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时间:2024-07-06 18:45:00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我与地坛》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与地坛》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秀]《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1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 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 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 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 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作家简介(课件展示)

  2. 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3. 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课件展示)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进入古园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

  (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

  (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

  “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

  (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

  “沉思”时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4. 欣赏文章第二部分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母亲是怎样的母亲呢?

  (师生共同诵读母亲的几个“知道”)

  “我”对母亲的设想

  (师生共同诵读:要注意对“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这句话诵读语气的处理)

  “我”的“沉郁和哀怨”

  (师生共同诵读“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再也不能来这园中找我了。”注意此处对“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的语气处理)

  印象中的母亲

  (师生共同诵读,注意对几个“看见”句以及最后一段的语气处理)

  诵读说明:

  文章中有许多近乎排比的句式深切的表达了作家浓郁的感情,需要反复的诵读才能够体会,教师自身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有的感情作为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可能体会并不是很深,但如果教师能够将那种浓郁的深情读出来的话,学生定会理解的。

  5. 拓展训练——搜集信息

  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本文的分析鉴赏资料。

  第二课时

  1.分析鉴赏文章

  让学生分析鉴赏文章的第一部分,可分成若干组讨论,并由一代表作总结陈述。鉴赏重点既可以是语言表达方面的,又可以是文章所阐释的对生命的感悟。如果学生鉴赏的重点是有关语言表达的,教师则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语言来体味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情感。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结合数据库中有关教材分析的内容作相应的总结。

  2.能力训练

  让学生将上述的分析鉴赏结论进行总结,当堂完成一篇短小的文艺评论。

  教案点评:

  本文所蕴涵的作家对生命的深沉感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味出来,机械的设置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回答可能会导致学生感悟能力的丧失(因为设置的思考题目可能并不是学生所感悟到的)。

  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品味文章的语言和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师可以将此课变成一篇散文欣赏课,教师和学生一同走进地坛,和作家去欣赏地坛的宁静与生机,一起去思考生命的哲理。而对文章的分析鉴赏则可让学生以周记或者小作文的形式来完成。

《我与地坛》教案2

  学习目标:

  1、理解地坛、母亲对“我”的影响,即三者间的关系。

  2、情感熏陶,深入体会作者关于生死、亲情等复杂难言的感受。

  教学设想:

  紧扣教材,以分析景物描写和母亲的人物形象为主线,以情感熏陶为载体,积极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积累和感性认识,引领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教学重难点:

  1、地坛里的景物给作者生存的启发(该怎样活下去?)

  2、作者读懂了母亲的活法(面对苦难人生的态度)

  课前准备:

  1、阅读《读本》中其余五部分

  2、播放电视散文

  3、印发讲义: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读者》20xx年第21期)

  4、网上查阅关于作者的.资料、作品及评价文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氛围,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CD、VCD、磁带均可)。由“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引出同样与厄运抗争并成为生活强者的本文作者——史铁生。

  二、简介作者

  生平、作品及余秋雨的评价(我必须仰望史铁生这样的作家,还有那些真正在沙漠中以自己的生命去冒险探索的旅行者。)

  三、展示学习目标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作者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连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板书)。分析开头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部分。明确特点:荒芜冷落(板书),抓住“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等特殊语序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继而把握作者此时的精神状态:失魂落魄(板书)。

  (二)、作者为什么“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对园子有了新的认识即意外的收获,找关键句。朗读、分析第五节的景物描写,其中的小动物及露水草木虽然生命卑微,但仍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这充满生机(板书)的环境给作者启示:要活下去,要珍爱生命(板书)。

  (三)、生存还是毁灭,作者“终于弄明白了”(朗读:一个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怎样活,地坛继续充当着作者的精神导师。分析第七节的景物描写,落日、雨燕等给作者的启示:热烈勇敢有希望的活下去。

  (四)、小结:精神家园(板书)

  五、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史铁生在地坛作了长期的呆想,最终参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思想上的涅磐。然而,这结果,可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他母亲(板书)的伴行。

  思考讨论作者写了怎样一位母亲。

  围绕理解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不幸(艰难的命运)、坚强(坚忍的意志)等几方面分析。

  找出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一个举止或作法。(3、8节)

  (二)、写母亲为表达感激忏悔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读懂了母亲对苦难人生(板书)的态度:勇于承担(板书)。母亲面对人生苦难的这种活法给作者(板书)的影响和启发至关重要:生命航标(板书)

  多媒体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懂你》

  (三)、明确母亲、地坛与我的关系。作者成功时,母亲却去世了。有感情地诵读第七节,四个“又是”表达了物是人非的至痛。

  (四)、以毕淑敏《提醒幸福》中的一段话做结。

  五、课余练笔

  围绕生命或母爱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文体不限,7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走进

  失魂落魄 荒芜冷落

  地坛(精神家园)

  启发

  珍爱生命 生机盎然

  活法

  苦难人生 承 担

  母亲(生命航标)

  启发

  直面

  作 者

《我与地坛》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诵读能力,从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

  重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难点: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

  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写作背景

  史铁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并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让深爱他的母亲为此操碎了心。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在地坛痛苦的人生思考,史铁生重新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他将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写成了《我与地坛》一文。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诸多方面写了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三、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20xx),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患肾病,又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肾透析维持生命。20xx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作品】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我之舞》《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四、题目解说

  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五、层次结构

  全文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

  六、全文分析

  1、文章开头绍地坛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自己的小说引出地坛,并说明它是一痤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首先表明我是一个作家,同时又为下文埋下伏笔,促使人们思考,地坛为什么能进入“我”的小说,“我”与地坛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请根据原文回答。

  明确: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②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⑤地坛的荒芜冷落和“我”的失魂落魄相怜相惜,同时地坛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去处,让我从容地思考人生的真谛。⑥地坛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情感与意蕴。

  3、作者是怎样对“古园”进行具体而细腻的描写的?

  明确:抓住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点,选取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事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园的动态美,语言富有诗意。

  4、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十五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请结合史铁生的心理,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明确:①这个世界是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个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们可能是寂寞的,甚至是悲哀的,但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它们同样在演绎着生命的美丽。②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它们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律动。

  5、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的求索过程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明确:作者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母亲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作者描写母亲,着重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从感情上讲,姐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仲,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拯救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6、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意?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7、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之间的事情,“我”在“地坛”与“母亲”之间建立了联系。“地坛”与“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命启示?

  明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不变,超越了个体有限的生命。文中的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而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七、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八、写作特点

  1、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

  2、本文还较多地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的残废自伤对比;“我”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而总是顺着“我”对比;“我”重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却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睬她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九、补充资料

  散文:

  (一)基本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二)线索:

  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三)分类: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十、总结全文

  地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大家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写作特点给史铁生拟写一则颁奖辞。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选择地坛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些对象,通过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对话,深刻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体生命的高贵作者从中获得了灵魂的皈依。

  C、本文写作风格独特,在内容上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从始至终自由洒脱而又饱含情感容量丰富,内涵饱满。

  D、文中的地坛既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也是作者的灵魂栖居地。作者写地坛突出的是一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B、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3、史铁生调动了视觉、嗅觉、味觉描写,展现地坛的博大深沉而动人的生命力。请你试着运用各种感官以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展现“秋季的雨”,200字左右。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C

  3、示例:

  孤寂的清秋,只我一人,唯一陪伴我的是这场迟来的秋雨。我松了松衣襟让雨水同我嬉戏。她是那么顽皮,轻弹着我的发梢,轻点着我的鼻尖,轻轻地把我引人她的世界。清香的,我呼吸着这花香似的空气;甜蜜的,我吮吸着这乳汁般的雨。为何你也一人,却如此清香如此甜蜜?或许生命就该这样吧,哪怕一人奋斗,也要进步;哪怕再多困难,也要乐观。我微笑着,看着我头顶的秋雨,心底默念,谢谢你,教我如何面对坎坷的人生。

