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掌握左右等宽的字的写法,利用已有的经验结合生字的学习,掌握左右等宽的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硬笔习字本、书法习字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写字姿势。
1、想一想:我们平时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说一说,教师及时指正。
2、回忆正确的写字姿势。
学写字,重姿势。眼离书,约一尺。胸与桌,离一拳。离笔尖,约一寸。臂肩脚,要摆平。用左手,轻按本。学用品,放有序。记得牢,学巩固。好习惯,早养成。终身益,受无穷。
3、齐背写字姿势歌。
二、学习“领、群、船、朗”的写法。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2、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哪个字是你比较熟悉的,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
3、把会写的字向同学们介绍,进行交流。
4、教师分别教以下四个字的写法。
(1)学习“领”
领:页字旁在右边时多半和左边的字穿插,与左边穿插,要写得瘦长,位置高,宽窄适中。
教师指导并板书。学生练习书写。
(2)学习“群”
群:左边君,右边羊。左右结构,写字时注意写左面稍窄,右面稍宽。
教师指导并板书。学生练习书写。
(3)学习“船”
船:观察舟的.变化,注意中间的一横不能露出右边。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写的左面稍窄,右面稍宽。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学习“朗”
朗:观察“良”的变化,撇去掉,注意里面的最后一捺变成点。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写时左面稍宽,右面稍窄。
5、描一描,写一写。
6、比一比,改一改。展示优秀的作品,说一说好在何处,缺在何处。
三、总结写法。
1.写完这四个字,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点。
2、左右等宽的字居于田字格两侧,写的时候既要相互避让又要相互穿插,才能写美观。在以后写其他字的时候,也要注意,你还知道哪些左右等宽的字呢?
3、学生回忆,并试着多写几个。
4、展示自己写的作品。
语文教案 篇2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能力目标:
模仿课文的写法,写短小的诗句。
情感目标:
树立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
朗读训练,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难点 :
反复朗读这首诗歌,讨论、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方式:
朗读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1课时:重点是反复朗读这首诗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诗歌的结构,讨论、理解诗歌的主旨。
一、导入 新课:
1、 导语 设计: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就会不畏劳苦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2、 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2、 正音、正字
蜕 饥寒 离乱 缀连 远行 倔强 洗濯 玷污 怨恨 扒窃 诅咒 浓阴 海天相吻
3、 释词
寂寥,就是寂静、空旷。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4、 学生默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想究竟是什么?
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
第3节,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第4节,理想使人明确方向。
第5节,理想给人力量。一是乐观,二是斗志,三是活力。
第6节, 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其他个人利益。
第7节,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等,而不是个人荣誉。
第8节, 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第9节,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第10节,要把理想视为生命。
第11节,正反对比,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三、探究此诗脉络:
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2、3两节 “理想的历史意义”;
4、5、6、7节 “理想的人格意义”;
8、9、10、11节 “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四、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从哪可以看出来?
学生默读后小组讨论,回答,互相补充。要点: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五、作业 :注音每个1行,每行5遍。解词1遍。
六、板书设计
脉络:
总----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分----2、3两节 “理想的历史意义”;
4、5、6、7节 “理想的人格意义”;
8、9、10、11节 “理想的人生意义”。
总----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第2课时 :朗读、背诵。研讨与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教学过程 :
一、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同学自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代表回答。不求一致,重点是赏析语言。略。
二、语言运用
1、语言运用并交流
2、 (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3、 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
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联系实际,就很好懂。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这个理想像路一样,引中国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到达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
修辞训练方法,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4、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质疑和交流:
1、 学生质疑,互相交流。教师积极引导,生生互动。
2、 谈谈学习本课受到的启发。
言之成理即可。
3、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五、作业 : 1、完成目标册。
2、写300字的随笔,谈谈自己如何看待理想。
六、板书设计
赏析语言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打比方-----形象生动。
七、教学反思:初一学生读这首诗,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他自己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也需要联系一些典型事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要多读,多理解基础上的有感情的朗读。
语文教案 篇3
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又名布袋莲,水葫芦。雨久花科植物。茎短,匍匐枝生新株;叶莲座状簇生,叶柄膨大成气囊有助于叶漂浮水面,叶宽卵形,圆形;总状花序直立,花淡蓝色。生长于静水池塘、湖泊中,植株挺出水面。原产美洲,长江以南诸省已广为种植。全株为高产猪饲料。花大而美,亦可栽培供观赏。
附1:滇池的水葫芦案例
水葫芦给滇池造成损失的案例是入侵物种危害的经典案例之一。
20世纪80年代,昆明建成了大观河──滇池──西山的理想水上旅游路线,游客可以从市内乘船游览滇池、西山。但90年代初,大观河和滇池里的水葫芦疯长成灾,覆盖了整个河面和部分滇池的水面,致使这条旅游路线被迫取消,在大观河两岸兴建的配套旅游设施只好废弃或改做其他用途,大观河也改建成地下河。这些只是直接的经济损失,由水葫芦造成的生态损失却很难估量。
附2:为水葫芦正名
水葫芦,近年来被视作是一种“毒草”,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困扰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南方城市。人们为如何消除它的危害而伤透了脑筋。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等。它是一种水生漂浮植物,高约0.3米,在深绿色的叶下,有一个直立的椭圆形中空的葫芦状茎,因而得名。每年夏秋之间,江河里的水葫芦大肆泛滥,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有弊必有其利,水葫芦也不例外。
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水葫芦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植物。武汉专家提出“吃论”:水葫芦的味道像小白菜,是一味正宗的“绿色蔬菜”。爆炒水葫芦、汤煮水葫芦,味道都很不错,除了它的根部并无害处。用它制成的饮料,曾在武汉上市10万余瓶,一销而空。水葫芦还可以加工提炼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治感冒。水葫芦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人类生存所需又不能自身制造的8种氨基酸。水葫芦真是个好东西。因此,应为水葫芦正名。
这个消息是可信的。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处,我曾亲眼看见农民把水葫芦从河里捞起来,切碎了用来喂猪,猪很爱吃。后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猪也不吃这种青饲料了。不料时过境迁,丰富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向江河排放,水富营养化了,导致水葫芦疯长,成了“绿魔”,也是始料所不及的.。
现在,科学家的上述发现,为水葫芦的“解困”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水葫芦可以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对它作综合利用,可以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有识见的厂家不妨一试。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美食家们也不妨试吃一下。上海市民日后的餐桌上如能出现这道家常菜,饭店里也推出这款新的佳肴。那么,上海江河里每年涌起的十万吨水葫芦,也许不是太多,而是不够呢!
