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15篇【精】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低碳经济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低碳环境符合了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少排放优点,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此,对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探究,以此为实现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的开采力度越来越大,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经济低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环境污染较严重、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等,这极大地影响了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十分有必要[1]。基于此阐述了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进行探究,以此为促进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1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是指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不同国家的低碳经济模式也有所差异,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其更注重碳排放绝对量的减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将碳排放相对减少作为发展目标[2]。各国采用的各种经济发展方式,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存在差异。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限制在特定范围之内,以此达到避免气候系统被威胁、被破坏,减少排放量的目的。农业低碳发展计划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且有助于促进农业的整体提高,农业劳动者自觉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进行环境保护。由此可见,农业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理念,对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2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环境污染较严重
大多数从事农业的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无法理解我国经济转型政策,在实际中并没有全面落实低碳经济发展。当前。广西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没有采用现代新型的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是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最终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这不仅会导致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如重金属超标等,还将导致资源越来越少[3]。
2。2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根据20xx年相关调查可知,广西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其中文盲、半文盲率为4。6%,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83。23%,高中、中专、大专文化程度占12。7%。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于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意识到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很多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式还较为传统,没有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3人均资源量少,且存在浪费现象
当前,我国广西资源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其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与耕地之间,有的地区农用耕地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各地生产水平与科学技术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地区还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不符合当前低碳节约的农业发展理念。
3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从农业经济转变式发展出发,分析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找到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未来农业经济发展将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会面临一些挑战,笔者结合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3。1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开展农业活动,其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遵循了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有助于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使污染物含量得到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为促进农业低碳经济发展奠定基础[4];3)通过对新技术进行开发,并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2实施低碳环保的成本内在化
低碳环保成本内在化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的相统一,同时也是低碳经营的主要部分,为实现合理配置环境资源奠定基础,最终目的是达到低碳环保效果。政府应采取有效方法约束农业行为,低碳环保税就是将环境污染的成本内在化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农产品价格中,其对环境资源滥用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实现了低碳环保与农业发展的结合。
3。3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为了更好地促进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的创新不可忽视。政府应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同时注重技术开发的环保性功能,为减少环境污染奠定基础。农业科技创新还有助于促进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将高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能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另外,农业科技创新还能使现代化农业经济模式理论更加丰富,将其应用于实践中能推动农业经济的更好发展。
3。4设立农民反馈机构辅助转型
由于农民自身知识水平不够,无法良好地参与到农业经济转变过程当中,而且有的农民认为,农业经济转型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并没有多大关系。通过设立农民反馈机构,能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经济转变建设中[5]。地方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农民反馈机构的设立,机构应积极处理农民的反馈意见,同时定期到乡下为农业劳动者讲解有关农业经济转变建设的知识,以此使农民主动参与到农业经济转变建设中,为促进农业经济成功转变提供保障。
3。5发展农村旅游业
旅游业对环境及能源的需求较低,发展农村旅游业不仅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实现农业低碳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大城市的人会在节假日到风景优美的田园地区来接触大自然,以此缓解心理压力。在发展农村旅游业过程中,将其与农业相结合,不仅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低碳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成果。
3。6重视有机农业经济发展
通过有机农业经济发展来实现农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还能降低环境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现象发生。推广农村应用一些新能源,如沼气、天然气等,使环境得到保护。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将有机物循环使用;采用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禁止农村燃烧稻草;对于农作物的施肥,应采用无害肥料。以此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大大提升有机产品生产效益。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时代下的农业经济结构合理调整。通过对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究可知,国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农业低碳经济发展,使农业发展摆脱对能源的过度依赖,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以此为农业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卫东。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J]。河南科技,20xx(21):223—224。
[2]丁学江。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xx,34(25):101—102,105。
[3]傅巍。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现代交际,20xx(10):112。
[4]翟秀丽。基于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究[J]。农业与技术,20xx,36(24):158。
[5]陈修宏。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xx(7):341。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2
据大量实践证明,我国每天行驶于路上的机动车辆,运输时都会存在大量能源消耗,作为主要噪声源,交通运输产生的氧化氮排放物约为50%,铅排放物为50%,交通工具碳排放增长率可达到25%。预计20xx年,全世界交通工具碳排放将远远多于该比例。
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已作出20xx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xx年降低40%到45%的承诺。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交通运输经济体系如何构建,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主要对低碳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概况、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评价层次结构、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1 低碳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概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利用创新技术、制度与产业转型等方式,遵循生态学原理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加以指导,其提倡和环境和谐发展,是一种生态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流程作为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该过程中物质、能源需实现循环可持续利用,达到开采小、利用高、排放低等目的,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根本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其目的为降低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与实现能源节约。现阶段大量学者、专家在不同领域发展研究低碳经济,如科斯定理、征收碳税等。有学者提出,以碳排放权与效率关系为主,对碳排放权基本路径加以明确进行碳交易。按照增长模式与消费、生产间的关系,20xx年Urban将低碳发展进行了四类划分,如低碳生活、低碳增长、均衡经济与自然和谐。作为一个高能耗经济产业,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应按照低碳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1.1 按照低碳经济发展原则,在生产活动中,尽可能对现有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无法实施循环利用的资源则需对其利用率进行有效提升,将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达到低排放、低能耗的发展目的。
1.2 按照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合理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源头上要求交通运输企业必须对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进行充分考虑,在经济活动运行中,最大限度降低原料、能源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的。从根本上达到交通运输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的目的',尽可能降低浪费,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 输出端为道路运输企业资源的资源化,其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工具的更新及系统管理等。其作用为废弃物再次资源化、最终处理量减少,废物处理可通过循环利用得以实现。
2 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评价层次结构分析
专家评价法、数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为常用综合评价方式,针对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评价来讲,考虑到其涉及的因素具有层次,计量难度较大,基于此,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一般选取层次分析法。具体如下:
2.1 评价目标
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评价为交通运输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企业低碳经济可实现且充分反映企业内部低碳经济,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目标,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与废弃物资源化为社会目标,低碳经济能够实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全面结合。因此,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评价的目标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价,对交通运输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状况、程度进行全面了解,及充分掌握对发展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为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现阶段发展状态与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的监测。通过分析整理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评价数据,对现阶段发展状态进行监测,以此进行未来各方面变化趋势的预测。
第三,为交通运输业提供优化管理决策的依据。按照以上评价结果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有关决策理论的应用,为交通运输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2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构建
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应严格遵循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与原则进行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按照交通运输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原理,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定为目标层,且根据低碳经济的根本原理,将减量化指标、再利用与资源化指标作为一级子目标。通过合理利用清洁燃料车辆可达到无污染生产,同时将其指标定为一级子目标,并将指标层设置到一级子目标下方,也就是有关具体指标,如单位周转量固定资产、单位周转量直接生产资源等。
2.3 评价指标计算
(一)减量化指标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资源的产值为减量化指标,如单位周转量固定资产、单位周转量直接生产资源等,各指标数值降低则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效果越佳。其计算指标如下:
单位周转量占地面积=企业占地总面积周转量;
单位周转量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总额/周转量;
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总值/周转量。
(二)再利用与资源化指标
再利用指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交通运输企业需对资源的使用时间、使用时效加以延长,以此实现使用效率最大化。如直接生产资源、辅助生产资源利用率等。
资源化指标是指陈旧落后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再利用程度,如废旧资源再利用率等。
3 低碳经济下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途径
3.1 系统规划交通线路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需做好结合衔接工作,以此提高交通便捷性,达到各类运输方式和谐发展的目的。交通运输规划的实施为运输管理的根本,为确保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需对交通线路问题进行科学规划,同时还需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完善化,大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进步。此外,利用调控策略,扩大交通覆盖面与出行便利性。在交通线路合理规划时,需与相关部门紧密结合,合理布局,防止浪费资源现象的出现。同时政府应加强道路资源规划,在线路安排中,做到各个路口、经济带的确立,以此为推动沿线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绿化带建设作为交通线路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及消除司机视觉疲劳等功能,通过绿化带设置,可实现交通安全与美化为一体。在绿化带设置中,应对其在整条线路中的实际位置及附近环境特色设计进行充分考虑,实现美化路线、交通安全与环境改善的目的,最终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3.2 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相比传统燃油型汽车,能够有效降低能耗与碳排放量的汽车为混合动力汽车、压缩天然气汽车与电动汽车等。按照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相关报告显示,在其生命周期内全混合动力汽车的碳排放量可减少近60%,在目前内燃机技术应用中,如燃油动力汽车可选取小型电动汽车替代,温室气体排放量可降低20%。当电力多元化出现,可替代能源比例占到50%,进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能耗方面,清洁能源汽车油耗可节省50%,但电动汽车无油耗,如我国电动汽车所占比例为30%,石油节约量可达到70亿桶左右。