  解析:

  1、A项“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错,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B项应为“衬托出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D项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地坛在文中“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

  2、A、B、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我与地坛》教案4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响曲》

  导语: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答:还写了母亲。

  问: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第一部分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第二部分

  导语: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个别学生朗读1~3段,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可配乐《懂你》)

  三、借鉴、吸收

  导语: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对生命怎样感悟的?对母爱如何理解、回报?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爱母亲,学会回报等等。(结合课前读后感习作)

  结语: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才更深刻地理解母爱。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又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不要屈服。

《我与地坛》教案5

  一、关于作者的介绍

  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

  二、《我与地坛》在史铁生创作历程上的意义

  到了《我与地坛》(1991),作者决心来一次自我解构,即对过去十年写作在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这篇自传散文体小说,首先将他在几篇小说中用来凝造荒原气氛的那座废弃古园,还原为北京市他家附近的地坛公园。从他对公园的景色和人物的描写中都能找到那些小说的影子。这是解构迷宫的第一步。此外,他试图颠覆自己的思想:“谁又能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这种颠覆使他找到一个肯定“差别”的解构主义答案:“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这个发现为创作带来生机。在写作行为方面,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悟。

  3.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4、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炼关键句。

  5、德育渗透目标:对生命的再认识

  6.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难点:本文传达作者怎样复杂的感受。

  解决办法:反复诵读,文章。

  7.学生活动设计:快速阅读、精读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难得的,值得人们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全部讲述围绕的核心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陨砭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二、明确目标

  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怎样概括、理解?

  [讨论明确]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第二个阶段中,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超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有怎样的命运和活法。

  2.[提问]重读第一节,找出关键句及行文线索并各包含怎样的深意。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影子。”

  ——作者无意中来到地坛公园,感悟到自己心里与这荒园产生了神秘契合。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给他的一个事实”。

  ——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行文线索:地坛里铁生呆想一初到地坛公园一几乎天天来此一在这里度过了各个季节。

  [提问]第二节重点写的是什么?

  [明确]重点写母亲给了作者生存的启发。

  [提问]第二节行文线索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先写到他的母亲,进而将个人的问题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结尾写出了自我的三种不同标志。

  [提问]关键句是哪些?怎样理解?

  “可她又确信了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没有一条路走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准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母亲在这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命运。

  “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

  ——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承受命运的重压。

  “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不幸的命运已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你还能有自己的救赎之路吗?从而自然地引出问题的关键: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清清楚楚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史铁生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个人对苦难的承受已不是偏狭的绝望,而呈现对人类的整体存在的担当。

  五、总结

  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而又内蕴着一种实在的激情。所以成其为艰难的是真正完全地投入到那生命本身的舞蹈,而这一点唯独还需经过真正的苦难才能做到。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更深地体会到史铁生写《我与地坛》所体现的个人心境的痛切之处以及他对自我所执的真正超越。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加深理解。

《我与地坛》教案6

  【教学目标】

  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上课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讨论与指导相结合,体味作者传达的感受,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仔细观察纹川地震中图片,体味感受并交流。

  二、整体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1、“我”进入地坛时的心境?(身体残缺而精神颓废)

  2、地坛景物描写有几处?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处描写:古园历尽沧桑露出生命本真的模样,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而冷落宁静为我提供了思考审视自我心灵的场所;古园的荒芜衰败与作者的失魂落魄不谋而合让我有宿命的感觉。第二处描写: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微观自然世界,有着勃勃生机,让作者感受到卑微纤细的生命主体在自然大生命的背景下并不在乎自己栖身地的荒芜,在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让作者明白包括人在内的每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第三处描写:园子里有冬雪,有暴雨,有秋风,有早霜,有坎坷,有落寞,象征生命是充满劫数的,但亦时时洋溢生命的律动:地坛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但在不断的变化中又显示出永恒的一面:“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它们生命力顽强,历久弥坚。这些激励着“我”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勇敢面对不幸,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我”在地坛悟出了什么?我们又该悟出什么?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的关系: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我在地坛获得重生人应该成为命运的创造者。与其向命运屈服,不如意气风发地在生活的田野上播种希望;与其空等命运的恩赐,不如通过奋斗去摘取生活田野上的鲜花。人,如果能将个体生命放置与自然大生命的背景之下,往往能获得心灵宁静与归属感,并更深地认识自己的人生。

  三、练习:

  观察图片,写一段文字,写写你的感悟。

  四、交流感悟。

  五、作业阅读《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探究对“怎样活”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我与地坛》教案7

  教学目标 :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研习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上课前三分钟听乐曲,并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可让学生自己解说,师明确):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新课推进:

  (一) 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节为过渡段。第2至3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4至第9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10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三) 重点鉴赏,第一部分:

  1、品读文章,初步感悟

  播放背景音乐《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学生自己品读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交流探究

  (此环节建议:提出的七个问题,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全部给出,并可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①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你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你会到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可提示学生逆向思考)

  ③“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④“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⑤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⑥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与死?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⑦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

  明确:地坛已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可展开说明)

  3、课上诵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并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二,重点点拔)

  明确: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例析)

  三、课堂小结: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今天我们所共同探讨的这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座古老的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最终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四、课下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读本)全文。

  2、写作实践:仿照第一部分写地坛的相关内容,描写一处与你的心灵家园息息相关的.一处地方。(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一、新课推进:

  (一)研读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精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分组探讨,结合自身体验)

  明确: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

  (二)提练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可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词语用自己的话概括母亲形象)

  (三)提出问题,交流探究(以下提供了解读第二部分12个问题,教师可加以选择应用)

  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

  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二、课堂小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课下拓展: (可任选一个或两个拓展,作为课下作业)

  (一)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合欢树》,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 回家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在上第二个课时“我与母亲”这一部分时,由于我的嗓子有点哑了,于是就想着自己少讲一点,也给个机会,让学生多讲一点。

  “我与母亲”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讨论母亲在史铁生心目中的形象,要求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对于讨论,学生向来是很喜欢的。热闹地讨论之后,学生也能踊跃发言。基本上,学生都能从原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但是,学生对于母亲的形象,仅仅只是说“对儿子无私的、伟大的爱”。抓住这点之后,无论找到什么句子,都是说明了母亲这样的形象。

  学生能找到关键的句子,这很好。但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还是不够的,不能从某一个具体的句子出发来分析人物形象,这是我需要去引导的。

《我与地坛》教案8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我与地坛》阅读练习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惟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中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敢。

  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那时您可以想像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像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闲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来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云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 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注)①《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文章描述了“我”瘫痪以后的心路历程,包括对生命的感悟,对母亲的追怀,对地坛中人事景物的深沉思考等。全文共七个部分,这里选的是第七部分,略有删改。

  1.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经死了。(自然现象)

  (2)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生活变故)

  (3)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心理感受)

  【解析】题目中明确规定是阅读第二段,这是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考查。答案要点不难拟出。因为第二段就写了三个片段,很容易概括。尤其是第二个要点如果注意到“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就非常明确了。

  2.文章四、五两段中,“孩子”“老人”“热恋中的情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6分)

  (1)孩子:

  (2)老人:

  (3)热恋中的情人:

  参考答案:

  (1)孩子:对生活感到新奇,对未来充满渴望。

  (2)老人:对死亡从容坦然,对人生无怨无悔。

  (3)热恋中的情人:对生活满怀激情,对世界充满眷念。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中出现的形象的意义的理解,难度较大,不容易把握。要结合全文,又要充分读懂全文,甚至联系到课本中读过的该文的部分。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参考答案: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③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解析】考查的是对特定句子的赏析,而且是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也就是语言运用技巧。如果读懂了题目中的要求,至少第一、二点能够回答出来。虽然是个开放性的题目,但第三个要点难度较大。

  4.综观全文,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答:

  参考答案: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永恒的。

  【解析】考查的是对作者及文章观点的把握,难度不是很大。

  《我与地坛》测试

  《我与地坛》

  1.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体验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人怎样活的问题需要一生努力解决。充满生机的古园给作者带来了新生命,使作者重又扬起了生活的船帆。

  2.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哪些东西不能改变?仅仅是这些具体景象本身吗?写出一二条具体的体验。

  古园中能 给人以启迪的精神财富任谁也不能改变。夕阳映照着古园的坎坷之路,预示着人生道路是光明的。雨燕把天地叫得苍凉,隐含着落寞的人生必将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苍黑古柏站立多年,人为什么不能在寂寞中前进。

  3.第二节中有一段话:“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想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是对的。”其中画线部分有何深刻意蕴?

  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没能深彻母亲的苦难,现在“我”明白了自己的存在而使母亲遭此苦难,“我”于心不忍,所以,对母亲的离去也似乎感到一丝安慰。赞美母亲伟大充溢字里行间。

  4.文章最后一句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撤,有过我的车撤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人生体验?

  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不张扬的,是默默 的,一个人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而又奋然前行的人,必定蕴藏着母亲真挚的爱。这是对母亲的忏悔,更是对母亲的礼赞。

  5.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此文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不能逃避,不能放弃,要勇于向命运挑战,挑战自我,寻求生活之路,让生命充满生机。哲理: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人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勇于向命运挑战,幸福之路永远把握在自己手中。

  6.“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加点的词各指什么?

  “一个世界”是指正常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另一个世界”是指作者自我封闭的不会和别人接触的地方。

  7.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小昆虫和自己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

  作者当时对人生悲观失望,觉得自己和小昆虫一样可怜,以此来抒发当时心中的郁闷感觉。(这里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借小昆虫来抒发当时心中的感觉。)

  8.作者对蜂儿、蚂蚁等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这些生灵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意趣,得到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增添了对生活的信心。(作者写的几种动物充满了活力,给人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9.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在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死亡的感觉后,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用文中的话回答)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10.史铁生对于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为什么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

  作者史铁生在双腿残废后,时常去地坛,死亡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也许一般读者都考虑过生与死的问题,但是不像史铁生这样贴近死亡,所以他对死亡的思考比一般读者更深入、更真切,对人生也有了一种彻底的理解和认识。

  11.“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为什么“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用文中的话回答)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或: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2.文中写自己摇着轮椅到园子里来时,为什么写“别人去上班”?

  别人上班是为了工作,“我”只是为了找一个去处消磨时光,逃避现实。可见写“别人去上班”是为了对比和衬托。

  13.联系课文,想想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作者会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所以,十五年了,作者还是总到那古园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尽管残疾却不自伤。

  14.如何理解“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脚印”有两种意味:一为物质的,即母亲在园中寻找“我”时密布的脚印;;一为精神的,“我”的每一步精神跋涉都有母亲的身影,“我”的每一次绕行都没能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母亲新的忧虑和哀伤,是母亲陪“我”走过这条长路的。园中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和关爱,而“我”的成长,也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这样母亲和地坛合二为一,也与“我”融为一体。

  阅读第一节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5.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16.“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

  17.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烘托了作者悲苦的命运。

  阅读第一节第四、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8.“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19.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古园中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

  20.请谈一谈第四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

  类比说明,具体表达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的变化(轻松而坦然)。

  阅读第二节第八段,回答下列问题。(20—24)

  2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母亲疼爱并理解儿子。一方面她知道我心中苦闷,不该阻止我来古园,另一方面又担心我想些什么,做出危险的事情。这揭示了母亲矛盾又紧张的心情。

  2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揭示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毫不张扬而又深沉的母爱。

  23.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无言而又深沉爱的痛悔。作者认识到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去体会、去设想、去理解,才有真切的感受,千万不要到“来不及”时,才感受到。

  24.“我”原来就知道“母亲已经不在了”,为什么后来又“才……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当“我”在黑暗中孤零零地呆着却不再有人来催自己回家时,这陌生的感受使“我”真实地感到母亲已离“我”而去。

  25.“我”为什么明明看见母亲还没有找到自己却决意不喊她,让母亲继续着急地悄悄找下去?作者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能分析出来吗?

  对于无助的母亲深挚而卑微的爱,更无助更卑微的“我”无法承受因无条件地接受它而引起的心灵震荡,也不愿因主动承受它而越发显出自身的绝望,还由于毕竟年轻不懂得关心、体贴痛苦的母亲,珍惜母亲给自己的爱,所以选择了残忍的回避。

  26.“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辙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此句为划线句和写“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什么关系?

  照应下文“这样想了好几年”,说明生和死的选择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我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思考和抉择。

  27.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28.为什么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悲痛之后,作者从地毯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讲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

  29.作者将人生痛苦,将死亡比作“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目的是什么?

  这是作者在走过荒芜,经历痛苦,走过孤独之后真实情感的流露,截瘫使他更加向往自由行走,表明作者更加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未来、面对死亡,他知道经历“熬夜准备考试”之后,将有成功的喜悦,那将是人生的永恒。

《我与地坛》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体会文章第二部分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领悟生命的意义、内涵。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两个问题)

  1、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塑造了一位淘金者形象,请同学说说淘金者是怎样的形象?

  2、从中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二、你还知道哪些和命运抗争并取得成功的例子。

  让学生自由回答,引出我们今天还要接触一位这样的人他就是作家史铁生。

  三介绍作家作品史铁生

  (1951~),生于北京,67年清华附中毕业,69年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教案《教案:》。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合欢树》 《我与地坛》《答自己问》《务虚笔记》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曾一度想到死,他家附近的地坛成了可以“躲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由死到生的过程中地坛给了他很多生命的启示,他在地坛呆了十五年,他有许多感悟,他把这些感悟用优美的语美写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

  四学习第一部分

  让学生默读课文,把第一部分你认为比较精彩的语句划出来,分析精彩的原因。

  学生划出的基本就是景物描写三部分,在让学生回答原因的同时,引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学习第二部分

  生死问题解决了,剩下的是怎样活的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怎样回答“怎样活”的问题的。

  第二部分在写法上的特点: 人神对话,重点理解一些难懂的句子,

  例如:“这是你的罪孽也是你的福祉”

  六结束语:

  送给大家一首诗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我与地坛》教案10

  《我与地坛(节选)》第一部分写地坛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作者着重思考了为什么活下去和怎样活下去的问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化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讨论,明确文本所涵盖的内蕴,不断拓展延伸思考。史铁生的所有作品贯穿的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本文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就要创造条件,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理解苦难,体味人生。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本篇语言恳切优美,饱含感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值得借鉴。教师应紧扣“语文”特色,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有张有弛,从而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

  教学难点

  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母亲的悲苦,进而领悟生命真谛,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史铁生生活图片、年迈母亲图片、资料卡片、练习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2.筛选信息,理解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深入体验残疾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及母亲的悲苦,进而领悟生命真谛。

