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网络交往新空间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网络交往的两大特点,网络交往的规则,网上自我保护的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下交往与网络交往。抑恶扬善,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本课安排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关系,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负面信息扑面而来,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与社会问题。学校教育必须关注这一问题。
沉溺于网络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乃至网恋的中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就感,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或失败的,是痛苦与烦恼的,这类同学容易沉溺网络寻找寄托与慰藉。对此,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另一方面,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他们一旦上网,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因此,针对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2、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中“具有世界眼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目标;“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的“知识”目标。
网络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技术发明,正得到全世界人们的普遍欢迎与使用。它的便捷性、高效性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现代学生都应尽快掌握这一先进高效的工具,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网络对于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十分有用的途径;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世界,但因为背后的使用者是现实生活中的成员,所以,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才能有一个适合人交流与沟通的舒心的虚拟环境
课时安排:本课需三课时,第一框2课时,第二框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拟用“情境案例分析法”、“经验分享法”、“讨论法”以及“总结法”等教学方法施教。
第一框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6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网络生活与传统生活的不同,了解只有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才能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2、初步感受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不同,了解现代人特有的多种交往方式。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不同,了解现代人特有的多种交往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其中“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1、导入语:(由教材“引言”导入本课的教学。)
2、板书框题: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二、讲授新课
1、网络沟通无极限
(1)网络生活很丰富
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 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求医问药,不用舟车劳顿,不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活动一:“感受网络沟通无极限”
讨论回答:
①小梅得救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
(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思考。没有互联网,小梅的病症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有了互联网,小梅得到了世界和第医生的帮助,这就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仅没有飘洋过海,而且也没有花费请名医的巨额费用,就及时得到了诊断与治疗,这是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能发生的佳话。)
②想一想,要是没有互联网,教材“引言部分”介绍的小华与ac的故事中的小华与ac能认识并发展起友谊吗?
③互联网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这就是发散性思维了。可以指导学生先独自思考,或者在小组讨论。老师最后适当分类总结归纳,如工作、学习以及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上等。)
教师小结:
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鲜明标志,它的发展让世界变小,它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最新的信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络的发展涉及到各个领域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人类发明了电脑,电脑与电脑的联结就是快速的知识与知识的连接,人们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里接收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可以这样认为:“人—网络—学习—人”,总的来看,最终从电脑上受益的是我们人类,我们在网络中交流,在网络中学习,在网络中得到进步,回过头来继续发展网络,我们再继续学习,继续进步。
(2)网络交往新空间
活动二: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
说一说:
①你在网上主要关注A、新闻、B、学习资源、C、计算机方面的知识、D、音乐、影视、E、游戏、 F、聊天、G、其他
②你心目中的网友是什么样子?
(此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互联网的基本态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加以引导。)
③与你保持固定联系得网友有几个?你知道他们的国籍、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真实情况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
相关链接:(见教材P67页)
教师总结:(详见教材P67页两段)
三、课堂小结
网络生活很丰富,它突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网络还以及高的速度向我们展示世界瞬息万变的海量息量,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但网络交往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有利,也有弊。
第二课时(总第17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第二目: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的两面性特点
2、通过调查、访问以及交流,了解网络的多种正面功能,指导在自己今天的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
教学重点:
“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以及“网络交往的负面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2、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两面性)
(1)网络的两面性
(按教材P67页一段讲述,引出下一目)
(2)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
1>网络对现代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活动三:小恒的故事(见教材P68页材料)
读一读,议一议
①小恒利用网络克服了现实交往中的什么弱点?
(克服了性格懦弱、不善言辞、不敢在生人面前发表自己意见的弱点。)
②在现实交往中,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借助网络的帮助得以解决?
(两人闹矛盾,不好意思开口,可以在网上留言致歉;两人想进一步发展友情,可借助网络进行全方位的沟通;想给对方提意见或想拒绝别人等。)
总之,所有你觉得当面直接说不出口的事情,或者你与对方难以确定何时有空间面时,都可以先通过不需见面、不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方式进行虚拟交往。网络交往可成为现实交往的前奏或缓冲地带。在这儿先联络调整好,再过渡到直截了当的真实交往,可以节省时间,避免尴尬。
活动四:网络的故事(详见教材P69页)
这一早期的网络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网络可以使学生成为老师; ——网络可以使名不见经传的人闻名天下;
——网络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①请你予以补充.
(该题是发散性思维训练。每人至少写出两条,然后集中交流。老师适当记录并归类总结
教师总结;
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颠覆了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如师生关系、师徒关系、权威、财富……
网络生活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使人的生活日益丰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自学成才的可能性。
②网络对中学生还有哪些用途
(学生阅读教材P68-69页一段,以及68页图片资料,进行讨论。)
(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站、个人主页制作、发布个人作品、网上求诊、网上寻亲、网上求救等。)
2>中学生应该如何利用网络优势
①对待网络要有健康的心态:
网络只是生活的补充,只是一种交流工具。
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就可以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等。
②要有远大的理想与志愿
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总是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对自己无益的事情上。网上聊天、游戏只是网络生活的很小的一部分,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学习是第一位的,我们要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更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上的不良诱惑。只有这样,才会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寻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轻易地被网上的花花草草所吸引,才能做到信息节食。
③要有上网的明确目的
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做网上的游手好闲者,不做网上的虚度光阴者。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9页最后一段。)
活动五:看谁想得多(先指导学生读图,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①看谁想得多:在网络上可以做哪些有益的事情?
