人顾工将这难忘的时刻再现了出来。请你再读第2小节,想想自己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a、指名学生回答。
b、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攀着、冒着、冲破),通过换词比较、看图想象等方法,深入体会环境的险恶,红军的英勇顽强。
(3)你能把感受到的读出来吗?(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教师小结:同学们,铁索桥高临江水之上,桥下大渡河水湍急,别说从铁索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红军个个是英雄好汉,他们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对岸射来密密的弹雨,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冲破了敌人的火网,真是“大渡河横铁索寒”“铁索桥上显威风”。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齐读第2小节。
(5)过渡:诗人追忆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场面之后,又想到了什么?(生交流反馈)
(6)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勇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从这种对比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今日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师述:多么幸福安宁的生活呀!是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多么美好和平的日子呀!是革命前辈用生命换来的。
(7)教师深情地朗读句子:“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这英雄的土地上。”
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呢?(指名交流反馈,并带着自己体会读)
(8)假如此时,你正手捧着鲜花,站在烈士纪念碑前,你会想些什么呢?请写一写,说一说。
(9)来,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佩之心,敬重之情来缅怀他们。(齐读第3小节)
三、学习、品读第4小节。
我站在铁索桥上,聆听大渡河的呼唤,遥想昔日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壮举。和第1小节相比,诗人同样是站在铁索桥上,但此时诗人已思古接今,心潮怎能不汹涌激荡。让我们和诗人一起高声歌唱。(全班深情激昂地朗读第4小节)
四、总结背诵全文,拓展延伸。
1、这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啊!我们要高声歌唱。(引导学生齐读全文)
2、读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练习背诵。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方法背诵下来?(生练习试背)
3、指名背。
4、关于红军,关于铁索桥,毛泽东主席曾写过一首著名的七律《长征》,诗人萧华写了《飞渡大渡河》,课后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板书设计:
10、我站在铁索桥上
心潮汹涌激荡
思古:攀着冒着冲破
接今:课堂梨花轻轻地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lóu fánɡ ɡǔn dònɡ xīn lánɡ sǎ luò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郎()楼()散()
朗()搂()撒()
三、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美丽的弹雨头上滚着白浪
密密的土地耳边飘着云雾
英雄的鲜花脚下听到歌声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泸定桥,也就是诗中写到的铁索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在泸定桥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多年后,诗人顾工来到这里,心潮起伏,激动地写下了《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地体味诗人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2、想想诗歌主要写了什么?每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列出简单的提纲。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自由读课文,思考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画出相关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二)小组交流
(三)全班汇报
学习第一节诗
1、师: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
(二郎山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
2、师:课件出示句子:“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滚着大渡河的白浪。”你能从诗句体会到什么呢?(铁索桥的惊险)
谁愿意读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过铁索桥的惊险。)
出示资料:泸定桥横在大渡河上,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当时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3、师:齐读第一节。(师生齐读)
学习第二节诗
1、师:看着二郎山的云雾和大渡河的'白浪。这时诗人想到了什么呢?(想到英雄的红军,曾在这里强渡。)
2、理解“强渡”的意思。
3、师:那红军在强渡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再读第2小节,找到相关的语句。(一根根铁索密密的弹雨敌人的火网 )
4、师:同学们,当时大渡河是我军北上的必经之路,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我军必须强行渡过泸定桥,才能顺利北上抗日。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强渡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形吧!
出示飞夺泸定桥的图片资料及句子。(攀着、冒着、冲破等)
从这些词语当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具有英雄顽强,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
师:面对着天险,英雄的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奋勇强渡,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节诗呢,指名读。
男女生分读,齐读第2小节。
1、师:在这次强渡中,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这场战役真可谓是“大渡桥横铁索寒,铁索桥上显威风。
出示:飞渡大渡河
萧华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显,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流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学习第三节诗
师:勇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年……
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着英雄的土地上。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带着敬意来读这一段。
学习第四节诗
1、师:站在铁索桥上,想到红军当年英勇奋勇的战斗情景,诗人的心情怎样呢?(心潮汹涌激荡)
2、你是怎样理解“汹涌激荡”
3、师: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潮汹涌激荡!他情不自禁地要高声歌唱。让我们满怀激情地和诗人一起高声歌唱吧!齐读第4节
诗人歌唱的是什么?
四、课堂检测
1、师: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勇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怀着敬意背送自己喜欢的诗节。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先烈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下你心中的感动。
五、拓展资料:
1、师:长征胜利以后,毛泽东同志写了一篇的诗词《长征》来歌颂长征中英勇奋战的勇士们,我们一起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歌颂、赞美之情齐读这首诗。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我站在铁索桥上的教案02-09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10-08
站在桥上看风景作文10-01
站在桥上看风景作文07-24
站在桥上看风景作文4篇07-04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教案10-08
在阿维翁大桥上教案10-08
桥上张挂的对联10-08
高考优秀作文--站在文学的门口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