  2.领悟母爱,在读懂母亲的基础上读懂苦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传说中永世流浪的小矮人,在土地上漫游,寻找通往家园的路。人,站在以不可企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飞奔的星球上,也在苦苦思索人生的目的。古往今来,无数哲人如是说:寻找精神家园,返回精神故乡。精神家园,漫长而又古老的命题,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就在寻找,而现代人的这种渴望似乎更强烈了。精神家园在哪里?哪儿都没有。一次次听到鸡鸣犬吠,一次次看到绿阴阡陌,而这些又如同天空飘着的云,很快便幻灭消失。精神家园,仿佛美丽的太阳城,迷人而又遥不可及,却又能给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精神家园在哪里?哪儿都有。麻布、白菜和破旧的被褥,这样的生活条件常人是不愿接受的,而在修行的高僧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精神家园,就是寻找,在寻找中获得一切:真理和幸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找寻精神的家园。

  【多媒体课件显示:湛蓝的底色,以地坛为背景,左上方写着《我与地坛》——史铁生,右下方史铁生坐着轮椅,微笑着。】

  推进新课

  师 请根据节选内容说一说史铁生的经历。

  生 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忽然患了截瘫。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和出路,就经常到园子里去思考,母亲也给了他很多安慰和帮助。在母亲去世之后,他终于发表了小说,并且不断获奖,碰撞开一条写作之路。师讲得很好。第一部分初读好像有些乱,我们需要理出一个线索,这是以事件或是以时间先后为线索的吗?

  生 不是。

  生 我认为是以地坛为线索,走进地坛、亲近地坛、感悟地坛。

  师 有道理。不过我认为地坛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感情和思想,他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思考也有一个变化轨迹,请大家尽量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

  生 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师 很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坛是作者的再生之地,找出写地坛的一个关键句。

  生 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生 我认为那句只是引出地坛,能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多媒体显示:荒芜在哪里?为什么又说不衰败呢?】

  生 荒芜很明显嘛,是说它显得很破旧;至于不衰败是说里面的动物,哦,还有植物很有生机。

  师 我还想再补充一点:荒芜除了残破之外,还跟人们对它的态度有关,当时的地坛无人重视,不管是官方还是百姓。说它不衰败是因为它的内里各种生物充满生机,而文中说“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从中可以看出,地坛丢掉了什么呢?

  生 “浮夸”“炫耀”,也就是说是“虚华”和“浮华”。

  【多媒体显示:具体说一说,地坛对作者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地坛至少给作者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场所、思考的场所,我觉得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灵魂。

  生 我认为地坛也有创伤,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

  师 你说得真好!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佬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地呆在那里。作者自己的磨难跟地坛的沧桑相比真是渺小的。

  生 我认为园中的花草和虫子对作者的态度变化很重要。

  师 是的,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多媒体显示:“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师 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说说你感兴趣的句子。

  生 我喜欢写蚂蚁的句子,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

  生 我注意到蜜蜂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其间,感觉很稳。蚂蚁的稳和作者的烦躁不安形成对比。

  生 我注意到蝉蜕,蝉蜕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

  师 (掩不住脸上的喜悦)我真想为你鼓掌!

  生 我也注意到蝉蜕,但我想到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生 我注意到露珠。它在叶子上滚动、聚集,然后继续滚动,再聚集,露珠就越来越大了,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掉下,如果这时有阳光,那就太美了。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

  师 说得很好。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吗?(学生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给学生一点回味的`时间后再交流。)我认为这都是心灵中的声音。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很震撼的!草木生长的声音呢?作者曾长时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现在草木竞相生长又激起他心中生的热流,这声音在他听来是那样真切!

  师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虽然不能一一对应说蚂蚁教会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便如何,但几年的观察、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在解释“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时候,作者用了六个譬如,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师 这一段的景物描写和前一段相比如何?

  生 这一段写的是古柏、落日、暴雨,而上一段写的是蚂蚁、瓢虫、蝉、蜜蜂,我觉得这一段写得更大气。

  师 我请那个刚才笑的同学发表一下高见。

  生 我同意他说的大气。但认为前一段的生物是自得其乐,过一种“小资”的生活;而这段的事物大多有某种不好的境遇,如雨燕、落日都有和命运抗争的意味。我认为这一部分更厚重更深沉。

  师 说得有道理。现在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请看屏幕。

  【多媒体显示:“我”为什么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请结合其中某一个“譬如”来谈谈到那园子里去的理由。】

  生 落日灿烂的光辉抚平了地上每一个坎坷,这好像给了作者以某种暗示。人生确实有意想不到的坎坷,但它终究会被太阳照亮,因为太阳明天依然照样升起。联系到自己的遭遇与不幸,作者想到了如何让自己的一点“坎坷”填满辉煌!这便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生 我觉得,落日的坎坷表示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忧郁、落寞、失意,让人觉得似乎周遭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出现在石门中央的落日,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之下,人们很容易看清自己心头的伤口,就像地上的坎坷在寂静的太阳下显得那么的清晰可辨。并且,落日的光辉只是那短暂的一刻,“灿烂”是落日死亡前的“回光返照”,那恰恰反衬出它的没落和悲哀,其实,这也就是此刻作者的心境。这是作者在生与死这对矛盾前的痛苦的思考,愿意去古园看落日而不去观朝阳,便是最好的明证。

  生 高歌的雨燕在天地间叫喊,它们是不管这园子昔日的辉煌还是今日的落寞,只要兴致所至,就引吭高歌,只要一息尚存,便唱出自己的心声。作者在落寞之中听到这激昂的叫声,怎能不为之一振?怎会不去考虑怎样好好地活?

  生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让人浮想联翩,那是一种怎样的快活的场景啊!欢乐、自由、无拘无束、热情、奔放、无忧无虑,那是活力的象征,是生命的写照,这理所当然激起作者对生命的认同,对未来的渴望!冬日的雪天里看孩子的脚印能给作者以无穷的力量,能不去地坛?

  生 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让他猜想着孩子的欢乐与奔放,当然同时也可能激起他对少年时美好生活的回忆。如今残疾的双腿,使他与眼前的这一切无缘了,这是何等残酷的事实啊!看着那清晰可见的脚印,作者心中虽有遗憾,虽有失落,虽有感伤,但还是可以给以一种慰藉,一点温暖,因为回忆可以暂且忘却眼前的伤痛,这就好像喝绍兴老酒一样,每天喝一点,便能获得一种微醺的感觉,那种感觉是妙不可言的,作者能不去地坛吗?

  师 (笑)像喝绍兴老酒一样有种微醺的感觉,体验很深的嘛。(众生笑)请继续。

  生 苍黑的古柏恍若站在历史长河中的老人,多少沧桑,多少流变就像发生在眼前,生命微若纤尘,人生倏忽之间。古柏让作者慨叹人生的短暂,激发作者对生命价值的叩问。这自然会让作者去思考怎样活的问题。

  生镇静的古柏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对任何人的忧郁、欣喜都毫无反应,当然也对十五年来出入其间的作者无动于衷,这让作者想到了他的生死对于这古柏的无足轻重,这便给了他一丝坦然与一线安慰,让他继续去考虑如何活的问题。

  师 谁说得有道理?(不少学生:都有道理。)对,对文章的理解,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最终复制作者的思想情感,而是能够得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来!哪些同学再说说?