因此,我国汽车业未来发展趋势应为低碳交通工具,这样才能将清洁能源的作用发挥出来,才能在能源供应比例中不断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才能对燃油汽车污染、碳排放进一步降低,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3.3 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
交通工程具有大规模、工期长及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从整个建设工程看,工程项目不同其施工设计也有所不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多新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管理中。信息系统作为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信息系统管理中,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必须对交通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如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以此为交通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提供可靠依据,并实现资源共享,进而达到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经济下我国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为全面降低交通污染、提升交通运输质量,必须重视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3
针对于当前生态环境恶化及全球气候变暖的严竣形势,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其对资源消耗及环境破坏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些非生态化的现象,从而对生态环境带为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需要加快推进低碳旅游的发展,在有效的实现对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及高效益等特征,其能够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来获取更大产出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则属于低碳流放,即是在旅游过程中有效的实现低能耗和低污染,是环保旅游的一种深层次体现,同时也是一种以生态文明可持续性和可持续性旅游为基础的一种旅游模式。因此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来发展生态旅游,这对我国旅游经济的提升及环境保护的实现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内涵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和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即通过利用技术、制度和观念等的创新来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即采用低碳的旅游方式来实现旅游区内的节能减排,从而提高旅游产业的升级及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效益。当前对于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在生态旅游中更强调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保证原有生态的完整性,即通过旅游生产低碳化、旅游消费低碳化及旅游产业低碳化来促进低碳经济时代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时代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低碳经济实质是通过有效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环保理念下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绿色出行、绿色旅游,不仅可以实现旅游成本的节约,而且有利于能源消耗量的降低,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及时转变现有的旅游模式,扭转一些不良风气,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的效率,同时将节能减排技术全面引进旅游产业中业,降低碳消耗量,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需要加大力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在旅游中应树立低碳出行理念,将低碳环保用到实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加大支持的力度,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做为生态旅游的支持和引导,做好各方面的规划和协调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做好对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旅游者的引导工作,利用低碳旅游的理念来达到旅游过程中低能耗及低排放的目的。同时还要创建和发展绿色环保旅游企业,使旅游企业能够充分的利用新能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环保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示范工作,以此来改变传统企业发展观,在旅游地开发低碳环保景区,使旅游者能够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构建管理制度,规范低碳旅游发展。为了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构建低碳发展经济战略,从而促进低碳化生态经济的发展:
构建低碳经济的组织机构与战略规划,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低碳化,需要以旅游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旅游相关协会为主体,从而构建多层次的旅游发展组织结构,将减排的目标层层分解,并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采用低碳认证制度,对旅游景区内的旅馆、娱乐以及交通运输等产业实行低碳认证,并且采取严格的评定分级,保证旅游产业消费符合低碳标准。同时需要选择低碳产品,提升旅游企业的低碳意识,不断的推进旅游产业的低碳标准建设,从而实现旅游消费、旅游运输等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建设,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教育宣传,引导低碳旅游消费。低碳时代的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首先需要以低碳意识的推广为前提,从而对生态资源进行重新评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发挥出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消费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不断的推进低碳旅游消费,从而减少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促进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着力开发低碳旅游景点。针对当前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需要加大低碳旅游的开发力度。通过打造和开发低碳旅游景点来有效的将自然风情与民族文化相融合,从而使旅游观光与精致农业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具有深厚现代色彩的山林野趣,从而打造旅游产品的精品典范。旅游景点中需要重视植物和森林的保存量,使其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效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也使其成景区天然的过滤网,从而更好的推动景区的发展,全面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低碳经济时代,人们生态旅游意识不断提升,低碳经济与生态旅游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加快促进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性,实现旅游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统一。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4
一、“低碳”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阵痛”
1、短期内会使一些区域经济受到较大冲击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工业发展还依靠人力、资源吃饭,一些沿海二线地区的县级企业还是靠重污染、高能耗为主,工业整体上还表现出粗放型的特征。东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重庆等很多内陆地区更是以资源消耗为主,从发展水平上讲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期阶段,优势工业还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加工、饮料工业、化学工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工业和机械工业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污染比较严重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的传统产业上,发展后劲不足,竞争力弱。而这些地区正是碳资源排放治理的重灾区,同时这些能源型企业本来的利润就非常单薄,资源的使用成本增加以后,将会更加不堪重负,所以,这些地区的转型成本是非常高的。资源使用成本的上升,不仅影响这些地区的企业,进而影响到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在低碳压力下的转型以后,技术水平可能会提升,对员工的要求提高,同时一些能源型企业倒闭,部分企业外迁。这些地区的低素质劳动力将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他们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2、长期来讲负面影响应该逐步减低
但是,资源使用费用的上升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应该是在初期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转型的成功,经济创伤将会在一定的时间后得以愈合。一方面企业结构将会相应的优胜劣汰,结构会得到调整,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也会相应做出反应,这样会抵消碳税征收带来的压力。同时,碳资源的使用成本上升这部分主要是政府调控实现的,这些成本会转化为财政收入,将会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回流到一些低碳企业以及企业转型期的护持。这将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的换代升级。魏涛远与格罗姆斯洛德的课题调查还得出一个结论:征税后20xx年的GDP仅下降了约0.l%。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的积累逐步抵消了征收碳税的负面影响。
二、“低碳”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低碳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人类生存质量问题,甚至是生存与否的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面前,经济发展要服从低碳的要求是不容商榷的。在这个认识基础上理解低碳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我们贯彻理念于我们的行动之中。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讲:
1、对于企业及消费者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从长期来讲可以刺激企业为减少生产成本而提高效率,促使企业降低能耗,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说:低碳压着企业往前走。另一方面,低碳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随着转型期间资源价格上升,购买者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对资源性商品的消费降低,例如:对塑料制品、纸制品、燃油等的消费,逐步引起消费者寻找替代商品,进行对替代商品的消费,这会从更深的层面转变人们对于高排放量商品的嗜好,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对于产业投资的影响
随着我国低碳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新的选择,从短期来讲会导致一些企业减少投资,甚至让一些企业撤回在华投资,但是从宏观来讲,这些企业正是我们需要逐步淘汰的企业类型,从长远来讲是有利于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因为这样可以用来抑制增长过快的高耗能产业投资,重点发展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投资产业,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打下基础。
3、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根据20xx年底由我国科技部、气象局、中科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xx年我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4亿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2.78%,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人均排放0.65吨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低碳时代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任务的准确表达,正是我们经济发展继续追求的时代目标,开征碳税,加强治理,减少排放,是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应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
4、促进技术的更新及提高
国家必将出台一些新的节能减排的措施,迫使企业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促使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引进与创新,提高生产的高效率低能耗道路。另一方面,也使得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一次快速发展的机遇,当前,我国的环保产业比较落后,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使得我们的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被严重破坏。所以,低碳目标则会刺激环保产业的发展,为我们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碳税的压力之下,经济结构的转型显得更加紧迫,置死地而后生将是能源型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低碳时代企业如何从容应对
首先要端正态度,积极主动地对应而不是消极的观望等待。尤其是企业自身,要提前思考对应的策略,尽早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准备打好科学发展这一仗。
1.提前做好战略准备与技术储备
企业的经营战略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我国,低碳政策的实施必定是循序渐进的逐步实施的过程,但是趋势是不容商榷的'。所以,在这样的形式下,企业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提前做好企业发展的规划,把企业的转型方向与步骤规划好,并依据规划的步骤逐步进行设备、人员与技术的储备工作。提前准备就等于为企业自己的应对赢得了时间,分解了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使得企业更够平稳地度过挑战期。
2.逐步转变生产结构,有步骤淘汰部分产品
具体来讲,企业在战略规划的同时要转变生产的结构,每年预留一部分利润资金,有步骤地让一些资源能耗性的产品以及一些设备逐步被淘汰、替换。同时,规划好企业需要逐步引入的新的产品,让已有产品向低能耗的相关产品上延伸,逐步加大这些产品在企业产品结构中的份额,为未来的战略转移踩好“点”,以便适时地替换传统产品,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变。
3.逐步加大设备投入,避免政策被动
一些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结构的转变,从能源型企业转型低碳型企业。而有些企业是无法转变的,如电厂、钢铁企业、造纸行业、化工行业等等,这些企业不仅转型无法摆脱对碳的消耗性质,而且国家战略发展也离不开这些行业。但是,政府在低碳目标下,必将逐步对这些企业进行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加大力度,增加减排的压力。如果这些企业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将很有可能在政策正式实施时候,面临一个被整治的被动局面。所以,企业应该提前做好投入,逐步向国家政策导向方向靠近,避免被动局面的产生。同时,在这种形势下,一旦政府政策出台,企业的多年投入可能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增强“低碳意识”,把握政府动向,用好政府政策
当前,国家的政府正在逐步酝酿着一些新的皆能减排政策,据预测: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开征碳税,暂时的开征方式与比例未定,但是一旦实施,对企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一些地区政府在酝酿“可交易排放权”制度,就是政府将环境资源排放产权化,向企业出卖排放权,而企业如果通过技术改进,减少了排放,则其排放权可以出卖给排放量大的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而那些靠购买排放权进行排放的企业,负担将加大,处于不利的竞争位置,这项新的市场机制的引入,将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利益问题,任何企业也无法通过政府的“关照”而继续“蒙混过关”。
五、低碳时代政府如何促进经济转型
1、明确政策导向,促进限期企业转型
政府明确的政策导向是关键,政府要提前向企业宣传低碳经济的趋势以及具体的时间表,让企业有一定的缓冲时间进行技术改进、经济转型。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企业无法达到减排的目标,将完全置身于新政策的浪潮中自生自灭,被淘汰兼并。地方政府要具有长远发展目光,在招商引资等问题上避免当前的短视的、急功近利的作风,引导企业向正确方向发展。让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明确自己改革的时间表。
2、加大对企业新技术新产业的护持力度
在资金上要为企业减负,减轻压力。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资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鼓励企业与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创新,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促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加大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力度。引导企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与东部地区先进的企业进行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借助外力,加强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有序转移与换代升级。