建立电脑初学者免费培训网站,做到有问必答。
……
②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网络交往体验。
你觉得自己网上交往的哪次经历最有意义? 为什么你认为这件事特别有意义?
在你的网络交往中,你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吗?
在你的网络交往中,你帮助过别人吗?
教师总结:
通过讨论,我们了解到了网络的优势,以及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利用网络优势,充实完善自己。
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中既有许多温馨感人的故事,而沉迷于网络而荒废了学业,以及诱惑欺诈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3)网络交往的负面作用
1〉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活动六:小波的故事(详见教材P70页材料)
议一议:
①网络游戏能满足人们的什么心理? 什么样的同学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新奇有趣,能给人们到来成功感,满足人们的攻击心理、报复心理、好奇心理。一般的学生在无聊时,也会玩一玩网络游戏,不过,他们的玩就类似于利用半个小时时间到球场上打次篮球或找人聊聊天。时间一到,他们就可以立即下线,没有丝毫留恋。而下面的学生一旦上网络游戏,他们就容易被网络游戏牢牢牵住,欲罢不能:现实生活中失意的人、现实生活中性格偏执的人、现实生活中缺乏生活目标的人、现实生活中冷漠自私的人、现实生活中缺乏责任感的人。----总之,现实生活中,心理不健康、道德不健康的人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②小波该如何处理玩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没有基础扎实的学习,今后的发展会受很大影响;发展多种业余爱好。不把眼光只盯在网络游戏上,其实,好玩的东西多得是。网络游戏只是业余消遣的一个项目。要保证自己素质全面,业余时间还要发展其他爱好。学习是大事,消遣是小事,而网络游戏更是小事中的一个选择而已。)
③网友的邀请可能给我们带来危险,我们应怎样理智地面对?
(面对网友的邀请,要想一想,他们的邀请是否违法违纪,违背自己的原则与意愿。对于违法违纪,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一定要果断地拒绝;对于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自己实在不感兴趣,也要学会说不。为了所谓的义气,不会说不,只能带来双方犯错,或者自己后悔。在同样条件下,可提出可行的合情合理合法的替代办法,建议网友尝试。如果这时对方不接受,自己就离开。对于别人的请求,我们必须学会先想一想,再考虑是否答应,而不要立即满足对方。否则,容易被别人拉下水。)
④过分沉迷于网络,还会给我们得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影响我们的当前生活和未来生活、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与身体健康、影响自己的学业余其他素质的发展。)(相关链接——教材P71页)
教师总结:
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该成为网络的俘虏,而要作网络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负面作用。网络的负面作用表现在:
①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
网络交往对象的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网络环境难以管理与规范带来的“脏乱差”。
②现实生活中烦恼者自身心理或道德存在问题的人,容易成为网络环境破坏者与受伤者(小波的例子)。
2> 网瘾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教材P71页最后一段)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相比,领域、对象与方式得以扩大和延伸。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但网络交往还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有利有弊。我们中学生在网上生活中,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病毒”的伤害。
四、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总第18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第二框——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教学目标:
1、面对网络,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在网络上,能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做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情。
2、通过身边学生的遭遇,激发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与自我保护的强烈愿望,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点:
“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与自我保护,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是本节课的煎熬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为什么说“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网络交往具有两面性。网络的优势在于快捷、方便、更快地被人们利用,实现自身价值等。网络的负面影响在于欺骗诱惑、丧失公德、违法违纪行为的蔓延等。)
我们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兴利驱弊,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板书课题: (二)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梅平的故事(教材P72页)
想一想:
①梅平能与天马见面吗? 为什么?
(会有两种意见。能,网上沟通的好,网下也能做朋友。不会所有的网友都是坏人,与人交往总是要从陌生开始的。不能,梅平只是八年级的女学生,假如见到的是比自己大得多的坏人呢,不一定能斗得过他,太危险。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放弃必要的警惕,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②梅平会见天马,可能有哪几种结果? 这些结果会对梅平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梅平会见天马,可能有三种结果。好的结果:遇到一个好人,成为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成为一段佳话。坏的结果:网友是不法之徒,对梅平进行了身心伤害,给梅平今后的生活留下了阴影。很失望:网友外貌猥琐,气质与网上所感觉的不一样,自然分手,从此不再相信网络奇缘,注重现实朋友,发展真实的人际关系。)
③梅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向谁求助?