  生 夏日的暴雨给了草木与泥土以又一次的生命,它们的“气味”在园中弥漫,扩散,于是无数个夏天的故事便在这古园里复活了,园子里充满着生命的气息。这种想象充斥着整个古园,这气味简直让作者神往。这就是地坛给予作者的无穷魅力。

  生 秋叶的味道,是秋叶“飘摇歌舞”时点缀缤纷世界的方式,是秋“坦然安卧”时悲壮的告白,是秋叶“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殒身不恤的壮烈和幸福,也是秋叶生命辉煌的最后宣言。做一片秋叶,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或许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去古园看秋叶的原因。

  生 秋天,叶子告别了枝头,缤纷地飘落,静静地死去,这让作者想到了一个很敏感的字——死。那种微苦的味道当然是不好闻的,因为那是死亡的味道,作者的母亲是秋天走的,留给作者的是心头的无法驱散的伤痛,他要去填补这伤痛,他要为母亲好好地活下去。文章的第二部分就集中地描述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理解。在这里对秋叶倾情地描绘,其实是为下文作好铺垫。作者经常去古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为了寻觅母亲的足迹,因为有落叶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师 你说得真是棒极了。你不是孤立地思考一两句话,而是联系下文,走入作者的心灵深处。不简单!来,大家为他鼓鼓掌。

  生 老师,我还要说。我认为,作者从古园里与自己相似的东西产生了共鸣,他内心有着一股想活下去的念头,他希望自己: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他希望自己也能把生命的辉煌留给坎坷,留给这个世界。

  生 落日、冬天、落叶,这些意象都含有结束的意味,寂静、落寞、忧郁、微苦等词语则含有伤感、冷涩的韵味,这些都说明作者还没有真正面对命运残酷的事实,还没有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还没有完全摆脱那个“死”字。到古园里去是为了进一步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师 你为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作了一个精彩的总结啊。(众生笑)达芙妮·杜穆里埃在《蝴蝶梦》中写道:“这地方曾经属于我们,这里留下了我们的痕迹……不,不是指这些物质的有痕形迹,我们留下的是生活中的一个时刻,是思想和心境,是一种难以名状的东西。”记录了作者残疾之后心路历程的地坛,也许就是这样一种难以名状的东西!生命留下的细节,在经历过冲动,经历过浮躁与痛苦之后,又将思考平静地纳入生命的轨迹,在回忆与自省中,处处可见弥漫着的便是浓郁沉静的人生况味了。

  【多媒体显示:“新闻点评,交流启发”。】

  师 刚才呢,我们是结合文章来谈的,现在,我们抛开课本,听几则新闻。听完后,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有怎样的感想。(朗读广播新闻)第一则:20xx年9月17日,到广州某大学报到才2天半的新生小黄,于零时突然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没有留下遗言和遗书,只在日记中写到“睡不着,头痛”,曾打电话向家人诉苦。

  第二则:20xx年10月31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名14岁的中学生因觉得自己难以承受来自老师的责怪,一念之间自缢身亡。他在遗书里说,要用死来向">向老师证明自己的清白,并讨回尊严。

  第三则:“对不起,不要把我的事情告诉同学,以免影响他们学习。不要追究任何人的责任,我太累了!”4月6日,安徽安庆市某中学一位16岁的初二学生,留下如此简单的遗言后服毒自杀。

  生 让人震惊!死,肯定要死的,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太脆弱了。自卑与懦弱,遇到困难与矛盾,不是想着如何克服解决,而是选择了逃避甚至死亡。想不开就死,也太不负责任了。生命如诗,生命如歌啊,应该用生命和意志,扼住命运的喉咙!

  生 现在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教师固然有错,家长固然有错,但如果一个一向都很顺利的人突然间遇到点儿挫折的时候,就选择死,这绝对是他自己的错!

  生 我忽然想到了张国荣,他迷失在无限的彷徨中,于是,他选择了死亡——对于他那样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生 (忽地站起来)我不赞成。生命是这么微小,那又何必再去伤害它。我们总有进入坟墓的那一步,又何必那么早就匆匆自掘一个呢?好好珍爱生命!

  课堂小结

  同学们,当我在电脑上输入“中学生自杀”几个关键字进行搜索时,搜索的结果使人震惊:314000条!在我们的生活中,困难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是无法逃避的,而也正是这些挫折,使我们饱受考验,深得生命真谛。记得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感谢挫折!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祝愿在座的各位能够珍惜生命,直面人生!好,看看今天的课下作业。

  布置作业

  【多媒体显示作业:余秋雨建议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而散文是文学创造中最接近于天然的东西,是我们真情实感的流露,你的感情质量决定了你的阅读和写作的质量。只有将你的情感调动起来,你才能真正懂得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请阅读《我与地坛》第一部分,谈谈你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作家史铁生在生命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截瘫了双腿,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是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双重境界,启迪了作者,宇宙浩瀚博大,人生卑微渺小,应该珍惜生命。作者从死神的魔掌中解脱了出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作者也不是一下子就找到的,它是以母亲的苦难甚至是生命为代价才参悟透了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

  推进新课

  【多媒体显示:“解读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并配以年迈母亲的沧桑照片。】

  师 对于一位残疾人的母亲,她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

  生 生活在惊恐与痛苦之中。

  师 很好,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生 “最苦”。

  师 对。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哪些事件上呢?

  【学生思考。】

  生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去地坛“母亲”送,二是“我”在地坛“母亲”忧,三是“我”久在地坛“母亲”找。

  师 概括能力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你的阅读能力非常棒。好,我们就依据你刚才说的顺序,来具体体验一下母亲究竟有多苦。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配乐马斯涅的小提琴曲《沉思》。】

  师 文章好,还需读得好。读得很感人,体验很深,谢谢。透过这些细节,我们怎么评价这位母亲?

  生 母亲知道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个宁静的去处,需要一个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

  生 母亲尊重儿子的选择。

  师 然而,当“我”在地坛的时候,母亲又是如何“忧”的呢?

  生 “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还有:“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师 母亲心灵的风暴,飞沙走石,永无栖止。一方面,她要随时接受来自地坛的儿子自杀的噩耗,另一方面她又为儿子设想着未来的路该怎样走,心灵的重负无以复加。“我”所承受的是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把这种痛苦不能表露于形色的痛苦。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当“我”久在地坛时母亲找“我”的语句。

  【师生共读倒数第3段。】

  师 母亲此时就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活下来,你怎样看待这种母爱?

  生 只要儿子能坚强地活下来,她就满足了,把生命的价值意义压到最底线,较之于那些嘘寒问暖、望子成龙的母爱又是多么崇高和圣洁。

  生 这是一种深沉博大、毫不张扬的母爱,是苦难中的母亲形象。

  师 我们知道很多赞扬母亲的故事,如孟母为了选择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三迁其居,培养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亚圣”;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用苇秆在沙地上画字教他认读,成就了一代文豪,彪炳千古;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教导出一代名将,千古英雄。然而,那些残疾人的母亲将承受多重的负担啊,哪位同学知道这方面的故事?请讲讲。

  生 快80岁的著名影星秦怡,有一个50多岁的残疾儿子,秦怡不仅料理他的生活,还让他学绘画。一个西方著名的电影制片人知道了大为感动,收藏了她儿子的画,并说,他收藏的不仅是一幅残疾人的画,更是一个残疾人的母亲的伟大人格。

  生 武汉20岁的武警战士方超追击歹徒,被歹徒的子弹击中大脑,成了植物人。母亲每天在他耳边呼唤他的名字,讲他儿时的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唤醒了他,这是母爱的奇迹。

  生 香港弱智儿瘐文瀚走失,下落不明,其母花费巨资四处寻找,两年多了始终没有放弃努力。

  师 爱迪生说:“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母爱是伟大的,然而这样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我”却等母亲去世后才懂得。母亲去世后,留下的只有无穷无尽的痛悔。

  【多媒体显示:“无尽的痛悔”并配以相应的图片。】

  师 因为母亲去世之后才懂得母亲的苦难和伟大,因此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可以说充满了深深的歉意、遗憾和无尽的悔恨,这种深情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一部分从头到尾字里行间都蕴涵这种感情,我们集中来看第7段。

  师 这一段,有一句话重复三次,但一次比一次强烈,是这样写的——

  生 “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师 这段中,充满了怀念与痛悼、沉郁和哀怨。读这一部分,万万不可平平淡淡。我的做法是首先把自己设想为作者,然后联系“自己”所发生的一切不幸,选择一种合适的阅读技巧,把自己的心中的情感和思想淋淋漓漓地表达出来!