3、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管理力度
政府要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的推广和普及。按照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要求,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严格控制过剩产能转移扩张和两高一资行业盲目发展,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4、政府要对产业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解决就业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优化河南的经济环境;大胆淘汰一些能耗高、效益差的企业,积极发展高科技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积极文明的生活方式,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低碳经济做出积极反应。低碳是趋势,也是必然。经过短暂的阵痛以后,会对社会以及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不能把经济发展完全放在社会发展之上,以环境代价得GDP的增长。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5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下,世界农业经济逐渐开始从高碳向低碳转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低碳农业这一生态革命产物被广泛关注和推崇,这就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向生态、低碳、友好模式的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低碳经济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实现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低碳经济;发展途径
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张造成人类对常规能源的使用逐渐增多,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不断日益恶化,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碳足迹”等概念应运而生[1]。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通过节能降耗改善环境污染,还有利于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促进新型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必然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1低碳经济内涵
低碳经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重大进步,是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及改变生产方式,减少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通过开发低碳能源系统,研发低碳技术并建设低碳产业体系,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2]。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低碳农业规模化发展困难
目前制约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生产的小农分布。尽管我国近些年来已经实现农业大规模生产,但基本生态生产单位仍是农户小农生产,制约了农业生产中碳生产的合理标准规划。例如农村地区仅只有一户或几户开展低碳农业生产,而大部分农户依旧仍采用粗放生产,碳生产无法实现大规模的集中化,这种情况下依然会污染土壤、空气、水源等,制约低碳农业的发展,增加推广和开展低碳农业的成本。
2.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农村地区许多基础设计健身不完善,例如水利设施出现设备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这是由于水利投资偏向于大型水利工程,对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较小,资金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农业节能、节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从而制约低碳农业的发展。
2.3科学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发展低碳农业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而技术创新是发展农业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农业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缺乏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完善等,这些现状严重制约了技术在低碳农业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缺乏先进的技术,例如沼气的开发和使用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但目前只适用于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家庭生产生活,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大中型沼气池等技术还不完善,使沼气的开发和利用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2.4农业生产方式还未完全转变
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得到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农药等污染土壤的资源的依赖性依旧严重,导致农村污染仍在加剧,造成土壤结块、肥力下降等恶性循环。粗放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3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3.1建立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西方国家低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例如阿根廷实行完善的免耕加秸秆还田的低碳农业技术,打破传统的额“种地必须先耕”的现状,有效的保护土壤面积;巴西政府在20xx年实施低碳排放农业计划,运用生物固氮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实现农林牧一体化生产等。我国人口总量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地矛盾突出,且农业生产效率低,耕地污染严重,因此应大力推广和使用农业固碳技术,减少高碳能源、化肥等资源的使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模式,降低资源消耗率。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综合利用,加强对情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3.2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模式
首先要转变农业生产发展理念,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屏气原有的“重农业产出,轻生态环境”理念,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坚持集约化的经营理念,加强对农村农民知识和技能的再教育,提高现代农民的综合素质。其次,坚持资源的多层利用,实现资料良性循环,例如发展沼气利用模式、病虫草防治模式、产业链延长增殖模式等;充分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农田平原、水体立体等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低消耗、高产能[3]。
3.3促进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一方面要大力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促进我国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引导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积极开发新技术,整合现有的先进技术,降低现有低碳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成本,同时要注重技术服务体系的构建,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学会运用先进农业技术,使技术真正运用到低碳农业生产中,缓解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开展免费农业教育课堂培训业务,宣传新型低碳农机的作用,使低碳农机在农村得到真正使用;增强安全意识,更好地发挥低碳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有机物多层利用技术的推广,在生态系统中形成物质良性循环多级利用的状态。
3.4提升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的转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加强树立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理念。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其次要走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现代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再次还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充分利用好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耗,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最后,要加强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力量,在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低碳经济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逐渐转变生产理念,坚持低碳环保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法》等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适当利用优惠的`经济政策引导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鼓励和扶持绿色低碳农业生产。
3.5发展低碳休闲旅游农业
农业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农业文化的发展,农业经济的休闲观光作用逐渐显现。发展低碳休闲旅游农业模式既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还能够在农村形成品牌经济,带动品牌效应。要以农村现有的旅游资源为开发和发展基础,加强对低碳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力度,构建农家乐旅游的新形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模式,首先要保护农村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色,在此基础上开发农业高新技术,将农产品作为农业加工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业务,将旅游业融入至低碳农业经济之中,带动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发展农业生态种植园参观、农业主题公园、农家乐等旅游业务[4]。
4结论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农业的发展,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一部分。低碳农业的发展应将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相结合,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加强开发和利用清洁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从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强农业低碳生产、环境保护、生态涵养、文化旅游等各项功能的融合,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蛟.从低碳经济时代消费者行为特征看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宁夏休闲产业发展为例[J].农业经济,20xx(10):38-39.
[2]胡新良.低碳导向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xx.
[3]刘国斌,党美丽.低碳经济时代吉林省县域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东北亚论坛,20xx(1):114-120.
[4]张蓓.低碳经济视野的都市农业旅游:政府行为与市场边界[J].农业改革,20xx(2):62-68.
[5]涂洪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构想与建议[J].中国市场,20xx(16).
[6]王德怀.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J].中国市场,20xx(51)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6
低碳经济就是要求能源利用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质量、环境保护水平都有质的提升和转变,是对传统能源利用、产业结构的挑战。为您编辑了“森林低碳经济的发展简论”
引言
低碳经济就是要求能源利用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质量、环境保护水平都有质的提升和转变,是对传统能源利用、产业结构的挑战。森林在低碳经济模式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林产加工等可通过新技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开发生物质能源来达到低排放,减少因非法采伐等引起的森林破坏、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通过科学规划增加森林面积,利用科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碳汇功能;建立造林与更新长效机制,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使经营主体保持积极性,使森林经营与林农致富紧密结合,实现持续碳汇。本文就森林低碳经济的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1. 发展森林低碳经济的作用
1.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森林植物体内和森林土壤中。同时,森林固定二氧化碳持久而稳定。同样,木材及木制品也是十分重要的碳库,固碳的时间可达几十年、上百年。统计分析表明,通过植树造林方式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要远低于核能、风能和生物质燃料等各种工业活动减排的成本。
1.2森林是地球表面利用太阳能的最大载体
森林每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占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固定太阳能总量的多一半,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能源宝库。树苗长成大树,不仅吸收、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和储藏了太阳能。因此,选用那些易繁殖、萌发力强、能固氮、生长快、热值高、用途多和抗性强的树种,以大密度造林的方法,使薪炭林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和阳光,就可以达到固碳储能的目的。
1.3消除各种污染源排放
很多森林植物由于结构复杂,树叶表面不平,多绒毛,分泌粘性油脂及汁液,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大量飘尘。杜鹃、木槿、紫薇等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氧化锌等有害气体。松属、圆柏属、云杉属、桦木等许多森林植物能放出大量杀菌素,可杀死各种疾病的病原菌。采用人工措施或者喷洒各种杀虫剂或杀菌药来消除环境污染,不仅要付出能耗,而且需要较高的成本。
1.4减少了人工措施的土石方工程
人们投资、投劳耗用水泥、钢材以及其他材料和化石能耗修建各种拦水、蓄水工程,不仅耗费了大量化石能源,而且产生了污染。当使用寿命结束时,清理报废工程仍然需要消耗能源。森林拦蓄降水,调节径流,减少洪涝灾害的成本远低于修建水库的成本。森林蓄水的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损失,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林业发展对化工产品和化石燃料的需求,减少了化石燃料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
1.5降低生态系统调控的物质与能源消耗
近年来,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采用人工措施增雨、调水、防洪、减灾,不仅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更需要大量的物质与能量投入。森林能够调节气候,降低或减缓洪涝、干旱灾害,保持和维护有利的生产环境,减少了化石养分或能耗投入,使农作物和畜牧业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发展并获得高收益,从而降低了灾害控制和恢复成本,减少了生态系统调控的物质和能源消耗。
1.6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森林所形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人类生存有着良好的影响,森林生态环境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使人精神放松,增进人体健康。同时,森林也是人们旅游、爬山、远足,甚至探险的场所。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意味着用于调温、调湿、滞尘的各种人工设备使用数量和时间的减少及其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的降低。
1.7林产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森林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而且还有占地少、一次种植持续利用的优势,是大有希望的新兴的'绿色能源。森林提供的木材作为生物类的材料,以及各种非木质林产品,不论作为能源,还是作为生产、生活资料,都是一种低碳经济材料。在石油、煤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
2. 促进森林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1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及长江和沿海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湿地及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商品林基地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制定和实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油茶等木本粮油等林业重点工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尝试点,实行木材加工产品“下乡”补贴试点,推动低碳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增加森林碳汇。
2.2实施森林经营工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森林属于生物量密度较低的人工林和次生林,森林蓄积很低,这是增加森林碳汇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森林经营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既符合国际林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未来气候谈判增汇减排的重要筹码。因此,应尽快启动《全国森林经营工程》,同时应积极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
2.3开展碳汇造林试点
