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经济数学教学论文
经济数学教学论文【1】
摘要:通过分析经济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经济数学 教学
高等数学课程在经济各专业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专业本身的学习、应用还是后继学习都非常的必需。
但是,经济数学基本上是理工类高等数学的压缩和简化。
它一方面试图把大量的基础的高等数学知识介绍给学生,一方面又受课时较少的限制必须精简内容,于是普遍采取了重结论不重证明,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的讲授方法。
虽然也能学到不少高等数学知识,但是在数学素质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而数学基础较差的文科学生,只能是依葫芦画瓢,勉强应付考试,谈不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到数学素质的提高。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解固然不能忽视,教师对基本理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讲解,以及本门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这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但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有限教材知识讲授上,而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给学生一个广阔知识空间,把课堂讲的有限知识与知识的无限接合起来的决心,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意识。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经济数学课程最明显的是下面两个问题:1.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别较大。
高等数学历来以其概念的高度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推理的精确性而为人们所推崇。
但这些特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有数学思想和计算能力。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新生入学的基础差别相对增大,而且大部分的数学基础也相对薄弱。
学校的文理分科,使得一些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选择了经济专业,即经济生可以逃避自己的缺陷,更不重视学好数学了。
因此,在大学中要求经济生学好起点更高的高等数学,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2.经济数学课程教材建设不完善 。
经济数学课程面对紧缺的教学课时教学难度和教学内容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是个相当有争议的课题。
如果偏重内容理论讲解、理解,势必会对数学基础要求较好,难度也比较大,当然就会忽视应用,对经济专业的学生而言,有相当一部分会望而却步。
如果偏重实践应用实例,结合经济背景,必然会降低对数学难度的要求,那么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变成了苍白介绍,如果说数学的意义是开拓思维,提升素质,那么这个就很难达到了。
改进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明确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根据数学学科的历史、特点、作用和发展,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经济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从总体上来看开设经济高等数学的目的和要求大致上有两方面:(1)理解和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初步应用;(2)培养和加强经济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和能力,提高经济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两方面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只有通过前者才能实现。
但对于经济学生来说重要的应该是后者。
当然学习数学的意义不仅是因为数学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教育是一种理性教育,是对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提高,它能赋子人们一种特殊的思维品质。
对经济学生来说,良好的数学素质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更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正适合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因此,经济学生开设高等数学课十分必要。
2.经济数学教学原则以理解为主。
由于经济学生我们不是培养数学研究者,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式。
经济学生往往觉得高等数学不可理解,难以接受,许多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显然,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改变这种状态,使学生感到可以理解,并且能轻松、愉快地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任务。
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步,我们认为:师生要有共同语言。
由于经济生具有文学优势,倘若教师能将数学语言尽量文学化、艺术化,以致讲数学让人觉得讲诗一般,定能大受经济专业的学生的欢迎。
3.改善教材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
在经济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删除过于繁琐的叙述,用既准确又简单的描述代替。
如微积分中极限的,概念学生难以接受,用通俗易懂的概念代替完全是可行的,因为它不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
经济生数学底子差,不擅长逻辑思维,所以教学中尽量降低论证的要求,侧重学会数学知识的运用,但要注意并非取消证明。
课堂讲解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
教学中要着重讲解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揭示问题解决的思想和方法,突出“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
另外要改变讲得过多过细,面面俱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的思维留出时间和空间,避免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心理和思想懒惰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申红卫,常胜伟,申小琳,经济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王殿元,徐名扬,经济数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
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2】
【摘要】经济数学是经济院校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具有良好数学修养的人对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社会对人才规格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重视经济数学教学有利于我们培养的人才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
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经济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经济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将从经济数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经济数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改革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社会实践
一、更新经济数学教学理念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先导。
高等教育面对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和现代经济社会的新型需求,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树立创造性教育观念,已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共识。
就经济数学而言,其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基本沿用过去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模式,这对培养学生具有较系统的数学知识是有效的,但它的重理论、轻实际;重连续、轻离散;重经典、轻现代的弊端已明显制约了现代高等教育对现代经济人才的数学素质培养。
经济院校数学教学理念的定位要从数学教育体系演变进程中找出它的发展空间,以弘扬数学多维价值为基本出发点,以市场经济活动所需要的数学为根本落脚点。