  【请一名学生再读这一段。】

  师 读得真感人。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个名字!这个让我们任性的名字,这个常常被疏忽的名字,这个总是让人毫不察觉她的温柔的名字,这个将所有的疼痛掩埋,将所有的快乐酿出的名字……这个名字,对全天下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名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小诗。

  【分发材料,播放满文军的《懂你》歌曲作为音乐背景。】

  【学生欣赏英国玛格利特·魏德玛的《妈妈的牵挂》:】

  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冬天在窗边,夏天在门旁/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我们轻蔑地嘲笑着她迂腐的关怀/但我们长长的回家路/却因为有了她的焦急守望而备感安全/她从不会忘记/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因此,我确信/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在天堂的窗边,在天堂的门旁/守候回家的我们/她总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师 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来分工朗诵。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师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真正的文学在于能给人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我们被这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我们被这母子的生命情结震撼了。在座的每个人,我们自己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在坚忍地承受着呢?然而,我们平时是否意识到了这点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 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我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最令我感到痛苦的,是我的母亲。小时候,母亲是我的偶像,是我向小伙伴们夸耀的资本。母亲是优秀教师。可是,长大后我却发现她竟像个小市民,爱查看我的书包,审问来我家的女同学,就像一个KGB(克格勒),我活得多累啊!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简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不过,现在想想,自己的想法有些愚蠢。我应该主动和母亲沟通。

  生 从小到大我不知惹恼过妈妈多少次,她分别拿过土豆、丝瓜、梳子、衣架、拖鞋、扫帚、接线板……往我身上扔,然后她会用超大号的嗓音尖叫:我为什么要养你长大来气我?我是不是欠你什么?总有一天我会被你气死的……她那几句话我大概9岁的时候就能够流利背诵了。我可以理解妈妈,虽然每当屋子里充满火药味的时候我讨厌她气得变形的脸,但是妈妈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现在,妈妈已经42岁了,我忽然害怕起时间的流逝。时间给我年轻的妈妈风霜雨雪,看她一步一步艰难跋涉辛苦地走到中年,我感到很懊悔。

  生 妈妈对我管教很严。有一次,为了报复妈妈,我差点出走,信都写好了。在那天,妈妈讲了个笑话,把我一下子逗乐了,我竟然一下子发现母亲竟那么可爱。我庆幸自己没有出走。

  课堂小结

  或许越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越容易忽略,母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更多的时候我们把母亲的关心理解成唠叨,把母亲的严厉理解成教条。我们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母亲仍没有学会享受生活?或许,选择了作母亲就注定了要选择付出与牺牲!其实,正是这份付出与牺牲,才真正体现了做母亲的责任,更体现了做母亲的伟大……好,看看今天的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多媒体课件显示: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对《我与地坛》最好的诠释,一方面讴歌了母爱如菊花,泼泼洒洒,圣洁而深沉;另一方面从母亲身上领悟了为爱我们的人好好地活。请同学们课下认真阅读,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我与地坛》教案11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自学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史铁生的图片和地坛的图片,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他的作品一方面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注释。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人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二)字词

  展示部分重点难点字词如下:

  妥帖 熨帖 (用字用词帖切,妥帖;心里平静) 请帖 熨烫

  碑帖 坍圮 亘古不变 隽永 恪守 猝然

  炫耀 窸窣祈求 安详 嘈杂 遐想 瑕疵自顾不睱 铤而走险 肄业

  埋头 临近 嘈杂 保障 专心 邻近 纷纭 保证

  (三)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感知,列结构提纲

  (四)讲解学习第一部分

  1、前半部分追寻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在地坛对人生做的思考)

  我该不该去死 我为什么要出生 我应该怎样活

  2、生交流阅读感受

  3、阅读文中第一段与第五段第一句话,谈谈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作者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怎样?

  4、第五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衬托作者心境

  2)、这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静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思考与解读。

  4、生反复朗读“怎样活的问题”一段,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并且分析了第一部份,大家要对字词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加工,能够自己列出结构提纲,着重体会作者在地坛所做的思考。

  八、作业

  阅读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的感受(不少于一百字)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资料

  于是,我便想起了史铁生。他是一位我无比敬慕的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但让我始终难以忘怀的是他的《我与地坛》。最初读《我与地坛》是在一个黄昏,凄冷的夕阳弥漫在窗前,那深深的红里有一种悲壮的色调。我沿着文字翻动书页,我的泪水也悄悄涌满了眼睛。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史铁生的母亲也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摇出轮椅动身前,他的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母亲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

  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儿子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史铁生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指地坛)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二、读第二部分 讨论交流

  1.为什么作者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

  2.母爱是如何表现的?

  不幸的母亲、坚韧的母亲

  从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来写母亲对我的关爱

  写母爱并不是直接表现的,而是通过 自己心灵的对话

  3.作者的痛悔之情是怎样体现的?(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4.16段中“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应是希望作者探索自尊、自重、自强的人生之路

  读最后一段

  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进了孩子的心里,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但是作者反复在惋惜“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让我们听着这首“懂你”来体味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作者的痛悔之情。

  二、小结:文章到此我们就学完了,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几遍,注意体会母爱是怎样体现的。那么我们也想一想,我们是否也真正懂得了母爱,我们了来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现在一切还都来得及,去做我们该做又能做的事吧。

  三、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

  《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词语解释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宿命——一种唯心思想,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剥蚀——物质表面因为风化而逐渐损坏。

  雕琢——①雕刻(玉石)②过分的修饰(文字)。

  亘古——整个古代。

  譬如——比如。

  熨帖——①(用字、用词)贴切;妥帖。②心里平静③方言舒服④方言(事情)完全办妥。

  二、课内阅读

  1、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地坛,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诵读第一节,说说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新的理解。

  【解题指导】: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第一部分。完成本题,要让学生反复阅读第一节,看看每读一次,自己理解到了什么。然后找出其中一些关键语句,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再找出其中写景的语句或段落,看看景物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也可以以课堂讨论的方式完成。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使得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现实处境而痛苦、迷惘。

  不断地去古园“窥看自己的心魂”,思考该怎样生活。祭坛石门中的落日,高歌的雨燕,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夏天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冬日满园中熨帖而微苦的味道,无不是生命的印迹,展示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

  2、 阅读第二节,说说母亲给了作者哪些生存的启发?

  【解题指导】: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母亲的爱与痛苦在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中所起的作用。完成本题,要注意其中那些深蕴作者感情的语句,了解母亲所默默承受的苦难。

  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是在母亲去世以后才慢慢领略到的。母亲在苦难的折磨中走完她人生的历程,在苦难中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重压,正是母亲的这种“活法”,解答了他怎样生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使他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3、 下边使本文和有些当代作品中的一些语句,它们不符合一般的语言习惯。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评价?

