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教材分析
1、声音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科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及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3、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4、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活动,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探究、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并大胆尝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相关文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案02-20
怎样引导孩子对学习语言产生兴趣10-1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方案:声音的产生10-08
怎样让声音变得有磁性11-15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方案设计10-07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10-07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设计11-10
声音小班教案03-31
有趣的声音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