在现有造林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碳汇造林试点。碳汇造林即在设定了基线的土地上,对造林和森林经营以及林木生长的全过程都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的营造林活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营造林模式。建立与“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相匹配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增汇固碳和中国温室气体减排开展“三可”奠定基础。
2.4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2.5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被提到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是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因此,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在应对气候变化当中能够作出巨大的贡献,特别是跟低碳经济结合起来。我国现有森林植被的贮碳量只相当于潜在贮碳量价值的40%多。通过强化森林经营管理,提高森林的质量,能够大大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贮碳能力。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7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公路运输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中也要进行不断改善和进步,才能适应未来经济的发展要求,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当前,在公路运输业中,碳排放量主要是石化能源的消耗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而且排放量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文章对当前环境先对公路运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当前低碳经济下公路交通运输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对应的策略,促进公路运输业的向低碳绿色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对策;研究分析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在以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水平仍会保持稳定增长,作为社会经济中比较重要的交通运输事业也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目前,公路交通运输中主要是以传统的石化能源为主,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公路运输业进行改革,建设公路低碳运输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1低碳经济下公路运输发展现存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业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成果,但是在当前的低碳理念下,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还是无法满足绿色环保要求,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公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在等级和相应的配套上都要进一步的提高。当前,在整体上,我国公路运输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是与现代高速公路进行相连接的公路等级比较低,一些地区和省份尚未建设起比较完善的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车辆的持续增加使得交通运输量有了增加,造成了实际过程中许多公路的通行能力已经超出当初建设时所设计的通行能力,从而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同时,较多的运输车辆使得公路交通系统功能的`混乱。
1.2节能减排技术比较落后
当前,公路运输业的主要运输能源是以汽油、柴油等传统的石化能源为主,在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新技术的开发方面需要提高。在当前的运输过程中,由于传统石化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运输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不断地增加,进而引起一些环境方面的问题[1]。因而,只有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新的节能减排技术,合理的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才能够减少运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同时,在当前的公路运输中,运输智能化技术比较落后,缺少比较完善的智能运输体系,会出现运输实载率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路运输业的低碳环保发展。能源的消耗量和运输实载率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如果实载率比较低,则能源的利用率比较低。通过建设智能化的公路运输体系,可以通过提升车辆的实载率来降低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
1.3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1.3.1内部监督管理的不足监管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公路运输业内部对于节能减排方面负责监督管理的人员比较少,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其二,公路运输业的内部从事尾气减排的基础工作比较差,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路运输业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1.3.2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不到位从政府角度出发,对于公路运输业的运营和低碳发展所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做得不够到位,政府方面的监督工作主要是包括运输市场、运输组织以及车辆尾气的排放量都缺乏明确的监督和管理[2]。对于当前公路运输事业中的绿色低碳发展,相关部门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运输业低碳绿色发展水平。
2促进公路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
2.1完善公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公路基础设施作为公路运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科学规范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的促进公路运输业的绿色环保发展。因此,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去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使用多种形式的投资工具,获取更多的资金来促进公路基础设施及其行管的配套设施的建设。
2.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
在当前的运输过程中,车辆尾气对于公路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利用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摘 要:相关的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研发出新型的发动机。传统的车辆发动机都是用汽油、柴油等石化能源,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绿色低碳理念出发
关键词:公路运输论文
相关的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研发出新型的发动机。传统的车辆发动机都是用汽油、柴油等石化能源,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绿色低碳理念出发,鼓励以电力、乙醇等为燃料的新型发动机的研制生产[3],从而在燃料方面减低污染。其次在发动机上安装自动关机装置,避免在停车等待时由于发动机空转而造成燃料消耗。同时,推进现代化技术在公路运输方面的运用,通过建设智能化运输系统,有效提升公路运输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公路运输业的低碳环保发展。
2.3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督管理
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指导公路运输业绿色环保发展的具体保障。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证明,低碳绿色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公路运输业的绿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使得公路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有着法律层面的支撑,为以后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依据。
结语
在当前的低碳经济背景下,要促进公路交通运输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必须对相关的公路基础设施和相应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促进新型低碳绿色技术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同时注重专业的人才方面的培养,保证公路交通运输业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为男.低碳经济下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xx,05:150-151.
[2]王汉丽.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发展趋势研究[J].技术与市场,20xx,07:365+367.
[3]蔡海韬.基于低碳环境下公路运输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xx,03:166.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8
摘要:全球气温变暖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它涉及全人类的未来,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有权利与义务来为升温中的地球做点事。旅游企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里的重要角色要做到持续不断的发展,就需要考虑旅游企业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道路,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茶文化旅游与低碳经济背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从古至今,茶文化一直都是一种推崇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的思想,低碳经济背景也是同样如此,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温室气体的过滤、花草树木的爱护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新观念是当前旅游企业的发展主流方向,结合低碳经济措施使得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向着正确、健康的道路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体系并不完善,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分析茶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尽管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具体到我国的旅游企业身上,情况依旧不是很明朗,尤其是企业自身对于低碳旅游的认知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重视。低碳经济在我国的研究较少,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只是一味地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环保问题,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低碳环保的发展迫在眉睫,低碳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1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1.1旅游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忽视环境影响
目前,大部分的茶文化旅游企业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忽视对环境的影响。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当中,环境的开发与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项目,但是,大部分的旅游企业却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减少了对于环境的维护,没有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之下,茶文化旅游景区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利用尤为重要,如果茶文化旅游企业没有尽到环境保护的职责,对旅游资源被破坏的现象熟视无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大力发展娱乐、餐饮企业,那就会严重的危害到旅游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无论是对我国的旅游业还是对消费者来讲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尤其是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更是一种倒行逆施的行为。
1.2旅游观念未得到改变
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最重要的GDP增长元素,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号召力越来越强,这些都不断的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系统巨大,仅仅是提出一个低碳茶文化旅游口号,或者只是在某个单独的区域实施这样的旅游开发政策其影响甚微,要建立切实可靠的低碳茶文化旅游景区,必须让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消费者的齐心协力来达成。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与消费者对于旅游的观念还停留在欣赏美景、购买特产之上,忽视了低碳经济的原则,因此,我们往往看到每当节假日旅游景区游玩高峰期之后,剩下的都是遍地狼藉,各种垃圾随地乱扔,旅游监管部门也熟视无睹。旅游产业各企业、各部门以及消费者对于低碳茶文化旅游的观念没有得到确认是其主要原因。
1.3没有明确的定位
茶文化旅游定位往往是以茶树、茶叶、饮茶、茶表演为主要旅游服务内容来进行。在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加入低碳环保元素,许多的旅游企业并未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其实,低碳经济并不仅仅是回归自然减少废气排放,更重要的是环保,在茶文化旅游景点中我们时常能看见,一些剩茶被随便乱洒,部分商家和消费者认为茶水倒在地上并没有污染到环境,实则不然,茶水虽然倒在地上对环境没有污染,但是如果倒在河流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并且随地乱倒茶水还影响了茶文化景区的整体美感,给消费者造成一种环境品质低的错觉。
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问题解决方案
2.1明确低碳茶文化旅游经营手段
茶文化旅游模式是一种针对不同地区实际茶文化情况而开展的综合性旅游模式,将产茶区域进行改造,使其既能够吸引游客又能进行生产,再结合茶叶相关服务的水平提升,例如茶楼建设、茶道与茶艺表演、茶具展示等等。在不同的茶文化旅游景区中需要从基础做起,对旅游景区进行全方位的盘查,检查出那些非低碳、不环保的项目,对这些服务项目进行查封并且更换为低碳服务,通过现代化的低碳科技手段推进景区内部建设健康发展。在低碳的基础上来凸显出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在茶文化的内涵中围绕低碳经济进行延展,这样既可以将茶文化旅游景区发扬光大,又可以很好地提升茶叶农业效果。
2.2积极进行低碳环保推广
茶文化旅游景区要想长久稳定地发展离不开低碳经济的融入,将茶文化、旅游文化、低碳文化三者融合在一起,积极进行推广、宣传。如今互联网发达,茶文化旅游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对自身进行推广,其中必然要加入低碳环保的元素,让人们了解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以一种正确、健康的心态来欣赏与维护茶文化旅游景区环境。政府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示范区,以茶文化旅游与低碳经济为核心,表现出茶文化古朴、独特的魅力以及低碳经济环保、生态的原则,让茶文化旅游景区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提升消费者素质,为我国的旅游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3科学的低碳环保措施
我国的低碳经济政策在茶文化旅游景区中推行受到阻碍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旅游企业、消费者没有给予低碳环保应有的重视,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旅游企业与消费者对低碳环保措施的不理解,就如同上文所说的一样,在茶文化旅游景区内没有一个科学的低碳体系来引导商户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低碳环境,政府应当给予重视,并给出切实的、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借鉴国外先进的低碳旅游模式与经验,在低碳茶文化旅游中,对资源的循环使用、合理分配,进行科学的讲解,鼓励茶文化旅游景区中的消费者减少污染物的随处乱扔以及多余的能源消耗,一步一个脚印地对景区中的各个项目进行低碳化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低碳网络。
3结论
低碳经济是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旅游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景区环境,更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在茶文化旅游景区中加入低碳环保理念对于我国的旅游产业以及其他各类型产业的低碳发展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以非常好的传播中国的茶文化,让人们的旅游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传统茶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欢欢.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茶文化旅游线路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信阳市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114-118.
[2]郑春霞.基于游客感知的文化旅游产品体验质量提升———以闽南功夫茶文化旅游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683-692.
[3]魏遐,周倩雯,林枫.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长兴县顾渚村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387-390.
[4]冯卫英,朱世桂,黎星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以江苏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7-134.
