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实验课《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教案

时间:2024-02-19 09:45:07 宜欢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验课《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课《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课《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教案

  实验课《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教案 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

  2、注意幼儿安全的操作,培养实验的安全意识。

  3、幼儿学习记录物体的影像变化。

  二、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透明玻璃瓶,图片,毛巾,记录纸等。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瓶子,了解瓶子的`形状,材料。

  提问:“小朋友们看,这些都是什么?”“你们看这些瓶子都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注意引导幼儿从形状,大小,材料,等方面进行观察。)“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么你们看看这些瓶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注意引导幼儿说出瓶子的材料和透明的特点)

  2、引导幼儿透过空的瓶子看物体,观察物体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1)幼儿透过瓶子看周围的物体。

  提问:“你们有没有试着用空瓶看东西?”“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瓶子去看一看周围的东西,看看他们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不一样?”(注意引导幼儿分批拿瓶子,以免过于拥挤)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提问:“你刚才是怎么看的?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变化?”

  (3)幼儿透过瓶子看记录表上的图片并进行记录。

  “刚才我们看了周围的东西,我们的记录纸上有漂亮的图片,你们可以找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仔细的看一看,可以想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看,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4)幼儿相互进行交流。

  3、引导幼儿在瓶子里装上水,透过装水的瓶子看图片,并进行记录。

  (1)猜想:“刚才我们用空的瓶子看东西,请你们想一想,如果在瓶子里装上水,看东西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操作验证:“刚才小朋友们猜得都不一样,到底谁说得对呢?让我们来试试好吗?装水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引导幼儿分批装水并帮助幼儿将盖子拧紧,将瓶子和手擦干)

  (3)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第二张记录纸上。

  (4)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评价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使所照成像变形。

  实验课《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描述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物体影像的变化。

  学生能够理解折射现象及其对影像产生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透明容器(如玻璃杯、塑料杯等)

  水

  物体(如硬币、笔等)

  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向学生介绍折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如果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入装满水的透明容器中,物体的影像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操作

  将透明容器放在桌子上,并在容器旁边放置一个物体。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物体在透明容器外的影像。

  慢慢向透明容器中倒入水,直到水完全覆盖物体。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后的影像变化。

  讨论与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影像变化。

  教师解释折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如从空气进入水),光线的速度会改变,导致光线的方向也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教师进一步解释,由于折射现象的存在,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后的影像会发生变化,如位置偏移、形状扭曲等。

  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望远镜、水中的筷子等。

  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物体或不同角度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更多的影像变化。

  总结与作业

  总结实验内容,强调折射现象对物体影像的影响。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做一个类似的实验,并记录下实验过程和结果,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表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折射现象的理解程度。

  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

  实验课《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原理,了解物体在水中因光的折射而产生的影像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测量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探究物体在透明容器中加入水前后影像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规律,并尝试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观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教师先展示一些物体在水中看起来位置有所改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为何水中物体会产生影像变形”的思考。

  实验准备:

  分发实验器材:透明容器、直尺、水、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铅笔、立方体等)、记录纸和笔。

  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及安全规则。

  实验步骤:

  将物体放在透明容器的一侧,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从另一侧观察并记录物体的位置。

  缓慢向容器内加水,每增加一定量的水后,都进行一次观察并记录物体的视觉位置。

  继续加水至容器满,全程记录物体位置的变化情况。

  实验分析与讨论: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水中位置的“上升”现象及其规律。

  解释这一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光的折射定律,并通过画图、计算等方式进一步阐述。

  总结与拓展:

  让学生复述实验过程和结论,巩固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可以进一步探讨生活中其他类似的光学现象,例如游泳池底部看起来比实际浅等。

  三、作业布置: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结果以及对光的折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设计一个利用光的折射原理的小发明或小创意,下节课分享交流。

【实验课《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教案】相关文章:

实验观察物体教案10-09

中班数学活动前与后教案10-09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11-17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评优课教案11-1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公开课教案10-07

寒假前最后一课教案12-23

观察物体教案10-07

物体的质量教案03-30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