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柳永的蝶恋花教案
柳永的《蝶恋花》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柳永的蝶恋花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鉴赏佳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词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欣赏词中的佳句,把握本词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设想:
柳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的词作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格调不高,但《蝶恋花》却是例外。学习该词应该从理解该词的意象着手,通过对情景交融艺术特色的把握和对该词佳句的理解,以求准确把握诗人传达出来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三、欣赏阅读
1、欣赏范读,感知词味
(听教师配乐朗读前提示学生注意:①字词的读音 ②朗读的节奏 ③情感基调)
2、朗读课文,把握大意
(1)学生配乐齐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停顿,读出情感,学生读完后进行简单的评价指导。
(2)学生自由读,结合课文注释梳理全词。
字词梳理:①伫:久立。
②危楼:高楼。
③黯黯: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
④疏狂:生活放纵散漫,不受礼法约束。
⑤强乐还无味:又。
⑥消得:值得。
(3)全班再次齐读。
四、出示自学提示,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1.词的上阕词人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2)学生思考——讨论
五、自学检测
(1)出示问题:词的上阕词人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提问——教师板书,分析
2、出示答案
明确:“危楼”、“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阑”等几个体现愁思的意象,组成了一幅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望图。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表现了词人的愁苦之情。
(2)师问:词人此时是一种愁苦孤独的心情,那么他是如何排遣这种“春愁”的呢?
1、学生稍思考——齐答——教师点拨
明确:借酒浇愁,对酒当歌。
2、师再问:这种排遣方式有没有效果呢?
3、学生思考——齐答——教师点拨
明确:这种排遣方式没有效果。词人想借醉酒狂歌来排遣相思的痛苦,但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无论怎样勉强作乐,还是乐不起来。
(3)出示问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1、提问——教师点评
2、教师明确,出示幻灯片:
我愿意为了她而消瘦,为她而颜容憔悴。
“不悔”体现了词人的坚贞、执著,“憔悴”体现了词人的相思之苦。
本句画龙点睛,直抒胸臆,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语直情切,荡气回肠。
【明确】赏析诗句的步骤:
⑴描述诗句
⑵抓住关键字词(如动词、形容词等)和表现手法分析原诗句
⑶效果、情感
六、拓展延伸
(1)出示问题:联系生活,说说原句中的“伊” 还可以指什么?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师提示:联系你自己的经历或熟悉的故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如:司马迁、鲁迅、周恩来……
(2)学生思考,交流
(3)出示答案:
明确:这两句所构成的境界,不仅可以用来表现真挚爱情,也可用以表达对理想、事业、目标、学问等(梦寐以求的事或物)的执著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七、小结: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上阙写登楼伫望的情景,以“春愁”为核心描摹春愁之景,笔意婉约含蓄。
下阙先写词人欲借醉酒狂歌来解相思之苦,但借酒消愁愁更愁,无论怎么勉强作乐,还是乐不起来。通过这样一再铺垫,最后才揭明“春愁”原来就是“相思”,但词人 “终不悔”。
全词曲折达意,千回百转,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八、配乐齐读,再次体会词人的情感。
【柳永的蝶恋花教案】相关文章:
《蝶恋花》的教案10-07
《蝶恋花》古诗教案10-08
柳永《雨霖铃》教案10-23
《蝶恋花》的教案设计10-08
雨霖铃柳永教案(精选10篇)10-27
关于柳永的作文04-20
蝶恋花作文05-01
蝶恋花作文13篇06-05
蝶恋花作文12篇06-07
蝶恋花春景改写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