[5]宗敏丽,祁黄雄,吴健生,冯喆,黄秀兰.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03):315-320.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9
随着世界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加深,各国已开始采用不同的方式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必然趋势。自然界与人类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相互影响的整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在人类世界与自然界中,首先,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人类的发展史看,人类不断运用智慧改造自然界,使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需求。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是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进行的活动实践。任何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地改造都会以失败告终,而且自然会给改造者一定的“惩罚”,如温室效应、雾霾灾害等,就是自然对于人类肆无忌惮地改造自然的一种“惩罚”。同样,利用事物间普遍联系的哲学思想,人类的活动一样能改善环境的破坏程度等,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人们应用无污染的太阳能代替煤炭、石油等作为动力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地改善了环境的污染状况。此外,风能、水能等方面的开发,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人们利用科技的发展,节约能源使用。例如电器的省电设计为全世界节省了大量的电能,减少了电站的发电负担,降低了电站对煤炭等能源的消耗,起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系列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和低碳环保之间的对立关系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实践中,人类认识到遵从自然规律的重要意义。站在哲学的角度,发展低碳经济是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人类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生存能源,而大自然的神秘需要人类不断地探索和挖掘。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人类对自然界不断探索的表现,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寻找人类发展的新路径,提高人类文明发展程度,实现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高碳经济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也是一个积累和质变的过程。工业生产之初,低劣的生产技术已开始了对环境的污染,人类之所以未觉察或是不重视,是因为这种污染还没能积累成尖锐的“矛盾”,当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类生存的主要因素时,人类开始反思自己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一样,首先,人们需要从思想上对低碳经济有一个客观的、理智的认识,才能形成低碳环保的意识,才能努力营造经济发展与低碳环保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次,人们之所以摆脱不了对高碳能源的利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不成熟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就是不断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益,降低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成本,使生产者能够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获取丰厚的利益,促使他们、引导他们进行低碳生产、低碳消费。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10
【摘要】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分析表明,地表的平均温度已经有了大幅的提升,导致全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如果此类状况持续下去,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和淡水供应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威胁。经济发展应该摒弃传统的模式,应该按照低碳经济的方式进行各类生产。
关键词低碳经济 金融支持 体系
1中国碳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1.1碳金融市场的要素
1.1.1按照交易机制划分
按照交易机制对碳金融市场进行划分,碳金融得以发展的基础在于碳交易市场的完善,这个市场主要分成两个不同的市场,其一是在交易中以配额为基础,在交易中以排放权指标为基础。配额市场是对总量限制,在交易机制创建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涉及排放权的交易。其二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市场,在减排的环节中,完善减排的交易。在进行配额交易的环节中,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相互的关联,但是现在由于总量产生一定的限制,就不会产生更加严格的激励。所以,在配额市场交易的环节中,其成本更低,但是会产生更大的流动性。
1.1.2按照交易动机划分
在对交易动机的分析中,碳金融市场可以划分成强制性履约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其中,强制性履约碳市场促进了国际碳市场的发展,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很多国家已经通过履约的方式,发展了区域内的节能减排项目,在发展的环节中,有效的对各方的利益进行了平衡。而且随着低碳市场的不断的发展,自愿减排发展非常的迅速,而且交易额不大,在标准竞争的环节中,可以实现有效市场的挖掘,对主体的积极性进行调动。
1.2碳金融交易所
现在,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且在全球碳交易的环节中,各个国家还在尝试的建立碳交易所,对不同区域的碳交易模式进行探索。现在,全球范围内,最有名的交易所是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这个交易所的发展规模非常大,而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3碳金融市场参与者
碳金融市场的参与的主体非常多,不仅仅包括碳排放权的使用者,也包括碳排放权的供应者和投资者。
碳排放权的最终的使用者是面临碳排放约束的国家和企业,在《京都议定书》中已经明确的对发达国家进行了相应的约束,并且对自愿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企业进行了相关的约束。碳排放权的最终的使用者可以通过自己实际的碳排放量购买配额,从而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防止在生产和经营的环节中受到类似的损失。碳排放权最终的使用者一般是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成为碳金融市场的最大的购买者。
1.4碳金融交易工具
碳金融产品指的是在碳市场上参与各类交易的产品,近年来,碳交易市场在不断的完善,金融机构已经实现了碳排放权的转换,已经将其转换成及时的交易的商品,而且,形成了各类碳金融产品,各类衍生产品也出现。金融机构实现了创新,不斷的完善金融产品生产的创新能力,防止在节能减排项目实施的环节中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收益的减少。
通过对碳交易市场的实践能力的分析,碳金融产品主要分成碳排放权的远期、期货等。远期交易指的是双方应该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从而在特定的时间和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碳排放交易权。
2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2.1构建平台,创新机制
2.1.1构建统一的碳金融市场
要完善交易平台的'构建,促进中国排放权交易的一体化,完善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能力。在低碳经济发展的环节中,离不开各项技术的支持,还要不断的创新知识,在技术创新的层面上应该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支持,而且各项技术要实现配套,并且完善知识密集型人才的培养。上述的要求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如果依靠融资的方式,也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需求,所以,应该尽快的建立起更高层次的金融市场。
2.1.2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
与传统的金融产品存在差别,碳金融产品的交易规模比较大,所以,在风险等级的评估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的环节中,应该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上,进行各项规划,建立完善的金融发展体制,确保体制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步调一致。商业银行应该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金融机构建立联系,共同的创新低碳经济和碳金融领域的商品,完善碳金融的发展规模,从而在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此同时,应该鼓励银行等机构在低碳经济的主题下进行基金等产品的创新,建立完善的碳金融产品,研发各类衍生工具。
2.2抢占碳交易定价的话语权
我国应该推动人民币计价国际化的进程,由于在进行碳交易的过程中,价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价格的波动也非常大,会产生很大的交易风险。中国在进行碳交易的环节中,由于各类技术还不够高端,这就导致了中国不能占据碳排放权的定价话语权,要防止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应该将中国的货币与碳排放权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对货币体系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将我国的货币与碳金融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2.3加大金融信贷支撑力度
加大金融信贷的支撑力度,促进各类低碳产业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信贷服务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的环节中,应该完善金融信贷的服务的力度。所以,银行等机构应该对环境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统一环境质量评估的要素,建立完善的绿色信贷评估体系,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从而对企业提供大量的经济支持。金融机构应该完善相关的政策,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可以使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
2.4培育中介服务市场
在中介服务市场的培育中,应该完善中介服务的能力。在项目开发和设计的环节中,整个交易的环节比较复杂,而且交易的周期非常长,企业几乎不能完善单个的项目,这就需要中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应该完善专业性碳金融中介机构的建设,我国应该对各类中介机构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中介机构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更加的专业,在进行项目谈判的环节中,应该确保有资深的专家进行评估,而且要确保担保机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降低在碳金融交易环节中产生各类风险
3结语
本文把握了经济和金融领域发展的最新趋势,将低碳经济和金融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低碳经济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碳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11
一、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农业经济生产理念和发展模式落后于整体社会经济建设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低碳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转型阶段中形成的新模式,并没有深入实践当中。受农村区域信息获取速度、知识普及度的影响,人们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了解甚少。另外,由于低碳经济投入度高、经济收益获取周期时间长,人们对其接受度也比较低。因为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人们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习惯于依赖化肥、农药等加快农作物生长,长此以往,造成农田土壤可耕种质量严重下滑,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
(二)科技创新性差且没有科学技术作指导
在低碳农业经济模式发展转变阶段,受科学技术支持度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影响,缺乏核心性科技发展元素,很难将其转化为生态经济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诸如:农村耕地质量问题、农田水利设施问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都是阻碍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的影响因素。所以,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发展作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含量,创新技术手段,才可以有效的加快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速度。
(三)当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我国在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总量的同时,造成的农业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农业环境被污染,不仅会阻碍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会降低农民收益。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改善,将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同时,调查资料显示,造成农业污染的因素很多,如:养殖业污染、农业种植污染以及农业废弃物污染等。其中,农业种植业污染最严重,主要有:化肥、农药污染、秸秆污染等;养殖业污染主要为:水污染和水资源富营养化。在国际贸易农产品出口过程中,鱼药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造成的水产品污染已成为影响出口关键因素。
(四)农村从业人员的整体劳动素质不高
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整体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受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农业生产不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作重要支撑,学生在专业填写的时候很少选择农业,然而实际为,农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对口人才加入。尤其是在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急需转变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专业性农业专家参与。但当前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整体农业从业队伍人员素质偏下,这种情况,对于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的驱动因素分析
1.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度的提高。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危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据美国气象局调查资料显示,在相同气候条件因素下,不同行业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最为严重的是农业。而农业生产所释放以CO2为主温室气体约占全球人为因素所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农业生产所用的有机化肥数量过多、农业废弃物燃烧过于严重;一方面是农业耕地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所致。而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前者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后者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为确保低碳经济理念下,实现农业生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协调性,必须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2.我国对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度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发展由高碳经济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低碳经济建设理念的发展趋势下,我国愈加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间发展的协调性。参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的相关规定,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开展以防治水土污染为重点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依法调整部分污染严重难以投入农业生产活动的耕地,提高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水平,做好农作物秸秆焚烧利用工作,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用水,有效解决农村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脏、乱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