  1.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史铁生《我与地坛》)

  2.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点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阿城《棋王》)

  3. 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提示】:这道题是语言题,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文学语言和交际语言具有差异性的问题。可以结合所给语句讨论,各抒己见,但要持之有据。讨论后得出一些理论:作家的有些语言常常突破常规,看似不符合语法,不符合逻辑,但往往能使语言新奇,有深意,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然,不可处处使用这样的语言,否则语言就失去了交际工具的作用。这样的表达一定要恰如其分,能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三、拓展阅读练习

  我与地坛(第五部分节选,有删节)

  ①我也没有忘记一个孩子——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我第一次到这园子里来就看见了她,那时她大约三岁,蹲在斋宫西边的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说着话,一边捡小灯笼。她的哥哥,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在捉什么虫子,他捉到螳螂、蚂蚱、知了和蜻蜓,来取悦他的妹妹。有那么两三年,我经常在那几棵大栾树下见到他们,兄妹俩总是在一起玩,玩的和睦融洽,都渐渐长大了些。之后有很多年没见到他们。若不是有一年我又在园中见到他们,肯定就会慢慢把他们忘记。

  ②那是个礼拜日的上午。那是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我摇着车到那几棵大栾树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满了小灯笼的季节。当时我正为一篇小说的结尾所苦,既不知为什么要给它那样一个结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让它有那样一个结尾,于是从家里跑出来,想依靠着园中的镇静,看看是否应该把那篇小说放弃。我刚刚把车停下,就见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作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少女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裙裾,两条腿袒露着也似毫无察觉。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却还没看出她是谁。我正要驱车上前为少女解围,就见远处飞快地骑车来了个小伙子,于是那几个戏耍少女的家伙望风而逃。小伙子把自行车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着那几个四散逃窜的家伙,一声不吭喘着粗气,脸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样一会儿比一会儿苍白。这时我认出了他们,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一地,铺散在她脚下。她仍然算得漂亮,但双眸迟滞没有光彩。她呆呆地望着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吧?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的无数小铃铛。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车后座,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

  ③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④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也没有肥力的沙漠。

  ⑤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⑥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欢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⑦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⑧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⑨设若智慧或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1.“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一句中作者“惊叫”或“哀号”的是什么?

  2.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无言是对的”?

  3.结合第④段语意以及上下文的句式特点,试补写文中缺少的一句话,不超过30字。

  4.第⑤段中作者说“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其含义是什么?

  答案

  1、①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②令人悲伤的是漂亮的少女竟是弱智。

  2、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想不明白的,是让人迷茫而无奈的。

  3、原文: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

  4、人类存在的本身需要差别,象痛苦、幸福等等差别永远是要有的

《我与地坛》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3、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命运》)同学们,请告诉老师你听到的乐曲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贝多芬)对,就是那个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却依然不向命运低头的贝多芬。他曾经说过:“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叫我屈服。”这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力啊!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象他一样向不幸命运抗争的人。今天我们就走近作家史铁生,一起体会他用十五年时间参悟的生命价值《我与地坛》。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生于北京,大革命初期他响应号召到陕西务农。21岁时,因积劳成疾导致下肢瘫痪。住进医院的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但他身残志不残,返回北京后潜心写作,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凭着顽强的毅力,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文字作品。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21岁正是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对他的打击多么深啊。世界在瞬间崩塌,如何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史铁生用了十五年的时间长久地思索,他潜心读书,致力写作,终于成长为一个具有哲学家思想的作家,但这中间的过程却是多么地痛苦而又复杂。史铁生的作品,包括他的小说、散文均贯穿了一点,那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正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三、整体感知

  (一)析题

  我与地坛,抒情散文,借地坛抒写自己的痛苦、复杂、深沉的感情。

  (二)提问:

  1。几个部分?总体上看,各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

  2.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一)地坛对象(二)母亲

  ∣∣∣

  荒芜但并不衰败特点坚忍、毫不张扬

  ∣∣∣

  生命感悟作用生存启发

  四、精读分析

  1.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答: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同病相怜作者被社会遗弃

  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答:雕栏玉砌不复在苍松翠柏树幽

  四壁朱颜改野草荒藤乐悠悠

  残阳正红

  废园沉静

  蜂飞蚁动瓢虫升空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满园草木竞相荣

  ∣∣

  古旧荒芜特点生生不息

  ∣

  荒芜但并不衰败

  3.它们引发作者怎样的思考?

  答:引发了作者的三个思考即(1)我该不该去死?

  (2)我为什么要出生?

  (3)我应该怎样活?

  4、针对第一个问题地坛给了我什么启迪?(找出关键句)

  答:“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弱小的生命,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顽强的活着,给了我生命的感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园中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可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到使这里不再衰败,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顺从自然。所以我虽然双腿残疾,也要顺应自然不应去死。

  5、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了答案,解答了生与死的问题。地坛帮他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答:(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那么,我应该怎样活着?

《我与地坛》教案13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

  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课前我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首雄浑凝重激越而有昂扬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命运的人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史铁生图片)

  面对残疾,史铁生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他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在国外出版。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理解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二、讲析第一部分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得无独厚的地坛。(出示地坛图片)

  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幅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听读后回答: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2、(听读)学生回答,出示板书:、剥蚀、淡褪 坍圮 散落

  3、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后板书:荒芜

  4、那么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失魂落魄 残废

  5、提问:现在,请同学来说“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学生回答,提示小结,曾经庄严神圣的地坛被人们遗忘了,双腿残废的“我”似乎也被世间遗弃了,史铁生看着这同样命运的地坛,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排遣郁闷的地方,很快地,他消极颓丧的精神状态和荒园融为一体。

  6、当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时,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昆虫雨露,下面请听我朗读第五段中的景物描写后回答:此时在地坛里除了荒芜冷落,他还看到了什么?

  (范读,回答后板书)不衰败

  7、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评价学生回答后小结:地坛里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他们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已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它们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即使我已经残废了,我也要直面现实,珍爱生命。这也是作者从中感悟的人生真谛。

  板书: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9、解读自然,由此解读了生命,文中象这样蕴含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请同学们齐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然后,把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勾画出来,进行品读。

  10、请一位同学读出你喜欢的.句子。

  11、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那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2、学生回答后小结: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苍黑的古柏,还有不期而至的暴雨、静美的落叶,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此时,地坛,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三、讲析第二部分:

  1、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从我们的眼前退却,渐渐淡化为一个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我们眼前更加清晰地浮现一个伟大的形象,——母亲。请同学们跳读第二部分,概括母亲的形象。

  学生回答后板书:苦难 顽强

  2、母亲的苦难何在?

  (1)儿子残疾“母以子贵”不幸。

  (2)儿子不理解母亲,发脾气,她得默默承受。

  (3)他得以自己的微笑来化解儿子的痛苦。

  3 苦难而顽强的母亲给了我什么生活的启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直面痛苦 追求幸福

  4、可是史铁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理解母亲,从这段《秋天的怀念》我们也可以看出,(出示图片)逐渐的,随着思考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自己的一生。母亲以他的的活法,无言地告诉了我应该以坚韧的意志直面艰难的命运,以深沉的爱关注痛苦的人生。可惜“我”直到母亲因病去世后才隐隐感觉到了心里的失落。下面请听一段史铁生的内心独白。

  (范读相关文字)

  母亲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留给作者的只是无尽的追悔与哀怨。

  5、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满文军的《懂你》。

  6、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为什么?(歌词、旋律、镜头)

  7、如果你是导演,你要为史铁生和他母亲拍这首歌的MTV,你会选取他们生活中的哪些镜头来祭奠这位伟大而苦难的母亲?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小结:“我”去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我久在地坛,母亲找,这一组组感人至深的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了母亲深沉的爱以及在“我”终于读懂了母亲后痛彻心肺的悔恨和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我希望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千万别再留这种遗憾。