(梅平可以向父母、师长;向身边熟悉、信任的人求助;向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求助。)
教师总结:
梅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网络交往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
1、学会自我保护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2页,第一段; 教师结合教材P72与人第二段讲解。)
教师总结:
网络上的交往对象有可能伪装了自己,使我们难以认识到真实的面目,而且网上也有违法犯罪现象和不良诱惑,它们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伤害,我们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发挥网络优势——先进性)
①小齐如果长期沉溺其中,会有什么后果?
(身心受到伤害、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正常的生活受到影响。处理不好,甚至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②小齐如果想了解科学的性知识,由哪些正当的渠道?
(认真上好健康课;找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书籍。)
③小齐看过黄色网页后,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
(了解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发育的特点。不穿紧身内裤,远离与性有关的书籍与画面。转移注意力,通过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释放过多的能量。培养多种生活情趣,从关注人的生理向关注人的精神层面转变。生活要有偿运计划,让自己忙碌起来。)
教师讲述:
生活无目标,生活很单调,生活没有追求,就容易被身边的小石子绊倒。如果只停留在生理满足上,就忽略了其社会性一面,降低自己作为人的高贵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能通过意志延缓满足自己,克制自己的冲动。青春期的冲动需要稍稍冷却,让多余的精力去干其他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事实告诉我们,网络交往对象具有不可捉摸性以及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网络生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想一想:在网络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呢?
(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在网络生活中,要有效地保护自己,还必须遵守网络规则。
2、遵守网络规则(避免网络伤害——危险性)
网络世界宛如戴着假面具的舞会,你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的思想纵横驰骋,甚至可以在网上自封为将军,指挥千军万马。然而,我们是否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呢?
活动三:议一议,说一说
①你如何看待网络交往中的“自由”? 这种自由有没有限度?
(网络交往的自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自由一样,只要在道德、法律、人情的范围内,就有极大地自由;但如果超越道德、法律、人情的边界,就不再有自由了。因此,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但即使是这种有限度的自由,对现代人而言,还是有极大的自由空间。这种自由空间对古人而言是一种梦想,但对今人而言,却可以在瞬间实现。)
②网络交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有没有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
(有。因为两者都是一种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必然涉及人与人的共同利益。在一个没有规则的群体中,人们的个人利益是很容易遭到践踏的。因此,即使在虚拟的社会中,人们为了更有效的沟通,更有质量地生活,人们还是要制定出相应的规则来约束不良性为,保证大家的利益。不受约束的行为即使在网上暂时有,也是相对的,迟早要受到约束。就如现在的网络一样,一开始,人们被动地使用已有的网络资源,但慢慢地,那些有较好环境的网站去的人就多,那些环境不好的网站去的人就少。网络环境会经过一段自由选择的过程,这就是网络规则逐步产生的过程,有关网络法律法规都会相继产生的。)
相关链接: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略。见教材P74页)
(指导学生朗读公约)
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遵守道德规范,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同样要遵守道德。
(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教师可以按教材P74页正文举例讲述。)
活动四:读一读,议一议 (教材P74页材料)
①小堂是抱着什么心态去尝试制造电脑病毒的?
(他的心态是验证一下自己电脑技术,很单纯的动机。但单纯的动机背后却反映了小堂的法律意识淡薄,拿别人的利益开玩笑。)
②小堂攻击同学的信箱、公共网络,他获得了什么满足?给同学和公司造成了什么危害?
(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很高兴。但他高兴的同时,给他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耽误别人的重要事情,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从另一角度来说,他破坏了网络形象,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与戒备心理,影响社会稳定,zcheng 极坏的影响。)
③小堂的好奇心要受到法律制裁吗?为什么?
(小堂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决定》在第一条中列举了三种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的具体的犯罪行为。小堂的行为属于:.“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的,如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者造成恶劣的影响,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处罚。在公共生活领域,一个法盲的好奇心注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它的行为严重地妨害他人正常生活,破坏社会安定,代表公共利益的法律一定会制裁这样的行为。)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网络交往不仅要遵守道德,还要遵守法律 。
(2)上网要遵守法律
活动五:想一想,议一议
把你所知道的网上侮辱人格、诈骗等违法犯罪的事例说给同学们听,并分析其危害。
教师讲述: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在网上搜集信息,人们开始在网上发布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有人在网上散布攻击他人的言论、极端的政治思想等等。
网络虽然是虚幻的空间,但是在网上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利用网络手段侵害他人名誉权只是一个新的法律现象,我国原有保护名誉权的法律法规仍然是适用的。网络环境也是我们法治国家空间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空间中,不能允许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存在,法律要求侵害他人权利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网络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约束。
相关链接(见教材P75页)
想一想:这段链接材料说明了什么?
网络环境的安全,同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破坏网络安全的犯罪行为同样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网络交往新空间的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社会人际交往教案04-01
原创教学教案:文明交往(通用5篇)11-10
职场交往的礼仪03-31
网络直播新媒体营销合同09-13
异性交往主题班会教案设计12-01
2016关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06-13
新的网络安全法的的全新解读05-28
新规出台将严打电信网络诈骗!06-07
网络新媒体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0-21
《空间方位》教案通用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