(二)现代农业科技因素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低碳理念的引导下,国家大力研发各类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农村沼气工程,它以秸秆、生活类垃圾等为原料,在减少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又能够减少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量;秸秆还田技术,它既能够培育地力,改善土质的酸碱平衡,又能够作为动物饲料、肥料等使用。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低碳式发展,又能够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农业协调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业产生过程中的各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总值,不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在低碳经济发展视角下,为确保现代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则需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经济主体,按照各自生产机制的特点,将各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促使它们协调运转。
(四)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类激励机制推动因素分析
1.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参照农业经济生产总值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采取的推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需遵低能耗、低碳化及低污染的原则,借助市场与行政调控手段,再结合农业生态保护成本及其服务价值,来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2.制约机制。第一,建立以农业废弃物排放为主的税收制度,加大政府财政生态补偿力度,采取“以能代赈”的措施,大力研发风能、沼气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撑;第二,征收农业碳排放税。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期目标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短期目标是增加低碳类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筹集更多的环保资金。
三、提高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革新农业经济生产机制
农村之所以不断推广低碳经济发展究其原因为,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体制过于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大低碳经济发展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低碳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用意,确保低碳经济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另外,改革农业经济生产体制,需要在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发展机制,制定有效措施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促进低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减缓农业经济生产环境污染问题
缓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明确我国所追求的GDP增长应当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持续化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低污染、低能耗、低投入、高效益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其次,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引领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发挥其引领作用,做到收入产出的最大化,加快经济产业的转变步伐。
(三)选择综合化农业发展道路,逐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作为农业经济生产发展大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急需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科技化、机械化、低碳化、循环化的综合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依照资源化、持续化、减量化的原则,选择正确的生产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的增加农业经济生产收入,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效益的整合利用。
(四)加大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力度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生产发展的整体水平差,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偏低,人作为主导其它事物发展的主观因素,影响事物发展的各方面,只有作为劳动主体人的素质提升了,才可以从根源上革新农业生产发展模式。所以,我国若想成为农业经济生产大国,就必须造就一批有知识、有素质、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化团队。另外,还需不断开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额度,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适当培训,调动其农业生产积极性。
(五)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低碳区域农业资源整合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借助区域政府间的行政调控手段,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建立起有序的低碳农产品市场机制,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认证标准、低碳产品检测标准及农业生产标准等,在确保各方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具体措施为:第一,建立低碳农产品品牌市场,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低碳农产品;第二,政府加大农产品企业扶持力度,紧抓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提高农产品市场增值的同时,实现农业经济的节能减排;第三,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公开推广低碳农产品信息;第四,不断完善农业劳动生产制度体系,确保低碳农业经济生产的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农业生产发展的科学角度来重新审视农业经济生产的相关制度,争取为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制度,谁污染谁治理,鼓励农村企业发展低碳融资。
(六)不断革新农业生产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逐步改善传统形式的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科学合理的使用施药数量,降低对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料,如:动物粪便、生物肥以及又复合有机肥等,加快生物型农药研究力度,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降低害虫灾害,可选择抗病植株的方式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另外,大力发展可循环性农业经济模式,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
(七)建立低碳农业生产技术试点基地
当前,我国正处在低碳农业技术的探索发展阶段,建立低碳农产品技术试点基地能够有效整合各区域间的农业技术资源,共同研发低碳农业技术,逐步建立起以农村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链,依照市场发展需求,合理配置技术资源,组组建区域技术创新团队,通过由点及面的方式逐步辐射带动提高区域内的低碳农产品生产水平。
四、结语
低碳农业经济是一项复杂性和系统性兼具、周期性较长的全新发展模式。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逐步解决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走出一条低污染、低消耗、高科技、高产量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12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变化,低碳经济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建筑材料产业通过对新材料的研究、探索和研发,通过使用建筑原材料来发展绿色建筑,让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同时也让新材料成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领域的支撑产业。因此我国建筑材料产业要抓住绿色建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原材料的创新工作,促进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新材料;面临挑战;机遇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自然资源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助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盲目的经济开发和矿物开采对生活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阻碍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新时代发展的条件下,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人文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以及绿色建筑材料发展的重要意义。[1]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2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恶化,人们迫切希望能延缓环境的衰退,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应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建筑。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建筑新材料也可以称为生态材料,是一种环保的无污染建筑材料,它们没有放射性,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建筑新材料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损伤很小,还能够进行回收利用。低碳经济下的建筑材料从选材到销售都有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清洗和质量安全把控。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理念,在该背景下,建筑材料只有进行创新,走绿色、和谐的道路才能进行长远的发展。[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发展,是我国建筑行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引导方向,也是建筑行业在进的经济背景下进行转型的体现。
2.1建筑行业结构产业的升级
在新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需要对建筑材料产业进行结构方面的升级、创新,将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引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建筑行业对绿色、低碳的建筑原材料的需求不断上升,同使得建筑材料行业一面压缩传统建筑材料的加工、生产比例,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绿色建筑材料的拥有比例,促进整个行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
2.2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大背景下,需要对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的发展。随着绿色建筑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智能建筑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我国在生产新型建筑材料能力的方面大大提升,建筑材料行业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满足建筑工程行业对新型绿色材料的需求,才能扩大绿色材料的生长空间,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建筑材料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许多自然灾害,例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并有逐年严重的发展趋势。在这种严峻的发展情况下,各国人民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材料产业的研究、发展工作,通过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发展,了解绿色材料发展的特性,增强保护环境的理念,促进建筑新型材料的研究、生产和生态保护的三者合一,减少建筑工程材料的消耗对环境造成污染情况的发生,提高绿色材料的利用效率,进行重复利用,使得建筑行业能够实施好低碳发展的战略要求。[3]当前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其中之一是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新材料产业的研发工作及其产业化发展,囊括了很大的范围,包括能直接用于生产的绿色建筑材料,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配套原材料的发展。其次是我国生态建筑材料发展的研究工作及建筑新材料产业化发展的困难。
4促进绿色低碳建筑新材料研发的对策
4.1建筑新材料与绿色建筑发展双向结合
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低碳建筑新材料的发展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密切相连的。可以先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确定建筑新材的研究目标、方向,使得我国建筑新材料发展的模式初具规模,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新材料的创新性发展。在建筑新材料的未来发展中,要积极引进新型的发展项目,对其进行研究、创新,以实现整个建筑新材料的飞速发展,从而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4.2建筑新材料研发体制的创新
在进行建筑新材料产业的研发工作时,要注意加强对建筑材料性质的了解,进行很好的组织、领导工作。通过政府组织、建立新材料研究的专家组织,制定合适的研究方向对新型材料进行研究,并确定所研究的绿色低碳材料能够最终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去,让其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根本的落实,促进低碳建筑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
4.3建筑新材料研发标准的完善
对建筑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标准和研发政策不断地进行完善,制定严格的研发机制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当今社会,建筑新材料作为新型高技术产出的重要部分,新材料的发展、创新必须以较高的技术水平为基础,所以要通过合理的方式促进新材料产业的研发。[4]同时要高度重视投资者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提高新材料产业化研究水平,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低碳的建筑新材料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使得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促进我国绿色建设行业的开拓和发展,对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解决技术创新中的困难,能够更好的促进绿色和谐发展理念的传播,引导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媛媛.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河南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决策探索(下),20xx,(12):18-19.
[2]屠海令,张世荣,李腾飞.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xx(04):90-100.
[3]贺忠正.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研究[D].导师:宋悦华.大连理工大学,20xx.