  四、全文小结:

  其实,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我与地坛》教案14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感受作者在地坛中的心态变化

  感悟生与死的关系,使学生更好地面对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景物描写展示人物内心教学过程:

  一、完成课前布置学案,解决字词。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我与地坛》,请大家将课文翻到45页。请大家拿出之前发给同学们的学案,我们先来解决在这篇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打开课件,展示生字词)请同学们对照、然后进行朗读。特别指出,淡褪、撅、熨帖、熨斗、隽永、隽秀这几个生字词。

  学生集体朗读生字词。

  二、介绍作者,提出问题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史铁生,我们一起来了解,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史铁生,出生于1951年,18岁的时候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到延安插队(课件打出知青形象),这是当时的知青形象,我们从这张照片中可以感受到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散发出来的青春活力,正像在座的各位同学一样,风华正茂,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激情与理想。然而,命运与这个年轻人开了一个玩笑,史铁生21岁生日那天,他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幻灯片展示,这是双腿残疾后的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个饱受命运玩弄的年轻人,现在成为我国著名的作家,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在是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年轻人在自己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都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呢?这和一个地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地方就是课文题目所讲到的地坛。(作者介绍由老师完成)

  三、朗读前三段,讨论问题。

  接下来,我给大家朗读课文的前三段,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出现了

  作者刚刚进入地坛的时候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请大家用笔划出来,并思考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刚刚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课文的前三段,请同学们讲一讲,课文哪些地方写到作者第一次进入古园看到的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预计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第三段的景物描写,所以学生讲完之后,以课件的形式展示景物描写,接着与学生讨论这些景物的特点)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呢?(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四百多年前这座古园是为了帝王祭祀而建的,我们可以想象皇帝跪拜,群臣山呼万岁的场景,对于地坛而言,这是何等荣耀,何等辉煌。可是四百年光阴流转,昔日的荣耀辉煌都已经远去,只留下一片寂静和苍凉。作者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古园的荒芜寂寞实际上就是作者内心的荒芜和寂寞,刚刚同学们谈得都很好,这显然也符合了王国维所讲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老师范读课文第四段

  作者在这个段落中,说到了地坛的意图,这个意图是什么呢?我们接下来阅读文章的第五段。

  五、学生快速阅读第五段,讨论问题。

  作者在这古园中,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园中去,他慢慢地对这个古园熟悉起来,在第五段中,作者也写到了一些景物,按照我们刚刚分析前三段的景物的方法,我们先在文中把景物找出来,然后再分析这些景物具有的特点,同时大家不要忘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首先请大家把这些景物找出来,景物: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提问)与第三自然段对比,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些景物?(提问)

  教师总结:作者看到都是一些细小的景物,这说明他在园中的观察异常细致。而在这些景物身上,作者看到了生命的活力,他们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快乐,都有其他生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喜悦。通过对比,得出: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

  六、学生阅读第六段

  作者在观察这些细微事物的时候也在思考着关于生命本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就是关于死和怎样活。

  因为作者经历了人生的打击,所以摆在他眼前的最急需解决的是关于死的问题,他想明白了吗?在课文中那些文字中?(请学生朗读)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没有。作者在课文中说到,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虽说怎样活的问题不能一次性解决,但是作者对于未来的生活有没有自己的方向呢?刚才我们跟大家讲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接下来作者在第七个自然段又花费了很多笔墨来描写古园中的场景,

  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些场景,来窥看作者的心魂,去从中找一找他的生活方向。六、学生朗读第七段的场景描写

  分析六个譬如句,按照前面亮出场景的描写,请同学们思考:这个段落中描写到了哪些场景,这些场景又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赋予这些景物这样的特点呢?

  老师总结,给出参考答案:石门落日,容易让人伤感,我却看到光辉和灿烂,在最为落寞的园中,我却听到雨燕高歌,冬天白雪覆盖大地,没有一点生机,孩子们的脚印却引发我丰富的想象,古老而孤独的古柏树让我看到亘古不变的宁静美,暴雨骤临的园子,我闻到灼热和清香,秋风忽至,似乎满目凄凉,我看到落叶飘舞歌摇的美丽姿势或坦然安卧,总之,我从凄凉中看到美好,看到人生的丰富。

  七、总结全文

  在史铁生的笔下,这篇带有自传性的散文将我的生命轨迹和地毯紧密地融合到了一起,作者通过在古园中的思索,感悟人生的真谛,从最初走入古园的失魂落魄,到理解古园的荒芜但并不衰败,最后参悟生死,作者在这里完成了人生的转折,完成了他苦涩但是华丽的转身。在写作方法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的重要作用,也就是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八、课外拓展

  我们如何通过场景描写来展现喜怒哀乐呢?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描写一个场景,表现我们特定状态下的心境。

《我与地坛》教案15

  作者:史铁生

  课型:新授

  课时:2

  授课时间:20xx/530

  教学目的:体验生命意义;深切感受母爱;

  运用语言的技巧;内心世界的表现。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文章整体思路;

  2、 领会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背景简介,导入课文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著名小说家,文革,初期响应号召到陕西务农,积劳成疾,下肢瘫痪。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

  地坛:北京的一处古迹,明清时皇帝祭祀的场所。

  二、找一个你感觉舒服的姿势,朗读课文。

  我们可以给两部分用联合词组命一个题目:一(我与地坛);二(我、母亲与地坛)

  三、领会语言的魅力

  读第5段。提问见课本。鉴赏:

  1、“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

  3、“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

  读第7段,鉴赏六个“譬如”,写出作者摆脱痛苦后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应有所作为的信念——只要这些美好的东西仍然存在,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活下去。

  史铁生的语言新鲜、奇崛,这是我们应该认真体会和模仿学习的。

  板书设计:

  内容:一(我与地坛)

  二(我、母亲与地坛)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借鉴

  1、 珍爱生命、体验母爱

  2、 展现内心世界的“轮椅视角”

  教学步骤:

  一、珍爱生命

  谁能用几个词语描绘一下在青春年华突然瘫痪的史铁生的心情?(消极颓废、失魂落魄等)

  后天残疾比先天残疾更加令当事者痛苦,可能昨天还意气风发,今天就突然被抛出了正常生活的轨道,昨天还和朋友说好一起散步,今天就突然没有了双腿(“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让我残疾了双腿”)……许多人在这种打击下常常会精神崩溃(史铁生“失魂落魄”“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作者来到地坛正是为了摆脱这种骨髓中的痛苦。

  地坛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地坛是“荒芜而不衰败”的,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却内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际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终归宿,作者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二、体验母爱——

  读第二部分3、6、7段,分析鉴赏。

  母亲的爱有什么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提问: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

  齐读最后一段。

  三、丰富内心世界

  残疾人因为客观的缺陷不能象正常人那样与世界交流,他们或行动不便,或看不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或听不到大自然的美妙天籁,所以,残疾的人更善于和心灵对话,与上帝私语,这就构成了史铁生独特的轮椅视角。在这种视角中,作者多虚写,少实写,注重内心世界的表白,长于议论和抒情。

  读(一)2、3段。

  在史铁生的眼中,任何事物都带着感情,“物我相融”,他用心灵来观照一切。对于母亲的爱,更多的也是通过描绘内心感受写出来的。这些是我们在今后作文中要学习的,生活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还不够丰富。

  四、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周无晚自习作文。

【《我与地坛》教案】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教案10-07

我与地坛教案10-07

《我与地坛》教案01-26

《我与地坛》教案06-22

我与地坛的教学教案10-08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02-15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10-05

分析我与地坛情感教案10-08

课文《我与地坛》教案范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