语文教案 篇4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两节课围绕说明文阅读的知识点进行了学习,这节课我们进行拟题训练,由课文的学会到会学课文,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
(一)明确目标
1、围绕说明文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进一步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并请同学充当解说员介绍。
赵州桥:
(1)展示赵州桥全景,横跨在洨河上。
(2)展示全桥大拱及形状。
(3)展示大拱两肩上的小拱,并闪动小拱。
(4)展示并列式拼成的28道拱圈,分别置于大小拱中。
(5)赵州桥全桥结构和四周景色。
卢沟桥:
(1)卢沟桥全景。
(2)展示全桥由11个半圆形石拱及桥墩组成。
(3)展示石栏柱头上雕刻的不同姿态的狮子。
(4)展示卢沟桥全景。
2、总结梳理。
对象——中国石拱桥
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顺序——由一般到个别、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顺序
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语言——准确严密、生动
(三)拟题训练
1、复习提问
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对象、内容、特征、顺序、方法、语言)
2、教师出示第9自然段拟题示例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表示说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有什么特点?(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5)指出文中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举“福建漳州的江东桥”的例子是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女分成两组,根据说明文阅读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然后交换回答。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 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如:(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 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5)根据赵州桥的第(二)个特点,归纳这种桥拱的作用?
(6)句子“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最长”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如:(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2)给选文分层并概括内容?
(3)选文②段中马可·波罗的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指的是什么?
(4)选文①段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5)文中介绍桥面时,却说“约八米”,“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6)文中说卢沟桥“坚固”是根据什么作出的结论? (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扩展
海内第一桥
①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②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③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多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A江底。
④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B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C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⑤D,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⑥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 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了浮运法。
⑦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⑧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⑨洛阳桥的建成,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选自《建筑奇观》
1、洛阳桥的最大特征是___________。
2、文中A至D处用词依次正确的是( )
A、盘踞 凝聚 精妙 居然
B、静卧 凝固 美妙 诚然
C、盘踞 聚集 巧妙 当然
D、静卧 凝聚 绝妙 果然
3、第⑤段中加“△”号的“多”“据估测”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给“浮运法”下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洛阳桥被誉为“天下奇”的原因是什么?从所给选项中选出3项。
选项:①规模之大②桥基之固③建筑上创新④建造的时间之长⑤桥上两边有扶拦⑥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引导回答:
1、最大特征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石桥。
2、选择D。
3、不能。因为“多”表示石板的长度在10米以上,如果删去就表示正好是10米了。“据估测”表示大致估计,并没有实际称量,如果删去就变成了实际称量后的重量,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借用涨潮的浮力,用木排运石块放置到桥墩上的方法叫浮运法。
5、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喻。
6、原因是①②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巩固强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
2、熟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大概意思,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顺序。
3、体会父亲和儿子不同的心理变化,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切错的苹果》。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边读边画,学习生字
错:交错错落有致错综复杂
屉:屉帽一屉馒头抽屉
惯:惯例惯性娇生惯养
拦:拦击拦路拦腰
核:杏核核武器核查核对核心
彻:彻夜彻骨彻底彻头彻尾彻悟
印:印象印花印泥
三、指导书写
请学生先观察,再示范,后书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在小组内切切看,看你们一共有多少种切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的是“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这个内容的?
3、谁愿意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
4、“显示显示”一词能不能换个词来说?
5、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儿子怎么样?
6、找出儿子说得话并用浪线画出来,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你从爸爸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7、同桌之间练读儿子和爸爸的对话。
8、这时,爸爸看到儿子说的那颗星星了吗?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
9、练习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三、
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经历。
四、作业设计写词语。
爸爸习惯
切错的苹果
儿子创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0-07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0-09
语文古诗教案05-27
(精选)语文教案09-26
[精选]语文教案09-29
(精选)语文教案11-25
语文教案(经典)11-16
语文教案(经典)02-26
语文教案【经典】12-30
经典语文教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