[4]陈建勋.中国新材料产业成长与发展研究[D].导师:靖学青.上海社会科学院,20xx.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13
[摘要]低碳经济的全球倡导是人类以防止能源枯竭、地球变暖,从而拯救地球家园的行动。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已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快速成长的中国经济由于受发展阶段、能源供应结构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面临巨大的挑战。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分析中国低碳转型所面临的挑战并积极探索低碳转型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低碳转型;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过多过滥、粗放式地使用资源,单位能耗与单位资源耗量过高,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废气、烟雾等温室气体,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上升带来全球气候变化,表现为全球气温上升、气候反常、冰川融化、雪线提高、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采取积极行动发展低碳经济,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减排目标。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实现转型,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发展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发展低碳经济这场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任何国家无法回避。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中的中国正面临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实现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是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
二、低碳转型之路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这场低碳经济为主题的一场以新能源革命背景下,实现低碳转型已经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必然选择,这对中国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从长远看,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为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契机。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使一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进步,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各省市的节能减排意识得到增强,一些城市积极地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并且已经开展了一些试点工作。但是不容否认,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这场低碳竞争中并非处在同一起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在节能减排技术上拥有绝对领先优势。在全球气候谈判确定的世界新体系中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必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如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就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格局的新平台。从自身条件来看,中国实现低碳转型受快速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分工的低端定位、巨大的就业压力、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技术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道路需要大规模采用低碳能源和技术,这意味着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但中国如果不尽快实现转型,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但是,中国经济实现低碳转型势在必行,下面就这一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及不利条件做出分析。
能源结构。“少气、缺油、富煤”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中国经济的主体产业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例如水泥、平板玻璃、陶瓷、传统墙体材料等建筑行业和重要产业都是矿业加窑业的传统生产模式,具有对能源的高依赖、高消耗,对环境的高污染、高排放的先天特征。我国是一个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国家,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如何减少煤炭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新兴国家,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基础建设规模庞大,城市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铁路、地铁、机场、轻轨及房地产建设都在迅速上升阶段,我国的主要建材产业的产能和产量都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尤其是水泥工业,20xx年产量增加了约1。5亿吨以上,增量超过了美国和印度当年产量的总和。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增长相对脱钩。一方面,它们用相对清洁的高热值的天然气和石油或非化石能源代替了污染重而热值低的煤,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分工很多发达国家把重污染企业转到发展中国家,通过进口商品来满足其国内需要,从而转移了污染。由于中国的国际贸易的低端定位,中国目前仍是出口产品数量大、碳排放量大、排放强度高、能源用量继续增长,我们如何在保证建设需求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完成向低碳经济转型,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又一大挑战。
技术水平。中国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弱是中国经济实现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障碍。实现低碳转型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相关技术。在基准减排情景下,中国需要的多种技术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兴能源的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不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的减排成本就十分高昂。虽然技术差距可以通过时间来补齐,但是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没有时间去等,就只有搞拿来主义。由于技术不成熟,更多的生产要素又流入到传统的“两高”行业中。所以我们在又快又好和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中纠结了几十年仍然摆脱不了“碳锁定”效应。
国际贸易条件。在碳权交易领域,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非常大。发达国家已经在这一领域占据了主导权,有着比较完善的交易机制。中国现在只是一个不成熟的玩家,还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到20xx年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这样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任务的希望就更加强烈,加上政治因素中国将面临更多的“碳讹诈”。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将是低碳产品的竞争,低碳产业将催生新的苛刻的技术标准和贸易壁垒。国际上以环境名义设置的贸易壁垒的如碳关税将会限制我国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将极大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与此同时,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将会不断出现,最先开发并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将成为新的领先者、主导者乃至垄断者,其他国家将面临新的技术成本和技术贸易壁垒。从目前全球低碳产业发展及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来看,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规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可能成为第三个规制全球发展的总则,引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这必将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主导地位从而拉大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三、中国走低碳转型的路径
挑战也是机遇。尽管各国资源条件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战略意图不同,但都面对着低碳经济创造的新的发展机遇:即新兴产业的孕育、新的转型契机、新的游戏规则和新的金融市场。虽然在经济转型时期和新技术应用初期,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可持续的低碳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从长远来说,实现低碳转型是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构建低碳型的社会经济体系,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企业低碳生产和低碳技术研发;
加强低碳城市低碳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健全低碳技术体系。
第一,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将低碳理念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价值理念,促使企业发展思路、方法与生产经营方式作深刻变革。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S)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如在市场准入,投融资,税收等政策上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向低碳生产经营和新能源产业倾斜;在项目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
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低碳和零碳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企业在竞争战略选择、核心能力培育方面必须将低碳理念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价值,真正做到走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围绕这一新的理念,企业战略目标将实现多目标,不仅是经济目标,而且将包括环境目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具体地讲,一方面企业战略的设计与执行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和废弃物最终排放量,直至实现“零排放”;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加快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培育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摆脱对传统的化石能源技术和高碳产业的路径依赖,避免高碳产业和消费的锁定,直接进入低碳发展模式,着力开发“低碳产品”“低碳技术”。
第二,建设低碳城市,为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采用节能的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家居适度装饰;在公共娱乐场所和办公场所以及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在城市发展上,政府主导广泛宣传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理念,并建立绿色市政体系,领导干部带头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旅游、绿色办公。河北保定在探索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保定在20xx年提出3年内建设“太阳能之城”的目标:自20xx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引导、推广应用太阳能产品,市区101个主要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全部改造成太阳能控制,力争到20xx年末实现节电4。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2。8万吨的目标。自20xx年以来,保定在“太阳能之城”建设上已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目前已有105个居民生活小区完成太阳能应用改造;世界首座光伏发电与五星级酒店一体化建筑电谷大厦也在保定正式投入使用。
低碳城市建设应积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与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在建设低碳城市的框架下,公众同样要提高自己的低碳意识,让低碳生活成为自觉的习惯,在生活和消费上也要做好对接。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
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低碳技术和气候友好技术,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20xx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设定了三个灵活性的机制即:排放额度贸易机制、共同履约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一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协作双赢的新颖模式,它允许承担排控义务的国家在另一国投资能够减少排放量的项目,而减下来的排放数额返还投资国,用以冲抵其本身的减排义务。相比在本国改造企业减排设施所需的成本,发达国家也愿意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则可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获得资金,同时又能引进保护环境的先进技术。这有利于全球范围内实现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义务,可谓在全世界开创了投资贸易的创新模式。
以“既竞争、又合作”的战略思维为指导,开辟多种国际间的低碳发展的合作形式,逐渐形成国际低碳城市、低碳企业的合作联盟。总之,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世界要有更高的视野、更开放的胸怀、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一经济模式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要目标之一,但这一目标对于处在国家经济起飞期,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却又会遇到阻碍发展进程的困惑,鱼与熊掌如何能够兼得,是面临中国乃至多数新兴国家的难题。低碳转型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的转变更是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和社会生活方式和居民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政府、企业、全社会的以更长远的目光和更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低碳行动,只要我们携手努力,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取得平衡,探索出一条科学理性的低碳之路。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14
摘要: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更加注重经济的可持续性, 特别是在追求创新与核心科技的时代背景下, 加快能源结构改革,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力军, 宏观经济环境决定其战略部署, 低碳经济备受关注, 企业作为社会有机系统的一部分, 追求碳排放量降低, 以及经济效率的提升, 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要注重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 实施低碳经济对于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有着非凡的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经济环境; 企业财务; 财务管理;
1、低碳经济背景下实施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使传统经济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 倡导实现低碳经济, 注重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减少经营环境带来的冲突。财务管理上更是不断地进行转变, 继续寻求新型的方法, 进行有效的经营战略。经济环境和谐统一发展的目标下, 企业需要对环境给予高度的重视, 积极减少煤炭等高效能源的耗费, 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 才能促进企业自身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财务进行规划,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 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 企业虽然为了追求利润的目标, 会耗费一些高碳消耗品, 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因此低碳环境经济背景下, 要求企业不断地从自身出发, 积极寻求资源利用方式, 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及财务管理的创新, 才能协调好各方资源因素, 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才能使得企业不断地融入社会, 不断地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低碳经济兴起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 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最基础保障, 低碳经济时代必然会引领着企业发生翻天覆地的财务变化。国家更是在制度上注重强制减排目标, 注重减排事项对财务的影响。低碳财务管理需要企业在资金运营上注重环境保护, 财务管理方向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融合, 建立一套适合低碳管理的财务方法, 促进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最终促进财务管理目标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在遵循环境因素的基础上, 还要不断地指导相关经济活动, 注重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 才能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财务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必须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并且在不断的管理中要突出生态责任,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 注重低碳要求, 不断促进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融合, 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以及国家经济的高度繁荣。
3、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探究
3.1 低碳经济环境下, 注重企业财务筹资规划策略
低碳经济环境背景下, 企业的融资方式要注重筹资能力, 不断提升筹资能力的同时, 注重生态环境的节能减排, 政府在这一方面必然大力加强政策改革, 从政策角度出台一系列优惠贷款政策, 降低融资的成本, 实现筹资效益的高效化。企业在资源环境建设上, 更要注重建立低能耗、低污染的项目, 注重环境保护, 才能提升企业价值。
企业针对资本结构要不断地进行优化, 注重投资的高收益, 高风险的特点, 不断依据低碳项目自身的优势, 全面规划债务筹资, 减少财务风险带来的压力。企业在资本结构上注重债务筹资形式, 要根据企业自身形势制定融资战略, 全面减少相关成本风险因素, 才能提高企业筹资灵活性。企业还需要从融资范围上进行拓宽, 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 不断地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率, 实现技术创新和制度的变革。企业还要合理规划筹资活动方案, 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 才能促进筹资活动方案的有效实施。
3.2 低碳经济环境下, 注重企业财务投资策略
企业财务投资要遵循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的原则, 注重为了企业价值投资目标, 实现利润的原则, 注重不断增加社会责任感, 适当减少投资活动的能源消耗, 才能真正避免投资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企业积极构建低碳环境下有效的投资方案评价体系, 建立高效的节能生产体制, 分析出投资项目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 从而要从低碳经济出发, 顾及环境的长期利益, 理性选择投资方向, 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才能建立清洁、高效、持久的能源生产体系, 开拓多种能源。
3.3 低碳经济环境下, 注重利润分配策略
低碳环境下要扩大对低碳项目的资金积累, 注重债务融资需要, 积极规避外部融资的风险, 只有合理规避偿债风险, 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企业还应该注重制定较为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 注重专项筹资项目, 提起环境保护的意识, 设立实现低碳化的专项筹资项目, 积极鼓励股东投入低碳化项目, 激起股东投资于低碳化项目的兴趣, 以减轻股东的投资风险。企业要注重以人为本, 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 注重利润分配的原则, 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才能发掘企业无限的潜力, 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
4、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4.1 树立绿色的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人员要及时转变财务管理方法, 注重坚持低碳管理培训, 让低碳经济与低碳管理的思想融入意识中, 保护财务管理内容的秩序, 担当起社会的责任感, 构建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 才能树立绿色企业文化的精髓, 帮助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才能实现企业文化的安全运行和管理。企业管理上要注重环保意识, 认识到社会责任才能提升低碳意识。低碳环境下要注重低排放、低消耗、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低碳预算, 注重发展中低碳发展的基础目标, 注重企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发展, 企业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的“双赢”大好局面。
4.2 追求低碳经济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低碳经济在进行财务管理决策时要注重企业经营生产活动, 注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才能使得企业获得价值的最大化, 实现一定的财务管理目标, 促进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 如果一味地追求利润收益, 而忽视环境要素, 就会使得财务管理目标缺乏一定的方向, 特别是在各项资源的压力下, 企业要注重社会责任感, 注重环境要素的基本内容, 才能为人民带来福祉, 为社会带来环境的价值意义, 企业要扬长避短, 转变财务管理目标, 追求企业低碳综合价值最大化, 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4.3 创新财务管理内容
企业在财务管理上要注重低碳筹资, 注重融资计划及时减少税务方面的负担, 才能实现有效的投融资。企业管理上注重结构性的调整, 注重制订融资计划的时候, 考虑到项目的经营, 比如减少税收, 获得在融资中给予的政策支持, 实现融资效益。筹资后的资金要进行及时的分配, 注重抓住重点, 充分衡量低碳项目投资风险, 制定出合理的风险估测, 积极带来有效的利润收益才是关键。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要注重低碳运营, 注重各个环节的低碳目标, 遵循低碳生产, 才能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率, 注重管理过程中的低碳节约的原则, 减少成本的支出, 注重合理高效地低碳分配, 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促使投资者更加积极地支持企业在低碳方面的发展, 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
5、结论
低碳经济是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针对其实现的有效技术投入, 以及新型模式的开发与利用, 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低碳发展, 促进企业财务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中要形成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 注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 注重财务管理的有效研究, 将企业的筹资、投资进行有效地规划, 再逐步融入生态经济的理念, 将收益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才能实现互联网的高效运用, 实现企业最大限度的量化标准, 促成财务成果的实现, 低碳经济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战略风险, 实现企业高效地低碳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冉冉, 龙如银。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变革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 20xx (7) :87-89.