从经济院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完善性定位;从有利于各专业知识的发展定位;从促进学生认知和实践的能力定位。
只有依此科学定位做为指导,达到因人、因需、因材的施教和学习,才能使经济院校的数学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经济院校中,一般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经济数学课程。
学生刚进入大学,一方面,由于对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思想转变的不适应,而认为数学难学;另一方面,在还没有接触专业课的情况下,学习经济数学,会觉得学了没有用处,因此,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意义。
数学作为基础课程是一种定量分析技术,当这种分析技术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的理解经济学规律,检验经济理论的真伪。
先学好了这种技术,再学经济学思想和经济学理论,就顺理成章了。
学数学,不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而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掌握经济学理论做铺垫。
二、探索经济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就其数学本身来讲,它具有形式化、抽象性等特点和发展趋势,但是,作为经济数学来讲,它注重的应该是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思想,以及它们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数学的“学”和“用”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解题方法与证明思路的技巧,忽视了数学技术的应用。
许多学生反映,大一大二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经济学专业知识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也不知道那些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有什么作用,学生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教员为了教数学而教数学。
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经济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对抽象的公理体系、定理证明内容应大大削弱,一些在纯数学上是重要的定理只需指出结论和应用方向,无需作严格形式的逻辑证明,应多些非形式化的内容。
在教学中,要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上,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和应用题,以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阐述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让学生学到必需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把数学与自己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一)以问题为中心设计经济数学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经济数学教学。
比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要结合专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出数学概念,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比如,由彩票问题引出概率的概念、由规划问题引出方程组的概念、由工资表问题引出矩阵的概念、由企业追求最大利润或最小成本问题引出函数极值的概念、由计算任意形状平面图形面积的问题引出定积分的概念等等。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多的告诉学生“是什么”、“怎么做”,至于“为什么”,如果学生感兴趣,可单独交流。
(二)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为原则开展经济数学教学
经济数学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放在首位。
为此,我们就需要对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取舍与更新。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是必要的,但在教学上不能过分形式化,数学教学内容必须紧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按“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取舍高等数学内容,适时加入一些现代数学中公认为最具基础性的内容,如在经济数学中,单利、复利、税收、最小投入、最大收益、最佳方案等知识对学生来说更实用、更有价值。
以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胜任岗位职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经济类院校学生不必同理科师范类学生那样对数学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要搞得清清楚楚,而是要能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运算问题。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用较多时间进行理论推导、公式证明。
例如,讲求导的四则运算法则时,在课堂上可以仅推导函数乘积的求导公式,对和、差、商的求导法则就不再——推导。
我们可把用于推导公式的时间来让学生反复利用这些公式做更多的练习,解决更多的具体问题。
在作业、练习的布置上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应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强调经济数学的应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学数学就是要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同时,数学的应用,也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要提示知识的产生背景,能使学生从前人的发明创造中获得思想方法,如微积分中的极限思想、微分法与积分法,概率论中的随机思想、数量化方法──对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还有代数学中的抽象化方法和变换方法等。
教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无疑就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学习经济数学,归根结底是应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当今的经济问题。
如不具备应用能力,那么只能在纯数学范围内平面式的解决问题。
我们不能只注重纯而又纯的数学知识教学,而应重视数学知识的经济应用。
让经济数学名符其实地带上知识经济时代的烙印,如金融数学、保险数学等。
当前,数学建模教学是值得肯定的一项教学改革,是强化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具体体现。
三、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加强数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和数学结合起来,就不能说已经达到了一种完善的地步。
所以说,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数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人才,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给未来的经济人员讲授数学,最有吸引力的是让他们了解数学中那些干巴巴的数字和公式对以后的经济活动有多大作用,要体现“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学为用”的教学理念。
为解决好数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在数学教学中,要抓住恰当时机,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提出一些利用已学知识能够解决的经济活动中的课题,锻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比如,微分方程一章除了介绍课本中物理、几何等方面的应用题外,还可以插入经济增长模型等与经济领域相关的一些例子,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微分方程,并且求解,以达到培养学生逐步将数学与经济领域问题相结合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五版.
[2]李延敏,郭平.转变教育思想,探讨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新路[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3]杨晓荣.经济数学教学方式探析[J].周末文汇学术导刊.2006(1)
【经济数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电大《经济数学》教学方法论文10-09
数学教学的教学论文10-01
数学教学论文11-03
经济学中数学的作用论文10-12
大一经济数学论文10-08
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09-30
经济管理高等数学作用论文10-08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0-08
职校数学的教学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