[2]李忠秋, 王宁。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及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xx (9) :99-100.
[3]鲁丽萍, 石友蓉。共生视角下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 20xx (10) :20-24.
[4]魏玉平, 曾国安。论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J].财务与会计, 20xx (22) :76-78.
[5]张娟。碳信息披露、财务信息透明度与审计收费[J].会计之友, 20xx (6) :101-106.
[6]范英杰。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与途径[J].中国经贸, 20xx (6) :35.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15
一、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碳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或方式引发诸多经济问题、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导致经济长远发展不可持续、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社会内部矛盾突显,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发展方式而被提出。本文针对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 一) 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政府对公众低碳意识教育不足。人们并不清楚什么是低碳经济,它对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为什么要践行低碳消费,限制自己的消费,控制自己的欲望,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比较茫然,意识也较为淡薄。可见,政府并没有很好地对低碳经济予以宣传,更没有给公众渗透低碳的理念,才会出现公众对低碳经济认识不足,不知如何践行的问题。
2. 政府制定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不健全。首先,涉及低碳和能源的立法不够完善,涉及能源、消费和环境责任的单行法规缺失,而且也在内容上缺乏具体的规定,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责任不明确,执法效果不佳,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法借助法律手段来予以制裁。另外,在鼓励公众和企业进行低碳实践方面虽然已有了相关的措施和政策,如税收优惠等,通过降低税率,定期免税等优惠措施,来激励企业或公众实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行为。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不够细化,因此在现实中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虽然目前有《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具体的法律在实施,但还是缺乏整体性的“大法”和围绕该“大法”的配套的“小法”,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有些地方甚至不明确,出现问题时,法律只能袖手旁观,因此,亟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有所保障。
3. 政府对发展低碳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政府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但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激励机制来引导企业和公众的低碳生产和消费,而且,在体制上必须建立创新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政府在能源和资源的问题上,虽已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比如: 中国的环境保护制度,具体作出规定,谁污染谁负责。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环境资源的产权问题含糊不清,导致了企业和个人在环境污染中忽视了自身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所以致使环境污染后得不到及时的治理,污染者的责任较为模糊,不利于公众和企业树立环保意识,实施环保行为。另一方面,在发展的工业化阶段,政府投资的领域倾向于高碳领域,在低碳领域的投资缺乏,造成了低碳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因此,政府应改变投资方向或领域,明确环境资源的产权,运用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理念的渗透激发民众实施环保行为的积极性。
( 二) 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物排放、生活垃圾剧增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我们不得不考虑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生产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只有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主体的企业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树立正确的伦理观,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实行绿色经营,进而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1) 企业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存在偏差;
( 2) 企业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
( 3) 企业低碳技术不成熟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
( 三) 个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公众的力量是无限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个人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扭曲的消费价值观和过度浪费的生活方式已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阻碍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个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 1) 非理性的消费价值观盛行;
( 2) 享乐奢靡生活方式泛滥;
( 3) “一次性消费”现象严重。
目前关于低碳经济发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很多利益方面,给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带来了难题,而且,低碳经济的发展还涉及到很多经济层面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未来的收益,不容测量,但是目前的发展成本却很大,另一更重要的原因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范围很广,很难界定。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方面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1) 关于低碳经济的立法不够完善,如一些能源方面的单行法规缺位,同时缺少能源公共事业法,这就导致环境和能源和谐共处的领域不够全面。
( 2) 相关立法制定不精细,缺乏操作性。目前,在中国已有了环境保护法,但是还存在执法不佳,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的问题。
( 3) 在企业的'发展中,由于没有具体的奖励实施办法,虽然制定了优惠的措施和规定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没有得到广泛的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法律和相关的政策提供制度的保障,显得尤为迫切。
二、法学视角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与措施
( 一) 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责任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的主体,既承担着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职责,同时也是社会生产产品的直接的消费者。因此,政府应该在引导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树立起低碳化运行的榜样,并在发展低碳经济时遵循管理伦理的宗旨: 满足人的需求,以人为本。
1. 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价值支撑。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外的低碳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认可,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让人类意识到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意识到仅靠技术的改良和当前经济结构模式的转变,已不能使人类摆脱恶劣环境的影响,我们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低碳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2. 完善政府法规政策,为发展低碳经济探索可行立法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低碳意识日渐增强,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保障,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趋势。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法规的制定要本着“发展规划、能源立法、生活消费”三个维度来进行。以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主要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等,面临寻求政策法律的支持。加快“低碳经济”的立法进程,完善政府法规政策,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积极的意义。
3. 健全政府管理体制,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机制保障。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被列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长远发展规划”。因此,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顺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不断促进发展低碳经济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力求政府治理能力的根本改变和治理模式的完善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治理的层面上要实现的境界就是“政府、企业、公民社会追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趋向协同至善的公共管理过程,善治的对象不单是社会子系统,还包括自然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综合而言,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赢利,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共处,更好地实现提高全社会国民的最大福祉。
( 二) 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社会责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社会生产的环境企业是能源消费的主体,企业的生产决定着社会消费。因此,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1. 企业要转变发展理念,潜力推进低碳节能减排。传统的企业盲目生产,一味以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使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相矛盾,从而忽视了发展的价值目标。在这种不正确的发展价值理念指导下,部分企业盲目发展,拼命开采,已使有限的资源不能承担高碳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还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企业应转变发展的理念,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走低碳发展之路。
2. 促进产业转型,打造以低碳经济为指导的产业体系。我国正在进入低碳经济发展时代,低碳经济的发展给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将成为我国发展的新主题。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已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现等,造成其重要原因是高碳的生产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呈现人与自然不协调、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促进产业转型,那么就无法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应结合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树立发展低碳方面的伦理价值观,以低碳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快改变低碳产业价值链的分布,大力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农业和工业进行低碳改造,努力形成以新能源和新产业为特征的产业链条,降低GDP 的碳强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把低碳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原则考虑和当前安排,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3. 加强企业管理,使低碳治理模式落到实处。发展低碳经济,转变产业结构的同时,应加强企业的管理,使企业发展坚持3R 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水、废品的排放,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利用,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和低消费。企业也是低碳消费的主体,应加大对低碳产品的生产,引导企业对碳排放自我约束,制定配套的环境法制,从而利于政府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不断的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 三) 公众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公民责任
消费活动包括了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要进行消费引导,就必须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相关法律的约束,从而树立低碳意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培育公民低碳意识,牢固树立低碳生态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概念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面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很多地方和很多人需要了解并认识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从社会公民个人生活的方面来说,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培养人类的低碳意识,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社会的关键环节。低碳不仅仅是生活中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 生产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彻底杜绝浪费现象。低碳价值观本质上是实现人的生产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因此,民众改变高碳社会的最大力量,是要做到低碳生活、生产,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使人们意识到培养低碳意识与培养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同样重要,通过每个个体的自身努力,培养人的低碳意识,从而养成勤俭节约消费伦理观,通过正确的意识,使人类能自觉自愿地按照低碳生态理念进行自律,逐渐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2. 培育低碳文化生态,全社会推行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全社会低碳文化培育。低碳经济价值观倡导的是可持续、和谐的发展理念和生态文化,践行的则是低碳简单的生活方式,这就意味着,社会低碳文化塑造来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文化环境支撑。尤其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如果人们仍然坚持原来的浪费生活方式和理念,还是按高碳的模式进行生活、消费,那么资源的耗损殆尽将成为必然。对于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实践低碳生活,比如: 洗衣服倡导自然晾干方式,拒绝洗衣机甩干;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明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其实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我们这里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就是要求人们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方面做起,提倡绿色、节能、环保、高效率低碳生活方式,使其成为人们的生活的新时尚和新选择,杜绝一切如“一次性筷子”和“餐后不打包”之类的铺张浪费生活,其实只要我们主动约束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这也是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贡献。
3. 培育公民低碳德性,促成社会低碳行为习惯的养成。公民低碳德性的养成,使其对低碳发展模式不仅形成合理的理性认知,同时在德性培养的维度获得公民的情感认同,达到在知情意三个维度的统一,促成社会低碳行为习惯的自觉养成和低碳德性的实践践行。也就意味着“公民低碳式的过有意义的生活,就是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引下,将环保理念内化为人应然的道德本性。低碳生活意味着人的一种内在德性修养,一种生存样态,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然而然的适度而又节制的消费身边资源的良好生活习惯”。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05-21
株洲发展低碳经济对策研究论文10-10
低碳经济制约及发展策略论文10-09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15篇(优)05-21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15篇(实用)05-21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10-01
低碳经济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论文03-24
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论文10-08
低碳经济新兴产业发展分析论文10-08